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移·默化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as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类的意识指导并导演着人类历史艺术的产生与蜕变,人类的意识与潜意识不仅促成了艺术家的艺术实践活动,更推动了人类艺术文明的发展,使得艺术文化发展至今日的熠熠辉煌。
  【关键词】造型艺术;潜意识;投射;艺术本源;实践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一、艺术起源说与艺术本源论
  时至今日,艺术与艺术衍生品已深入社会生活。无论是学术界抑或商品化市场界的艺术发展与造诣,已无可厚非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纵然于艺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关于艺术起源的探究依然没有得到一个解,各种各样的学说层出不穷,一些论说具有很高的可信性与科学性,而有些却有无中生有之嫌。那么,关于艺术起源说究竟有哪些值得参考的观点,下面引用关于艺术起源说的几种主要观点。
  (一)游戏说
  席勒·斯宾塞的艺术游戏说,即人们在生产生活之余,利用过剩的生产精力进行娱乐性质的艺术活动,具有非功利的性质;
  (二)巫术说
  英国的艺术史论学家泰勒的巫术说认为,最初的艺术形式与内容起源于远古时期人们进行的巫术活动、仪式、祭奠、膜拜等行为的需要。
  (三)劳动说
  劳动说是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通过劳动能力、劳动智力、劳动工具等的进化与演变,推动了人的意识与思想感情的演变,因而衍生出艺术。
  比较以上几种起源说,基本可以总结出如下共同要素。
  (四)人
  人是艺术产生的主要要素,是艺术的“生产力”。没有人也就没有艺术的诞生,亦没有艺术的发展。
  (五)实践活动
  无论是游戏说、巫术说还是劳动说,艺术的来源必然是人类的实践活动,必然是人类的劳动。
  (六)自我意识
  人的自我意识对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因此,只有自我意识的产生才能促成艺术的产生。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首先诞生的并非艺术,而是艺术家。随着时空的推移,艺术的形式与内涵千变万化,但必然来源于艺术家。造成艺术的演变、进化、传承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人类不断进步、不断升华的自我意识。在此引用贡布里希先生的话:“没有大写的艺术其物”,因为艺术只存在于人类的意识之中,也只能诞生于人类的意识之中,人类的自我意识既是艺术的胚胎,又是艺术的载体,脱离人类、人类意识的独立的“艺术”必然是子虚乌有。
  二、艺术与自我意识的演变
  如果我们来探究艺术与艺术家的辩证关系,即究竟是艺术造就了艺术家,还是艺术家造就了艺术,就如同去辩解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恐怕没人会得出一个正解。无争的是,艺术必然来自于人类,来自于人类的劳动,来自于人类的意识。需要探究的问题是:人类的意识如何演变为艺术,人类本身又是如何将自己升华为艺术家呢?造就这一变化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除生产生活以外的时间、精力、空间、资源的结余;自我意识情绪的高度演化;生产生活多样化。
  首先,人类需要除生产生活以外的时间、精力、空间、资源的结余来支持或支撑其游戏,或者巫术,抑或者艺术劳动等的实践;其次,有了诸多客观条件的支持与满足之后,艺术需要一个诱因来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即,為什么人类不去利用上面所说的、可以满足艺术实践的资源去进行更大规模的生活资源再生产,而是选择去进行艺术实践。原因是:人类的意识已得到了一定深度的演变与进化,即,讴歌或贬斥某种对象、诉说或表达某种意愿、记录或倾诉某些事情,已经从人类的浅层意识进入到了更为深入、更具有主动权的潜意识阶层。因此艺术已不再是停留在表层意识边缘的“可有可无”的实践活动,掣肘与各种客观因素,而是深入到了人类自身的潜意识之中,成为了生活中自然而然的组成部分。
  三、绘画背后的意识与潜意识
  首先需要探讨的是:意识与潜意识的关系是什么,艺术与这两者的关系又是什么。根据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弗氏心理学观点,人的意识与潜意识共同构成了人的思想、观念、情感等世界。意识作为人的浅层知觉,指导着人类更为主观的一些思路作为,譬如主动地做出相关的选择或判断、学习或娱乐等。意识所主导的,只是人的全部精神思想的冰山一角,然而意识是最能够被直观察觉与感知的一种精神存在,是表象化与具象化的个人意识,能够被人类本身所控制、调整、掌握甚至是伪装。
  不同于意识,潜意识左右的则是人类的更深一层,也是更为隐蔽和巨大的一层意识。他的存才难以被人类本身所感知,大脑本身的机能与意识的控制也能够让人类的潜意识“安分守己”。然而潜意识的力量是十分巨大的,它不仅决定着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好恶等,还操控着个体的整个世界观。举例来讲,如果一个人不存在于其他人的意识之中,那么其他人可能只是单一地对其感到陌生,亦即只是一个陌客。然而若发生在潜意识里,则会完全失去了“人”的概念,这种两眼一鼻的生物对人而言可能只是一个“不明生物”。一个人若失去了潜意识,那么整个世界将不再是我们眼里具象的世界,而是无数彩色的像素。
