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也是钱事

来源 :优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olas6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人对金钱所持的态度。或多或少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风情。
  清人郑板桥卖字画,素来强调润笔费:“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
  心情愉悦,创作品位就高——态度如此明朗。相较于同时代文人的寒酸清高,郑板桥的作派显然超前。那么到了现代,艺术家谈及“钱景”,还会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吗?答案是:当然不。
  社会现实是:活得体面很重要。很显然,这个时代不允许我们为玩艺术而捉襟见肘。
  
  创办熏衣社
  
  记得在东京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的那两年半时间,Shun也是没怎么睡觉,要写论文,要缝衣服(她同时读了服饰研究硕士),只有在电车上才小睡一会。所以博士毕业后,Shun才决定去法国休养生息,白天画画,周末就出去逛逛各大美术馆。欧洲的顶级美术馆馆藏丰富,幼儿园的小朋友和中学生,去美术馆上美术课很平常。Shun在阿姆斯特丹的伦勃朗美术馆看到四岁的小朋友在大师作品前发表看自己的意见,她羡慕着这些孩子的成长环境,也感到艺术让自己渐渐恢复力量。
  2005年,上海吸引了Shun,“觉得这是属于我的地方”,于是决定在上海著名的艺术园区莫干山路开一家画廊,取名熏衣社,经营当代艺术作品。“455平米,3月交一次租金,很贵。”幸而Shun在日本和法国都拿奖学金,不用交学费,在日本念经济学的时候,玩股票还小赚了一笔,有了启动资金。
  
  科学经营,理性收藏
  
  shun的理论是:画廊是一个需要时间去培植的生命体,至少需要坚持十年。
  熏衣社每年有6个主题展,大约两个月 次,每次推出1—2位艺术家,如果当中有空隙,那么还会展出画廊所代理的30~40个艺术家的作品,每次挑5-6个,做常设展,会邀请VIP客户,以及一些新客户来观展。
  既然属于一级市场,自然需要眼光和经验去开发。选择 个人,然后开发他——就像发现原石,然后变成宝石,这个过程不容易,所以相当有成就感。
  “艺术家一开始只是无名的年轻人,需要不停为他做展览。当你第一个发现他,把他的作品带到画廊,经过策划、布展,最终与观众见面,成就感会油然而生的。”
  之后,画廊必须懂得保护自己的艺术家。对于无名画家来说,画不能一下子卖很贵,一下又很低, 下又涨很高。“这样会害了艺术家。看似某一次赚了钱,实际是没能保护好艺术家以及画廊的信誉。国内很多画廊及艺术家都还不懂这点。经济原理会让你的东西上上下下,这是很专业的操作。画廊应有销售计划,保持10%~20%的涨幅。如果个画家一年只能画20张,但是想要的人有100个,这是市场,不是画廊能操作的。”
  至于价格的标定,就要看这幅画的市场认知度以及目的——是展览还是销售?标价还应有侧重点,比如。可能尺寸庞大的画较难销售,那么定价就相应高一点,不指望它卖掉,但是可借它来提升展览的质量。
  “好作品不定好卖,卖不掉的,不一定不好。”Shun认为画廊应尽量不提供信息去干扰观众对作品的看法,因此熏衣社展示的画大多不会标明价格。如果客户有兴趣,可以索要价目单,上面罗列的价格是事先定好的。基本不还价,除非画廊与画廊之间互相优惠。“这幅画挂在你房间,给你力量,价格不重要。”这是Shun的态度。
  shun认为理想状态应是所有人都能收藏自己喜欢的、给自己力量的艺术品,而目前的实际情况,还是以投资为主。“其实,在生活平稳状态下,每个人都有收藏和投资的需求,艺术品应该离生活很近,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买来扔进仓库里,不知道哪个是哪个,等到增值时再卖掉。”
  显然,多数物品会贬值。只有艺术品是增值的。有的画家,五年前的作品只值两万,如今价值几千万。“这样的奇迹,只有艺术品能做到。”
  2007年之前,熏衣社是盈利的,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当代艺术明显受到了冷落,人们普遍不敢冒险,心理上希望保值,倾向于购买传统艺术。“艺术属于奢侈品,不是必需的,经济不好时可以忍一忍,复苏时再回来。”
  
