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朝嘉靖年间,庐州城里有家“源泉客栈”,老板名叫梁家柱。这年是大比之年,一时间,源泉客栈里住满了从全省各地赶来的书生。
这天傍晚,在外面办完事情的梁家柱,急匆匆地往客栈赶去。经过一条小巷子时,他忽然听见了一阵呼救声,便急忙循声奔了过去。
来到近前,梁家柱這才发现,原来几个混混正在抢劫一个书生,而那个书生他认识──名叫夏山来,因为赶考,已在源泉客栈里住了半个多月。
梁家柱连忙大喝了一声,挥起拳头冲上前去,赶跑了那几个混混。事后得知,夏山来傍晚外出散步,不想遇上了那几个混混。
日子很快过去了一个多月,放榜的日子到了,夏山来名落孙山。书生们陆续离开了源泉客栈,这天,夏山来跟梁家柱话别后,骑上马踏上了归程。梁家柱让一个伙计去收拾夏山来住过的房间,不一会儿,那伙计捧着一只小木匣,来到了梁家柱的面前,说那是他在收拾房间时发现的。显然,它是被夏山来遗落的。
梁家柱接过那只小木匣,把它放在了自己的房间里,在他看来,夏山来发现自己遗落了小木匣之后,肯定很快就会回到客栈里找寻,到那时,把它交还给夏山来,便算是物归原主了。不料,等了整整一天,也没能等来夏山来,梁家柱不禁暗自感叹:夏山来这小伙子,真是太粗心了!
又一连等了三天,还是没能等来夏山来,梁家柱知道,夏山来暂时是等不来了。无奈之下,他只得暂时把那只小木匣放入自己的一个柜子里。不料,就在柜子的门刚刚打开时,他一时失手,那只小木匣竟然掉落在地面上,匣盖被摔裂了,里面躺着一张面额为五百两的银票。
日子慢慢过去了三年,又到了大比之年,源泉客栈里又陆续住进了许多赶考的书生。梁家柱每天都站在客栈的大门口等,可一直等到大比的那天,也没能见着夏山来的身影。梁家柱急了,于是没日没夜地在其他客栈里寻找起来。可谁知,找遍了庐州城里所有的客栈,也没能找到夏山来。
梁家柱更焦急了──五百两银票,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他有心去夏山来的家中送还银票,可他只听夏山来说过,夏家住在皖南,可夏山来却并没告诉过他夏家具体的位置,山高路远,该去哪里寻找夏家?他只得作罢。
半年后的一天,梁家柱外出归来,在自己的房间里转起了圈,显得很是焦躁不安。转了一炷香的工夫后,他跺了跺脚,下了决心似的从柜子里拿出了那个小木匣,取出了那张银票,口中喃喃道:“山来老弟,我要用这五百两银子去做生意了,如果生意亏了,就算我借了你五百两银子,我一定会如数归还;如果赚了,那么便算是咱俩合伙做了生意,五五分成,等下回我见到你时,本、利一并付清!”
