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庆城区干路网骨架在原有“三纵四横”干路网体系基础上构建主城区环路。主城区环路由环城路、外环东路、南四路、外环西路、北一路构成,承担东西城区连接。其中,西部环路围绕让胡路区建设,东部环路围绕东风新村、庆北新城、龙凤区建设,东、西环路之间由北一路、南一路、南四路相连。北一路、南一路的建设将实现大庆市东西城区的快速连接,缓解中三路、世纪大道的等主干路的交通压力。
关键词:北一路;路线;线形设计
北一路地面连接线是连接油田公路、井排路及通井路的连接道路,连接线共2条,其中连接线1道路长838.375米;连接线2道路长655.757米,主路面宽6.0米,双侧0.5米土路肩。路面结构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1 设计内容
本路段为两侧有辅道的城市快速路,起点K0+000~K18+200城市快速路设计行车速度为80km/h,K18+200~K18+736.630双向六车道设计行车速度为60km/h。为保证本路段的安全畅通和良好运营,针对该路段的道路特点和当地的地理、气候、环境,以及考虑到快速路建设资金的合理利用等因素,连接线设计包含:路基护栏、交通标志、交通标线、防撞桶等内容。
2 路线平面、纵断面线形设计
2.1 路线起讫点、中间控制点及全长
道路起于东城区环城路与大广高速公路交叉口,在东风泡北僻新线经新中210转油站南,于K3+120处与东二路交叉后,利用旧路布线,经一厂二矿厂部南、与东一路、西一路、西二路交叉后,至水泥厂北,僻新线接让林公路。
在起点至东二路之间油井较为密集,为避开油井主路、主路与辅路采用分离式断面。道路在与西二路交叉附近为避开油井采用上、下行分离断面。
2.2 平面线形设计
本项目为平原区,平面线形不受地形控制,主要控制因素为村屯、油井、不良地质、河流、道路等。本着平面线形直捷、连续、均衡的原则,主要设计原则:道路总体走向应符合大庆城市道路网规划;满足大庆市东、西城区间快速连接的需要;道路与油田设施干扰较大,布设在服从路线总体走向的基础上,以地上服从地下为原则,尽量避让地上油田设施;在避开油田设施情况下,尽量利用旧路线位资源、少拆迁;充结合沿线工程地质条件,合理运用技术指标,尽量绕避不良工程地质;与主要城市道路交叉尽量控制在70~90°;尽量少占农田、人工林,少拆房屋,方便群众,重视环境保护。
本路段路线全长18.736km。共设平曲线10个,平均每公里0.56个;最小平曲线半径600m。平面设计线位置:全幅路基为路基中心线;上、下行分离断面为左侧土路肩外0.25m处。
2.3 纵断面线形设计
本着纵面线形与地形相适应,设计成视觉连续,平顺而均衡线形的原则,避免在短距离内出现频繁起伏;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平缓的纵坡和适宜的坡长;本地区属平原区,除设置主線上跨的分离立交的路段外,大部分路段纵坡较小,变化也较小,由于均为填方路基,路表排水主要通过路拱横坡散排,不刻意强调最小纵坡的限制。
本设计综合考虑上述因素进行纵断面设计并满足路基最小填土高度及设计洪水频率的要求,同时在投资提高不大的前提下尽量采用高指标,使行车更加顺畅。
全路段设29个变坡点,最小坡长340m,最大纵坡2.8%,最小竖曲线半径:凸形6500m,凹形10000m,竖曲线占路线总长48.201%。
3 结构形式
全线共设置分离立交桥9座,均为主线上跨桥,其中路基分离断面单幅桥4座,整幅路基断面双幅桥5座。由于分离桥均在城市段和主、辅路结合段,桥头路基采用重力式挡土墙防护将主线边坡收起,桥梁根据挡土墙高度在4m(辅道路面以上)高度左右控制长度。
3.1 上行线、下行线分离立交桥,处于起点分离断面段,交角90°跨越油田道路
此桥在辅路与主路分离段,台后路基可以采用放坡形式,设计方案采用短桥结合路基放坡,避免采用长桥结合重力式挡土墙增加工程造价。孔径均采用为3-13m。上部构造采用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简支结构,桥宽12m;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柱式台,钻孔桩基础。
3.2 东二路分离立交桥,处于整体断面段内,路线与旧路交角102°,结合此路的远景规划及规划部门的意见,既有道路采用40m跨径正交跨越,其他孔径根据施工工期的要求,采用25m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上部跨径组合为9×25m+40m+10×25m,桥梁交角90°,桥宽2×11.5m;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台,钻孔桩基础。
3.3 一厂二矿分离立交桥,处于整体断面段内,路线在K4+609、K4+817处分别与二矿厂部通道和油田道路相交,交角均为100°,根据产权部门的意见,将此两条道路交叉采用上跨形式,既有2条道路路宽为8.5m,设计方案采用25m跨越。因此本桥上部形式采用25m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跨径组合为18×25m,桥梁交角90°,桥宽2×11.5m;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台,钻孔桩基础。
