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人对金钱所持的态度。或多或少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风情。
清人郑板桥卖字画,素来强调润笔费:“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
心情愉悦,创作品位就高——态度如此明朗。相较于同时代文人的寒酸清高,郑板桥的作派显然超前。那么到了现代,艺术家谈及“钱景”,还会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吗?答案是:当然不。
社会现实是:活得体面很重要。很显然,这个时代不允许我们为玩艺术而捉襟见肘。
创办熏衣社
记得在东京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的那两年半时间,Shun也是没怎么睡觉,要写论文,要缝衣服(她同时读了服饰研究硕士),只有在电车上才小睡一会。所以博士毕业后,Shun才决定去法国休养生息,白天画画,周末就出去逛逛各大美术馆。欧洲的顶级美术馆馆藏丰富,幼儿园的小朋友和中学生,去美术馆上美术课很平常。Shun在阿姆斯特丹的伦勃朗美术馆看到四岁的小朋友在大师作品前发表看自己的意见,她羡慕着这些孩子的成长环境,也感到艺术让自己渐渐恢复力量。
2005年,上海吸引了Shun,“觉得这是属于我的地方”,于是决定在上海著名的艺术园区莫干山路开一家画廊,取名熏衣社,经营当代艺术作品。“455平米,3月交一次租金,很贵。”幸而Shun在日本和法国都拿奖学金,不用交学费,在日本念经济学的时候,玩股票还小赚了一笔,有了启动资金。
科学经营,理性收藏
shun的理论是:画廊是一个需要时间去培植的生命体,至少需要坚持十年。
熏衣社每年有6个主题展,大约两个月 次,每次推出1—2位艺术家,如果当中有空隙,那么还会展出画廊所代理的30~40个艺术家的作品,每次挑5-6个,做常设展,会邀请VIP客户,以及一些新客户来观展。
既然属于一级市场,自然需要眼光和经验去开发。选择 个人,然后开发他——就像发现原石,然后变成宝石,这个过程不容易,所以相当有成就感。
“艺术家一开始只是无名的年轻人,需要不停为他做展览。当你第一个发现他,把他的作品带到画廊,经过策划、布展,最终与观众见面,成就感会油然而生的。”
之后,画廊必须懂得保护自己的艺术家。对于无名画家来说,画不能一下子卖很贵,一下又很低, 下又涨很高。“这样会害了艺术家。看似某一次赚了钱,实际是没能保护好艺术家以及画廊的信誉。国内很多画廊及艺术家都还不懂这点。经济原理会让你的东西上上下下,这是很专业的操作。画廊应有销售计划,保持10%~20%的涨幅。如果个画家一年只能画20张,但是想要的人有100个,这是市场,不是画廊能操作的。”
至于价格的标定,就要看这幅画的市场认知度以及目的——是展览还是销售?标价还应有侧重点,比如。可能尺寸庞大的画较难销售,那么定价就相应高一点,不指望它卖掉,但是可借它来提升展览的质量。
“好作品不定好卖,卖不掉的,不一定不好。”Shun认为画廊应尽量不提供信息去干扰观众对作品的看法,因此熏衣社展示的画大多不会标明价格。如果客户有兴趣,可以索要价目单,上面罗列的价格是事先定好的。基本不还价,除非画廊与画廊之间互相优惠。“这幅画挂在你房间,给你力量,价格不重要。”这是Shun的态度。
shun认为理想状态应是所有人都能收藏自己喜欢的、给自己力量的艺术品,而目前的实际情况,还是以投资为主。“其实,在生活平稳状态下,每个人都有收藏和投资的需求,艺术品应该离生活很近,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买来扔进仓库里,不知道哪个是哪个,等到增值时再卖掉。”
显然,多数物品会贬值。只有艺术品是增值的。有的画家,五年前的作品只值两万,如今价值几千万。“这样的奇迹,只有艺术品能做到。”
2007年之前,熏衣社是盈利的,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当代艺术明显受到了冷落,人们普遍不敢冒险,心理上希望保值,倾向于购买传统艺术。“艺术属于奢侈品,不是必需的,经济不好时可以忍一忍,复苏时再回来。”
自己也是一个艺术家
通常,会有艺术家拿着作品的照片来到熏衣社,给Shun过目,觉得不错,Shun会去看原画,仍觉得不错,遇到相关展览时,会再与该艺术家联系。由于留学日本的关系,Shun同日本的画廊合作密切,也会将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带去日本交流。
如何与艺术家沟通顺畅,作为画廊老板,Shun已很有经验。她知道艺术家个个有很多想法,缺乏社会性,比较特殊。尤其职业画家,大多是不想分散精力,对自己又很有信心的一群人。个性相碰,总会有矛盾,她说自己都可以预测到,然后解决:“以诚相待,复杂的事情都可以简单化。”
而shun自己在经营画廊的同时,“也做画家啊,在法国画了很多画,在东京和巴黎都做过个展,作品也被日本的几家美术馆收藏了。作为画家,我重视作品本身,作为经营者,自然会适当考虑经济利益。”
通常秘书会为Shun安排每月的日程。“若我在上海,会先来画廊,把天的事情整理好。这时候我看起来很像个经营者。不过我年有三分之一时间在日本,那时就会做一个艺术家,睡到中午起来,然后画画。”
