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性写作的文化意向研究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m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文学与文化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探讨了郁达夫性写作所延伸的文化内涵和意义,用文学现象映出国民性文化的价值彰显。通过郁达夫写作中的性描写这种具体形式的表述,多角度探讨其作品中的角色感、进一步对性文化的艺术呈现及生命意识做了重新的阐释和演绎。
  笔者将回归郁达夫作品文本,透视其性写作指向中自我与他者在陈述状态的心理逻辑轨迹,关注其创作灵感所闪现的“异性崇拜”,以郁达夫异地生活体验和弱国子民的身份作为开端,渐次展开自传体小说的书写范式,以个人作为符号标志比况跨文化讲述,将国人对“性”的禁忌以及对身体话语的封闭送到一个道德逻辑的审视现场,重新证实了卫道士的虚伪性,构成了批判和控诉的文学表达,生发了它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作用。
  关键词:郁达夫;性描写;异性崇拜;艺术价值
  作者简介:张庆玲(1991-),女,汉族,河北邯郸市人,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5-0-02
  郁达夫不是现代文学中最杰出的作家,却是现代文学史上最难以让人忘怀的个案之一,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复杂性的作家。“五四”小说到了郁达夫才呈现出真正意义的身体叙事,給予读者更强烈的性想象波动和心灵上的悸动。
  在郁达夫的小说作品中,有四分之三都涉及了“性”,爱与欲的母题贯穿在他的创作始终,对其评价褒贬不一,能不能专业性看待郁达夫小说中的性描写,是理解其作品的关键。时间已悄悄过去近一个世纪,也许文学中的性在今天看来,早已不再大惊小怪,但就当时的文学发生来看,它所带来的影响实属一次不小的“地震”,而且它的余震一直构成了当今文学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达夫小说中的性描写延续至此已经衍生了更多的性指向和更丰富的性心理文化描述。
  郁达夫性描写在现代文学中被言说的首要意义在于其标示的否定性。由于中国传统礼教文化长期存在导致人们谈“性”色变,性包裹着种种禁忌,受到了重重的压抑。“正人君子”避而不谈性行为、性冲动,甚至将性与 “色情”“下流”等词义相关成为一种集体意识。由此,性成为一种文学主题被书写、表达则意味着对于社会状态和时代现象的否定和抗争。正如福柯所言:“性遭到了禁止,被剥夺了存在权与发言权,那从谈论性受到压制这种行为本身就近乎于肆意违法。于是,谁谈论性,谁就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权力的束缚,动摇了法律,就或多或少的超前享有了未来的自由。”
  一、性描写中的欲望与身体叙事
  人的身体历来是政治文化关照的焦点,不同时期作家及世人对身体的功能、表征、制约的阐释以及对性欲望和冲动的理解是一种时代精神的映射及2转述。五四最大成功在于“个人的发现”,郁达夫作品中性欲描写也代表了文学精神步入现代后对个人人生、生命的关注,是对个体生命形式的自然抒写的开拓式表达。中国古代以来刻进人们心中的“存天理、灭人欲”的话语蒙布进一步被掀开,“欲望”在郁达夫笔下成为自然性抒发并伴有自觉唤醒的力量。
