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昨”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onw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昨”从“乍”得声,本文根据“乍”的古文字形体及造字之初的意义判定“乍”在表声的同时兼表字义;并考定了“昨”的一组同源词。
  关键词:昨 声符示源 同源词
  
  “昨”在造字之初就是一个用来表示时间概念的词。“昨”字从“日”,“日”的本义为太阳。《说文》曰:“日,實也。太陽之精不虧也。”段注曰:“○像其輪廓,一像其中不虧也。”日出为一天之始,日落为一天之终,因为白天才有太阳,故“日”引申为白天。《史记·晋世家》:“太子母缪赢日夜抱太子以号泣于朝。”此处“日”与夜对,可见“日”是指白天。“日”由白天进而引申指一昼夜。《书·洪范》:“四,五纪。一曰岁,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历数。”孔疏:“三曰日,从夜半以至明日夜半。周十二辰为一日,所以纪一日也。”又《周髀算经》:“日复日为一日。”赵君卿注:“从旦至旦为一日也。”尽管对一日之始终的界定不同,但一日均指一个昼夜的轮回,即十二个时辰。观《说文》,日部的字多与太阳、季节、时辰有关,因此,“昨”字从“日”当表时间。
  许慎认为“昨”字“从日乍声。”段注、《说文解字句读》《说文解字义证》《说文通训定声》均从此说,无所改易。《说文解字系传》也说:“昨,累日也。从日作省声。”他们都认为“昨”是个一般的形声字。然而,我们可以根据“乍”的古文字形判断“昨”是个亦声字。
  “乍”的甲骨文字形为“或“逪”,金文写作“”。此形是何物?实不过像上衣的领形,即“”形中的“”形的局部特写。或左衽,或右衽。右衽者代表中原之文化,左衽者象征少数民族。故有:“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古文字形中,就用制作一件衣服来表示一事物的过程,和时间相关联,形表示制作一件衣服,仅仅制作出了衣领部分,以示为时不久,但与“初”字有所区别。“初”表示开始制作一件衣服,因此只有开始之意,而无为时不久之意。因此,乍()由制作衣服,为时不久抽象引申为起始、兴起、暂、忽、猝的意思。《孟子·公孙丑上》:“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赵岐注:“乍,暂也。”《史记·日者列传》:“先王之道,乍存乍亡。”
  “乍”在金文形体中,其形稍晦,多变形作。篆始讹作。所以,许慎以其比多了一横,而误归入亡部,并解作“止也。一日亡也。从亡从一。”纯系杜撰。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昨,从日从乍,乍亦声。“乍”字作为声符兼有表意功能。
  《说文》曰:“昨,壘日也。”段注曰:“絫者,增也。絫日,谓重絫其日也。”《玉篇》:“昨,一宵也。”《广韵》:“昨,昨日,隔一宵也。”韵书、字书对“昨”的解释或“累日也”或“一宵也”,均指刚刚过去的一天,即昨天,都有为时不久的意思,更加证明“乍”作为声符兼表字义。
  “昨”在上古属从母铎部,“昔”为心母铎部,二者声为旁纽,又属一部,语音形式相近。
  “昔”的本义为干肉。《说文》曰:“昔,干肉也。从残肉,日以晞之,与俎同意。”段注曰:“昨之残肉,今日晞之,故从日。”“昔肉必经一夕,故假借为夕。”《谷梁传·庄公七年》“辛卯昔,恒星不见”。《左传·哀公四年》:“为一昔之期,袭梁及霍。”杜预注:“夜结期,明日便袭梁霍,使不知之。”《列子集释·周穆王第三》:“昔昔梦为国君。”《释文》云“昔,夜也。日入至于星出谓之昔”。“又引申之,则假昔为昨,又引申之则以今昔为今古矣。今古之义盛行而其本义遂废,凡久谓之昔。”段玉裁意思很明确:昔由干肉意,引申假借为夕,再引申假借为昨,从而产生“古”义,与今相对,“古”意用得多了,干肉意就隐而不见了。因此,凡逝去的时间都可称之为昔。昔的概括性较大,可以指洪荒的远古。如:
  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庄子·齐物论》
  昔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支川三千。(《庄子·天下》
  也可以指刚刚逝去的昨天。如:
  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赵岐注:昔者,昨日也。
  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赵岐注:孟子言:我昨日病,今日愈,我何为不可以吊?(《孟子·公孙丑下》
  《玉篇·日部》也说:“昔,往也。久也。昨也。”
  正如段玉裁所说的,“昔”可以假借为“昨”。
  由此可见,“昔”只是排斥“今”,自今以往,不论远近都可称为“昔”。
  “昨”也和“今”对,但它所表示的距今的时间与“昔”不同。它指昨天,只是分化了“昔”的最近的过去的那一部分意义。因此,“昔”和“昨”是同源词。
  此外,与昨有意义关联的还有“曏”和“曩”。
  《说文·日部》:“曩,曏也。”《仪礼·士相见礼》:“曏者吾子辱使某见,请还贽于将命者。”郑注云:“曏,曩也。”曏、曩互训,语音形式又相近——曩从襄得声,襄是心母字;曏是晓母字;二者在上古同属阳部——是转注字。
  许书曰:“曏,不久也。”《尔雅·释诂》:“曏,久也。”马叙伦认为“不久也当为久也,不字羡,疑为太字之譌”。《广韵》训曏为:“不久也。”(许两切)又训为:“少时也。”(火亮切)《玉篇》训为:“不久也,少时也。”又训曩为:“久也。”
  “曏”和“曩”在时间上都表示“过去”“从前”,但他们与“昔”不同,不用来表示昨天,也不用以表示远古,而是多用来指前不久发生的事或时代不算远的事。《春秋左传注·僖公二十八年》:“曏役之三月。”杨伯峻注:“城濮战役前,故曰曏役。”《报任安书》:“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
  “曏”“曩”表时间和“昨”也有所区别。王筠说:“曏、曩、昨,皆谓从前,而曏、曩泛言之,昨则的指之。”
  昨、昔、曏、曩,都用来表示时间概念,用现代汉语的观点,即它们同处于一个语义场中,语义中都包含了“已逝去的时间”这个义素,它们的语音形式又相近(曏、曩上古阳部,昨、昔上古铎部,铎阳对转;心、从、晓旁纽),因此,这是一组同源词。
  
