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的电视荧幕,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选秀节目。但与之前不同的是,翻看各大网站的新闻,唱主角的并非是参赛的选手,反而台下的导师评委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或许观众不记得哪个选手唱过的震惊四座的歌曲,但导师们的经典评论却能如数家珍;也许观众听过选手喜怒哀愁的故事转身就忘,但对评审们个人的经历及各种八卦花边了如指掌,可见“台下”的戏比“台上”唱得更精彩。
随着娱乐节目的“舶来”购买和自我完善,“导师”这一元素在娱乐节目中越来越频繁出现,并且在各个节目中都起着不同程度的重要作用。近20年来,电视技术和传播技术的发展飞速,为娱乐节目提供了技术前提,而观众对娱乐性的需求则为娱乐节目提供了市场。在经历了综艺表演时期、游戏娱乐时期、益智竞猜时期后,以《超级女声》的窜红为起点,大众选秀类节目纷纷破土而出。这类节目都几乎不可缺少一个角色——评委,单纯进行点评和抉择的“评委”角色又逐步演变成现今的“导师”角色。“导师”除进行点评和作出选择外,还起到对选手进行指导、包装的作用。
在2010年7月开播第一季的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中,导师更多是对选手进行一些非专业性的提问和偏向于观众欣赏视角的点评,再合议进行“yes”或者“no”的选择。两年后——2012年7月开播的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也同样设置了导师的角色。因为该节目是唱歌类选秀,专业性较强而单一,导师也选择了职业歌手——刘欢、那英等,这些导师的点评更偏向于专业性,也更注重选手的成长。2013年2月登陆东方卫视的舞蹈类选秀节目《舞林争霸》,也是专业性强的节目,设置的四个导师席位——杨丽萍、金星、陈小春、方俊等都是不同舞种的专业舞者,同样的,点评专业且关注选手的进步和包装。从“评委”到“导师”,这个演变的过程是随着娱乐节目的再度发展和完善而进行的,同时也为娱乐节目所服务着。
纵观全球选秀节目的流变过程,我们不难发现,从欧美国家起源的选秀节目,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就是以出奇制胜的个性评委以及主持人的个人风格作为节目最初的看点的,众所周知的西蒙·考威尔之所以有如今的江湖地位完全是其心狠毒辣的评委风格,通过选秀节目这一途径杀遍欧美电视荧屏。虽然早期国内选秀节目的评审们也竭尽能事地用毒舌、夸张的装扮来吸引媒体和观众的视线,但是因为他们本身的走红程度以及在演艺圈的地位可有可无,因此他们在各大选秀节目的出现更类似于过客,铁打的选秀,流水的评委,有些在娱乐圈出镜率并不高的评委,因为时间充裕配合度高,而成功地游走在各大选秀节目的平台上,有的时候,观众甚至会混淆这个评委到底是在哪个节目中做评委。就在此时,《中国达人秀》开启了一个全新的选秀视野,周立波完全是中国版的西蒙·考威尔,他和《中国达人秀》简直是浑然天成的天作之合,两相合体,成就了中国选秀节目“评委模式”启动的开篇。于是,来源于偶尔欧美选秀的“评委模式”真正开始在中国的选秀土壤中生根发芽,并且茁壮成长。2012年的《中国好声音》可以说将这种“评委模式”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中国好声音》花了1亿的巨资购入了荷兰《The Voice》的版权,然后再花2000万作为评委的费用,这样的巨额投资,仅仅是一个3个月的季播节目,不算其他制作成本,平均到每一期,经费就已经高达1000万一集,这样的巨额投入可以说也是选秀节目从“选手模式”切换到“评委模式”的后果之一。这样的投入毋庸置疑地将很大一部分无法负荷这样高投入的节目平台挤出了竞争激烈的收视率市场,从而将战局缩小。 由此可见“评委模式”已经坐稳中国选秀节目的收视率宝座。
评委的选择,很大程度决定了节目的成功与否。大型真人秀节目对大牌评委的依赖性比较大,评委的互动性好不好,口才好不好,个人魅力如何都不同程度决定了节目的品行和基调。具有专业性、高地位、权威性的明星做评委,能够在节目前期广泛吸引关注度,明星强烈的观众号召力也能成为节目的收视保证。比如《中国达人秀》里的伊能静和《舞林争霸》中的杨丽萍等。这些导师首先就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粉丝,他们的人气能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节目的人气,这在节目的宣传期和播放初期都有重大的积极影响。在一个节目的宣传期,如果仅仅是对节目本身的主题、赛制等进行宣传,效果会比较有限,冲击力较小。明星“导师”正是弥补了这个弱点。同时由于导师的知名度也比较容易产生娱乐性和话题性。首先在外貌和打扮上,部分导师就已经增加了节目的亮点。《舞林争霸》中,杨丽萍导师的不老容颜和瑰丽服装不时被娱乐新闻报道。她每期节目都在妆容和服装上下大功夫,不少观众直呼这是其个人服装秀。其次,导师之间的竞争或矛盾,也是观众和娱记的聚焦点之一。综艺节目从来都是不怕骂的,就怕没有话题。一个话题评委,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观众的眼球,从而大大提高节目的收视率。节目方最爱的,就是那些或耍宝、或毒舌、或俏皮、或感染力强的个性评委,他们彰显真性情,用独到精彩的点评为节目制造话题。比如《舞林大会》《王者归来》的评委金星,她的身份本身就是个话题,很多时候,听金星稳、准、狠的点评甚至超过了看明星跳舞。
