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建立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管理科学化模式。
关键词:辅导员;队伍;职业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3-136-001
1 辅导员职业化的涵义
辅导员职业化,一方面是指高校辅导员行为规范、身份和来源的社会化,意味着其不再只是高校的一个工作岗位,而是一种社会职业,进而意味着辅导员队伍要形成—种行业生存方式。另外一方面,辅导员职业化是针对辅导员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而言的。即一种专业化的过程和状态。并不是任何学校、任何专业的毕业生都可以胜任辅导员工作,就像律师、医生等高度专业化的职业—样,高校辅导员是—个多门专业知识和技能综合又自成专业体系的—个社会职业。辅导员职业化是长期或终生从事辅导员工作,使辅导员岗位有一支稳定的队伍支撑。
2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
在实践中高校辅导员队伍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是大家眼中的保姆,没有什么特殊的功能,但实际上辅导员工作内容繁杂、琐碎,工作量大,“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是对辅导员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而且看不到成效,容易出问题,发展空间小。辅导员自己本身也没有引起重视,普遍认为前途渺茫,只是作为一些人进入高校的跳板,这就造成了辅导员普遍年龄小。队伍人数少的现状。
3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模式
3.1学科建设
在每个省的师范类院校设立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可具有本科或本科以上的学历,专门培养学生事务管理的专业类人才,专业课程主要是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伦理学、经济学、社交礼仪等等。他们就业的方向主要是高校辅导员,使高校辅导员队伍逐渐专业化,向职业化迈进。对学生的管理将更加的科学有效。对维护高校的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在美国,各州至少有一所大学设有高等教育行政专业,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是美国高校辅导员的主要来源。也正因为如此,美国高校的辅导员被认为是“专业人员”而广受学生尊重。
3.2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模式
辅导员可以有多条路发展,可走教师系列,也可以走高校干部系列,把辅导员列到高校干部候选名单,也可以走专业辅导员系列,要有相对完善的学科体系和从业人员晋级规范。每个层次级别中分设3个档,一类档是最高,二类档其次,三类档最低。辅导员的评定一定要有科学依据,有一定的标准,所谓的标准就是把评定的指标量化、具体化。教师系列、学校干部系列和公务员系列都有相关的具体的量化指标参考。
3.3优化在职辅导员的素质,严把入口关,做好分流工作
对于招聘辅导员一定要符合招聘规定的条件,热爱辅导员这一职业是最为主要的,也是首要的条件,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亲和力等方面的能力。并不是谁都能当辅导员,需要具备能胜任辅导员工作的特有能力。对于不适合辅导员岗位或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试用一年后还是不合格的职员,应调到其它岗位,或待岗。只有严把入口关,做好分流工作,才能保证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
3.4科学设置辅导员岗位
由于辅导员工作繁杂、工作量大,既要面对学生,又要面对各个职能部门,所以工作头绪多,分工不明确,责任不到位,所以辅导员岗位一定要细化。可分为思政辅导员、学习辅导员、生活辅导员、心理辅导员、就业辅导员五个岗位。恩政辅导员的职责是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信念、伦理等方面的教育和学生人党、人团等相关工作。
3.5完善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
辅导员队伍建设要着眼于激励、激发他们的成就动机,充分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那就要从多方面的激励他们,因此,必须从精神上、生活上、经济待遇和工作环境上给予辅导员关注和关爱。比如在辅导员完成基本工作量的基础上超出的部分就是超工作量,应有适当的超工作量的补贴,所带的学生获得的特定奖励多的辅导员,得到的积分就越多,跟自己的考核积分相挂钩。把无形的东西量化,让人有一个拼搏的量化标准,这样更有说服力。同时要真正地为辅导员解决困难,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使他感觉到有人在重视、关心他们,以便激发他们追求事业成绩、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用正面引导、奖优鼓励的方式,激活整支队伍的活力和斗志。
关键词:辅导员;队伍;职业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3-136-001
1 辅导员职业化的涵义
辅导员职业化,一方面是指高校辅导员行为规范、身份和来源的社会化,意味着其不再只是高校的一个工作岗位,而是一种社会职业,进而意味着辅导员队伍要形成—种行业生存方式。另外一方面,辅导员职业化是针对辅导员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而言的。即一种专业化的过程和状态。并不是任何学校、任何专业的毕业生都可以胜任辅导员工作,就像律师、医生等高度专业化的职业—样,高校辅导员是—个多门专业知识和技能综合又自成专业体系的—个社会职业。辅导员职业化是长期或终生从事辅导员工作,使辅导员岗位有一支稳定的队伍支撑。
2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
在实践中高校辅导员队伍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是大家眼中的保姆,没有什么特殊的功能,但实际上辅导员工作内容繁杂、琐碎,工作量大,“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是对辅导员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而且看不到成效,容易出问题,发展空间小。辅导员自己本身也没有引起重视,普遍认为前途渺茫,只是作为一些人进入高校的跳板,这就造成了辅导员普遍年龄小。队伍人数少的现状。
3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模式
3.1学科建设
在每个省的师范类院校设立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可具有本科或本科以上的学历,专门培养学生事务管理的专业类人才,专业课程主要是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伦理学、经济学、社交礼仪等等。他们就业的方向主要是高校辅导员,使高校辅导员队伍逐渐专业化,向职业化迈进。对学生的管理将更加的科学有效。对维护高校的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在美国,各州至少有一所大学设有高等教育行政专业,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是美国高校辅导员的主要来源。也正因为如此,美国高校的辅导员被认为是“专业人员”而广受学生尊重。
3.2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模式
辅导员可以有多条路发展,可走教师系列,也可以走高校干部系列,把辅导员列到高校干部候选名单,也可以走专业辅导员系列,要有相对完善的学科体系和从业人员晋级规范。每个层次级别中分设3个档,一类档是最高,二类档其次,三类档最低。辅导员的评定一定要有科学依据,有一定的标准,所谓的标准就是把评定的指标量化、具体化。教师系列、学校干部系列和公务员系列都有相关的具体的量化指标参考。
3.3优化在职辅导员的素质,严把入口关,做好分流工作
对于招聘辅导员一定要符合招聘规定的条件,热爱辅导员这一职业是最为主要的,也是首要的条件,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亲和力等方面的能力。并不是谁都能当辅导员,需要具备能胜任辅导员工作的特有能力。对于不适合辅导员岗位或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试用一年后还是不合格的职员,应调到其它岗位,或待岗。只有严把入口关,做好分流工作,才能保证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
3.4科学设置辅导员岗位
由于辅导员工作繁杂、工作量大,既要面对学生,又要面对各个职能部门,所以工作头绪多,分工不明确,责任不到位,所以辅导员岗位一定要细化。可分为思政辅导员、学习辅导员、生活辅导员、心理辅导员、就业辅导员五个岗位。恩政辅导员的职责是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信念、伦理等方面的教育和学生人党、人团等相关工作。
3.5完善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
辅导员队伍建设要着眼于激励、激发他们的成就动机,充分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那就要从多方面的激励他们,因此,必须从精神上、生活上、经济待遇和工作环境上给予辅导员关注和关爱。比如在辅导员完成基本工作量的基础上超出的部分就是超工作量,应有适当的超工作量的补贴,所带的学生获得的特定奖励多的辅导员,得到的积分就越多,跟自己的考核积分相挂钩。把无形的东西量化,让人有一个拼搏的量化标准,这样更有说服力。同时要真正地为辅导员解决困难,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使他感觉到有人在重视、关心他们,以便激发他们追求事业成绩、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用正面引导、奖优鼓励的方式,激活整支队伍的活力和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