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药新药真实世界研究中药学证据的思考

来源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y9538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促进药物研发,加快新药上市,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20年1月发布了《真实世界证据支持药物研发与审评的指导原则(试行)》,对中药新药研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该指导原则的学习理解,结合中药新药药学研究技术要求,初步分析将真实世界研究理念应用于中药新药药学研究的方法,为中药新药研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是一项真实世界证据(real-world evidence,RWE)研究,旨在评价在博鳌超级医院实施的3D OCT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的性能.方法:共纳入139眼(113例患者),其中32眼(28例患者)在手术医师培训和认证期间接受了治疗(手术医师认证人群),107眼(92例受试者)在手术医师得到认证后接受了治疗(分析人群).使用CATALYS眼科飞秒激光治疗机对单眼或双眼实施了角膜切口、晶状体前囊膜切开术和晶状体粉碎术.结果:99.3%的患者成功完成了囊膜切开术,97.8%的患者成功完成了
在药品和医疗器械评价中,利用真实世界数据开展研究得到各国政府监管决策机构的重视,各国相继出台政策法规支持采用这类研究证据来评估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真实世界数据多源异构,开展高质量的真实世界数据研究需要多学科共同参与.在真实世界药品和医疗器械疗效比较研究中,当内对照难以获得时,设置合适的外对照有助于结果的合理解读和促进证据转化.
临床研究中电子病例报告表(eCRF)的数据收集,传统上由临床研究协调员(CRC)阅读电子病历(EMR)数据将相关内容手动录入至电子数据采集(EDC)系统.为了减轻CRC的负担,目前已有研究在探索将EMR源数据经过数据标准化转换直接变为研究数据集的方法.EMR中大量的非结构化文本数据导致了数据提取困难,无法直接用于临床研究.本文首先探讨了国内对于真实世界数据应用于临床研究数据标准化的需求及困难,开发了一种数据标准化方法.本方法可以基于EMR源数据,通过数据标准化的方式自动填充临床数据交换标准协会(CDISC
真实世界证据是近年来医疗器械和药品注册监管实践中的热点之一.目前我国真实世界证据支持产品注册监管的实际案例还不多,且大多集中在博鳌乐城,主要是针对国外已上市的产品,在已有境外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在乐城先行先试补充一组我国人群的数据.本文精选了5个国内外的真实世界证据支持产品注册监管的典型案例加以分析评价,以期为今后真实世界证据应用带来参考和启发.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提高,医疗卫生相关数据的电子化已达到较高水平.在传统的研究方式中,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和时间成本对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和提取.而应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诊疗文本进行数据的自动化提取,可明显提高研究效率,降低研究成本.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产生和应用场景,以及满足监管部门的法规要求,本研究构建了一个用于真实世界数据采集、治理和管理的一体化解决工具,即电子源数据记录(eSource record,ESR)工具,功能设计主要包含源数据采集、数据提取和治理以及电子数据采集系统对接三部分.为了验证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