  在不同时期的中国文学中都闪露出作家及世人对于人类欲望的关注,《金瓶梅》出现在明代中叶,这一时期古老的封建社会日趋衰亡,传统的道德规范已失去维系社会人心的力量,对金钱的崇拜和对财富的贪求增长,人欲横流。《金瓶梅》中充斥大量不堪入目的淫秽描写,人性欲望在书中肆虐奔波,作者对丑恶的世态人情作了淋漓尽致的暴露并展现了人性的失落,灵魂的扭曲,心理的变态和行为的丑恶。
  不同于《金瓶梅》以及其后的世情小说,《沉沦》于社会普遍性沉默中发声,性作为一种原欲被言说,这时言说的“性”带有一定意义的否定性,在现代文学中这种否定性体现在中国长久以来对“性”言说禁忌的抗拒,以及对人体欲望本能的合理性肯定。其次,性被置于广袤的生命层面中,体现在郁达夫作品中的性渴望、性冲动、性挣扎是一种灵与肉的斗争,而不是粗暴的性事吞吐。
  郁达夫对于性欲望及性冲动的大胆描绘以及对自我身体意识的表露正是五四强调人性苏醒这一精神品质的个人化体验和实践。它的大胆直露嘲笑了虚伪道德对性的遮蔽,也开启了现代文学对欲望与身体的进一步思考和理解。
  二、性描写中的异性崇拜
  郁达夫笔下的女性十之八九晶莹可爱、纯真烂漫、富有性感魅力,而男性形象身体孱弱、精神敏感,并且有一定的自卑、抑郁心理。男主人公在这些女性面前总是热血沸扬、焦躁不安,表现出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在一定意义上,郁达夫作品中大量性描写体现了他对女人的崇拜情绪。《沉沦》里男主人公在日记表白到:“知识我也不要,名誉我也不要,我只要一个能安慰我体谅我的‘心’。……你若能赐我一个伊甸园内的‘伊扶’,使她的肉体与心灵全归我有,我就心满意足了。”
  异性崇拜是人在性别本源认知上缺乏个我自信把握和理性认识的一种表现,郁达夫从小跟随孤母成长的经历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他对异性的审美唯度,社会转型期的五四时代,由于社会价值的不稳定导致自我价值立场的模糊,当事人往往陷于迷惘之中,其价值的肯定已经不能通过自性而获得,通常是借他性或异性来肯定自我。留学日本及它国的很多中国青年人包括青年作家郁达夫由于一种对于民族的失落感、对异乡独居的离群感、在人际中失欢感造成他们缺乏自我的认知和自信把握,迷失了自我。这就导致了他们倾向在异性身上寻求安慰,在妓院中追寻欲望的实现。一旦连此种欲求都备受挫败,便将仅余的一点自尊也消失殆尽,像《沉沦》的“我”一样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
  郁达夫异性崇拜的还表现在人物描写盲区的存在。作品中凡是女性出场必将其衣着、举止、神态细致描摹,而男性出场则大多不做如是描写。《秋柳》中作者塑造了四位不同特点的女性,海棠愚实却惹人爱惜、碧桃率性活泼、荷珠妖娆、翠云美丽,她们虽是妓女却左右着于质夫的喜乐,使精神敏感脆弱的他歌哭无常。   除此之外,郁达夫笔下的男性形象以及其情感反应方式也倾向女性化。《秋柳》中的他们是躺在“鹿和班”床榻上伤感流泪、耍牌取乐之人,他们失去了驰骋疆场、笑傲江湖的豪气,在夜晚来临时纠结着去留的道德问题,而不是激情奋发的斗士。除此之外在《茫茫夜》中郁达夫有一段暧昧的同性恋描写,对男性吴迟生写到:“讲这一句话的,是一个十九岁前后的纤弱的青年,他的面貌清秀的很。他那柔美的眼睛,和他那不大不小的嘴唇,有使人不得不爱他的魔力……”郁达夫运用情调阴柔、动作幅度小、情感呈现细腻的柔媚之语来写男性的感情,可以在一定程度看出其女性化审美向度和作者的异性崇拜情绪。
  异性崇拜在不同时代的不同阶层的人身上普遍存在,郁达夫作品中闪现的异性崇拜书写丰富了文学主题的延展和对类群化社会心理的深层挖掘。郁达夫通过描写与异族女性苦闷而愤怒的交往消解了男性权利话语,同时也体现了中国民族在时代化背景下扮演的身份角色。
  三、性描写中的国家(社会)角色
