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话里的小女孩因为喜欢,脱不下了那双美丽的红舞鞋。穿着红舞鞋的双脚因为不停地跳舞而不断地蜕变。有多少人是穿着这双红舞鞋在蜕变的呢?因为喜欢,所以坚持,因为要前行,所以蜕变。这是红舞鞋的美丽人生。
沈小岑:没什么不可以
沈小岑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没什么不可以!从事业的顶峰时期留学海外,没什么不可以。以一张华人的脸进军百老汇,没什么不可以。在英国定居美国唱歌,没什么不可以。这句话从她少女的时候就开始说了。而蜕变的红舞鞋,她从那个时候也就穿上了。
关于沈小岑:
出生于上海,拜著名声乐家廖一鸣为师。1978年考入上海芭蕾舞团合唱队。1982年录制个人首张专辑,发行量200万张,实属罕见,其中一首“请到天涯海角来”广受欢迎,成了她的代表作。沈小岑风靡整个80年代。她获得的歌唱大奖不计其数。1992年在悉尼成功举办了个人演唱会。1993年,沈小岑歌唱训练中心在悉尼隆重成立。她潜心学习当地的语言和流行歌曲,从中文流行歌曲拓展到英文、西班牙文。她的演唱从曲目到台风到演唱技巧和风格,无不经历了巨大的蜕变。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的个人风格现在是热情奔放的,动感强烈的,跟我出国前的抒情委婉,已经判若两人。”?
近来在媒体上看到沈小岑,她的形象非常令我吃惊,这位离开了我们很多年的唱将,以这样的惊人变化重新回到我们的视线。看她现在的笑容,真的会被她温暖,她说,现在是我人生中最富有的时候,我真的很爱现在的自己。她讲起以前的辉煌完全不会像别人那样黯然神伤。她一直是笑着的,眼神干净明亮。岁月在她的脸上和身上,赋予的只有自信的光晕!
问她快乐的根源,她只说和财富、地位甚至是名利无关。当然,成功还是要追求的,只是,快乐是快乐,成功是成功!她很开心,因为现在的自己已经不是一个明星,而是一个在自己的专业里自得其乐并且非常成功的女人。明星和成功女人,当然是不一样的。
初见
电话里约见采访,她在那头声音清脆,语速极快。见面前半个小时,打来电话:“啊呀啊呀我早到了呀。要不要紧?你们那有人吗?”我微笑起来,真是位真性情的女子,和想象中的歌坛大姐完全不同。
20多年前的她,可谓真的是红遍大江南北,还依稀记得磁带封套上的她,甜甜笑着,梳着那种80年代的卷发。出现在眼前的她,和近来电视上让人睁大眼睛的形象一致:古铜肤色,完全没有一丝赘肉的健美身材,豪爽的笑声,波西米亚的长发……算算她应该已经有些年纪,但是岁月给予她的只有苗条的身材、出众的品位和自信的风度。
问她为什么近期会在上海,她大笑:“改革开放30年呐!我可是最好的见证呢!”对,整个80年代的歌坛,她就是流行歌曲的大姐大!90年代初留学澳洲八年后,长驻英国。20年的风雨和沉淀,她从一个歌星完全蜕变成为一个从容生活的女人。一口纯正的英文,一身突出自我风格的装扮,晒的非常巧克力的肌肤……无不告诉着我们她现在的生活。
没有什么不可以
沈小岑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没什么不可以!从事业的顶峰时期留学海外,没什么不可以。以一张华人的脸进军百老汇,没什么不可以。与英国老公传统着恩爱着,没什么不可以。在英国定居美国唱歌,没什么不可以。稳居欧洲上流社会,没什么不可以!“应该放弃的时候放弃,应该得到的时候得到。我是个幸运的人,也是个努力的人。”
当初的激流勇退,虽然里面有着些许的无奈,但也成就了她的最大的一次蜕变。从一个国内一线女歌星变成在澳洲餐厅驻唱的女艺人:“有什么呢,至少我是在用自己的专业挣钱啊?而且那个餐厅因为我的歌唱生意很好。我知足了,比起那些在餐厅当服务生或洗碗的留学生强多了。我很自豪我没有离开过自己的专业。”
为什么要走?这是国内很多熟悉她的人都要问的问题。然而她的回答没有半点虚假:“当时国内的市场很不专业,也没有专门的公司包装我们。歌带卖的将近200万张了,也没多少收入。并且当时我是在团里,出去演出都要领导同意。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有一次我刚上舞台,台下的观众嘘声一片。我还是强忍着眼泪把歌唱完了。我的歌声还是打动了观众,他们热情鼓掌。这时候,我泪流满面,我知道我应该暂时告别舞台了。这是我的最后一次演出。我要充实自己,我要离开这个地方。为什么不可以呢?”
