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混凝土浇灌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相比传统的人工方法有了很大的进步。混凝土浇灌技术对建筑施工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是关系着工程整体质量的重要环节,更是保证钢筋混凝土整体结构质量的关键所在。本文就对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并对其进行系统的描述,就混凝土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关键措施,有望经过规范的施工获得更大的效益。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浇筑;技术探究
中图分类号:TU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5-0118-01
前言:随着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日渐重视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还应根据各方面的要求编制出相对合理的施工进度方案和计划,实现对施工项目资源以及施工方案选择和施工空间布置以及时间排列等方面实现整体上的安排和考量,从而为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同时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浇筑的技术,本文就针对混凝的浇筑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
1.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分析
1.1 以施工设计为基础,编制混凝土浇筑方案
混凝土浇筑方案是指导施工过程中各项技术工作的基础文件,是保障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基础。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对技术交底文件、设计图纸及设计方案等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在此基础上明确混凝土浇筑工作重点。根据混凝土浇筑需求、浇筑技术控制要点、浇筑质量控制因素等进行混凝土浇筑方案的编制,以科学的浇筑方案为基础,指导混凝土浇筑工作,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
1.2 混凝土澆筑技术中材料控制的分析
作为建筑混凝土浇筑技术的重要内容,混凝土材料配合比、材料质量控制等工作是保障混凝土浇筑质量关键,因此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在混凝土浇筑工程施工前对浇筑技术进行分析。根据设计文件要求,确定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标准,在此基础上,与商混单位确定混合标准及混合技术要求,并规定商混运输过程中技术保障条件,确保建筑施工混凝土基础技术条件符合设计要求,保障混凝土浇筑质量。
1.3 强化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现场技术管理
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研究及经验总结中指出,混凝土浇筑现场的技术管理是保障技术方案、技术参数得到有效贯彻执行的关键。为了保障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质量,现代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工作中应强化混凝土浇筑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通过技术员、质检员的现场巡视与旁站,确保浇筑技术参数及技术要点得到有效执行,为保障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奠定基础。
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技术
2.1 全面分层与分段分层技术
在建筑结构内用全面分层技术进行混凝土浇筑,主要的做法在于:当第一层全部浇筑结束后,等到初凝之前再进行第二层浇筑,逐层进行,直至全部完成。利用此技术要保证结构的平面切不可过大,施工的时候要从短边依次向长边方向进行,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可以从中间逐渐向两端进行,也可以从两端逐渐向中间进行。采用全面分层技术进行浇筑,浇筑的强度非常大,如果现场的施工机械无法真正满足施工要求,就可以采用分段分层浇筑技术。浇筑时,要从底层开始,进行到一定距离之后再浇筑第二层如此往复,直至浇筑完毕。此项技术仅仅适用在厚度较小但面积较大的结构。
2.2 余面分层技术
余面分层技术主要适用在结构长度大于厚度本身三倍的情况下,主要的做法在于:将混凝土一次性的浇筑至顶,这样混凝土能够形成一个自然斜面坡度大致为1∶3,在进行振捣时要保证从浇筑层的最底端开始,逐渐层层上移,以此来保证施工的质量。如果混凝土的提及较大且结构的截面较宽时,极易发生结构性裂缝,主要的原因在于降温与收缩。任何的降温差都会包含由于水化原因引发的温差或收缩当量,或者将其分解成为均匀的降温差与非均匀的降温差。当前者出现外约束力,将是出现贯穿性裂缝的原因之一;后者如果形成自约束力,将会在表面形成裂缝。只有同时将两类降温差控制好,才能最为有效的减少裂缝的产生。在对大体积的混凝土进行浇筑时,采用的措施在于:尽量保证混凝土本身具有更大的抗裂抗损能力,也就是增大抗拉的强度,为此应当选择低热的硅酸盐,并在其中加入粉煤灰、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等,尽量要减少水泥的使用量以及混凝土本身的用水量。
2.3 振捣技术
振捣环节对混凝土浇筑来讲意义重大,主要要求为:混凝土的自吊斗口在下落时,自由降落的高度不能够大于2m,如果浇筑的高度超过了3m就要对其采取相应措施,如使用入串桶或溜管等。在浇筑混凝土时应当坚持分段分层且不间断连续进行,根据结构本身的特点以及钢筋的疏密程度决定浇筑层的高度。一般情况下,浇筑层的高度是振捣器作用部分的1.25倍,最大也不可以超过50cm。在进行振捣时,如果选用的是插入式振捣器,要做到“快插慢播”。插点要保证排列均匀,依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可遗漏任何一点,做到均匀振实。同时,对移动间距也应该提出一定要求,一般是移动间距小于振捣半径的1.5倍,大约是30-40cm。在上一层进行振捣时,要插入到下层至5cm处,这样能够有效地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对表面振动器的移动间距进行设置时,应当是每次移动的间距要保证底板能够完全覆盖已经振捣完毕的区域边缘,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保证在结构衔接处的混凝土能够达到标准的密实程度。
结语
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是施工应用技术中的重要内容、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工作。为了保障现代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施工企业应建立技术保障部门。根据混凝土浇筑技术需求确定技术保障部门的工作内容及岗位职责。要切实的保证相关施工人员掌握不同的浇筑技术,并利用这些技术去提高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并由技术保障部监督、指导施工各部门浇筑工作的技术要点,确保浇筑技术应用科学性,从而保证建筑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龙.关于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中华民居,2014(9):310-310.