3.4 东一路分离立交桥,处于整体断面段内。路线与旧路交角94°,结合此路的远景规划及规划部门的意见,既有道路采用40m跨径正交跨越,其他孔径采用25m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上部跨径组合为10×25m+40m+12×25m,桥梁交角90°,桥宽2×11.5m;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台,钻孔桩基础。
3.5 西一路分离立交桥,处于整体断面段内,路线与旧路交角75°,路线跨越旧路处路基其为2×9m,中央分隔带为1.5m。结合此路的现状及远景规划和规划部门的意见,设计方案采用在旧路中央分隔带处设置桥墩,上部用75°4×25m空心板形式斜交跨越,然后采用1跨13m现浇矩形板将斜交转换为正交,其他孔径采用正交25m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上部跨径组合为【6×25m正交+13m斜交+(4×25m斜交)+6×25m】,桥梁交角(90+75+90)°,桥宽2×11.5m;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台,钻孔桩基础。
3.6 西二路上行线分离立交桥,处于分离断面段内,上行线路线与旧路交角75°,路线跨越旧路处路基其为9m,结合此路的现状及远景规划和规划部门的意见,设计方案采用75°,3×25m空心板形式斜交跨越,然后采用1跨13m现浇矩形板将斜交转换为正交,其他孔径采用正交25m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上部跨径组合为【8×25m正交+13m斜交+(3×25m斜交)+9×25m】,桥梁交角(90+75+90)°,桥宽11.5m;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台,钻孔桩基础。
3.7 西二路下行线分离立交桥,处于分离断面段内,下行线路线与西二路路交角85°,路线跨越旧路处路基其为9m,结合此路的现状及远景规划和规划部门的意见,设计方案采用正交25m空心板形式跨越,上部结构为21×25m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宽11.5m;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台,钻孔桩基础。
结束语
通过北一路连接线路网的建设,可以提高道路快速通行能力,加快市区内油田公路城市化改造步伐,提高道路等级水平。而且加快城市外环线建设,可以有效疏导过境车辆避开城区通过,缓解过境车辆对主城区造成的交通压力。加强组团城区之间的道路连通,加快形成全域覆盖、高效联通的城市路网。
关键词:北一路;路线;线形设计
北一路地面连接线是连接油田公路、井排路及通井路的连接道路,连接线共2条,其中连接线1道路长838.375米;连接线2道路长655.757米,主路面宽6.0米,双侧0.5米土路肩。路面结构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1 设计内容
本路段为两侧有辅道的城市快速路,起点K0+000~K18+200城市快速路设计行车速度为80km/h,K18+200~K18+736.630双向六车道设计行车速度为60km/h。为保证本路段的安全畅通和良好运营,针对该路段的道路特点和当地的地理、气候、环境,以及考虑到快速路建设资金的合理利用等因素,连接线设计包含:路基护栏、交通标志、交通标线、防撞桶等内容。
2 路线平面、纵断面线形设计
2.1 路线起讫点、中间控制点及全长
道路起于东城区环城路与大广高速公路交叉口,在东风泡北僻新线经新中210转油站南,于K3+120处与东二路交叉后,利用旧路布线,经一厂二矿厂部南、与东一路、西一路、西二路交叉后,至水泥厂北,僻新线接让林公路。
在起点至东二路之间油井较为密集,为避开油井主路、主路与辅路采用分离式断面。道路在与西二路交叉附近为避开油井采用上、下行分离断面。
2.2 平面线形设计
本项目为平原区,平面线形不受地形控制,主要控制因素为村屯、油井、不良地质、河流、道路等。本着平面线形直捷、连续、均衡的原则,主要设计原则:道路总体走向应符合大庆城市道路网规划;满足大庆市东、西城区间快速连接的需要;道路与油田设施干扰较大,布设在服从路线总体走向的基础上,以地上服从地下为原则,尽量避让地上油田设施;在避开油田设施情况下,尽量利用旧路线位资源、少拆迁;充结合沿线工程地质条件,合理运用技术指标,尽量绕避不良工程地质;与主要城市道路交叉尽量控制在70~90°;尽量少占农田、人工林,少拆房屋,方便群众,重视环境保护。
本路段路线全长18.736km。共设平曲线10个,平均每公里0.56个;最小平曲线半径600m。平面设计线位置:全幅路基为路基中心线;上、下行分离断面为左侧土路肩外0.25m处。
2.3 纵断面线形设计
本着纵面线形与地形相适应,设计成视觉连续,平顺而均衡线形的原则,避免在短距离内出现频繁起伏;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平缓的纵坡和适宜的坡长;本地区属平原区,除设置主線上跨的分离立交的路段外,大部分路段纵坡较小,变化也较小,由于均为填方路基,路表排水主要通过路拱横坡散排,不刻意强调最小纵坡的限制。
