【摘 要】
:
当前电压风险预警技术由于末端之间较为独立、电压信号处理关联性不大,导致存在风险预警精度低、稳定性差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末端融合的电网供电电压风险预警管控
【基金项目】
: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攻关项目:(5204SJ17000G)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电压风险预警技术由于末端之间较为独立、电压信号处理关联性不大,导致存在风险预警精度低、稳定性差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末端融合的电网供电电压风险预警管控技术。供电末端分为首、中、尾3个子末端,子末端分别由STC89C52单片机、电压传感器以及RT12864液晶显示屏组成,在此基础上,通过A/D转换器将电压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输到末端。建立回归树,构建供电服务中电压风险预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技术下风险预警精度高且风险预警过程更为稳定。
其他文献
<正> 就各地考古发掘的资料来看,东周墓葬以楚墓最多,估计已达四千座以上,超过目前所知东周墓葬总数的70%以上。西周时期的楚墓发掘的数量不多,特点也不太明确,目前发现的主
高压电缆作为输送电能的优选设备而被广泛应用,但其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下,将会导致故障的发生。电缆接头是电缆中最为薄弱的环节,由于其制造过程的不严谨和长期运行与高压环境,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不断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作为城市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市政工程的
<正>银杏(Ginkgo biloba L.)叶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为黄酮苷类和银杏内酯类化合物。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集中于黄酮苷(主要)、内酯及一类致敏性成分(银杏酸)的测定
工况下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材料的老化会导致其较预期相对较早达到寿命终点,威胁输电系统的可靠运行。采用热老化来模拟工况环境下电缆的老化过程,选取100℃、120℃和140℃和1
<正> 《中原文物》1990年第3期发表了杜勇先生的《甲骨文所见商代的服饰》一文。一口气读完,受益匪浅。再三研读后,又觉得文章有些疑问,现斗胆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杜先生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