原来最近,梁家柱无意中遇上了一桩好买卖,赚头不小,于是便动起了做生意的念头。那桩买卖需要一千两银子的本钱,可梁家柱的手头只有五百两银子,于是,万般无奈之下,他打算动用夏山来的那五百两银票……
不久后,那桩买卖做成了,梁家柱赚到了不少银子。从此之后,他一发而不可收,生意越做越大,银子也越赚越多,五年之后,他成了庐州城里赫赫有名的富商。而那家“源泉客栈”则一直开着,但遗憾的是,他一直没能再次见着夏山来。
这年二月,梁家柱觉得实在不能再傻等下去了,于是,他携带着大量的银票,与众多的伙计一道,来到了皖南。皖南有十多个县,梁家柱在每座县城的繁华地段,都购买了一块地皮,然后各建了一座客栈。每座客栈的大门之上,都悬挂着一块招牌,招牌上无一例外,全都镌刻着“源泉客栈”四个大字。而在那四个大字的下面,都还镌刻着这样一行字:庐州源泉客栈之分栈。
梁家柱为何如此而为呢?原来,他是这样打算的:既然我不知道夏家住皖南的哪个县,更不知道夏家的详细住址,那么,我只得在皖南一带的每座县城里,都开一家“源泉客栈”,以期望将来的某一天,夏山来能够发现其中的一家客栈,从而想起往事,走进客栈,向客栈里的掌柜、伙计们打听我的近况,这样一来,我便算是找到他了……
从此,梁家柱每隔一些日子,便会放下生意上的事情,赶到皖南,在每家“源泉客栈”里各住上几日,等待夏山来的出现。当然,他早就向掌柜、伙计们详细描述过夏山来的长相。
这年四月的一天,梁家柱来到了泾县县城,住进了“源泉客栈”。吃过午饭,他刚想歇息一下,忽然听见一位伙计在客栈大门外大声嚷嚷着:“看什么看?有什么好看的?去、去、去,赶快离开这里!”梁家柱觉得那位伙计实在是太不像话了,于是便把那位伙计叫进了客栈里,询问情况。
那伙计大大咧咧地禀告说,刚才,一个乞丐站在客栈的大门前,一边抬头望着那块招牌,一边不停地抹眼泪,久久不肯离去。他担心那乞丐会影响客栈的生意,于是大声嚷嚷了起来,驱赶那个乞丐。
梁家柱板起脸,狠狠地训斥了那伙计几句,然后让他拿一盘食物,送给那个乞丐。那伙计端着盘子刚要出门,梁家柱忽然叫住了他,问那个乞丐的长相。伙计说:“东家,那乞丐一脸的污垢,我根本就看不清他的脸面。不过,从他不停地抹眼泪一事来看,那块招牌,似乎很是让他伤感。”
梁家柱听了这话,急忙一把接过伙计手中的盘子,大步流星地出了客栈,可大门前,根本就没有什么乞丐的身影。梁家柱正在着急,那伙计忽然一指:“就是他,他就是刚才那个乞丐!”
梁家柱顺着伙计手指的方向一望,只见前面不远处,一个衣衫褴褛的男子,手里捧着一只饭碗,正步履蹒跚地走着。他连忙飞奔过去,拦在了那个乞丐的面前。
仔细一辨认那个乞丐的面目,梁家柱手中的盘子忽然“啪”的一声落在了地上。只见他颤抖着手,双泪直流:“山来老弟,原来是你呀!你咋成了这副模样?算一算,咱俩可整整十年没见着面了哇!”那乞丐手中的碗顿时也落到了地上:“梁老兄,你咋来到了泾县?”原来,那乞丐正是夏山来。
抱头痛哭了一场之后,梁家柱拉着夏山来的手,进了客栈。夏山来说,他家原本是富庶之家,因此十年前去庐州城赶考时,他携带了不少的银票。落榜之后,他赶回泾县,回到了家中,不想他的父亲重病过世,作为家中独子的他,不得不接手了家中所有的生意。由于年轻气盛、毫无经验,生意年年亏本,三年前,他家的家产被败得一干二净……
听完夏山来的一番话,梁家柱不禁又是一阵难过。他将一只算盘往桌子上一放,大声道:“山来老弟,今天幸亏咱俩得以相见,否则不知何日,我才能将属于你的银子交还给你呢。今天,咱俩就把银子给分了吧!”夏山来一头雾水:“分银子?分啥银子?”梁家柱连忙把自己当初拿夏山来的五百两银票当本钱做起了生意一事,详详细细地叙说了一遍。夏山来大吃了一惊:“梁老兄,那五百两银票是我故意‘遗落’在客栈里,以答谢你那天傍晚的相救之恩的,我哪能分你的银子呢?”梁家柱却道:“山来老弟,所谓相救之恩其实只是举手之劳,哪里用得着感谢?属于你的银子我必须分给你!”