  就国家社会的政治话语来看:“国家”“社会”自古以来大多都与“雄性”“男性”相连,乃至近现代国际上出现的女权运动、女性主义写作都在致力于反对男权社会倡导女性权利,发出女性声音。但是在语用中,国家却常常与“母亲”“她”“孕育”相关。我们不谈论这两种现象的来源以及复杂原因,单从社会心理这一方面可以看出,国家和社会在文学中扮演的角色既有男性性质的“权利”“力量”,同时也指向了母亲类型的“归属”“来源”。
  郁达夫小说中的国家形象贫穷、羸弱,他把主人公在作品中的脆弱、自卑、忧郁病症有意识的与国家的灾难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是国家的“骚乱”导致了性的“骚乱”。《沉沦》中青年主人公走向沉沦的边缘时啼血般自白道:“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呢!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
  贫弱的国家形象消解着中国民族在异族中的权利、力量,同时也消解着留日学生的骄傲与自尊。就像他曾在在自传《雪夜》中提到的那样,“……而国际地位不平等的反应,弱国民族所受的侮辱与欺凌,感觉得最深切而亦最难忍受的地方,是在男女两性,正中了爱神毒箭的那一刹那。”郁达夫的敏感将这种卑弱放在了身为男性的自己面对异性(特别是象征弱者的女性)身上。要求他人尊重自己与自我权利的心理便无法得到满足,这是处于青春期的人们很容易出现的“心理失常”现象。而且,由于过分的虚荣,“他”对自己弱国子民的真实身份简直有点儿“讳莫如深”,甚至连日本酒店里的侍女随便地问他“你府上是什么地方”时,竟然“一听了这一句话,他那清瘦苍白的面上,又起了一层红色;含含糊糊的回答了一声,他呐呐的总说不出话来。可怜他又站在断头台上了”。
  《茫茫夜》《秋柳》《银灰色的死》等郁达夫作品中的环境描写充斥着“晚秋”“暗夜”“清冷”這样的词汇和书写。“我住在上海觉得苦的很。中国的空气是同癞病院的空气一样,渐渐的使人腐烂下去。”主人公好像永远生活在一个湿答答沉甸甸的苦闷的社会里,在那里浑浑噩噩,振作不起。
  中国语境中在困苦和挫折之时人们往往会产生对天地的感慨和母亲的呼唤。在郁达夫《沉沦》等作品中祖国更像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形象,他们在异国他乡备受挫折和打击,渴望回归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得到身体的归属以及心灵的抚慰。在《银灰色的死》《沉沦》中主人公在冷漠的社会中选择沉沦式的自杀,在《茫茫夜》《秋柳》的结尾于质夫都被淹没在黑夜和暗黑的灯影里。这两种湮没式的消亡反映了五四时期青年在国家没有给予他们生活的庇护、生存的保障,也没有提供给他们生命价值的实现条件情况下的茫然和强烈的不安、无归属感。
  弗雷德里克·詹姆森认为:“第三世界的本文,甚至那些看起来好像是关于个人和利比多趋力的本文,总是以民族寓言的形式来投射一种政治:关于个人命运的故事包含着第三世界的大众文化和社会受到冲击的寓言。”郁达夫小说这些有关个人情欲狂热迷乱与苦闷压抑的性意识叙述,正是这样一种政治权利和时代命运的文学述说。
  参考文献:
  [1]李银河.福柯与性:解读福柯<性史>[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278
  [2]张京媛.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35
  [3]孟岗.消费时代的身体乌托邦--比较文论视域中的“身体写作”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04.
