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段时间,中美关系因美军高调介入南海争端变得“阴云密布”。5月20日,美国飞机在南海侦察被中国驻岛官员喊话“离开”,随后美国高官公开指责中国在南海正常的岛礁建设。不仅如此,美媒还恶炒中国网络攻击,在网络安全问题上肆意抹黑。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高规格地率团访美,自然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在访美的5天行程里,范长龙一行走访了4个城市,举行了7场会见活动,但媒体的目光重点聚焦在他与美国国防部长卡特在五角大楼的会面上。路透社称:“对五角大楼的访问是范长龙本周美国之行的重要一站。”五角大楼也再次成为一个坐标,写进中美两国、两军关系发展的历史中。
铺上红地毯迎接
范长龙的美国之行从6月8日抵达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开始,随访的有副总参谋长孙建国、总政治部副主任吴昌德和北京军区司令员宋普选三位上将。在赶往华盛顿前,范长龙一行参观了西雅图波音公司、圣迭戈海军基地、美国海军陆战队新兵训练中心和得克萨斯州胡德堡陆军基地,并登上了“里根”号核动力航母。美国广播公司在报道中称,“美国军方在全国各地铺开红地毯,欢迎中国军方高官来访”。
6月11日上午10时,范长龙一行抵达五角大楼。卡特走下台阶,笑着迎接他的到来。握手后,两人拾级而上,在五角大楼平台处转身向众人致意。同时,军乐队奏起中美两国国歌。随后,范长龙与卡特进入五角大楼。这个简短的欢迎仪式被全方位记录下来,迅速登上各大媒体的头条。
中美军方高层笑脸相会的同时,杂音仍然存在。早在会面前,就有美国官员通过美媒《外交政策》强硬表态称,尽管范长龙会受到卡特的热烈欢迎,但“手套将在闭门会谈中摘掉”,并将展开“最坦率的会谈”。与此相应和的,是在五角大楼举行欢迎仪式开始前两分钟,4架战机列队低空轰鸣着掠过。“这是在示威吗?”有美方人员低声告诉《环球人物》记者,这是一次“例行飞行”。但记者知道,战机列队在华盛顿上空出现此前并不多见。
范长龙与卡特的闭门会议持续了4个小时,直到下午2点才结束,与欢迎仪式的短暂形成鲜明对比。五角大楼解释,没有以全套最高军礼来迎接范长龙上将,是因为他之前提出“不要搞形式”的要求,希望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讨论。
务实的举动为达成更具建设意义的会谈成果奠定基础。相比此前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卡特发表“北京在南中国海的填海活动正在破坏亚太地区的安全”的强硬言论,这次会谈中,他提出“美方对南海主权争议不持立场”的观点则温和了许多。
当晚,卡特还在五角大楼为范长龙等精心准备了欢迎晚宴,后者着便装出席。开席前,卡特带范长龙参观五角大楼,不断轻声为他讲解。晚宴期间,卡特和范长龙仍不时交谈,脸上始终挂着笑容,还一起起立,互相举杯祝酒。
范长龙在美的最后行程安排在美国国防大学。12日下午4时,范长龙与美国陆军参谋长奥迪尔诺在该校图书馆收藏室共同签署了《中美陆军交流与合作对话机制框架文件》。选择这个不大的收藏室作为范长龙美国行的最后一站并非无意之举。在进入收藏室的必经通道旁,有一个“百宝格”,阶梯状摆放着中美军方多年来交往中的中方所赠礼品,最醒目的是一本《宋本十一家注孙子》线装书,那是时任解放军总参谋长杨得志于1985年赠送的。
起起伏伏30多年
事实上,从上世纪80年代初起,中美两国军方的交流状态已从沙场上的磨刀霍霍,转变为和平年代的沟通切磋。两国军方各级别、军种的军事代表团互访络绎不绝。中美军事关系在功能性交流及武器和军事技术合作等领域一度进入“蜜月期”。
1979年中美建交后,第一位到访美国并走进五角大楼的解放军高层是时任中央军委常委、秘书长的耿飚。1980年5月,当耿飚来到五角大楼时,美国国防部的工作人员不顾禁令,纷纷从窗户探出头来。耿飚曾回忆:“他们没想到,美国会为一位共产党国家的军队领导人举行欢迎仪式。”
此后,中国历任国防部部长——张爱萍、秦基伟、迟浩田、曹刚川等,多数在任期内访问了美国。但其间可谓一波三折。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于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恶化,中美两军关系也由暖转冷。时任国防部长的切尼发表声明,暂停原计划的中国海军司令员张连忠和国防部部长秦基伟的访美安排。中美两军交往随之中断。直到1993年10月,中美两国的军事交流才在正常的逻辑中逐步恢复。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由于李登辉访美、台海演习等事件,中美双边军事交流再次受到波及。1996年,时任国防部长迟浩田原计划于4月访美,后因美方粗暴干涉中国内政而推迟。同年12月,在克林顿的第二次任期内,迟浩田才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时任军委副主席张万年等更高级别的军方高级将领也陆续到访美国并走进五角大楼。他们的访问,都成为当时中美军事交流、合作乃至国际政治交往的重头戏。