说着,梁家柱“噼里啪啦”地拨打起了算盘……最后,梁家柱算了出来,夏山来应该分得银子五万八千六百两。夏家因此东山再起……
这天傍晚,在外面办完事情的梁家柱,急匆匆地往客栈赶去。经过一条小巷子时,他忽然听见了一阵呼救声,便急忙循声奔了过去。
来到近前,梁家柱這才发现,原来几个混混正在抢劫一个书生,而那个书生他认识──名叫夏山来,因为赶考,已在源泉客栈里住了半个多月。
梁家柱连忙大喝了一声,挥起拳头冲上前去,赶跑了那几个混混。事后得知,夏山来傍晚外出散步,不想遇上了那几个混混。
日子很快过去了一个多月,放榜的日子到了,夏山来名落孙山。书生们陆续离开了源泉客栈,这天,夏山来跟梁家柱话别后,骑上马踏上了归程。梁家柱让一个伙计去收拾夏山来住过的房间,不一会儿,那伙计捧着一只小木匣,来到了梁家柱的面前,说那是他在收拾房间时发现的。显然,它是被夏山来遗落的。
梁家柱接过那只小木匣,把它放在了自己的房间里,在他看来,夏山来发现自己遗落了小木匣之后,肯定很快就会回到客栈里找寻,到那时,把它交还给夏山来,便算是物归原主了。不料,等了整整一天,也没能等来夏山来,梁家柱不禁暗自感叹:夏山来这小伙子,真是太粗心了!
又一连等了三天,还是没能等来夏山来,梁家柱知道,夏山来暂时是等不来了。无奈之下,他只得暂时把那只小木匣放入自己的一个柜子里。不料,就在柜子的门刚刚打开时,他一时失手,那只小木匣竟然掉落在地面上,匣盖被摔裂了,里面躺着一张面额为五百两的银票。
日子慢慢过去了三年,又到了大比之年,源泉客栈里又陆续住进了许多赶考的书生。梁家柱每天都站在客栈的大门口等,可一直等到大比的那天,也没能见着夏山来的身影。梁家柱急了,于是没日没夜地在其他客栈里寻找起来。可谁知,找遍了庐州城里所有的客栈,也没能找到夏山来。
梁家柱更焦急了──五百两银票,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他有心去夏山来的家中送还银票,可他只听夏山来说过,夏家住在皖南,可夏山来却并没告诉过他夏家具体的位置,山高路远,该去哪里寻找夏家?他只得作罢。
半年后的一天,梁家柱外出归来,在自己的房间里转起了圈,显得很是焦躁不安。转了一炷香的工夫后,他跺了跺脚,下了决心似的从柜子里拿出了那个小木匣,取出了那张银票,口中喃喃道:“山来老弟,我要用这五百两银子去做生意了,如果生意亏了,就算我借了你五百两银子,我一定会如数归还;如果赚了,那么便算是咱俩合伙做了生意,五五分成,等下回我见到你时,本、利一并付清!”