[2] 刘淼.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浅析[J].江西建材,2014(13):101-105.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浇筑;技术探究
中图分类号:TU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5-0118-01
前言:随着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日渐重视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还应根据各方面的要求编制出相对合理的施工进度方案和计划,实现对施工项目资源以及施工方案选择和施工空间布置以及时间排列等方面实现整体上的安排和考量,从而为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同时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浇筑的技术,本文就针对混凝的浇筑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
1.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分析
1.1 以施工设计为基础,编制混凝土浇筑方案
混凝土浇筑方案是指导施工过程中各项技术工作的基础文件,是保障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基础。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对技术交底文件、设计图纸及设计方案等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在此基础上明确混凝土浇筑工作重点。根据混凝土浇筑需求、浇筑技术控制要点、浇筑质量控制因素等进行混凝土浇筑方案的编制,以科学的浇筑方案为基础,指导混凝土浇筑工作,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
1.2 混凝土澆筑技术中材料控制的分析
作为建筑混凝土浇筑技术的重要内容,混凝土材料配合比、材料质量控制等工作是保障混凝土浇筑质量关键,因此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在混凝土浇筑工程施工前对浇筑技术进行分析。根据设计文件要求,确定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标准,在此基础上,与商混单位确定混合标准及混合技术要求,并规定商混运输过程中技术保障条件,确保建筑施工混凝土基础技术条件符合设计要求,保障混凝土浇筑质量。
1.3 强化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现场技术管理
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研究及经验总结中指出,混凝土浇筑现场的技术管理是保障技术方案、技术参数得到有效贯彻执行的关键。为了保障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质量,现代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工作中应强化混凝土浇筑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通过技术员、质检员的现场巡视与旁站,确保浇筑技术参数及技术要点得到有效执行,为保障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奠定基础。
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技术
2.1 全面分层与分段分层技术
在建筑结构内用全面分层技术进行混凝土浇筑,主要的做法在于:当第一层全部浇筑结束后,等到初凝之前再进行第二层浇筑,逐层进行,直至全部完成。利用此技术要保证结构的平面切不可过大,施工的时候要从短边依次向长边方向进行,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可以从中间逐渐向两端进行,也可以从两端逐渐向中间进行。采用全面分层技术进行浇筑,浇筑的强度非常大,如果现场的施工机械无法真正满足施工要求,就可以采用分段分层浇筑技术。浇筑时,要从底层开始,进行到一定距离之后再浇筑第二层如此往复,直至浇筑完毕。此项技术仅仅适用在厚度较小但面积较大的结构。
2.2 余面分层技术
余面分层技术主要适用在结构长度大于厚度本身三倍的情况下,主要的做法在于:将混凝土一次性的浇筑至顶,这样混凝土能够形成一个自然斜面坡度大致为1∶3,在进行振捣时要保证从浇筑层的最底端开始,逐渐层层上移,以此来保证施工的质量。如果混凝土的提及较大且结构的截面较宽时,极易发生结构性裂缝,主要的原因在于降温与收缩。任何的降温差都会包含由于水化原因引发的温差或收缩当量,或者将其分解成为均匀的降温差与非均匀的降温差。当前者出现外约束力,将是出现贯穿性裂缝的原因之一;后者如果形成自约束力,将会在表面形成裂缝。只有同时将两类降温差控制好,才能最为有效的减少裂缝的产生。在对大体积的混凝土进行浇筑时,采用的措施在于:尽量保证混凝土本身具有更大的抗裂抗损能力,也就是增大抗拉的强度,为此应当选择低热的硅酸盐,并在其中加入粉煤灰、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等,尽量要减少水泥的使用量以及混凝土本身的用水量。
2.3 振捣技术
振捣环节对混凝土浇筑来讲意义重大,主要要求为:混凝土的自吊斗口在下落时,自由降落的高度不能够大于2m,如果浇筑的高度超过了3m就要对其采取相应措施,如使用入串桶或溜管等。在浇筑混凝土时应当坚持分段分层且不间断连续进行,根据结构本身的特点以及钢筋的疏密程度决定浇筑层的高度。一般情况下,浇筑层的高度是振捣器作用部分的1.25倍,最大也不可以超过50cm。在进行振捣时,如果选用的是插入式振捣器,要做到“快插慢播”。插点要保证排列均匀,依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可遗漏任何一点,做到均匀振实。同时,对移动间距也应该提出一定要求,一般是移动间距小于振捣半径的1.5倍,大约是30-40cm。在上一层进行振捣时,要插入到下层至5cm处,这样能够有效地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对表面振动器的移动间距进行设置时,应当是每次移动的间距要保证底板能够完全覆盖已经振捣完毕的区域边缘,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保证在结构衔接处的混凝土能够达到标准的密实程度。
结语
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是施工应用技术中的重要内容、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工作。为了保障现代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施工企业应建立技术保障部门。根据混凝土浇筑技术需求确定技术保障部门的工作内容及岗位职责。要切实的保证相关施工人员掌握不同的浇筑技术,并利用这些技术去提高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并由技术保障部监督、指导施工各部门浇筑工作的技术要点,确保浇筑技术应用科学性,从而保证建筑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龙.关于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中华民居,2014(9):310-310.
[2] 刘淼.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浅析[J].江西建材,2014(13):1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