近4年来,又有4位中央军委委员到访美国,分别是时任总参谋长陈炳德、国防部部长常万全、总参谋长房峰辉和海军司令员吴胜利。 2011年5月,时任总参谋长陈炳德搭乘美国民航班机前往华盛顿。航班上的空服人员兴奋地告诉机上乘客,“头等舱里坐着一位尊贵的中国军方领袖”。当《环球人物》记者问到,此行访美是否有压力?陈炳德幽默地回答:“压力就是动力,你看我肚子小了没有?”到达华盛顿后,在下榻的饭店,陈炳德推开窗户就能看到五角大楼。事后他说:“美方认为这样方便18日我和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在那里的会面。”
2013年8月,国防部长常万全在结束对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和北方司令部的访问后,马不停蹄地来到五角大楼与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会面。哈格尔见面就调侃常万全:“汽车很重,路途遥远,出来可不容易。”两人早在4月就通过中美防务热线打过电话。而3小时的会谈也打破了中美防长交谈纪录。但在联合记者会上,常万全一改之前的轻松:“中国是亚太和平稳定的维护者,我们希望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能给太平洋地区带来太平。”接着,他话锋一转,语气强硬地表示:“但是,任何人不用幻想中方会拿核心利益做交易,不用低估我们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决心和意志。”虽然常万全不满意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但中国仍应邀参加了“2014—环太平洋”联合军演。
2014年5月,总参谋长房峰辉的美国之行充满火药味。尽管房峰辉在五角大楼受到顶级军礼接待,但与美军参联会主席邓普西会谈后,记者会成为他们的“激烈争论场”。房峰辉态度明确地表达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不满:“我们不惹事,但是也不怕事,说到做到。我们在维护自己的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上是坚定不移的,老祖宗留下的土地一寸也不能丢!”遭受指责,邓普西显得有些恼怒,他回应称:“我们将继续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美国应该也必须这样做,我们将会对威胁予以反击。”事后,俄罗斯《国防》杂志总编科罗特琴科评论说:“从大的方面看,这是一次礼节性的访问,期待有什么突破是没有意义的。”
访美不只为南海问题
范长龙访美是中美两军交流既定安排的例行性活动。尽管因为两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不断升温,引起国际社会对此次访问的高度关注,但在五角大楼的闭门会谈中,双方一同降了调子。卡特一改此前多次强硬表态,声称南海问题不是美中之间的问题,美国在南海问题上并不站队。范长龙则以“望远能知风浪小,凌空视觉海波平”表达希望美中双方登高望远,关注更重大的国际和地区问题的想法。
国防大学教授李大光告诉《环球人物》记者,由于中美在南海陷入“螺旋式”升级的紧张局势,范长龙访美对防止局势失控很有必要,他高规格率团释放的也是这样一种“踩刹车”的信号。“事实上,增加军事接触对缓解紧张局面有很大帮助。”
但范长龙此次访美的意义不仅为解除警报,更多是推进两国关系的发展。军事科学院研究员罗援向《环球人物》记者分析,现在的军事关系实际上是为大国关系服务的。范长龙访美也是中美两国国家关系的重要一环。近几年来,中美之间的交流渠道逐步增加,两国进入稳定发展的新阶段,两军成了双边关系发展中的亮点。范长龙访美并不能化解中美固有的结构性矛盾,但两国的军事互信将促进两国的新型大国关系发展迈出一大步。
范长龙此次访美还有一个大背景,就是今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范长龙多次向美方强调习近平访美是今年两国之间的头等大事,双方需围绕两国元首成功会晤这一主线,添砖加瓦,而不是拆台破坏。美方也回应了对习近平访问的期待。
媒体普遍认为,范长龙此行是为习近平访美铺路。李大光评价称,这次的成果为习近平的国事访问奠定良好基础,中美关系在朝着默契的方向发展。两国高层的互访,是推进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力量。“不可否认,双方确实有分歧,但是只要交流渠道通畅,就有可能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