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适应现代制造业的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该文以机械设备及自动化专业为例,从提高学生数控设备实际操作能力与技术应用能力出发,对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技能培养并重,利用课内教学与第二课堂,开展数控教学与技能培训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论述了机械设备与自动化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性、可行性与操作性。
关键词:社会需求;核心能力;教育培训;操作技能
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是提高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是机械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国制造企业已广泛使用先进的数控技术用于加工产品。近年来数控人才市场需求日趋紧俏。我国数控人才不仅数量上短缺,而且质量、知识结构也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企业需要的数控“蓝领”人才,不仅要具有现代机械设计、机制工艺、夹具、刀具和量具等方面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要具有机床数控技术应用与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建立并完善数控技术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体系,尽快培养出一大批数控技术应用性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一、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技能培养并重,强化学生能力培养
1、建立适应专业教学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
突出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技能的培养,其专业核心能力定位为数控加工工艺编程能力、数控加工操作能力与数控机床维护管理能力,要求学生熟悉机械加工工艺,掌握数控编程和机床操作技能,成为一名熟练的数控编程与机床操作人员。为此,在教学中注重实践教学环节, 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使学生在校期间达到中、高级数控车床操作工的技能水平。从而构建了既自成体系又紧密关联的教学体系与技能培训体系。
(1)、教学体系的构建 在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改革中,突出数控机床与编程主干课程的建设,并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
第一、精简内容,突出实用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中,本着必需、实用的原则,按照生产实际对知识的要求,组织教学内容。如在数控机床与编程这一门课程的教学组织中,着重从熟悉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和整体结构(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等)及分类方法和应用范围,到能掌握简单零件的手工编程方法, 计算机辅助编程的基本方法,再到能够编制较复杂零件的加工程序,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并能够加工工件,教学内容完全按生产实际的工作流程来组织。
第二、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
在教学组织中,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紧密结合, 以专业实际能力与职业资格能力要求为主线,采取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穿插进行的方式组织教学。对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调整,将部分理论教学的内容放到实训环节中进行现场教学。如教材中的数控车床操作、编程与操作练习、数控机床实例简介、数控机床的维修保养等内容,不在课堂内进行讲授,而是移到实训环节中,结合实际操作讲授,便于学生直观教学与有效的掌握。
第三、采用对比教学的方式,强化现场教学的效果
在现场教学中,注重采用对比教学的方式组织教学。 如同一课题内容让学生编制不同的加工工艺并进行比较,从中选择最优的加工工艺,通过不断的练习,使学生的编程能力与加工能力不断提高。
(2)、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构建
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中,安排基础培训模块、专业培训模块、任选培训模块三个环节:
第一、基础培训模块,加强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
在基础培训模块中,设置CAD基本技能实训、机械制造基础实训和电工电子基础实训。
第二、专业培训模块,突出核心能力的培养
在专业培训模块中,设置了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 可编程控制等实训。其中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要求达到初、中级数控车床操作工的技能要求,并取得相应的等级证书。在具体环节安排上,安排六周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其中两周为课内学时,进行集中实训,四周安排分散实训,即利用学生业余时间进行实训。数控实训不单单局限于课内教学,而是使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训有机地结合。这样不仅提高了设备的利用效率,降低了课内总学时,而且增加了学生单人操作设备的时间,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三、任选培训模块,突出以就业为导向的个性发展
在任选培训模块中,设置了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数控机床调试诊断与维护、机械CAD/CAM 等实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工作去向,可任选一项实训内容,参加相应的培训。整个教学组织完全在实训基地进行,其中理论教学内容在现场集中讲授,实训环节采取开放实训基地的方式进行。这样不仅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而且为学生的求职、应聘、试工奠定了基础。