  艺术或艺术家的诞生,来源于人类自我意识的成熟,这里的自我意识既有浅层意识,又有潜意识。这两者与艺术的关系可以如此表述:意识促成了艺术的发生,而潜意识主导了艺术的内容。这种关系对于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欣赏者全部适用。对于艺术家而言,因为有浅层意识的调控,因而进一步有了艺术的发生;对于欣赏者而言,有了浅层意识的帮助,才能发生艺术认知。古往今来,艺术的形式内涵千变万化,技巧与材料层出不穷,归根结底,是由于意识的调控。首先,意识的驱动使得艺术家们出于或宗教、或学术、或政治等目的,进行各种艺术活动,并创造了无数的果实。随着社会环境与生产力的进步,人们对于更为多元、多层次的材料的尝试与把握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艺术的发展。正是因为有了意识的牵动,所以艺术家们才会主动去创造艺术。然而,若要去探究所谓“艺术的核心”,即所谓“画意”,还是要回归于人类思维的本源,即潜意识。潜意识流露于人类的一言一行,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每时每刻,也正是潜意识,促成了艺术家。众所周知,绘画艺术是反映情感、反映生活的,或再现或表现的艺术。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有它的主题核心,而这样的主题核心与艺术家的潜意识脉脉相通。人类的潜意识会通过某种“渠道”在生活中得以反映,尤其是人类自身较为隐晦的情感与矛盾,必然会通过某些媒介加以再现,这种过程叫做投射。这种投射的现象在绘画中体现得尤为充分。以荷兰绘画大师伦勃朗为例。伦勃朗终其一生画出的优秀作品不枚胜举,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自画像,也投射了伦勃朗在不同时期与境遇下的不同心理状态。通过伦勃朗不同时期的自画像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其不同时期下潜意识的投射。这种投射就像个体人的影子,又像一种无声的语言。在绘画中,潜意识的投射方式千变万化:构图、构成、色调、描述对象、形式、材料、笔法等,都能充分体现画家个人的潜意识存在。正是潜意识的存在,使得绘画有了灵魂。
  当观众去欣赏、揣摩艺术家的作品时,亦是在体味艺术家的心与思。同一幅作品,有些人会感触良多,而有些人又会觉得平庸无奇(在此先忽略观众对于绘画技法等的认知)。这其中不仅仅牵扯到个体人对于艺术的欣赏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人对于所欣赏对象之绘画精神的共鸣,亦即对画家所传达的内在意识的认知。尤其是当代,一些艺术形式及艺术家更加注重观念的表达,逐步剥离了物象或具象的艺术媒介、艺术题材。然而千变万变不离其宗,艺术终归是被创造者,是艺术家创造的、赋予了意象与观念的媒介,因此,无论古典主义也好,印象主义也好,现实主义也好,超现实主义也好,无非就是艺术家在用不同的手段与媒介,即不同的语言,表达着自己潜意识的投射。
  四、结论
  人类的思想如长矛般贯穿人类发展,不仅创造了无数文明与文化,亦为当今摩挲在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予之更为无限可能的未来。细数当今绘画瑰宝,其中真正耀眼夺目的,正是隐藏在绘画背后,人类无形的意识与潜意识。这对看不见的手,为我们塑造了无数种可能,为我们撑起了艺术的天空。人类的自我意识与观念是人类真正的优越,也是个体人的灵魂与主宰,正是这犹如荧荧灯火般思维的光亮,点亮了历史的长河,承载了艺术的前世今生,并为人类无限未知的将来,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奥]弗洛伊德,罗生译.精神分析学引论·新论[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
  [2][英]贡布里希,范景中译.艺术的故事[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
  [3][奥]弗洛伊德,林尘,张唤民,陈伟奇译.本我与自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4]王玉苓.艺术概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5]房龙,王逸梅等译.伦勃朗传[M].厦门:鹭江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贾浩天(1992-),男,河南洛阳人,硕士在读,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研究方向:油画艺术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李商隐的诗多以描写自己私人情感为主,因此其诗歌风格多晦涩难懂。他常常会把自己的内心情感通过具体的意象展现出来。而他一生的五百多首诗歌中,代表“弦”意象的诗就占有二十多首。可以说,弹琴拨弦已经成为他的人生所好。因此,本文将从其“弦”意象这个切口入手,并结合他本人的生平履历,来解读李商隐的诗歌,以及认识他丰富充沛的情感世界和独特深刻的生命体验。  【关键词】李商隐;弦;仕途;情感  【中图分类
