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次班上发批改完的考试卷,一个平时成绩很不错的孩子,知道自己这次考砸了,低着头,脸上露出一副很难过的样子。但当他拿到考卷时,却“扑哧”一声乐了,对我扬起一张笑脸。周围同学好奇地要看看他的卷子,他大大方方地把那份得分并不怎么高的:卷子给同学们看,同学们也都向我扬起了笑脸,原因是我在他的分数下面写道:“哎呀!”
还有一次,一个平时考试成绩总在平均分左右的高三学生,考试成绩高出平均分十多分,我在试卷上写了“好”字,但他却问我:“老师,您这个‘好’字是不是说我得这个分数特别不容易?”我立即感到这个词用得并不好,十分懊恼。
这两个词,都是我当时随手写下的。“哎呀!”准确地传递了我体会到了孩子的懊恼之感,我对他的惋惜之情,和我相信这次只是他偶然失误的信任之意,学生跟我的心理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后一个词尽管是个褒意词,但我没有体察到孩子自己是怎样看待这一分数的,他可能认为这个分数只是他一步步提高成绩的开端,却从我的“好”字中品出了我对他并没有太高的期待。通过这两次的尝试之后,我为自己立了一条规矩:尽量多用带有感情色彩的字眼儿来写作业:与试卷上的批注,尽量根据学生对自我的不同认识和期待来选择写批注时的用词。对学习成绩很不错,对自己充满自信的孩子,取得了好成绩,我选用“不错”、“还行”等有克制的肯定性字眼儿来写批注,既表示出我在关注他的学业情况,又表达出我认为他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是在我意料之中的,是他的才智与努力的必然结果。对平时成绩不甚理想,这次却取得了较好成绩的孩子,我常写道:“再好些。”对特别缺乏自信、会认为这个好成绩是碰巧了的孩子,我时常在卷子上具体指出哪些是我相信他完全可以做得“再好些”的地方。对于成绩不够好,特别是自我感觉很不好的同学,我也时常根据对学生自我评价的了解,选择一些既能表达我的关注又尽量表达我对他的理解的字眼儿来写批注。
批改作业、试卷时,教师无疑要对学生的解答做出公正、理性的评判,但每份作业、试卷总是学生发挥才智,努力做出来的业绩,它给了老师一次向学生传递自己情感的机会。也许我们并不能恰当地利用每次机会,但我们千万不能把这种对作业、试卷的批复仅仅看成是一次程式化的公文往复。当我们能体会到学生在此时寄予的期待与情感时,我们就能在给出客观评价的同时,给出期待与情感的回应。
还有一次,一个平时考试成绩总在平均分左右的高三学生,考试成绩高出平均分十多分,我在试卷上写了“好”字,但他却问我:“老师,您这个‘好’字是不是说我得这个分数特别不容易?”我立即感到这个词用得并不好,十分懊恼。
这两个词,都是我当时随手写下的。“哎呀!”准确地传递了我体会到了孩子的懊恼之感,我对他的惋惜之情,和我相信这次只是他偶然失误的信任之意,学生跟我的心理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后一个词尽管是个褒意词,但我没有体察到孩子自己是怎样看待这一分数的,他可能认为这个分数只是他一步步提高成绩的开端,却从我的“好”字中品出了我对他并没有太高的期待。通过这两次的尝试之后,我为自己立了一条规矩:尽量多用带有感情色彩的字眼儿来写作业:与试卷上的批注,尽量根据学生对自我的不同认识和期待来选择写批注时的用词。对学习成绩很不错,对自己充满自信的孩子,取得了好成绩,我选用“不错”、“还行”等有克制的肯定性字眼儿来写批注,既表示出我在关注他的学业情况,又表达出我认为他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是在我意料之中的,是他的才智与努力的必然结果。对平时成绩不甚理想,这次却取得了较好成绩的孩子,我常写道:“再好些。”对特别缺乏自信、会认为这个好成绩是碰巧了的孩子,我时常在卷子上具体指出哪些是我相信他完全可以做得“再好些”的地方。对于成绩不够好,特别是自我感觉很不好的同学,我也时常根据对学生自我评价的了解,选择一些既能表达我的关注又尽量表达我对他的理解的字眼儿来写批注。
批改作业、试卷时,教师无疑要对学生的解答做出公正、理性的评判,但每份作业、试卷总是学生发挥才智,努力做出来的业绩,它给了老师一次向学生传递自己情感的机会。也许我们并不能恰当地利用每次机会,但我们千万不能把这种对作业、试卷的批复仅仅看成是一次程式化的公文往复。当我们能体会到学生在此时寄予的期待与情感时,我们就能在给出客观评价的同时,给出期待与情感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