按理说,沈小岑的第一次蜕变是成名前,从一名建筑工人,考进了芭蕾团合唱队,正式入行。但这在本质上并不是最大的改变,因为她迟早会离开建筑队,她从来也不属于那里。小时候的她就是一个特别爱表现的能唱能跳的女孩子了。“没什么不可以!”这句话从她少女的时候就开始说了。而蜕变的红舞鞋,她从那个时候也就穿上了。
从容亦安
所有的编辑都对着沈小岑的健美身材发呆。这哪像个她这种年龄的人呐。甚至比青春的女孩子都要棒!一尺八的腰身,修长紧致的四肢,结实的躯体。化妆的时候,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问她怎么保养的。她大乐:“不是保养,我以前都没这么瘦这么结实。是练的呐!而且我是户外运动。我平时几乎不管在哪个城市,都尽可能地以自行车当作交通工具。当然还有各种有计划的练习。我的皮肤也是在户外晒出来的,感觉特别适合我自己。”寒冷的冬天,她只穿了一件短袖薄毛衣,胸口很低,非常性感。“时尚的感觉是天生的,我没有刻意,只是自己喜欢。就像我爱唱歌一样,乐感是天生的。我去考百老汇,也比很多人顺利。我现在唱的比过去要好多了,我是不停地在进步。”说着她当场给我们唱起了歌,豪情万丈!整个影棚的气氛HIGH到了极点。
说到了现在的幸福生活,她很自然地跟我们提起了他的英国先生:“他是个很风趣的人,没有人不喜欢他!”“和他在一起特别开心,我们完全没有背景问题,非常谈得来,他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不工作的时候,他养着我呀。我很幸福!”“你们拍的照片一定要快点给我,我要带到英国去给先生看!”她在说起那个“他”字的时候,脸上散发出一层挡也挡不住的幸福之光,真的很令人羡慕。美满的婚姻不是作秀出来的,也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在那么不经意间的留露。
问起她现在的生活。她说除了在百老汇的演出,就是回国参加一些活动。不工作的大部分时光,全用在家庭上。“我非常在意自己的家庭,我得照顾我的先生啊。我要做饭,我要打理花园。所有的事情,我都很享受的去做。另外,我特别爱我自己,所以,我也要花很多时间来充实自己,打扮自己。我很满意我现在的生活。虽然我衣食无忧,而且可以说过得挺好,但主要的快乐我认为是来自我自己的内心。从容是一个女人最好的气质。我在餐厅唱歌打工的时候我是从容的,我在百老汇舞台上唱主角的时候我是从容的。我在家照顾先生的时候我亦是从容的。”
《风采》:当初选择出国的时候,不担心失去这么大的市场吗?唱片卖200万张是件不可思议的事啊。
沈小岑:我决定一件事的时候,不会去想太多。没有失去怎么会得到呢?没有失去一些东西怎么可能称得上蜕变呢?蜕变的关键是变啊。当然,在变之前你不知道你将要变成什么东西,但你如果不去变,我相信最终你拥有的迟早要失去。时光在流走,你为了不OUT,有时候不得不变。但主动的变比被动的变要好过一百倍。我从来都是主动的人。不会被命运牵着走的。
《风采》:感觉你一直是这么开心,打拼的时候有过伤心的时候吗?
沈小岑:是人就有不顺心,不开心的时候。只是我性格乐观并且自信。不开心的事很快就会过去的。一个人只有一辈子,为什么要长时间去痛苦?
《风采》:是怎么走进百老汇的舞台?感觉是件很难的事。
沈小岑:我在国内的时候就有基础。我的老师廖一鸣教会了我很重要的咽声唱法,让我受益匪浅。我在澳洲的时候也非常努力,我感觉我一直到现在都是很用功的。也应该是这样。不能总是吃自己的老本。只要你专业水平到达这个地步了,去面试百老汇的时候就会有自信。没什么不可以嘛!
我是澳洲唯一一位签约经纪公司的华人职业歌手。在一次音乐剧《西贡小姐》在澳洲的选角中,我一路过关斩将,最终顺利地得到了一个角色,从此将表演重心转移到了音乐剧上。2000年的英国音乐剧《妈妈咪呀》让我站稳了音乐剧的脚跟。在英国,舞台剧的演员竞争非常激烈,一个中国人能够出演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风采》:这么多年一直在唱歌吗?有没有别的事业在进行?