本设计综合考虑上述因素进行纵断面设计并满足路基最小填土高度及设计洪水频率的要求,同时在投资提高不大的前提下尽量采用高指标,使行车更加顺畅。
全路段设29个变坡点,最小坡长340m,最大纵坡2.8%,最小竖曲线半径:凸形6500m,凹形10000m,竖曲线占路线总长48.201%。
3 结构形式
全线共设置分离立交桥9座,均为主线上跨桥,其中路基分离断面单幅桥4座,整幅路基断面双幅桥5座。由于分离桥均在城市段和主、辅路结合段,桥头路基采用重力式挡土墙防护将主线边坡收起,桥梁根据挡土墙高度在4m(辅道路面以上)高度左右控制长度。
3.1 上行线、下行线分离立交桥,处于起点分离断面段,交角90°跨越油田道路
此桥在辅路与主路分离段,台后路基可以采用放坡形式,设计方案采用短桥结合路基放坡,避免采用长桥结合重力式挡土墙增加工程造价。孔径均采用为3-13m。上部构造采用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简支结构,桥宽12m;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柱式台,钻孔桩基础。
3.2 东二路分离立交桥,处于整体断面段内,路线与旧路交角102°,结合此路的远景规划及规划部门的意见,既有道路采用40m跨径正交跨越,其他孔径根据施工工期的要求,采用25m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上部跨径组合为9×25m+40m+10×25m,桥梁交角90°,桥宽2×11.5m;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台,钻孔桩基础。
3.3 一厂二矿分离立交桥,处于整体断面段内,路线在K4+609、K4+817处分别与二矿厂部通道和油田道路相交,交角均为100°,根据产权部门的意见,将此两条道路交叉采用上跨形式,既有2条道路路宽为8.5m,设计方案采用25m跨越。因此本桥上部形式采用25m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跨径组合为18×25m,桥梁交角90°,桥宽2×11.5m;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台,钻孔桩基础。
3.4 东一路分离立交桥,处于整体断面段内。路线与旧路交角94°,结合此路的远景规划及规划部门的意见,既有道路采用40m跨径正交跨越,其他孔径采用25m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上部跨径组合为10×25m+40m+12×25m,桥梁交角90°,桥宽2×11.5m;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台,钻孔桩基础。
3.5 西一路分离立交桥,处于整体断面段内,路线与旧路交角75°,路线跨越旧路处路基其为2×9m,中央分隔带为1.5m。结合此路的现状及远景规划和规划部门的意见,设计方案采用在旧路中央分隔带处设置桥墩,上部用75°4×25m空心板形式斜交跨越,然后采用1跨13m现浇矩形板将斜交转换为正交,其他孔径采用正交25m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上部跨径组合为【6×25m正交+13m斜交+(4×25m斜交)+6×25m】,桥梁交角(90+75+90)°,桥宽2×11.5m;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台,钻孔桩基础。
3.6 西二路上行线分离立交桥,处于分离断面段内,上行线路线与旧路交角75°,路线跨越旧路处路基其为9m,结合此路的现状及远景规划和规划部门的意见,设计方案采用75°,3×25m空心板形式斜交跨越,然后采用1跨13m现浇矩形板将斜交转换为正交,其他孔径采用正交25m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上部跨径组合为【8×25m正交+13m斜交+(3×25m斜交)+9×25m】,桥梁交角(90+75+90)°,桥宽11.5m;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台,钻孔桩基础。
3.7 西二路下行线分离立交桥,处于分离断面段内,下行线路线与西二路路交角85°,路线跨越旧路处路基其为9m,结合此路的现状及远景规划和规划部门的意见,设计方案采用正交25m空心板形式跨越,上部结构为21×25m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宽11.5m;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台,钻孔桩基础。
结束语
通过北一路连接线路网的建设,可以提高道路快速通行能力,加快市区内油田公路城市化改造步伐,提高道路等级水平。而且加快城市外环线建设,可以有效疏导过境车辆避开城区通过,缓解过境车辆对主城区造成的交通压力。加强组团城区之间的道路连通,加快形成全域覆盖、高效联通的城市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