第四、注重各课程及实训内容间的融会贯通
在教学内容与实训内容的安排上,结合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将各项教学内容贯穿于《数控编程与操作综合实训》内。如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中的刀具刃磨、零件加工工艺的编制、夹具设计等内容,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中的数控车床操作、编程与操作练习等内容均作为《数控编程与操作综合实训》的实训内容,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前续课程知识与后续课程知识融会贯通,得以综合应用,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得以提高。
2、精选实训内容,强化数控操作四个阶段的能力培养 根据专业能力与职业技能要求,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认为达到数控设备实际操作能力,一般应经过以下四个实训阶段。
(1)认识与了解阶段 认识了解数控机床的基本构成,熟悉操作面板,了解机床的性能,机床所加工零件的范围,机床的保养等内容。在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求掌握操作面板上每个按钮的功能,并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2)基本技能训练阶段 在熟悉数控机床性能的基础上,首先进行装刀、对刀的训练。这是数控加工最基本的技能。装刀的高与低,对刀是否准确,直接会影响到整个的加工过程。所以在实训中,要求学生认真练习,以达到准确、熟练的程度。不能因为操作简单,就放松了要求,在此过程中可以加入对于量具读数的基本训练。这一训练完成后是简单零件的外圆加工训练。它包括阶梯、锥面、圆弧、退刀槽、螺纹以及工艺槽的加工训练。在这一阶段中锥面、圆弧、退刀槽和螺纹的加工较为容易,实训的时间可相对少一些。阶梯轴的加工、工艺槽的加工较为繁琐,同时也是外圆加工的关键技能,要求加强训练的力度。在实训中,不仅要求熟练,而且要求融会贯通。即从阶梯、锥面等单一实训到对某一工件外圆各项加工内容的综合训练,以达到熟练与综合运用的目的。 (3)巩固与强化阶段 在外圆加工的基础上,通过内孔加工的训练,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进行巩固与强化。内孔加工与外圆加工,除了内外的区别(在加工上符号相反)其它都基本一样。所以,这个阶段的训练还是以巩固与强化为主,以达到完全掌握的程度。
(4)提高与综合运用阶段 提高与综合运用阶段,主要是加工工艺编制的训练,如果工艺编制不合理,工件就很难加工完成。一般主要采取配合件的加工练习。它包括两件单头配、两件双头配以及三件配等加工的训练。这一环节即包括了单件的加工练习,又包含了加工过程中的工艺要求,难度较大。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制定合理的工艺与加工方案,逐步提高数控技术应用能力。
二、合理安排时间,利用第二课堂开展数控教学与技能培训
数控技能的培养与提高,单单靠教学计划内的学时来完成是不够的。为了普及和提高学生数控操作技能,采取课余时间与课内学时有机结合的方式统筹安排,组织学生参加初、中、高数控车床操作工的技能考核。以技能考核成绩作为相关课程的实训成绩。对考核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并推荐参加市级以上的数控比赛。学生课余时间安排实训,对于教学组织来讲,是一项新的内容。如何保证按质按量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避免走过场。
1、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召开教师、学生专题动员会,明确将第二课堂的教学作为课内教学的延续,是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提高设备利用率的重要举措。
2、全体教师要积极投入
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开展数控教学与培训,对于教师来讲,意味着教师将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教师能否积极投入,是决定这项工作是否流于形式的关键。为此在教学安排上,我们采取了优先实训课,即优先业余实训指导教师的课表与人员安排。
3、所有学生要全力参与
学生在集中实训与分散实训中,积极配合教师的训练方案,认真学习,刻苦训练。遇到困难时同学们先自己探讨,然后再向指导教师询问意见,反复练习训练内容,作到融会贯通。
三、专业教学与技能培训的成效
数控教学与培训的开展,提高了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学生的数控技术应用能力得到普遍加强 开展数控教学与培训,实施专业能力与职业技能培养并重,课内教学与学生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即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又增强了学生的数控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数控技术的实用性与先进性,为学好专业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学生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实际岗位上真刀真枪的锻炼中,学生通过潜移默化的过程,接受了深刻、生动的思想教育,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精神,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3、教师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训与技能培训工作中,丰富了理论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与业务水平,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通过合理的教学安排,开展数控教学与技能培训,能够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学生的数控车床实际操作能力得以不断提高,如数控编程能力和数控机床的操作能力。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在数控技术应用上可以独当一面。今后应继续努力,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培养适应现代制造业所需要的数控技术应用性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永章:《数控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4月.
[2]胡占齐:《机床数控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年9月.