  自己也是一个艺术家
  
  通常,会有艺术家拿着作品的照片来到熏衣社,给Shun过目,觉得不错,Shun会去看原画,仍觉得不错,遇到相关展览时,会再与该艺术家联系。由于留学日本的关系,Shun同日本的画廊合作密切,也会将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带去日本交流。
  如何与艺术家沟通顺畅,作为画廊老板,Shun已很有经验。她知道艺术家个个有很多想法,缺乏社会性,比较特殊。尤其职业画家,大多是不想分散精力,对自己又很有信心的一群人。个性相碰,总会有矛盾,她说自己都可以预测到,然后解决:“以诚相待,复杂的事情都可以简单化。”
  而shun自己在经营画廊的同时,“也做画家啊,在法国画了很多画,在东京和巴黎都做过个展,作品也被日本的几家美术馆收藏了。作为画家,我重视作品本身,作为经营者,自然会适当考虑经济利益。”
  通常秘书会为Shun安排每月的日程。“若我在上海,会先来画廊,把天的事情整理好。这时候我看起来很像个经营者。不过我年有三分之一时间在日本,那时就会做一个艺术家,睡到中午起来,然后画画。”
其他文献
图:被访者提供  张韵3岁开始学习钢琴,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后,她前往莫扎特的故乡奥地利萨尔茨堡求学,之后赴音乐之乡维也纳继续深造,1年之后,她又去了法国,就读于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音乐学院,并获得“钢琴演奏家”称号,随后,又获得巴黎国立邦旦音乐学院的博士学位,并以优异成绩获得音乐家文凭。现在她又开始了自己的新事业——把中国的音乐神童们引荐到法国深造。  初次见到张韵,是在一个咖啡馆,暖暖的下午,她穿
期刊
图:各大品牌提供    护肤品越来越细分:关注保湿的、执著美白的、预先抗老的……甚至连护肤的方式也部门派纷争,各类Fans多多。又有哪些护肤佳品能位列派系的当家明星呢?你会加入哪一派系呢?《优雅》带你全方位了解,PK凭实力,选谁你做主。    专一派    门派宣言    按照商家配好的套装使用最靠谱。    独门绝技    同系列的产品会使用相同的基础成分和有效沾性成分,所以统一使用全系列就不会
期刊
文:小铃铛  国:各大品牌    毛孔人人都有,但是,为什么有些人的脸滑嫩得像剥壳荔枝,自己的脸却偏偏像是粗糙的橙子?一怒之下苦求良策,却发现坊间流传着无数所谓的秘方。可到底哪个灵,哪个不灵又伤肤呢?不要着急去当小白鼠,优雅帮你解析毛孔10大传言,消除“孔”·慌,找对最适合自己的反“孔”方案。    专言1:毛孔会随季节“热胀冷缩”,在一天当中,早晚也是不一样大。    解析:正确!一般来说,早上
期刊
文:nownow  图:各大品牌    早安全世界30分钟补足肌、气、神就像是开车需要暖车的道理一样,早晨刚醒的惺忪脸庞,也需要点时间苏醒。赶快利用晨间宝贵的20分钟注入养分、唤起肌肤元气,迅速甩开暗沉、浮肿。Start一7:00温毛巾敷眼周,全脸唤醒睡脸惺忪人体体温约37度,但睡眠时循环慢、起床时会降至33度左右,起床最好先用温热毛巾轻敷全脸与眼周,当作苏醒仪式活络循环。  7:00—7:05以
期刊
高温令人口干舌燥,嘴唇脱皮泛白程度不亚于冬日,何不添置一支有滋润感、飘着果香、能让你心情愉悦的冰沙唇妆品?  大最新!闪亮、透光新款唇妆品上架  一点光亮主义,靠冰沙嘟嘟唇夺标!      1 天真无邪又娇艳欲滴——资生堂恋爱魔镜唇彩新品未定价是自然唇色中最有美感的色选。内含耀眼的红色珠光粒子,使唇色更加娇嫩动人。  2 天鹅绒般的雾面质感——娇兰臻彩宝石莹亮唇膏RMB430能遮盖住唇纹,单擦也能
期刊
你是否有这样的经验:阳光、远帆、蓝天、白云、碧浪、银沙……本该惬意地享受一个美妙的玩水假期,却因为闷热潮湿而遭遇妆容的斑驳脱落,精致的脸庞惨变为一张大花脸。要避免尴尬,必须聪明选择抗汗抑油不脱色的功能彩妆,用心留意《优雅》的推荐,拥有无懈可击的完美夏天。    “晶体般”3D立体效果    雅诗兰黛纯色晶亮持久唇膏RMB230/3.8g夏日新色,具有创新意义的唇膏配方,使得同时享有长效持久,闪亮丰
期刊
在这个越来越速食的年代,一男对多女的电视征婚,闪婚,已经让爱情沦落为如同超市可供陈列立取的货品,明码标价,更要速战速决。漫长的爱情,太多未知,也太过冒险,所以,情路被压缩成了可供丈量的捷径,人人争相去走。  也有一些人,他们心存信念,彼此守望,用漫长的爱情之路,向我们宣告——爱情,其实可以不理会时间,爱情长跑,不是苦路,而是彼此最珍贵的经历。    青梅竹马也要经营幸福    我的一半生命给了你 
期刊
通告发几点就得几点到的模特,即使晚睡、早起,工作也不能面露疲惫。对于一早恼人的水肿、干燥及暗沉问题,她们最有心得!现在马上大方公开!    a      乐基儿——发现水肿,马上勤加按摩  脸蛋非常小巧的乐基儿,上镜非常吃香。但她说她也有babv fat,全靠按摩按小的。    b      欧亚混血Mirh 6 G rimme Jmann洗热水澡发汗,喝黑咖啡消浮肿  每次到摄影棚就狂点黑咖啡的
期刊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一场美国德克萨斯州的龙卷风。这是理论中的蝴蝶效应。  “如果不是当年爷爷因为和奶奶吵架,赌气步行十几公里走到城里当小工,也许现在我仍只是个每天挑水种菜的小村姑。”手挎LV,动辄现身米兰巴黎的时尚达人LISA如此形容发生在她们家族的蝴蝶效应。  人生这幅经脉图,有着错综复杂的支脉和无数个分岔点,每个分岔点背后,各自延伸出不同方
期刊
许多年来,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飞速发展,用它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批有梦想、有斗志的年轻人。在十八九岁的时候,怀揣理想挤进一线城市上大学。梦想着毕业后成为城市白领的员,拿到高薪,享受城市的繁华和热闹,拥有优越的社会地位。经过四年大学生活的磨炼,他们以为只要经过自己的努力,总有一天会在这个大城市获得片天。他们以为这样就实现了梦想,并以此为荣。可是,工作数年后,城市的现实告诉他们,留下来不等于实现梦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