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动人口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推动力量。据估计,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已近2亿。不断扩大的流动人口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源,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流动人口的主体是农民工。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概念,是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从农村走向城市,寻求新的发展机遇的农民工,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群体。大量农民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与优化组合;庞大农民工队伍所形成的人力资源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成为支撑我国制造业具有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一、目前人口流动最突出的五个特性:
——人口流动具有现实性
1.人口流动带来了丰厚的利益。农村人口流动的原始动力以及最直接的现实意义,就在于外出务工能够使农民增收。外出务工由于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而成为农民致富的首选。
2.人口流动促进了流入地的经济发展。据专家估算,人口流动对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1978~1987年分别达到6.0%、2.7%、5.6%:1996~2003年分别为1.9%、0.07%、4.2%。这说明人口流动对各地经济增长都作出,了贡献,尤以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效果明显。
——人口流动具有紧迫性
1.对生产技能培训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实现就业和提高就业质量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两大难题。一方面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据2005年末吉林省人口计生部门的一次调查显示(以下简称调查),在流动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占60%,文盲占1%,小学为15%,高中为22%。大专及以上为2%。
另一方面是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大多从事的是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待遇不高的工种,导致输出人员返乡回流比例偏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传授专业技能,使流出的农村劳动力,变体力输出为技能输出。从而改变现状。
2.对改善生存环境、合法维权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尽管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极大地推动了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但他们的贡献并没有得到社会应有认同。农民工在城市发展也就相应面临一些问题:工资偏低且拖欠;劳动时间过长;职业病和工伤事故比例过高;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培训就业、子女上学、生活居住以及政治权益得不到保障;生存环境恶劣和管理不到位,农民工违法犯罪比例较高。
——人口流动具有长期性
1.经济发展高差决定人口流动落差。近年来,由于地区之间差距的扩大,地区间经济发展存在的高差,也就导致人口流动的数量会越来越大、频率会越来越快、范围会越来越广、时限越来越长。
2.产业结构优化导致就业结构变化。在工业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区域产业结构都有一个递进的过程。与经济结构相比,就业结构变化相对缓慢,但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3.城市发展速度带动农村人口转移力度。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表明,城市化每发展到一个新台阶,都会带来农业结构和农村非农产业进一步发展,城市化是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潜力最大的通道。
——人口流动具有复杂性
1.“外流”与“回流”交织在一起。不少外出打工者在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技能、资金后,带着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及市场信息回乡创业,由淘金者变为了投资者,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而每年也都有新的打工者走出农村,到相对发达地区接受“培训”,这就形成了两股“人口流”交织在一起,并行不悖。
2.显性矛盾与隐性矛盾交织在一起。劳动保障差、居住条件差、子女入托就学难、看病就医难、精神生活贫乏等个人生活要素构成对外来流动人口生存环境的显性矛盾。更重要的是由于经济体制制约、户籍管理不完善、劳动保障制度不健全、社会福利和政治权利受轻视等形成强烈的隐性矛盾。这种城市内部居民二元化的不良结构状态得不到及时妥善解决,将给城市化的发展带来隐患。
二、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
农民进城务工,是法律赋予农民的平等权利。近几年来,中央在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保护农民工权益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收到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对流动入口的认识仍然存在偏差。片面地将治安、犯罪等社会问题强加于农民工的现象,在一些地区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由此导致管理服务上的缺位或不到位。
二是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缺乏保障。现行相关法律不健全、法制不完善,维权渠道不畅、维权环节复杂、维权成本过高、法律援助不力,加之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偏低,使其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三是流动人口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不少地方在劳动就业、教育培训、子女入学、卫生保健、生殖健康等方面,无论是服务内容,还是公共财政预算安排,都没有考虑到流动人口的需求,甚至存在歧视现象。
三、落实相关政策,引导人口流动向合理有序的方向发展
流动人口的无序集聚,归根结底还是地区产业发展方向不明,低级次产业重复建设。要想合理调控流动人口规模,优化流动人口结构,就必须从规划人手,调整产业结构,明确长远发展方向。
