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2003年起,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国家为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出台了专门的法律法规和各项优惠政策,为非遗传承人提供各种补贴和帮助。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对其进行数字化存储、建档是进行保护的最有效手段,数据库以其操作灵活、便于存储管理信息资源的特点,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在互联网时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就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
数字技术能让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进程有趣有序,有张有弛,还有机会成为文化修复的主流技术,有趣有序,有张有弛的同时,还需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才能互惠并行。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现代科技也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与移动互联网、数字技术的结合,发挥数字化的作用将为非遗事业获得新的行动路线途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必要性
非遗保护较为棘手的是非遗传承人队伍严重不足,后继无人。以技艺类项目为例,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多非遗产品依靠纯粹的手工制作,制作过程辛苦,耗费时间长,而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与之相符,年轻人不愿传承该项技艺。再深究原因,传承人有技艺、有生产能力,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等,非遗传承人无法对产品进行很好的包装推广,不能满足现代消费的需求,无法产生经济效益。在这里,数字化就有了用武之地。王明月博士认为,近年来我国在数据库的建设中成效显著,但离大数据的运用还有一定距离。目前的数字化保护存在“重技术、轻文化”的现象,对非遗地方性知识重视不够。“要解决目前的文化困境,一定要有非遗的生产者和传承人深度参与,他们一直处于失语的状态,难以表达自己的文化分类和文化评价。”
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
(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1、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统一标准体系
实现非遗资源数字化保护,需要对非遗数据进行统一标准化的核心数据编码,选取合理数据模型结构进行存储与整合,在非遗项目科学分类体系之下,对各类非遗资源的信息采集与检索点设置,从而实现信息共享与传播。建立非遗数字化保护的统一标准体系,其中包括建立符合数字资源管理需求的非遗项目统一分类编码系统;建立统一的非遗数字资源元数据;将非遗保护保存、非遗数据描述和管理的双向需求相结合;将非遗传承和保护转化为非遗数字资源的著录和采集,将非遗传承保护规律转化为非遗数据库概念架构、语义架构以及全流程标准规范。达到具备标准化著录、结构化存储、多元化检索查询、网络化访问共享四大功能指标。
2、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
在非遗保护的实际操作中,数据库是非遗保护的基础工作。现在,切实可行的办法是通过文字、照片、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类载体,利用非遗数据库来记录非遗项目的核心与代表性内容。数据库采用数字化技术的记录手段,类似于人类学研究中的“描述”,而在“描述—解释—评价”的研究过程中,“描述”位于研究工作的底层,因此,建立非遗数据库,是全面、完整地呈现各个非遗项目的特性,为后续研究、保护工作提供支撑的基础环节。
在收集归纳的基础上,非遗数据库还成了管理非遗项目的有效方式。我国的非遗种类多样,内容丰富,因此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工作较为繁杂,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在非遗的保护中,数据库越来越凸显出其操作灵活、便于储存与管理的特性,这对于提高我国非遗资源的管理水平,制定科学的保护规划,开展系统的保护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非遗数据库的传播手段能够符合人们的接收方式。因为,建立非遗数据库,实际上也是信息传播的编码过程,它将每一个非遗项目转化为文字、图片、声像、数据等符号,对非遗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形象的、逻辑的表述。简单地说,就是使得非遗项目通过数据库的平台,将信息转换成符号,人们再通过这个平台展现的符号,组合成它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以直观地达到传播的效果,从而提高社会大众的保护意识,加大非遗的保护力度。
(二)利用数字化技术做好非遗的开发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转变突破了地域空间的限制,方便传承人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助于传承人将非遗和现实需求融合,使非遗产品更能为消费者了解和接受。传统手工艺通过互联网展示,一方面使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便捷的了解平台。从传播角度而言,80后、90后的年轻人是非遗传播的主要对象,而互联网是他们了解信息的主要渠道。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所关注的微博、微信、微视频和APP等平台力量会是今后传播、展示非遗的重要工具。此外,通过手机客户端,借助百度、爱奇艺等互联网平台,非遗传承人可通过视频方式,使其作品和技艺变成可知可感的移动互联的沟通内容,增加公众的了解度和关注度。通过占领年轻人的信息接受渠道,非遗将会在数字化时代取得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例如,岁末年初,圆明园推出的“历史其实也有fun儿”亲子游园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与普通的亲子游不同,游客在这里可以通过数字科技领略到百年历史的沧桑巨变。一部手机、一个iPad就可以体现互动和“穿越”。除此之外,手机可以通过定位功能,在不同的景点接受到不同的知识讲解,让人们领略到园中深厚的历史和文化魅力。
三、结束语
与技术变革密切相关的人类文化传承方式、技术的发展从来都深刻影响着人类文化的变迁。信息化时代使得这种文化变迁的前景更加不可预测,它给人类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也对学术发展与不断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借着数字化保护文化遗产特别是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存将是未来一大主要模式。
参考文献:
[1]黎国志.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J].艺术时尚(下旬刊),2014(10).