[3]王爱玲:《现代数控机床实用操作技术》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5年.
[4]胡友树:《数控车床编程、操作及实训》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8.
关键词:社会需求;核心能力;教育培训;操作技能
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是提高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是机械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国制造企业已广泛使用先进的数控技术用于加工产品。近年来数控人才市场需求日趋紧俏。我国数控人才不仅数量上短缺,而且质量、知识结构也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企业需要的数控“蓝领”人才,不仅要具有现代机械设计、机制工艺、夹具、刀具和量具等方面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要具有机床数控技术应用与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建立并完善数控技术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体系,尽快培养出一大批数控技术应用性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一、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技能培养并重,强化学生能力培养
1、建立适应专业教学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
突出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技能的培养,其专业核心能力定位为数控加工工艺编程能力、数控加工操作能力与数控机床维护管理能力,要求学生熟悉机械加工工艺,掌握数控编程和机床操作技能,成为一名熟练的数控编程与机床操作人员。为此,在教学中注重实践教学环节, 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使学生在校期间达到中、高级数控车床操作工的技能水平。从而构建了既自成体系又紧密关联的教学体系与技能培训体系。
(1)、教学体系的构建 在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改革中,突出数控机床与编程主干课程的建设,并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
第一、精简内容,突出实用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中,本着必需、实用的原则,按照生产实际对知识的要求,组织教学内容。如在数控机床与编程这一门课程的教学组织中,着重从熟悉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和整体结构(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等)及分类方法和应用范围,到能掌握简单零件的手工编程方法, 计算机辅助编程的基本方法,再到能够编制较复杂零件的加工程序,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并能够加工工件,教学内容完全按生产实际的工作流程来组织。
第二、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
在教学组织中,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紧密结合, 以专业实际能力与职业资格能力要求为主线,采取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穿插进行的方式组织教学。对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调整,将部分理论教学的内容放到实训环节中进行现场教学。如教材中的数控车床操作、编程与操作练习、数控机床实例简介、数控机床的维修保养等内容,不在课堂内进行讲授,而是移到实训环节中,结合实际操作讲授,便于学生直观教学与有效的掌握。
第三、采用对比教学的方式,强化现场教学的效果
在现场教学中,注重采用对比教学的方式组织教学。 如同一课题内容让学生编制不同的加工工艺并进行比较,从中选择最优的加工工艺,通过不断的练习,使学生的编程能力与加工能力不断提高。
(2)、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构建
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中,安排基础培训模块、专业培训模块、任选培训模块三个环节:
第一、基础培训模块,加强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
在基础培训模块中,设置CAD基本技能实训、机械制造基础实训和电工电子基础实训。
第二、专业培训模块,突出核心能力的培养
在专业培训模块中,设置了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 可编程控制等实训。其中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要求达到初、中级数控车床操作工的技能要求,并取得相应的等级证书。在具体环节安排上,安排六周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其中两周为课内学时,进行集中实训,四周安排分散实训,即利用学生业余时间进行实训。数控实训不单单局限于课内教学,而是使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训有机地结合。这样不仅提高了设备的利用效率,降低了课内总学时,而且增加了学生单人操作设备的时间,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三、任选培训模块,突出以就业为导向的个性发展
在任选培训模块中,设置了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数控机床调试诊断与维护、机械CAD/CAM 等实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工作去向,可任选一项实训内容,参加相应的培训。整个教学组织完全在实训基地进行,其中理论教学内容在现场集中讲授,实训环节采取开放实训基地的方式进行。这样不仅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而且为学生的求职、应聘、试工奠定了基础。
第四、注重各课程及实训内容间的融会贯通