沈小岑:一直在唱歌啊。我很自豪我没有离开过舞台。很多像我这个年代的歌手都不再唱歌了,而我的状态是越来越好。没有想过干别的是因为我没有经济头脑,只适合唱歌。一个人的事业与兴趣在一起是很幸福的事。另一件幸福的事是我从来没有为生存所迫过,所以要感恩生活。
《风采》:说说你一生中的几次重大的蜕变。
沈小岑:我一直在变。我可以说说我几个方面的蜕变。第一是形象上的,你们也看到啦,其实这不是我刻意的,我只是非常爱我自己。一个女人到任何地方,在任何年龄都不可以放弃对自己的爱。你不爱自己就不会有人爱你。这个世界也会抛弃你。我对自己的外表有自己的定位,不追流行,也绝不落伍。第二是音乐方面的。我以前在国内是唱流行歌曲的,现在在唱百老汇的歌剧。这是重大的蜕变,然而又是相通的。第三是舞台经验。这点非常重要,也就是气场。人不可能永远靠嗓子表演。我的舞台经验远远多过以前在国内的时候。这三种蜕变其实都是提升,是进步。往越来越好的地方变。
《风采》:你有可能回国发展吗?送给我们读者一句话吧。
沈小岑:我会不时地回来,但暂时不考虑专门回国发展。女人有时候家庭和事业都要把握,真的很难。但我会不时地出些作品,国内的你们一定有机会听到。相信你们会为我感到自豪。
永远要爱自己,永远不要停止不前吃老本,尽可能做你爱做的事,不要放弃自己的专业。水因为流动才清澈,人因为变化而生动。
尾声
沈小岑几乎拥抱了现场的每一个人。不停地对大家说谢谢。也不停地说:“很期待照片啊!不要忘记啊!”不知道谁唱起了她的《天涯海角》,她立刻很惊讶:“你们都还知道这歌啊。太好啦!还有还有,《黑猫警长》也是我唱的,你们更知道吧!”于是大家又唱起了“黑猫警长”,于是,她在一片笑声中乐哈哈地走了。
吉承:蜕变是细水长流的积累
关于吉承:
吉承是中国新生代最有代表性的时尚设计师之一,其风格席卷整个本土时尚圈。她曾在米兰马兰欧尼时装设计学院就读时装设计。2002年,她在上海建立了自己的品牌“la vie生活时尚及设计”。通过在全新的概念设计工作室的研究,吉承致力于有视觉冲击力的色彩造型形式及结构的运用,并将西方设计理念与传统中国元素相结合。2003年以来,作为中国本土知名设计师参加过国内外各种重量级的大秀。2008年6月作为“力士”的代言人,成为“力士”中国设计师第一人。另外与资生堂等品牌有广泛的合作。
关于吉承的蜕变,我是再清楚不过。2004年我们杂志对她进行了第一次专访,那时候的她作为开工作室的女孩子,走进了大家的视线。我还记得当时的工作室是一个两层楼的旧洋房,她非常安静和低调。工作室和门店已经开了快两年,在圈内口碑很好。她对我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可以让更多人知道她的品牌,喜欢她的衣服。她的风格是中式的,很艺术化。服装样册拍得也很另类。那时候的她,喜欢听爵士乐,喜欢去有海的地方旅行,喜欢刺激的摩托车,喜欢看张小娴、米兰·昆德拉的书……自此以后,她以惊人的速度“崛起”,在电视上不断看到各场她的秀,她的发布会。从一个人战斗到拥有粉丝无数。四年过去了,她亦从一个有点害羞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个自信的知名设计师。她在自己领域中的蜕变,让人佩服!
再次敲开了她工作室的门。当然,工作室已从老洋房搬到了写字楼。装饰和味道一点都没有改变,只是地方更大了,员工更多了,衣服种类更多了。一直素面朝天的她,这次化了淡妆,以前是一点首饰都不喜欢戴,现在的她佩戴了非常小颗的耳钉。在冬日的午后,淡淡地发出光来。
《风采》:还记得四年前的专访吗?那时的你和现在比有了什么蜕变呢?心态上和目标上有什么不同吗?服装设计的风格上呢?
吉承:我的变化几乎每天每年都有。积累起来,就是一个大的蜕变。这是很自然的一个过程。蜕变这个词我是很喜欢的。记得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决定去国外学习服装。这是我的第一次最大的转变。后面从意大利品牌的视觉总监到决定自己当设计师当老板,从形式上也应该是一个大的蜕变。但从本质上的变化,应该是过了两年吧。四年前你来的时候,我刚刚起步,刚刚理顺。那时候已经明确了自己的方向,知道做自己喜欢的事足可以养活自己,做设计是一种天赋,是命中注定的。现在心态上比以前放松了。目标上从来都没有改变过。服装设计风格上,应该是更完整了。既考虑了风格,又考虑了市场。这是个不小的变化。另外,从一个服装设计小作坊到今天的公司,从一个制作服装在自己的小店里卖的情况,到现在与“力士”、“资生堂”等国际品牌合作,对我而言都是一场蜕变!
《风采》:你对本土时尚有自己的看法吗?
吉承:之前杭州的中国美院邀请我去做了一个小小的演讲。我发现很多在国内做服装设计的学生,做的东西不时髦。这种不时髦,比如布置一个课题的话,他们往往交出来的东西很循规蹈矩,没有开发性,也没有自己的想法。要么就是完成这个作业。我觉得做设计的人,一定要在你做设计的时候有自己的特点。当然这个特点怪一点或者人家不能接受都没有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风格,有一个代表性。这点对本土设计非常重要。
《风采》:设计有规律或趋势吗?
吉承:我觉得有趋势是必然的,因为我们不能永远去抄别人的东西。我们应该更多的是从自己的文化里面做一些衍生物。我们自己在做设计的时候,去把握这个趋势也不是很容易的,就是大家多从一些数据和结论里面进行总结。其实这也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就是你愿意相信这个东西将来会有必然性的,就是会发生的。
《风采》:你的服装的中国味是怎么决定下来的呢?从今往后不决定改变了吗?