[2]周炼.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开发[J].大众文艺,2014(13).
[3]卢川.论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
数字技术能让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进程有趣有序,有张有弛,还有机会成为文化修复的主流技术,有趣有序,有张有弛的同时,还需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才能互惠并行。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现代科技也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与移动互联网、数字技术的结合,发挥数字化的作用将为非遗事业获得新的行动路线途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必要性
非遗保护较为棘手的是非遗传承人队伍严重不足,后继无人。以技艺类项目为例,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多非遗产品依靠纯粹的手工制作,制作过程辛苦,耗费时间长,而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与之相符,年轻人不愿传承该项技艺。再深究原因,传承人有技艺、有生产能力,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等,非遗传承人无法对产品进行很好的包装推广,不能满足现代消费的需求,无法产生经济效益。在这里,数字化就有了用武之地。王明月博士认为,近年来我国在数据库的建设中成效显著,但离大数据的运用还有一定距离。目前的数字化保护存在“重技术、轻文化”的现象,对非遗地方性知识重视不够。“要解决目前的文化困境,一定要有非遗的生产者和传承人深度参与,他们一直处于失语的状态,难以表达自己的文化分类和文化评价。”
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
(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1、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统一标准体系
实现非遗资源数字化保护,需要对非遗数据进行统一标准化的核心数据编码,选取合理数据模型结构进行存储与整合,在非遗项目科学分类体系之下,对各类非遗资源的信息采集与检索点设置,从而实现信息共享与传播。建立非遗数字化保护的统一标准体系,其中包括建立符合数字资源管理需求的非遗项目统一分类编码系统;建立统一的非遗数字资源元数据;将非遗保护保存、非遗数据描述和管理的双向需求相结合;将非遗传承和保护转化为非遗数字资源的著录和采集,将非遗传承保护规律转化为非遗数据库概念架构、语义架构以及全流程标准规范。达到具备标准化著录、结构化存储、多元化检索查询、网络化访问共享四大功能指标。
2、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
在非遗保护的实际操作中,数据库是非遗保护的基础工作。现在,切实可行的办法是通过文字、照片、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类载体,利用非遗数据库来记录非遗项目的核心与代表性内容。数据库采用数字化技术的记录手段,类似于人类学研究中的“描述”,而在“描述—解释—评价”的研究过程中,“描述”位于研究工作的底层,因此,建立非遗数据库,是全面、完整地呈现各个非遗项目的特性,为后续研究、保护工作提供支撑的基础环节。
在收集归纳的基础上,非遗数据库还成了管理非遗项目的有效方式。我国的非遗种类多样,内容丰富,因此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工作较为繁杂,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在非遗的保护中,数据库越来越凸显出其操作灵活、便于储存与管理的特性,这对于提高我国非遗资源的管理水平,制定科学的保护规划,开展系统的保护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非遗数据库的传播手段能够符合人们的接收方式。因为,建立非遗数据库,实际上也是信息传播的编码过程,它将每一个非遗项目转化为文字、图片、声像、数据等符号,对非遗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形象的、逻辑的表述。简单地说,就是使得非遗项目通过数据库的平台,将信息转换成符号,人们再通过这个平台展现的符号,组合成它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以直观地达到传播的效果,从而提高社会大众的保护意识,加大非遗的保护力度。
(二)利用数字化技术做好非遗的开发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转变突破了地域空间的限制,方便传承人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助于传承人将非遗和现实需求融合,使非遗产品更能为消费者了解和接受。传统手工艺通过互联网展示,一方面使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便捷的了解平台。从传播角度而言,80后、90后的年轻人是非遗传播的主要对象,而互联网是他们了解信息的主要渠道。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所关注的微博、微信、微视频和APP等平台力量会是今后传播、展示非遗的重要工具。此外,通过手机客户端,借助百度、爱奇艺等互联网平台,非遗传承人可通过视频方式,使其作品和技艺变成可知可感的移动互联的沟通内容,增加公众的了解度和关注度。通过占领年轻人的信息接受渠道,非遗将会在数字化时代取得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例如,岁末年初,圆明园推出的“历史其实也有fun儿”亲子游园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与普通的亲子游不同,游客在这里可以通过数字科技领略到百年历史的沧桑巨变。一部手机、一个iPad就可以体现互动和“穿越”。除此之外,手机可以通过定位功能,在不同的景点接受到不同的知识讲解,让人们领略到园中深厚的历史和文化魅力。
三、结束语
与技术变革密切相关的人类文化传承方式、技术的发展从来都深刻影响着人类文化的变迁。信息化时代使得这种文化变迁的前景更加不可预测,它给人类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也对学术发展与不断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借着数字化保护文化遗产特别是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存将是未来一大主要模式。
参考文献:
[1]黎国志.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J].艺术时尚(下旬刊),2014(10).
[2]周炼.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开发[J].大众文艺,2014(13).
[3]卢川.论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