在教学内容与实训内容的安排上,结合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将各项教学内容贯穿于《数控编程与操作综合实训》内。如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中的刀具刃磨、零件加工工艺的编制、夹具设计等内容,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中的数控车床操作、编程与操作练习等内容均作为《数控编程与操作综合实训》的实训内容,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前续课程知识与后续课程知识融会贯通,得以综合应用,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得以提高。
2、精选实训内容,强化数控操作四个阶段的能力培养 根据专业能力与职业技能要求,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认为达到数控设备实际操作能力,一般应经过以下四个实训阶段。
(1)认识与了解阶段 认识了解数控机床的基本构成,熟悉操作面板,了解机床的性能,机床所加工零件的范围,机床的保养等内容。在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求掌握操作面板上每个按钮的功能,并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2)基本技能训练阶段 在熟悉数控机床性能的基础上,首先进行装刀、对刀的训练。这是数控加工最基本的技能。装刀的高与低,对刀是否准确,直接会影响到整个的加工过程。所以在实训中,要求学生认真练习,以达到准确、熟练的程度。不能因为操作简单,就放松了要求,在此过程中可以加入对于量具读数的基本训练。这一训练完成后是简单零件的外圆加工训练。它包括阶梯、锥面、圆弧、退刀槽、螺纹以及工艺槽的加工训练。在这一阶段中锥面、圆弧、退刀槽和螺纹的加工较为容易,实训的时间可相对少一些。阶梯轴的加工、工艺槽的加工较为繁琐,同时也是外圆加工的关键技能,要求加强训练的力度。在实训中,不仅要求熟练,而且要求融会贯通。即从阶梯、锥面等单一实训到对某一工件外圆各项加工内容的综合训练,以达到熟练与综合运用的目的。 (3)巩固与强化阶段 在外圆加工的基础上,通过内孔加工的训练,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进行巩固与强化。内孔加工与外圆加工,除了内外的区别(在加工上符号相反)其它都基本一样。所以,这个阶段的训练还是以巩固与强化为主,以达到完全掌握的程度。
(4)提高与综合运用阶段 提高与综合运用阶段,主要是加工工艺编制的训练,如果工艺编制不合理,工件就很难加工完成。一般主要采取配合件的加工练习。它包括两件单头配、两件双头配以及三件配等加工的训练。这一环节即包括了单件的加工练习,又包含了加工过程中的工艺要求,难度较大。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制定合理的工艺与加工方案,逐步提高数控技术应用能力。
二、合理安排时间,利用第二课堂开展数控教学与技能培训
数控技能的培养与提高,单单靠教学计划内的学时来完成是不够的。为了普及和提高学生数控操作技能,采取课余时间与课内学时有机结合的方式统筹安排,组织学生参加初、中、高数控车床操作工的技能考核。以技能考核成绩作为相关课程的实训成绩。对考核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并推荐参加市级以上的数控比赛。学生课余时间安排实训,对于教学组织来讲,是一项新的内容。如何保证按质按量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避免走过场。
1、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召开教师、学生专题动员会,明确将第二课堂的教学作为课内教学的延续,是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提高设备利用率的重要举措。
2、全体教师要积极投入
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开展数控教学与培训,对于教师来讲,意味着教师将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教师能否积极投入,是决定这项工作是否流于形式的关键。为此在教学安排上,我们采取了优先实训课,即优先业余实训指导教师的课表与人员安排。
3、所有学生要全力参与
学生在集中实训与分散实训中,积极配合教师的训练方案,认真学习,刻苦训练。遇到困难时同学们先自己探讨,然后再向指导教师询问意见,反复练习训练内容,作到融会贯通。
三、专业教学与技能培训的成效
数控教学与培训的开展,提高了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学生的数控技术应用能力得到普遍加强 开展数控教学与培训,实施专业能力与职业技能培养并重,课内教学与学生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即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又增强了学生的数控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数控技术的实用性与先进性,为学好专业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学生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实际岗位上真刀真枪的锻炼中,学生通过潜移默化的过程,接受了深刻、生动的思想教育,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精神,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3、教师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训与技能培训工作中,丰富了理论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与业务水平,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通过合理的教学安排,开展数控教学与技能培训,能够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学生的数控车床实际操作能力得以不断提高,如数控编程能力和数控机床的操作能力。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在数控技术应用上可以独当一面。今后应继续努力,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培养适应现代制造业所需要的数控技术应用性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永章:《数控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4月.
[2]胡占齐:《机床数控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年9月.
[3]王爱玲:《现代数控机床实用操作技术》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5年.
[4]胡友树:《数控车床编程、操作及实训》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