【摘要】本文以回民族的文化诞生及其文化心理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回民族的形成分析,进而指出伊斯兰文化对其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综合各部分业界专家的论点,就其在文化吸收上所呈现出的双重性特点,提出笔者的见解与观点。  【关键词】文化心理;文化诞生;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一、回回民族的形成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以及历史学家的分析,回回民族的先民最早来到中国是在唐
如今的天气有多热,3D就有多热。进入2010年以来,有关于3D的话题和产品层出不穷,三星作为最积极推广3D平板电视机的厂商之一,在市场上的表现有目共睹。为了进一步向读者展现三星3D战略和产品信息,本期的《3D空间》栏目对三星彩电产品营销部长李明旭先生进行专访,向大家描述一个更清晰的三星3D世界。
【摘要】目前,综艺娱乐节目正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当前的综艺娱乐节目中,三人或三人以上共同主持的主持群体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形成了一种“主持群”模式。本文以《快乐大本营》的“快乐家族”主持群为例,采用分析比较等方法从主持群产生的原因、特点及其对现代综艺娱乐节目产生的影响和发展方向等角度逐层分析,探究综艺娱乐节目主持群现象,希望对主持群现象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使其能够具有更好的传播效果
【摘要】本文通过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梆子引入驻泰高校即山东农业大学本科教学课程体系中的探索与实践为实例,对其引入过程进行跟踪调查与分析研究。对山东梆子与高校联姻的科学性、时代性加以肯定,为促进山东梆子在高校扎根,并进一步得到良好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为更多优秀的非遗文化与高校教育联合,得以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成功经验。  【关键词】非遗;山东梆子;高校课程  【中图分类号】G4 【
听某校教师讲授丰子恺先生的《渐》(《广东省普通高中課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议论性散文单元),在读懂课文把握主题这环节中,大部分学生说作者要表明的想法是珍惜时间。对此种说法,授课教师表示肯定,并板书在黑板上。当时,我心里只犯疑,虽然文中有一句“‘渐’的本质是‘时间’”,但并不能因此就说珍惜时间。更不能一遇到“时间”二字,就不忘“珍惜”二字,文中所提的诸多事例寓意是很深刻的。  这篇文章的主要
从知识习得的角度看,试卷讲评是考试的延伸,是学生再次回顾知识、查漏补缺、强化认知的过程,是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答卷后,对学生反馈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肯定其对知识点的掌握,指出知识点上的缺漏与不足,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引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对其不足进行弥补的指导过程。试卷讲评的质量,将直接影响该单元知识的巩固、掌握程度,并影响教师对后续教学方法和过程的调整,进而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一堂好的
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竞争的社会, 我们的学生走向新的世纪, 面临的是竞争与挑战。为了使学生以后能适应社会的竞争与挑战, 就教育而言, 必须用“主动发展” 这一现代教育思想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 这样才能使学生从继承性学习转向自主性学习、创造性学习。那么, 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达到这一要求呢? 本人在二十一年的教学工作实践中总结了一些有关这方面的教学经验, 现从小学语文教学、转化差生和学生作业三个方面来
高中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其内容繁杂,知识覆盖面广,理论抽象,各知识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在生物教学中,要让学生学得牢,记得住,必须根据生物学科的性质特点和规律,有序进行科学识记,使之融会贯通,才能记得深,化问题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生物能力呢?  一、培养注意力  记忆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外界信息通过感官进入感觉存储器,只需极短的时间,
【摘要】本文先从书籍存在的必要性作为切入点,引出书籍设计的概念。通过分析目前中国人的阅读情况和架上书籍,挖掘出国人读书少的原因和俗气的书籍审美标准。最后评析了世界最美的书籍获奖作品,并总结出十个评判标准,凸显书籍重在整体美的观念。  【关键词】书籍设计;全民娱乐化;审美;阅读体验;整体物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博尔赫斯说过:“别人都为他们写了什么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