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理论文章的命运及其思考-——《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后期的几个理论问题》一文的是非曲直

来源 :学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wadan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一生真正地与学术结缘,始于同孙辉合写的.在此之前,我曾以应学犁的笔名发表过(哲社版1975年第2期)和以齐建华的笔名发表过(哲社版1976年第3期)等文章,这两篇文章不仅宣传了毛泽东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同时,更因为文章是按当时的政治风向拼凑而成,所以根本谈不上学术研究.1977年下半年传达下来的邓小平同志给党中央的信中提出的"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主张,使我的思想从极"左"的教条主义的长期束缚下解放出来.从那以后,我较为认真地学习了第28--32卷的文章,发现列宁关于通过国家资本主义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思想,不仅与我国文化大革命之后的一系列理论主张不同,同时也同毛主席在1955年7月大力推动农业社会主义高潮之后的观点有原则的区别.我们党曾经信守的这些观点应该给予深刻的反思并得到深入的讨论,以便使得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继续向前发展.所以,我的学术生涯,是从学习列宁的理论和清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以来形成的左倾思潮为起点的.
其他文献
经济法到底是什么性质的法律,这在法学界历来存在争议。在不同时期,不同的理论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这些理论都是有一定制度背景的。本文在分析了三种典型的对经济法认识的理论的基础上,指出经济法是处理公法与私法、政府与市场关系,协调二者之间关系的一种法律。在我国的市场化改革中,这种关系的妥善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直接关系到我国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能否合理地建立起来。
1、从创立者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脱离了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只能是打引号的马克思主义.可是,我们又不能把马克思的观点和马克思主义简单地等同起来.
殖民化是一个政治学术语,能否用在文化领域值得探讨。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大学,对内面临着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三种文明阶段间相互交织和融合的现实背景,对外面临着发达国家强势文化、语言以及大学模式的冲击,这种特殊的境遇使我国大学面临着转型时期的特殊挑战。我国大学对此作出了有意识的积极适应,保持并发展着我们自己的特色。不能因为怕“文化殖民”而使得我们自己的大学不敢敞开胸怀拥抱世界先进文明。
<正> 《郭沫若全集·女神》注释,校考了《女神》中一些诗的写作时间,注明了每一首诗初载的报刊卷期,还把初版本中与现行版本中有几处重要的异文录出,又在过去已有注释基础上改动和增加了一些注释,成绩应该充分肯定。鉴于现在正陆续编注出版的这套郭氏《全集》,可以说是当前最具权威性的版本,在国内外都会发生大的影响,为使《全集》力臻完善,本文愿对其《女神》注释提出四点商兑意见,以就教于专家前辈和广大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