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当今社会国际局势纷繁复杂,偏颇的历史教育造就偏见并影响青年的实例不胜枚举,更加突显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落实家国情怀素养培育的重要性。初中是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如何优化历史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国家持有认同感、归属感,初步具备价值关怀、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值得探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当今社会国际局势纷繁复杂,偏颇的历史教育造就偏见并影响青年的实例不胜枚举,更加突显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落实家国情怀素养培育的重要性。初中是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如何优化历史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国家持有认同感、归属感,初步具备价值关怀、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值得探讨。
其他文献
《礼记·中庸》有云:"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意即根据过与不及(的治国意见),采取中庸之道治理国家,这就是舜(成为贤主)的原因。以中庸之道治国即是良政,以中庸之道治学,亦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以中庸之道打造历史与社会课堂,就要妥善处理好三对关系:历史与社会关系、教科书与教学关系、教师与学生关系。以"综合探究: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教学为例,本课选自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
一、凝练主旨:计熟经纬万端处(一)洞见症结,抓住要害所谓"计熟事定,举必有功"。备课的关键就是于经纬万端处洞见症结,抓住要害,搞清楚"讲什么"和"怎么讲",当然更深层次还需要解决"为什么讲"和"为什么这么讲"的问题。就统编版教科书而言,"讲什么"课程标准规定于前,统编版教科书限定于后,似乎教师已无须思虑也不容选择了。很显然,不同的教师使用同样的教科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水
人与历史是统一的,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人通过自身的活动现实地生成的过程[1]。充分发掘历史人物资源,一方面可以将宏大的历史与个人的命运沉浮相联系,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历史事件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历史感知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固化呆板的历史鲜活化,进而使学生在切身感受中达成情感目标。具体教学实践中,笔者以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8课"美国的独立"一课为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期与同仁探讨。
在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实情境下,直面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历史课程素养培育的方向、路径与方法,成为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一、基于问题的课堂思考大量的课堂观察和中考数据分析发现,制约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因素多样且复杂,其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助学与导学是影响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助学、导学不到位具体表现为:或偏于史实讲解而忽略史料的研读和史感的生成;或强调史料的解析
天然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主体,实施天然林保护修复对于逐步恢复和扩大天然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在广泛收集国内外天然林经营与修复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天然林保护修复现状、技术体系、存在问题及其应对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并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2)加强天然林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天然林保护能力;3)加强适应性经营,实施天然林质量精准提升;4)加强国际交流,借鉴
为有效解决垃圾分类物理分拣难度大、环保效益差等问题,研发一种基于Tensor Flow设计的智能垃圾识别处理系统,对其图像采集流程、图像识别SSD学习模型和Web终端进行深入设计,并分类进行了实验室数据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前期误差较大,但随着对模型的不断深入学习,对图像的识别率能够不断提高。系统对纸张类识别率最低,准确率仅为77.8%,对玻璃制品的识别准确率可达到96.7%,能够满足系统要求。
坚持课程视域下多功能育人的作业价值观,建构由作业设计、作业布置、作业批改、统计分析、作业讲评等环节构成的作业结构体系,提升作业从设计到实施、评价的系统性质量。以作业流程图,制约作业设计的随意性;以作业设计的技术路径,确保作业内容与目标的一致性;以多元配餐制,关注个性学习的差异性;以多样的批改反馈,让作业批改成为再次起飞的动力源。
备课,是教师的基本功。教材,是教师备课所面对的第一素材。手握教材,如何审视教材,是个十分重要的话题。实践表明,俯视、透视、凝视教材是一·种有效的备课策略,是指教师在备课时从课程、文本、学生三个维度审视教材的联动技术。它包括俯视教材——读懂课程、透视教材——读懂文本、凝视教材——读懂学生三项内容(见图1)。现以九年级第一单元教学准备为例进行说明。
在日常历史教学中,以课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是教师历史教学设计的最主要部分[1]99,因此提高历史课时教学设计水平是一线历史教师的职业必修课。而教学设计首先是一种教学意识[2],提高教学设计的水平必先树立教学设计的意识,不是简单地将知识教给学生,而应思考怎样使学生习得必备知识的同时提高关键能力、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