吉承:这是我最本质的东西。所以不会变了。它是我所有审美的“底色”。这些中国元素是与生俱来的东西,和外国人的那种“中国风”是完全不同的。我用破坏的方式诠释中国,比如把整只凤凰图案割碎拼凑在衣服的各个角落;用流苏象征京剧里面的胡子;用素缎包边来制造细致的军大衣等。我希望自己的服装是艺术品,是可以收藏的。
《风采》:送给我们读者一句话吧!
吉承:蜕变是需要岁月和历练的,人生应该像蝴蝶,没有时间的积累,没有蛰伏就不会有这对美丽的翅膀。
世界先生蒋乐俊:蜕去虚无 劳而不怨
关于蒋乐俊:
学历:瑞士洛桑酒店商业学校
兴趣:旅游、表演、烹饪、运动
获奖:2004年上海先生冠军
2006年中国先生冠军
2007年世界先生季军
听到这个名头,便对这次采访有所期待。“世界先生”啊,与“世界小姐”一样,别的不说,帅是一定帅得没边的。这年头各种美男选秀不断,而国际性的“世界先生”应该是更高的级别,更标准更没有内幕的比赛吧。电话那头的声音非常沉稳标准,与想象的几乎一样。但是见到人,与想象的可略有不同。
他不是那种纯粹的小帅哥,没有一点模特味,也没有帅得没边,亦没有现在80后美男特有的奶油加叛逆的味道。他身高一米七九,不高,但很标准。五官端正,神态自信,气质成熟。一切都显出他是个标准的职业人士。正统优雅。他非常忙碌,才从三亚回来,下了飞机就直奔影棚。进门的时候还拎着旅行袋。为了自己的迟到而不断道歉。对现场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握手,自始至终都是微笑着。他没有进娱乐圈,从参赛到现在,都开着自己的公司。所有的话题,都离不开他的旅游行业。这一切,都让我感觉到他完全是按照“世界先生”的评选标准“才智、健康、爱心、阳刚”评选出来的。这个比赛,真的不是“选美”,因为标准里面完全没有“帅气”“性感”什么的。
但是“世界先生”这个称呼也许对他并不全是好事。一个男人获得这个称号,人家第一个反应应该是靠姿色出位的美男。本来以为他的蜕变应该是比赛之前与之后,完全不同的人生舞台。结果没有。他说他的蜕变与选美无关。
《风采》:你感觉你的人生一共经历过几次蜕变?最重要的蜕变是什么?
蒋乐俊:第一次,是高中的时候就去了国外留学。这是我人生中独立生活的开始。也是我对自己的第一次选择。因为我喜欢酒店行业,感觉酒店行业是一个小社会。在里面会用到各种知识:财务、外交、艺术、物流等。所以我去了瑞士学习酒店管理。一个人在国外,各种各样的困难和经历,让我经历了第一次大的蜕变。从男孩到男人。(高中就变成男人啦?)是啊,男人早熟点是好事。哈哈。第二次蜕变是第一次生意失败以后。那时候我整夜的睡不着,掉了很多头发。然后我又站起来了,重新开始。这次失败对我的心理承受能力进行了挑战。我希望我的第三次蜕变在不久的以后,可以有能力做更多的事,产生更大的影响。
《风采》:作为一个男人,你最看重的是什么?
蒋乐俊:就是我父亲对我提出的:语言表达、外交能力、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艺术鉴赏、体育运动、自控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这些都非常重要。在我现在的事业中,全部都用得上。我要不断地要求自己在这些方面做到最好。
《风采》:你的事业是什么状况?你的事业理想是什么呢?
蒋乐俊:瑞士酒店管理毕业以后,我就回国,2006年开了自己的咨询公司。目前主要业务在三亚。理想是第一,有自己的酒店。二,拍一部自己的电影。三,建立一个希望小学。
《风采》:你这样正统,事业型的人,是怎么会去参加世界先生的呢?对你现在的事业,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蒋乐俊:很多人都问我这个问题,其实参加比赛我也是为了自己的公司啊。因为比赛场地在三亚,我可以在那交到更多的朋友。事后证明,这次比赛让我后来的业务有了很大的开拓。还有就是“世界先生”不是纯娱乐的。更多的是公益,完全世界性的。代表国家的就只有一个选手。我很骄傲。这是场特别注重内涵的比赛。
说实话对我而言好坏参半。好的是人家介绍我的时候,一开始会有一个话题。以这种身份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人,是块敲门砖。比如认识你,有这次采访,也是因为我有这个称号对吧?坏的是,人家总会第一感觉我是选美出来的,这对男人不是好事。但我相信你见了我本人以后,这个想法会很快消失。
《风采》:你最大的爱好除了事业,是什么呢?平时不工作的时光是怎么过的?
蒋乐俊:我小时候跳芭蕾,所以喜欢音乐、古典艺术。平时就呆在家,喜欢做饭。我有厨师职照噢!出国时考的,可以方便在那打工。(你那时候真是个了不起的孩子!)还有就是看电影!
《风采》:最后跟我们的男性读者讲一句话吧!