由于部分导师身份是行业内的精英,自身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在点评和指导时就会有一定的专业性。尤其在单一的唱歌选秀和舞蹈选秀中,大多导师都有唱歌或舞蹈方面过硬的专业能力。因此,设置有专业素养强的导师的节目,专业性也会更强,观众可以听到从专业角度出发的点评,也更容易看到选手的进步。而对艺人来说,通过高品质节目的传播以及火爆程度,不但能提升艺人的品牌影响力,甚至能够让几乎进入冰冻期的艺人梅开二度。选秀评委成了他们“咸鱼翻身”、“发挥余热”的最好舞台。不过,让大牌们放弃数月的自由扎根在节目组,最大的诱惑还是高额的出场费。据业内人士透露,2011年选秀节目的评委,出场费大约是四五万元,合作多年的评委才会有“友情价”。高晓松参加《中国达人秀》一季的酬劳超过400万,单场出场费据传在30万元左右,即便是友情价,也不低于20万。台湾音乐人包小柏2012年光是做评委的月收入就有41.5万元人民币之多。《好声音》的导师庾澄庆、杨坤,同样因节目的爆红出场费暴增。
从娱乐节目的发展来看,由选秀时期进而出现“导师”角色,是合理且必然的。综上分析和论述,“导师”角色在选秀节目中的作用明显而重大,增加关注度、增添娱乐性、引发话题等最终都会转变成收视率,而收视率对电视娱乐节目的重要性和关键性是毋庸置疑的。显然评委已经成为了一档选秀节目成功与否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但我们相信最终选手的精彩表演和真诚态度,才是打动观众、留住观众的关键。当然一档节目的成功原因非常复杂,包括现场的音效、后期的剪辑、线上线下的宣传攻势等等,但“以人为本”绝对是关键。而在“人”的部分,评委可以是这档节目尚未播出时吸引观众的原因,但绝不能成为撑满全程的主角,抢了选手的戏。如何拿捏“个人秀”的比重至关重要,评委是否“合适”也十分关键。
选秀节目无疑是荧幕的宠儿,但观众也有审美疲劳的那一天。导师只是节目的一个环节而已,要做好节目,光拼导师是肯定不够的,观众虽然爱看导师之间的火花,但更期待的还是好声音、真音乐。
【责编/灿岑】
(作者单位:陕西广播电视台影视频道编播部 )
随着娱乐节目的“舶来”购买和自我完善,“导师”这一元素在娱乐节目中越来越频繁出现,并且在各个节目中都起着不同程度的重要作用。近20年来,电视技术和传播技术的发展飞速,为娱乐节目提供了技术前提,而观众对娱乐性的需求则为娱乐节目提供了市场。在经历了综艺表演时期、游戏娱乐时期、益智竞猜时期后,以《超级女声》的窜红为起点,大众选秀类节目纷纷破土而出。这类节目都几乎不可缺少一个角色——评委,单纯进行点评和抉择的“评委”角色又逐步演变成现今的“导师”角色。“导师”除进行点评和作出选择外,还起到对选手进行指导、包装的作用。
在2010年7月开播第一季的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中,导师更多是对选手进行一些非专业性的提问和偏向于观众欣赏视角的点评,再合议进行“yes”或者“no”的选择。两年后——2012年7月开播的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也同样设置了导师的角色。因为该节目是唱歌类选秀,专业性较强而单一,导师也选择了职业歌手——刘欢、那英等,这些导师的点评更偏向于专业性,也更注重选手的成长。2013年2月登陆东方卫视的舞蹈类选秀节目《舞林争霸》,也是专业性强的节目,设置的四个导师席位——杨丽萍、金星、陈小春、方俊等都是不同舞种的专业舞者,同样的,点评专业且关注选手的进步和包装。从“评委”到“导师”,这个演变的过程是随着娱乐节目的再度发展和完善而进行的,同时也为娱乐节目所服务着。
