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元旦,上海启用的东方文化卡,首发纪念卡封面选用了他的《贵妃醉酒》。
2003年,“刘令华现象”、“宽视模式”引发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教授激烈的讨论。
2001年,上海APEC会议大厅,展出其26幅油画作品,布满走道、会议厅、总统套房。
刘令华,在世界画坛被誉为“中国凡高”。中法文化年,刘令华在巴黎举办个展,中国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外交部部长李肇星亲临观赏。如果你要看他的代表作,可以去在上海最贵的楼盘——位于新天地对面的“华府天地”,大堂里迎面3×6米的《华府玫瑰》即出自他的手笔。
头顶如此众多光环的刘令华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8年前从西安美院来到上海的美术教师怎样“一步登天”?
看到城墙就有画画的冲动
采访被安排在一个陈设简洁的会议室,墙上挂着使刘令华和上海宽视结缘的作品《岁月》。而刘令华本人,其平淡出场令记者吃了一惊。微胖身材,深红毛衣,西裤、皮鞋;神情、目光和礼节性握手带着些许腼腆和羞涩。问及来上海之前的经历、来上海与经纪人公司合作的事项、个人的日常生活,刘令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恐怕我是一个让媒体很失望的画家,我没有故事。
刘令华概括他的生命轨迹——“简单”。老家山东泰安,生于斯长于斯,1980年高中毕业。1982年开始练习绘画,仅用2年时间考上西安美院,而大多数人花五六年才有可能被录取。关于生活了15年的西安,刘令华说,那是个文化底蕴很深厚的城市,出门就能看到城墙和护城河,有一种想画画和写书法的冲动。对大都市上海,刘令华说:“上海讲究色彩的明丽和雅致,在整个画面上讲究柔韧的美感,如果再加上北方的粗犷,糅合在一起,可以大大提高画的可读性和品味。你看我的《贵妃醉酒》就是南北结合的产物,这是我第一幅最重要的作品,线条和色彩,还有整个画面的处理,都有一种南方的雅致和妩媚在里头。”
刘令华在上海的生活,其实很平静,平时画画,傍晚时分去学校接9岁的女儿。在家里擦桌子、洗碗,督促女儿做好功课。他很认真地告诉《华人世界》记者,“我觉得人的幸福,事业和家庭都不可缺少,我充分享受到这些。我在家里很乖,老婆对我的评价绝对高。”当被问到走市场化道路,是否损伤创作的激情,侵犯到画家本人,刘令华说,侵犯的感觉当然会有,但都自己消化掉了。
《岁月》一画结缘京粹走出国门
走向市场,对刘令华来说,开始于1995年。西安政府办“书画一条街”,一些商人开设画廊,刘令华在那里摆了两幅画,没想到很快卖了出去。真正让刘令华“起劲”的是1997年北京中国艺术博览会,“我自己租了个展位,全部画作被一个台湾画商买走,这件事坚定了我的市场化道路”。1999年,刘令华在新加坡举办个展,同年参加在上海的“中国艺术博览会”,由《岁月》一画结缘“宽视”,开始有策划的市场运作,由此一发不可收。
2006年上海京粹艺术品有限公司开始煞费苦心地运作刘令华作品衍生品。市场营销部经理周缘告诉《华人世界》记者,自从王嘉沐总经理来到京粹,每推出一次衍生品,都会有相应的媒体报道,反响很大。刘令华油画的衍生品目前包括4大类:第一是纺织品,比如苏绣、丝巾,以后可能做服饰开发;第二是印刷品,比如现在已经出了明信片、画册,可能会出现代版画册;第三是磁板画,把作品烧在景德镇的瓷器里,包括瓷板、瓷盘、瓷器;第四是贵重金属类,包括金箔画、银箔画。
周缘说,“苏绣《贵妃醉酒》等作品是艺术大师的再创作,绣一幅起码4个月,我们都请江苏常州工艺大师来绣,乱针绣曾经以30万的价格被德国人买去收藏。而金箔画和银箔画,全部通过手工敲打制作,其中调色花了大量心思。在北京和上海的奢侈品峰会上,国际组委会从京粹直接采购小幅银箔画,作为礼品送给所有参会的国际巨头、老总,银箔画定价1280元一幅,采购价880元。”
老编小记
刘令华艺术一定有家
西方艺术界眼中的“中国梵高”,作品售价上千万的画家,却是一个有着传统观念坚持家庭和谐的人!
致敬!一定要致敬。对于现在越来越糟糕透顶的文艺界来说,这显然就是希望之星火。“家庭和谐才能促进艺术创作。”这是对那些没有家庭生活观,还打着艺术家旗号到处欺骗别人感情的不良分子最好的抨击。
刘画家虽然坦白自己不会哄媳妇开心,但其总是本能地去建立家庭的和谐氛围,用心地去创作。与刘画家相比,那些总说“没有爱就没有灵感”的艺术家们,不过是乱爱,滥爱。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一定会像刘画家一样,是用心投入创作,对生活、感情、家庭都能负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