蒋乐俊:难道我成了表率啦?我想说的是,用正确的价值观去体会挫折的意义。一帆风顺是没有蜕变的。我喜欢古话中的“劳而不怨”“威而不猛”“欲而不贪”“泰而不骄”。一起送给大家。
沈小岑:没什么不可以
沈小岑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没什么不可以!从事业的顶峰时期留学海外,没什么不可以。以一张华人的脸进军百老汇,没什么不可以。在英国定居美国唱歌,没什么不可以。这句话从她少女的时候就开始说了。而蜕变的红舞鞋,她从那个时候也就穿上了。
关于沈小岑:
出生于上海,拜著名声乐家廖一鸣为师。1978年考入上海芭蕾舞团合唱队。1982年录制个人首张专辑,发行量200万张,实属罕见,其中一首“请到天涯海角来”广受欢迎,成了她的代表作。沈小岑风靡整个80年代。她获得的歌唱大奖不计其数。1992年在悉尼成功举办了个人演唱会。1993年,沈小岑歌唱训练中心在悉尼隆重成立。她潜心学习当地的语言和流行歌曲,从中文流行歌曲拓展到英文、西班牙文。她的演唱从曲目到台风到演唱技巧和风格,无不经历了巨大的蜕变。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的个人风格现在是热情奔放的,动感强烈的,跟我出国前的抒情委婉,已经判若两人。”?
近来在媒体上看到沈小岑,她的形象非常令我吃惊,这位离开了我们很多年的唱将,以这样的惊人变化重新回到我们的视线。看她现在的笑容,真的会被她温暖,她说,现在是我人生中最富有的时候,我真的很爱现在的自己。她讲起以前的辉煌完全不会像别人那样黯然神伤。她一直是笑着的,眼神干净明亮。岁月在她的脸上和身上,赋予的只有自信的光晕!
问她快乐的根源,她只说和财富、地位甚至是名利无关。当然,成功还是要追求的,只是,快乐是快乐,成功是成功!她很开心,因为现在的自己已经不是一个明星,而是一个在自己的专业里自得其乐并且非常成功的女人。明星和成功女人,当然是不一样的。
初见
电话里约见采访,她在那头声音清脆,语速极快。见面前半个小时,打来电话:“啊呀啊呀我早到了呀。要不要紧?你们那有人吗?”我微笑起来,真是位真性情的女子,和想象中的歌坛大姐完全不同。
20多年前的她,可谓真的是红遍大江南北,还依稀记得磁带封套上的她,甜甜笑着,梳着那种80年代的卷发。出现在眼前的她,和近来电视上让人睁大眼睛的形象一致:古铜肤色,完全没有一丝赘肉的健美身材,豪爽的笑声,波西米亚的长发……算算她应该已经有些年纪,但是岁月给予她的只有苗条的身材、出众的品位和自信的风度。
问她为什么近期会在上海,她大笑:“改革开放30年呐!我可是最好的见证呢!”对,整个80年代的歌坛,她就是流行歌曲的大姐大!90年代初留学澳洲八年后,长驻英国。20年的风雨和沉淀,她从一个歌星完全蜕变成为一个从容生活的女人。一口纯正的英文,一身突出自我风格的装扮,晒的非常巧克力的肌肤……无不告诉着我们她现在的生活。
没有什么不可以
沈小岑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没什么不可以!从事业的顶峰时期留学海外,没什么不可以。以一张华人的脸进军百老汇,没什么不可以。与英国老公传统着恩爱着,没什么不可以。在英国定居美国唱歌,没什么不可以。稳居欧洲上流社会,没什么不可以!“应该放弃的时候放弃,应该得到的时候得到。我是个幸运的人,也是个努力的人。”
当初的激流勇退,虽然里面有着些许的无奈,但也成就了她的最大的一次蜕变。从一个国内一线女歌星变成在澳洲餐厅驻唱的女艺人:“有什么呢,至少我是在用自己的专业挣钱啊?而且那个餐厅因为我的歌唱生意很好。我知足了,比起那些在餐厅当服务生或洗碗的留学生强多了。我很自豪我没有离开过自己的专业。”
为什么要走?这是国内很多熟悉她的人都要问的问题。然而她的回答没有半点虚假:“当时国内的市场很不专业,也没有专门的公司包装我们。歌带卖的将近200万张了,也没多少收入。并且当时我是在团里,出去演出都要领导同意。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有一次我刚上舞台,台下的观众嘘声一片。我还是强忍着眼泪把歌唱完了。我的歌声还是打动了观众,他们热情鼓掌。这时候,我泪流满面,我知道我应该暂时告别舞台了。这是我的最后一次演出。我要充实自己,我要离开这个地方。为什么不可以呢?”