流动人口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他们的文化素质,法制观念日益提高,对执法者的执法水平,执法公正,公平对待等要求不断提高。同时对城市管理部门的管理者、执法者和执法队伍建设、素质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盼政府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与服务。200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2005年12月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做了题为《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几个问题》的报告。他指出,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如何对待农民工,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关系全局和长远的大事。《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文件的出台,明确了做好农民工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政策措施,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各级政府应面对未来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规模还有进一步扩张的趋势,做出正确判断,研究应对方略,促使盲目涌向城市的流动人口向合理有序流动的方向发展。
四、流动人口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流动人口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大多数流动人口是亦工亦农、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的“两栖人口”。他们在对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代替国家自行补贴了对农业的投入,支撑了农村的发展。
据统计,全国外出务工农民每年的净收入约3500~4000亿元,占其家庭总收入的65%左右。另外,流动人口还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农民进城务工的过程,也是培养一代新型农民的过程。他们在城市环境的熏陶下,在从事非农产业的过程中,拓宽了视野,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培育了市场竞争意识,学到了经营管理知识,将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将为解决我国流动人口问题,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分布和优化配置提供基本保障。流动人口问题,实质上是农民转移就业问题。从我国国情出发,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既顺应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化方向,又努力避免城市“贫民窟”的出现,实行农民进城务工和就地转移相结合的转移就业策略。而要做到让一部分农民就地转移,不全涌向城市,就必须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向农业的深度广度进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县域经济,扩大当地吸纳就业的容量和能力。
城市应将流动人口作为反哺农村的一个重要渠道,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庞大流动人口,是广大中国农民在长期二元体制下自辟生路的先锋,他们频繁流动于城乡之间,客观上为城市和农村搭建起相互沟通、交流的桥梁与纽带。
城市要以更广的视角关注流动人口,善待流动人口,维护流动人口的各项合法权益,要将流动人口作为现代文明与先进文化的重要传播伙伴,重视和发挥流动人口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吉林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站)
(责任编辑:一 丁)
一、目前人口流动最突出的五个特性:
——人口流动具有现实性
1.人口流动带来了丰厚的利益。农村人口流动的原始动力以及最直接的现实意义,就在于外出务工能够使农民增收。外出务工由于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而成为农民致富的首选。
2.人口流动促进了流入地的经济发展。据专家估算,人口流动对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1978~1987年分别达到6.0%、2.7%、5.6%:1996~2003年分别为1.9%、0.07%、4.2%。这说明人口流动对各地经济增长都作出,了贡献,尤以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效果明显。
——人口流动具有紧迫性
1.对生产技能培训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实现就业和提高就业质量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两大难题。一方面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据2005年末吉林省人口计生部门的一次调查显示(以下简称调查),在流动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占60%,文盲占1%,小学为15%,高中为22%。大专及以上为2%。
另一方面是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大多从事的是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待遇不高的工种,导致输出人员返乡回流比例偏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传授专业技能,使流出的农村劳动力,变体力输出为技能输出。从而改变现状。
2.对改善生存环境、合法维权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尽管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极大地推动了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但他们的贡献并没有得到社会应有认同。农民工在城市发展也就相应面临一些问题:工资偏低且拖欠;劳动时间过长;职业病和工伤事故比例过高;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培训就业、子女上学、生活居住以及政治权益得不到保障;生存环境恶劣和管理不到位,农民工违法犯罪比例较高。
——人口流动具有长期性
1.经济发展高差决定人口流动落差。近年来,由于地区之间差距的扩大,地区间经济发展存在的高差,也就导致人口流动的数量会越来越大、频率会越来越快、范围会越来越广、时限越来越长。