  [4]西蒙娜·德·波伏瓦.第二性[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5]郁达夫.沉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
  [6]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1. 粉色針织帽 2. 粉色连帽运动上衣 3. 粉色运动面料短裤 均为 BOSS×Russell Athletic 银色运动鞋 Louis Vuitton  粉色,只是颜色的一种。男生穿粉色更无可厚非,它代表的是你在想表达自己风格时所借助的方式而已,无关性别,更没那么多理由。
“我”的連心眉曾让“我”感到羞耻。但是,当“我”开始接受它以后,它却像一条道路,开辟了“我”生活的许多其他方面,成为“我”探索自己身份的象征。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连心眉”,一个关于自己到底是谁,属于哪里的生命命题。  I spent my entire life trying to hide from who I was because I had a unibrow. This bothe
【摘 要】 1858年伦敦大学取消对学习者的住校要求,自此,英国开始为学生提供远程学习机会。一百多年后的1969年,英国开放大学获得皇家特许状。本文追溯英国远程学习的发展历程,包括其四个组成部分(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的不同拨款机制和质量保障过程。文章还探讨了远程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模式在早期所取得的成功,以及政府对业余学生和人文学科拨款的变化在现阶段给高等学校,尤其是英国开放大学带来的挑
EDUCAUSE review 日前探讨了物联网的教育应用问题。2014年的一项有关网络未来的调查显示,绝大部分的受访者都认同物联网、嵌入式和可穿戴设备到2025年将会普及。Gartner集团2015年11月发布的研究表明,2016年物联网连接设备的数量将实现大约30%的增长,即在总数超过60亿的连接设备基础上,每天增加550万台。按照这个速率,Gartner预测到2020年,连接物联网的设备将达
每個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新年庆祝方式,让我们一同来感受一下不同的新年习俗和民族文化吧。  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ways of celebrating the New Year. It’s an interesting experience to know about different New Year customs.  Sydney New Ye
【摘 要】  在线学习经历了较为复杂的发展过程。本研究基于citespaceⅢ分析软件,通过梳理国内在线学习模式研究现状,试图以知识图谱的方式勾勒国内在线学习主要模式的演化路径。研究发现,国内在线学习模式经历了四个主要发展阶段:萌芽期以在线学习为主;发展初期以e-learning模式为主,也有网络学习、数字化学习等;发展深入期多种学习模式并存,并出现移动学习;如今进入微学习模式发展新阶段。在线学习
以沙家浜革命故事為原型创作的现代京剧《沙家浜》让沙家浜闻名遐迩。坐落在江苏省常熟市的沙家浜镇风景如画,文化底蕴深厚,既是红色教育的基地,又是游客们魂萦梦绕的水乡天堂。  As the ancient Chinese proverb says, “Just as there is paradise in heaven, there are Suzhou and Hangzhou on earth.”
【摘 要】  一般而言,学术会议是反映某个学科或研究领域的研究趋势和焦点的重要载体。因此,参加学术会议,不管是对于学科和研究领域还是对于组织和学者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举办和参加学术会议现在仍然被认为是有价值之举,但是,除了其他问题以外,学术会议日趋商业化以及提交学术会议的很多论文似乎严谨性不足和缺乏理论基础——这些问题引起人们的担忧。本文反思刚刚举行的在线学习世界大会,但目的不是说明笔者有何特别
【摘要】“学分银行”制度是模拟和借鉴银行系统运行的基本原理,对学分进行存储、转换与兑换的教育管理机制。作者在总结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学分银行”制度的内涵及功能,明确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定位,进一步探讨其实现路径。  【关键词】 学分银行;内涵;功能;定位;路径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02—0032—06  构建终身
37.天山农牧师  专家楼,小礼堂。欢迎苏联专家的舞会正在举行。田成龙很兴奋,这是一场冷餐会式的舞会,有点灯红酒绿的意思。  别列金:田副政委,中国的同志太热情啦。我们在苏联,也很少有这样的晚会。  方慧随声翻译。  田成龙:苏联同志是我们中国共产党最亲密的战友。你们专家小组是来帮助我们搞棉花新品种的试验,扩大棉花种植面积的。工作很辛苦,很重要。我们理所当然的要为苏联老大哥,提供最好的生活和工作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