按理说,沈小岑的第一次蜕变是成名前,从一名建筑工人,考进了芭蕾团合唱队,正式入行。但这在本质上并不是最大的改变,因为她迟早会离开建筑队,她从来也不属于那里。小时候的她就是一个特别爱表现的能唱能跳的女孩子了。“没什么不可以!”这句话从她少女的时候就开始说了。而蜕变的红舞鞋,她从那个时候也就穿上了。
从容亦安
所有的编辑都对着沈小岑的健美身材发呆。这哪像个她这种年龄的人呐。甚至比青春的女孩子都要棒!一尺八的腰身,修长紧致的四肢,结实的躯体。化妆的时候,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问她怎么保养的。她大乐:“不是保养,我以前都没这么瘦这么结实。是练的呐!而且我是户外运动。我平时几乎不管在哪个城市,都尽可能地以自行车当作交通工具。当然还有各种有计划的练习。我的皮肤也是在户外晒出来的,感觉特别适合我自己。”寒冷的冬天,她只穿了一件短袖薄毛衣,胸口很低,非常性感。“时尚的感觉是天生的,我没有刻意,只是自己喜欢。就像我爱唱歌一样,乐感是天生的。我去考百老汇,也比很多人顺利。我现在唱的比过去要好多了,我是不停地在进步。”说着她当场给我们唱起了歌,豪情万丈!整个影棚的气氛HIGH到了极点。
说到了现在的幸福生活,她很自然地跟我们提起了他的英国先生:“他是个很风趣的人,没有人不喜欢他!”“和他在一起特别开心,我们完全没有背景问题,非常谈得来,他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不工作的时候,他养着我呀。我很幸福!”“你们拍的照片一定要快点给我,我要带到英国去给先生看!”她在说起那个“他”字的时候,脸上散发出一层挡也挡不住的幸福之光,真的很令人羡慕。美满的婚姻不是作秀出来的,也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在那么不经意间的留露。
问起她现在的生活。她说除了在百老汇的演出,就是回国参加一些活动。不工作的大部分时光,全用在家庭上。“我非常在意自己的家庭,我得照顾我的先生啊。我要做饭,我要打理花园。所有的事情,我都很享受的去做。另外,我特别爱我自己,所以,我也要花很多时间来充实自己,打扮自己。我很满意我现在的生活。虽然我衣食无忧,而且可以说过得挺好,但主要的快乐我认为是来自我自己的内心。从容是一个女人最好的气质。我在餐厅唱歌打工的时候我是从容的,我在百老汇舞台上唱主角的时候我是从容的。我在家照顾先生的时候我亦是从容的。”
《风采》:当初选择出国的时候,不担心失去这么大的市场吗?唱片卖200万张是件不可思议的事啊。
沈小岑:我决定一件事的时候,不会去想太多。没有失去怎么会得到呢?没有失去一些东西怎么可能称得上蜕变呢?蜕变的关键是变啊。当然,在变之前你不知道你将要变成什么东西,但你如果不去变,我相信最终你拥有的迟早要失去。时光在流走,你为了不OUT,有时候不得不变。但主动的变比被动的变要好过一百倍。我从来都是主动的人。不会被命运牵着走的。
《风采》:感觉你一直是这么开心,打拼的时候有过伤心的时候吗?
沈小岑:是人就有不顺心,不开心的时候。只是我性格乐观并且自信。不开心的事很快就会过去的。一个人只有一辈子,为什么要长时间去痛苦?
《风采》:是怎么走进百老汇的舞台?感觉是件很难的事。
沈小岑:我在国内的时候就有基础。我的老师廖一鸣教会了我很重要的咽声唱法,让我受益匪浅。我在澳洲的时候也非常努力,我感觉我一直到现在都是很用功的。也应该是这样。不能总是吃自己的老本。只要你专业水平到达这个地步了,去面试百老汇的时候就会有自信。没什么不可以嘛!
我是澳洲唯一一位签约经纪公司的华人职业歌手。在一次音乐剧《西贡小姐》在澳洲的选角中,我一路过关斩将,最终顺利地得到了一个角色,从此将表演重心转移到了音乐剧上。2000年的英国音乐剧《妈妈咪呀》让我站稳了音乐剧的脚跟。在英国,舞台剧的演员竞争非常激烈,一个中国人能够出演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风采》:这么多年一直在唱歌吗?有没有别的事业在进行?
