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黑龙江省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状况调查

来源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xu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黑龙江省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现状.于2015年4-6月,按照《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调查方案》要求,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省范围内抽取104个农村地区和15个城镇地区调查点,将农村地区划分为长白山-千山山地、东北平原东部、三江平原、小兴安岭山地针阔混交林等4个生态区,每个调查点调查人数不少于250人.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二检)检测被调查者粪样,镜检华支睾吸虫虫卵并计数.结果 显示,共调查30280人,感染者747例,感染率为2.47%.农村地区、城镇地区人群感染率分别为2.77% (734/26456)和0.34% (13/3824),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295,P< 0.05).感染者以轻度感染为主(82.33%,615/747),男、女性感染率分别为3.05% (462/15171)和1.89% (285/15109),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261,P< 0.05);30~39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3.32%,147/4430),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2.182,P<0.05);农(牧、渔)民感染率最高(3.16%,692/21914),职业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4.846,P<0.05);初中文化程度组感染率最高(3.46%,499/14425),文化程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596,P<0.05);汉族人群感染率最高(2.51%,739/29487),各民族人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95,P< 0.05).农村地区感染者以轻度感染为主(82.56%,606/734),男、女性感染率分别为3.39% (454/13378)、2.14% (280/13078),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468,P< 0.05);30~39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3.78%,145/3841),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1.315,P<0.05);干部、企事业职员感染率最高(5.05%,10/198),职业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863,P< 0.05);初中文化程度组感染率最高(3.88%,496/12792),文化程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7.308,P<0.05);汉族人群感染率最高(2.82%,726/25734),各民族人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03,P< 0.05);三江平原生态区感染率最高(8.75%,575/6574),生态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7.510,P<0.05).城镇地区感染者以轻度感染为主9/13,男、女性感染率分别为0.45% (8/1793)、0.25% (5/2031),50~59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0.79%,5/636),干部、企事业职员感染率最高(0.97%,4/411),文盲文化程度组感染率最高(1.14%,2/176),仅在汉族人群中检出华支睾吸虫感染者,感染率为0.35% (13/3753).黑龙江省华支睾吸虫以轻度感染为主,三江平原生态区感染率最高,今后应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切合地区实际的防治策略和措施.
其他文献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都需要人的参与,人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要求,应以农村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为导向,切实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科技人员在支持乡村振兴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在当地积极开展人才项目技术培训活动,充分发挥农村科技推广作用.
期刊
目的 分析中国消除疟疾监测响应系统的实施和工作成效,为消除后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系统收集整理消除疟疾监测响应相关的方案和活动记录,以及基于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中2011-2020年全国疟疾病例个案信息和监测指标数据,使用SPSS 25.0和GraphPad Prism 8.4.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20年,全国共报告疟疾病例30278例,中国籍28448例(93.96%).本地原发感染病例1732例(5.72%),为2011-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