清人郑板桥卖字画,素来强调润笔费:“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
心情愉悦,创作品位就高——态度如此明朗。相较于同时代文人的寒酸清高,郑板桥的作派显然超前。那么到了现代,艺术家谈及“钱景”,还会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吗?答案是:当然不。
社会现实是:活得体面很重要。很显然,这个时代不允许我们为玩艺术而捉襟见肘。
创办熏衣社
记得在东京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的那两年半时间,Shun也是没怎么睡觉,要写论文,要缝衣服(她同时读了服饰研究硕士),只有在电车上才小睡一会。所以博士毕业后,Shun才决定去法国休养生息,白天画画,周末就出去逛逛各大美术馆。欧洲的顶级美术馆馆藏丰富,幼儿园的小朋友和中学生,去美术馆上美术课很平常。Shun在阿姆斯特丹的伦勃朗美术馆看到四岁的小朋友在大师作品前发表看自己的意见,她羡慕着这些孩子的成长环境,也感到艺术让自己渐渐恢复力量。
2005年,上海吸引了Shun,“觉得这是属于我的地方”,于是决定在上海著名的艺术园区莫干山路开一家画廊,取名熏衣社,经营当代艺术作品。“455平米,3月交一次租金,很贵。”幸而Shun在日本和法国都拿奖学金,不用交学费,在日本念经济学的时候,玩股票还小赚了一笔,有了启动资金。
科学经营,理性收藏
shun的理论是:画廊是一个需要时间去培植的生命体,至少需要坚持十年。
熏衣社每年有6个主题展,大约两个月 次,每次推出1—2位艺术家,如果当中有空隙,那么还会展出画廊所代理的30~40个艺术家的作品,每次挑5-6个,做常设展,会邀请VIP客户,以及一些新客户来观展。
既然属于一级市场,自然需要眼光和经验去开发。选择 个人,然后开发他——就像发现原石,然后变成宝石,这个过程不容易,所以相当有成就感。
“艺术家一开始只是无名的年轻人,需要不停为他做展览。当你第一个发现他,把他的作品带到画廊,经过策划、布展,最终与观众见面,成就感会油然而生的。”
之后,画廊必须懂得保护自己的艺术家。对于无名画家来说,画不能一下子卖很贵,一下又很低, 下又涨很高。“这样会害了艺术家。看似某一次赚了钱,实际是没能保护好艺术家以及画廊的信誉。国内很多画廊及艺术家都还不懂这点。经济原理会让你的东西上上下下,这是很专业的操作。画廊应有销售计划,保持10%~20%的涨幅。如果个画家一年只能画20张,但是想要的人有100个,这是市场,不是画廊能操作的。”
至于价格的标定,就要看这幅画的市场认知度以及目的——是展览还是销售?标价还应有侧重点,比如。可能尺寸庞大的画较难销售,那么定价就相应高一点,不指望它卖掉,但是可借它来提升展览的质量。
“好作品不定好卖,卖不掉的,不一定不好。”Shun认为画廊应尽量不提供信息去干扰观众对作品的看法,因此熏衣社展示的画大多不会标明价格。如果客户有兴趣,可以索要价目单,上面罗列的价格是事先定好的。基本不还价,除非画廊与画廊之间互相优惠。“这幅画挂在你房间,给你力量,价格不重要。”这是Shun的态度。
shun认为理想状态应是所有人都能收藏自己喜欢的、给自己力量的艺术品,而目前的实际情况,还是以投资为主。“其实,在生活平稳状态下,每个人都有收藏和投资的需求,艺术品应该离生活很近,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买来扔进仓库里,不知道哪个是哪个,等到增值时再卖掉。”
显然,多数物品会贬值。只有艺术品是增值的。有的画家,五年前的作品只值两万,如今价值几千万。“这样的奇迹,只有艺术品能做到。”
2007年之前,熏衣社是盈利的,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当代艺术明显受到了冷落,人们普遍不敢冒险,心理上希望保值,倾向于购买传统艺术。“艺术属于奢侈品,不是必需的,经济不好时可以忍一忍,复苏时再回来。”
自己也是一个艺术家
通常,会有艺术家拿着作品的照片来到熏衣社,给Shun过目,觉得不错,Shun会去看原画,仍觉得不错,遇到相关展览时,会再与该艺术家联系。由于留学日本的关系,Shun同日本的画廊合作密切,也会将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带去日本交流。
如何与艺术家沟通顺畅,作为画廊老板,Shun已很有经验。她知道艺术家个个有很多想法,缺乏社会性,比较特殊。尤其职业画家,大多是不想分散精力,对自己又很有信心的一群人。个性相碰,总会有矛盾,她说自己都可以预测到,然后解决:“以诚相待,复杂的事情都可以简单化。”
而shun自己在经营画廊的同时,“也做画家啊,在法国画了很多画,在东京和巴黎都做过个展,作品也被日本的几家美术馆收藏了。作为画家,我重视作品本身,作为经营者,自然会适当考虑经济利益。”
通常秘书会为Shun安排每月的日程。“若我在上海,会先来画廊,把天的事情整理好。这时候我看起来很像个经营者。不过我年有三分之一时间在日本,那时就会做一个艺术家,睡到中午起来,然后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