沈小岑:一直在唱歌啊。我很自豪我没有离开过舞台。很多像我这个年代的歌手都不再唱歌了,而我的状态是越来越好。没有想过干别的是因为我没有经济头脑,只适合唱歌。一个人的事业与兴趣在一起是很幸福的事。另一件幸福的事是我从来没有为生存所迫过,所以要感恩生活。
《风采》:说说你一生中的几次重大的蜕变。
沈小岑:我一直在变。我可以说说我几个方面的蜕变。第一是形象上的,你们也看到啦,其实这不是我刻意的,我只是非常爱我自己。一个女人到任何地方,在任何年龄都不可以放弃对自己的爱。你不爱自己就不会有人爱你。这个世界也会抛弃你。我对自己的外表有自己的定位,不追流行,也绝不落伍。第二是音乐方面的。我以前在国内是唱流行歌曲的,现在在唱百老汇的歌剧。这是重大的蜕变,然而又是相通的。第三是舞台经验。这点非常重要,也就是气场。人不可能永远靠嗓子表演。我的舞台经验远远多过以前在国内的时候。这三种蜕变其实都是提升,是进步。往越来越好的地方变。
《风采》:你有可能回国发展吗?送给我们读者一句话吧。
沈小岑:我会不时地回来,但暂时不考虑专门回国发展。女人有时候家庭和事业都要把握,真的很难。但我会不时地出些作品,国内的你们一定有机会听到。相信你们会为我感到自豪。
永远要爱自己,永远不要停止不前吃老本,尽可能做你爱做的事,不要放弃自己的专业。水因为流动才清澈,人因为变化而生动。
尾声
沈小岑几乎拥抱了现场的每一个人。不停地对大家说谢谢。也不停地说:“很期待照片啊!不要忘记啊!”不知道谁唱起了她的《天涯海角》,她立刻很惊讶:“你们都还知道这歌啊。太好啦!还有还有,《黑猫警长》也是我唱的,你们更知道吧!”于是大家又唱起了“黑猫警长”,于是,她在一片笑声中乐哈哈地走了。
吉承:蜕变是细水长流的积累
关于吉承:
吉承是中国新生代最有代表性的时尚设计师之一,其风格席卷整个本土时尚圈。她曾在米兰马兰欧尼时装设计学院就读时装设计。2002年,她在上海建立了自己的品牌“la vie生活时尚及设计”。通过在全新的概念设计工作室的研究,吉承致力于有视觉冲击力的色彩造型形式及结构的运用,并将西方设计理念与传统中国元素相结合。2003年以来,作为中国本土知名设计师参加过国内外各种重量级的大秀。2008年6月作为“力士”的代言人,成为“力士”中国设计师第一人。另外与资生堂等品牌有广泛的合作。
关于吉承的蜕变,我是再清楚不过。2004年我们杂志对她进行了第一次专访,那时候的她作为开工作室的女孩子,走进了大家的视线。我还记得当时的工作室是一个两层楼的旧洋房,她非常安静和低调。工作室和门店已经开了快两年,在圈内口碑很好。她对我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可以让更多人知道她的品牌,喜欢她的衣服。她的风格是中式的,很艺术化。服装样册拍得也很另类。那时候的她,喜欢听爵士乐,喜欢去有海的地方旅行,喜欢刺激的摩托车,喜欢看张小娴、米兰·昆德拉的书……自此以后,她以惊人的速度“崛起”,在电视上不断看到各场她的秀,她的发布会。从一个人战斗到拥有粉丝无数。四年过去了,她亦从一个有点害羞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个自信的知名设计师。她在自己领域中的蜕变,让人佩服!
再次敲开了她工作室的门。当然,工作室已从老洋房搬到了写字楼。装饰和味道一点都没有改变,只是地方更大了,员工更多了,衣服种类更多了。一直素面朝天的她,这次化了淡妆,以前是一点首饰都不喜欢戴,现在的她佩戴了非常小颗的耳钉。在冬日的午后,淡淡地发出光来。
《风采》:还记得四年前的专访吗?那时的你和现在比有了什么蜕变呢?心态上和目标上有什么不同吗?服装设计的风格上呢?
吉承:我的变化几乎每天每年都有。积累起来,就是一个大的蜕变。这是很自然的一个过程。蜕变这个词我是很喜欢的。记得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决定去国外学习服装。这是我的第一次最大的转变。后面从意大利品牌的视觉总监到决定自己当设计师当老板,从形式上也应该是一个大的蜕变。但从本质上的变化,应该是过了两年吧。四年前你来的时候,我刚刚起步,刚刚理顺。那时候已经明确了自己的方向,知道做自己喜欢的事足可以养活自己,做设计是一种天赋,是命中注定的。现在心态上比以前放松了。目标上从来都没有改变过。服装设计风格上,应该是更完整了。既考虑了风格,又考虑了市场。这是个不小的变化。另外,从一个服装设计小作坊到今天的公司,从一个制作服装在自己的小店里卖的情况,到现在与“力士”、“资生堂”等国际品牌合作,对我而言都是一场蜕变!
《风采》:你对本土时尚有自己的看法吗?
吉承:之前杭州的中国美院邀请我去做了一个小小的演讲。我发现很多在国内做服装设计的学生,做的东西不时髦。这种不时髦,比如布置一个课题的话,他们往往交出来的东西很循规蹈矩,没有开发性,也没有自己的想法。要么就是完成这个作业。我觉得做设计的人,一定要在你做设计的时候有自己的特点。当然这个特点怪一点或者人家不能接受都没有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风格,有一个代表性。这点对本土设计非常重要。
《风采》:设计有规律或趋势吗?
吉承:我觉得有趋势是必然的,因为我们不能永远去抄别人的东西。我们应该更多的是从自己的文化里面做一些衍生物。我们自己在做设计的时候,去把握这个趋势也不是很容易的,就是大家多从一些数据和结论里面进行总结。其实这也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就是你愿意相信这个东西将来会有必然性的,就是会发生的。
《风采》:你的服装的中国味是怎么决定下来的呢?从今往后不决定改变了吗?