原来最近,梁家柱无意中遇上了一桩好买卖,赚头不小,于是便动起了做生意的念头。那桩买卖需要一千两银子的本钱,可梁家柱的手头只有五百两银子,于是,万般无奈之下,他打算动用夏山来的那五百两银票……
不久后,那桩买卖做成了,梁家柱赚到了不少银子。从此之后,他一发而不可收,生意越做越大,银子也越赚越多,五年之后,他成了庐州城里赫赫有名的富商。而那家“源泉客栈”则一直开着,但遗憾的是,他一直没能再次见着夏山来。
这年二月,梁家柱觉得实在不能再傻等下去了,于是,他携带着大量的银票,与众多的伙计一道,来到了皖南。皖南有十多个县,梁家柱在每座县城的繁华地段,都购买了一块地皮,然后各建了一座客栈。每座客栈的大门之上,都悬挂着一块招牌,招牌上无一例外,全都镌刻着“源泉客栈”四个大字。而在那四个大字的下面,都还镌刻着这样一行字:庐州源泉客栈之分栈。
梁家柱为何如此而为呢?原来,他是这样打算的:既然我不知道夏家住皖南的哪个县,更不知道夏家的详细住址,那么,我只得在皖南一带的每座县城里,都开一家“源泉客栈”,以期望将来的某一天,夏山来能够发现其中的一家客栈,从而想起往事,走进客栈,向客栈里的掌柜、伙计们打听我的近况,这样一来,我便算是找到他了……
从此,梁家柱每隔一些日子,便会放下生意上的事情,赶到皖南,在每家“源泉客栈”里各住上几日,等待夏山来的出现。当然,他早就向掌柜、伙计们详细描述过夏山来的长相。
这年四月的一天,梁家柱来到了泾县县城,住进了“源泉客栈”。吃过午饭,他刚想歇息一下,忽然听见一位伙计在客栈大门外大声嚷嚷着:“看什么看?有什么好看的?去、去、去,赶快离开这里!”梁家柱觉得那位伙计实在是太不像话了,于是便把那位伙计叫进了客栈里,询问情况。
那伙计大大咧咧地禀告说,刚才,一个乞丐站在客栈的大门前,一边抬头望着那块招牌,一边不停地抹眼泪,久久不肯离去。他担心那乞丐会影响客栈的生意,于是大声嚷嚷了起来,驱赶那个乞丐。
梁家柱板起脸,狠狠地训斥了那伙计几句,然后让他拿一盘食物,送给那个乞丐。那伙计端着盘子刚要出门,梁家柱忽然叫住了他,问那个乞丐的长相。伙计说:“东家,那乞丐一脸的污垢,我根本就看不清他的脸面。不过,从他不停地抹眼泪一事来看,那块招牌,似乎很是让他伤感。”
梁家柱听了这话,急忙一把接过伙计手中的盘子,大步流星地出了客栈,可大门前,根本就没有什么乞丐的身影。梁家柱正在着急,那伙计忽然一指:“就是他,他就是刚才那个乞丐!”
梁家柱顺着伙计手指的方向一望,只见前面不远处,一个衣衫褴褛的男子,手里捧着一只饭碗,正步履蹒跚地走着。他连忙飞奔过去,拦在了那个乞丐的面前。
仔细一辨认那个乞丐的面目,梁家柱手中的盘子忽然“啪”的一声落在了地上。只见他颤抖着手,双泪直流:“山来老弟,原来是你呀!你咋成了这副模样?算一算,咱俩可整整十年没见着面了哇!”那乞丐手中的碗顿时也落到了地上:“梁老兄,你咋来到了泾县?”原来,那乞丐正是夏山来。
抱头痛哭了一场之后,梁家柱拉着夏山来的手,进了客栈。夏山来说,他家原本是富庶之家,因此十年前去庐州城赶考时,他携带了不少的银票。落榜之后,他赶回泾县,回到了家中,不想他的父亲重病过世,作为家中独子的他,不得不接手了家中所有的生意。由于年轻气盛、毫无经验,生意年年亏本,三年前,他家的家产被败得一干二净……
听完夏山来的一番话,梁家柱不禁又是一阵难过。他将一只算盘往桌子上一放,大声道:“山来老弟,今天幸亏咱俩得以相见,否则不知何日,我才能将属于你的银子交还给你呢。今天,咱俩就把银子给分了吧!”夏山来一头雾水:“分银子?分啥银子?”梁家柱连忙把自己当初拿夏山来的五百两银票当本钱做起了生意一事,详详细细地叙说了一遍。夏山来大吃了一惊:“梁老兄,那五百两银票是我故意‘遗落’在客栈里,以答谢你那天傍晚的相救之恩的,我哪能分你的银子呢?”梁家柱却道:“山来老弟,所谓相救之恩其实只是举手之劳,哪里用得着感谢?属于你的银子我必须分给你!”
说着,梁家柱“噼里啪啦”地拨打起了算盘……最后,梁家柱算了出来,夏山来应该分得银子五万八千六百两。夏家因此东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