  参考文献:
  [1][东汉]许 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西汉]司马迁.史记(三家注)[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梁]顾野王.大广益会玉篇[M].北京:中华书局,1987.
  [4][唐]陆德明.经典释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国书店影印,1988.
  [6][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7][清]王 筠.说文解字句读[M].北京:中华书局,1988.
  [8][清]阮 元.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0.
  [9]余迺永.新校互注宋本广韵[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10]杨伯峻.列子集释[M].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58.
  [1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0.
  [12]马叙伦.说文解字六书疏证[M].上海:上海书店,1985.
  [13]吴楚材 吴调侯.古文观止[M].北京:中华书局,1959.
  
  (郭春霞,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一、引言上世纪80年代,无溶剂复合工艺在欧美发达国家得到快速发展。而在我国,无溶剂复合技术直到近十年才发展起来,正处于上升阶段。
输卵管发育畸形致宫外孕是妇科疾病中的特殊病例,如何有效地治疗与预防该病,是妇科医务人员须注意的关键。
藏汉双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西北民族大学的特色专业,该专业设立二十年来,为藏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学科层次从专科教育到本科教育,发展
真正的现代汉语连词研究是从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开始的。在这本著作中,黎锦熙把连词分成了十类。其中,他把表示假设和条件的连词分别叫做“假设连词”和“范围连词”。自此以后,汉语语法学界对现代汉语连词的研究就从未中断过。    一、假设和条件连词的分类    研究假设和条件连词,首先要涉及的问题是连词的分类。综合多年来汉语语法学界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三种情况:1.按照形式标准分类。按照形式标准划分连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