吉承:这是我最本质的东西。所以不会变了。它是我所有审美的“底色”。这些中国元素是与生俱来的东西,和外国人的那种“中国风”是完全不同的。我用破坏的方式诠释中国,比如把整只凤凰图案割碎拼凑在衣服的各个角落;用流苏象征京剧里面的胡子;用素缎包边来制造细致的军大衣等。我希望自己的服装是艺术品,是可以收藏的。
《风采》:送给我们读者一句话吧!
吉承:蜕变是需要岁月和历练的,人生应该像蝴蝶,没有时间的积累,没有蛰伏就不会有这对美丽的翅膀。
世界先生蒋乐俊:蜕去虚无 劳而不怨
关于蒋乐俊:
学历:瑞士洛桑酒店商业学校
兴趣:旅游、表演、烹饪、运动
获奖:2004年上海先生冠军
2006年中国先生冠军
2007年世界先生季军
听到这个名头,便对这次采访有所期待。“世界先生”啊,与“世界小姐”一样,别的不说,帅是一定帅得没边的。这年头各种美男选秀不断,而国际性的“世界先生”应该是更高的级别,更标准更没有内幕的比赛吧。电话那头的声音非常沉稳标准,与想象的几乎一样。但是见到人,与想象的可略有不同。
他不是那种纯粹的小帅哥,没有一点模特味,也没有帅得没边,亦没有现在80后美男特有的奶油加叛逆的味道。他身高一米七九,不高,但很标准。五官端正,神态自信,气质成熟。一切都显出他是个标准的职业人士。正统优雅。他非常忙碌,才从三亚回来,下了飞机就直奔影棚。进门的时候还拎着旅行袋。为了自己的迟到而不断道歉。对现场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握手,自始至终都是微笑着。他没有进娱乐圈,从参赛到现在,都开着自己的公司。所有的话题,都离不开他的旅游行业。这一切,都让我感觉到他完全是按照“世界先生”的评选标准“才智、健康、爱心、阳刚”评选出来的。这个比赛,真的不是“选美”,因为标准里面完全没有“帅气”“性感”什么的。
但是“世界先生”这个称呼也许对他并不全是好事。一个男人获得这个称号,人家第一个反应应该是靠姿色出位的美男。本来以为他的蜕变应该是比赛之前与之后,完全不同的人生舞台。结果没有。他说他的蜕变与选美无关。
《风采》:你感觉你的人生一共经历过几次蜕变?最重要的蜕变是什么?
蒋乐俊:第一次,是高中的时候就去了国外留学。这是我人生中独立生活的开始。也是我对自己的第一次选择。因为我喜欢酒店行业,感觉酒店行业是一个小社会。在里面会用到各种知识:财务、外交、艺术、物流等。所以我去了瑞士学习酒店管理。一个人在国外,各种各样的困难和经历,让我经历了第一次大的蜕变。从男孩到男人。(高中就变成男人啦?)是啊,男人早熟点是好事。哈哈。第二次蜕变是第一次生意失败以后。那时候我整夜的睡不着,掉了很多头发。然后我又站起来了,重新开始。这次失败对我的心理承受能力进行了挑战。我希望我的第三次蜕变在不久的以后,可以有能力做更多的事,产生更大的影响。
《风采》:作为一个男人,你最看重的是什么?
蒋乐俊:就是我父亲对我提出的:语言表达、外交能力、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艺术鉴赏、体育运动、自控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这些都非常重要。在我现在的事业中,全部都用得上。我要不断地要求自己在这些方面做到最好。
《风采》:你的事业是什么状况?你的事业理想是什么呢?
蒋乐俊:瑞士酒店管理毕业以后,我就回国,2006年开了自己的咨询公司。目前主要业务在三亚。理想是第一,有自己的酒店。二,拍一部自己的电影。三,建立一个希望小学。
《风采》:你这样正统,事业型的人,是怎么会去参加世界先生的呢?对你现在的事业,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蒋乐俊:很多人都问我这个问题,其实参加比赛我也是为了自己的公司啊。因为比赛场地在三亚,我可以在那交到更多的朋友。事后证明,这次比赛让我后来的业务有了很大的开拓。还有就是“世界先生”不是纯娱乐的。更多的是公益,完全世界性的。代表国家的就只有一个选手。我很骄傲。这是场特别注重内涵的比赛。
说实话对我而言好坏参半。好的是人家介绍我的时候,一开始会有一个话题。以这种身份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人,是块敲门砖。比如认识你,有这次采访,也是因为我有这个称号对吧?坏的是,人家总会第一感觉我是选美出来的,这对男人不是好事。但我相信你见了我本人以后,这个想法会很快消失。
《风采》:你最大的爱好除了事业,是什么呢?平时不工作的时光是怎么过的?
蒋乐俊:我小时候跳芭蕾,所以喜欢音乐、古典艺术。平时就呆在家,喜欢做饭。我有厨师职照噢!出国时考的,可以方便在那打工。(你那时候真是个了不起的孩子!)还有就是看电影!
《风采》:最后跟我们的男性读者讲一句话吧!
蒋乐俊:难道我成了表率啦?我想说的是,用正确的价值观去体会挫折的意义。一帆风顺是没有蜕变的。我喜欢古话中的“劳而不怨”“威而不猛”“欲而不贪”“泰而不骄”。一起送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