2.产业结构优化导致就业结构变化。在工业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区域产业结构都有一个递进的过程。与经济结构相比,就业结构变化相对缓慢,但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3.城市发展速度带动农村人口转移力度。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表明,城市化每发展到一个新台阶,都会带来农业结构和农村非农产业进一步发展,城市化是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潜力最大的通道。
——人口流动具有复杂性
1.“外流”与“回流”交织在一起。不少外出打工者在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技能、资金后,带着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及市场信息回乡创业,由淘金者变为了投资者,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而每年也都有新的打工者走出农村,到相对发达地区接受“培训”,这就形成了两股“人口流”交织在一起,并行不悖。
2.显性矛盾与隐性矛盾交织在一起。劳动保障差、居住条件差、子女入托就学难、看病就医难、精神生活贫乏等个人生活要素构成对外来流动人口生存环境的显性矛盾。更重要的是由于经济体制制约、户籍管理不完善、劳动保障制度不健全、社会福利和政治权利受轻视等形成强烈的隐性矛盾。这种城市内部居民二元化的不良结构状态得不到及时妥善解决,将给城市化的发展带来隐患。
二、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
农民进城务工,是法律赋予农民的平等权利。近几年来,中央在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保护农民工权益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收到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对流动入口的认识仍然存在偏差。片面地将治安、犯罪等社会问题强加于农民工的现象,在一些地区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由此导致管理服务上的缺位或不到位。
二是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缺乏保障。现行相关法律不健全、法制不完善,维权渠道不畅、维权环节复杂、维权成本过高、法律援助不力,加之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偏低,使其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三是流动人口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不少地方在劳动就业、教育培训、子女入学、卫生保健、生殖健康等方面,无论是服务内容,还是公共财政预算安排,都没有考虑到流动人口的需求,甚至存在歧视现象。
三、落实相关政策,引导人口流动向合理有序的方向发展
流动人口的无序集聚,归根结底还是地区产业发展方向不明,低级次产业重复建设。要想合理调控流动人口规模,优化流动人口结构,就必须从规划人手,调整产业结构,明确长远发展方向。
流动人口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他们的文化素质,法制观念日益提高,对执法者的执法水平,执法公正,公平对待等要求不断提高。同时对城市管理部门的管理者、执法者和执法队伍建设、素质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盼政府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与服务。200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2005年12月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做了题为《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几个问题》的报告。他指出,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如何对待农民工,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关系全局和长远的大事。《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文件的出台,明确了做好农民工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政策措施,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各级政府应面对未来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规模还有进一步扩张的趋势,做出正确判断,研究应对方略,促使盲目涌向城市的流动人口向合理有序流动的方向发展。
四、流动人口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流动人口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大多数流动人口是亦工亦农、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的“两栖人口”。他们在对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代替国家自行补贴了对农业的投入,支撑了农村的发展。
据统计,全国外出务工农民每年的净收入约3500~4000亿元,占其家庭总收入的65%左右。另外,流动人口还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农民进城务工的过程,也是培养一代新型农民的过程。他们在城市环境的熏陶下,在从事非农产业的过程中,拓宽了视野,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培育了市场竞争意识,学到了经营管理知识,将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将为解决我国流动人口问题,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分布和优化配置提供基本保障。流动人口问题,实质上是农民转移就业问题。从我国国情出发,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既顺应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化方向,又努力避免城市“贫民窟”的出现,实行农民进城务工和就地转移相结合的转移就业策略。而要做到让一部分农民就地转移,不全涌向城市,就必须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向农业的深度广度进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县域经济,扩大当地吸纳就业的容量和能力。
城市应将流动人口作为反哺农村的一个重要渠道,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庞大流动人口,是广大中国农民在长期二元体制下自辟生路的先锋,他们频繁流动于城乡之间,客观上为城市和农村搭建起相互沟通、交流的桥梁与纽带。
城市要以更广的视角关注流动人口,善待流动人口,维护流动人口的各项合法权益,要将流动人口作为现代文明与先进文化的重要传播伙伴,重视和发挥流动人口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吉林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站)
(责任编辑:一 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