纵观全球选秀节目的流变过程,我们不难发现,从欧美国家起源的选秀节目,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就是以出奇制胜的个性评委以及主持人的个人风格作为节目最初的看点的,众所周知的西蒙·考威尔之所以有如今的江湖地位完全是其心狠毒辣的评委风格,通过选秀节目这一途径杀遍欧美电视荧屏。虽然早期国内选秀节目的评审们也竭尽能事地用毒舌、夸张的装扮来吸引媒体和观众的视线,但是因为他们本身的走红程度以及在演艺圈的地位可有可无,因此他们在各大选秀节目的出现更类似于过客,铁打的选秀,流水的评委,有些在娱乐圈出镜率并不高的评委,因为时间充裕配合度高,而成功地游走在各大选秀节目的平台上,有的时候,观众甚至会混淆这个评委到底是在哪个节目中做评委。就在此时,《中国达人秀》开启了一个全新的选秀视野,周立波完全是中国版的西蒙·考威尔,他和《中国达人秀》简直是浑然天成的天作之合,两相合体,成就了中国选秀节目“评委模式”启动的开篇。于是,来源于偶尔欧美选秀的“评委模式”真正开始在中国的选秀土壤中生根发芽,并且茁壮成长。2012年的《中国好声音》可以说将这种“评委模式”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中国好声音》花了1亿的巨资购入了荷兰《The Voice》的版权,然后再花2000万作为评委的费用,这样的巨额投资,仅仅是一个3个月的季播节目,不算其他制作成本,平均到每一期,经费就已经高达1000万一集,这样的巨额投入可以说也是选秀节目从“选手模式”切换到“评委模式”的后果之一。这样的投入毋庸置疑地将很大一部分无法负荷这样高投入的节目平台挤出了竞争激烈的收视率市场,从而将战局缩小。 由此可见“评委模式”已经坐稳中国选秀节目的收视率宝座。
评委的选择,很大程度决定了节目的成功与否。大型真人秀节目对大牌评委的依赖性比较大,评委的互动性好不好,口才好不好,个人魅力如何都不同程度决定了节目的品行和基调。具有专业性、高地位、权威性的明星做评委,能够在节目前期广泛吸引关注度,明星强烈的观众号召力也能成为节目的收视保证。比如《中国达人秀》里的伊能静和《舞林争霸》中的杨丽萍等。这些导师首先就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粉丝,他们的人气能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节目的人气,这在节目的宣传期和播放初期都有重大的积极影响。在一个节目的宣传期,如果仅仅是对节目本身的主题、赛制等进行宣传,效果会比较有限,冲击力较小。明星“导师”正是弥补了这个弱点。同时由于导师的知名度也比较容易产生娱乐性和话题性。首先在外貌和打扮上,部分导师就已经增加了节目的亮点。《舞林争霸》中,杨丽萍导师的不老容颜和瑰丽服装不时被娱乐新闻报道。她每期节目都在妆容和服装上下大功夫,不少观众直呼这是其个人服装秀。其次,导师之间的竞争或矛盾,也是观众和娱记的聚焦点之一。综艺节目从来都是不怕骂的,就怕没有话题。一个话题评委,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观众的眼球,从而大大提高节目的收视率。节目方最爱的,就是那些或耍宝、或毒舌、或俏皮、或感染力强的个性评委,他们彰显真性情,用独到精彩的点评为节目制造话题。比如《舞林大会》《王者归来》的评委金星,她的身份本身就是个话题,很多时候,听金星稳、准、狠的点评甚至超过了看明星跳舞。
由于部分导师身份是行业内的精英,自身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在点评和指导时就会有一定的专业性。尤其在单一的唱歌选秀和舞蹈选秀中,大多导师都有唱歌或舞蹈方面过硬的专业能力。因此,设置有专业素养强的导师的节目,专业性也会更强,观众可以听到从专业角度出发的点评,也更容易看到选手的进步。而对艺人来说,通过高品质节目的传播以及火爆程度,不但能提升艺人的品牌影响力,甚至能够让几乎进入冰冻期的艺人梅开二度。选秀评委成了他们“咸鱼翻身”、“发挥余热”的最好舞台。不过,让大牌们放弃数月的自由扎根在节目组,最大的诱惑还是高额的出场费。据业内人士透露,2011年选秀节目的评委,出场费大约是四五万元,合作多年的评委才会有“友情价”。高晓松参加《中国达人秀》一季的酬劳超过400万,单场出场费据传在30万元左右,即便是友情价,也不低于20万。台湾音乐人包小柏2012年光是做评委的月收入就有41.5万元人民币之多。《好声音》的导师庾澄庆、杨坤,同样因节目的爆红出场费暴增。
从娱乐节目的发展来看,由选秀时期进而出现“导师”角色,是合理且必然的。综上分析和论述,“导师”角色在选秀节目中的作用明显而重大,增加关注度、增添娱乐性、引发话题等最终都会转变成收视率,而收视率对电视娱乐节目的重要性和关键性是毋庸置疑的。显然评委已经成为了一档选秀节目成功与否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但我们相信最终选手的精彩表演和真诚态度,才是打动观众、留住观众的关键。当然一档节目的成功原因非常复杂,包括现场的音效、后期的剪辑、线上线下的宣传攻势等等,但“以人为本”绝对是关键。而在“人”的部分,评委可以是这档节目尚未播出时吸引观众的原因,但绝不能成为撑满全程的主角,抢了选手的戏。如何拿捏“个人秀”的比重至关重要,评委是否“合适”也十分关键。
选秀节目无疑是荧幕的宠儿,但观众也有审美疲劳的那一天。导师只是节目的一个环节而已,要做好节目,光拼导师是肯定不够的,观众虽然爱看导师之间的火花,但更期待的还是好声音、真音乐。
【责编/灿岑】
(作者单位:陕西广播电视台影视频道编播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