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aGe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新的目的、新的问题,而已有的知识、经验、方法和手段已经不够用了,此时,他们就会有一种渴望达到目的、解决面临的问题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就会使学生产生渴望解决问题的需求,对教学内容发生直接兴趣。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动,掌握思维的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了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一个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也比较容易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和兴趣,从而更加自主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有质量的问题情境?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出发,创设问题情境
  设置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或悬念,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中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要培养他们事事、时时、处处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造性地运用数学。在教学“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张师傅在搞大扫除时,不慎打破了一块圆形的镜子,只拣到一小块的残片,他想重新配制一块与原来一样的镜子,配制时找出圆心和半径,他感到很为难,你能帮他解决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就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了。
  这些都离不开数学,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需要,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
  二、从原有的知识出发,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通过构建以学生已有知识为情境的问题或问题组,采用复习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实现旧知向新知转化的过渡,培养迁移知识的思维能力。在讲“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时,先让学生画任意的凸四边形,把各边中点依次连接起来,当学生发现这些图形都是平行四边形时,会感到惊讶,从而引出课题。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引入新课,不但巩固了旧知识,而且较好地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自己探索、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新旧知识的衔接过渡或转化处,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引起认识冲突和认知期待,促使学生应用旧(已有)知识去探索新知识。
  三、从探究性学习方法出发,创设问题情境
  开展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克服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的弊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进取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什么是探究学习?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问题:某公交公司业务员小林打算对该公司某条公交路线进行一次调查,已知从始发站到终点站,客车要依次停靠10个小站,请问客车从始发站到终点站一路上乘客总共可有多少种不同的乘车路线?
  教师: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上述问题一经提出,教室一片哗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讨论起来,教师可趁机点拨:如果我们把行车路线画成线段,每个车站都看作线段上的点,那么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呢?由此引出:“线段的条数与规律探究”于是教室里气氛更加活跃起来,学生们开始画图,互相讨论,纷纷投入到探究结论之中去了。
  四、从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创设问题情境
  对于实际问题,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有的亲身经历过。数学教学坚持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意识,尤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例如市场营销问题,办厂盈利测算,贷款利息计算,道路交通状况,环境资源调查,体育比赛研究等等。这些素材都可以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中获得,也可以从报刊、杂志和计算机网络中获得。如:在建立函数概念时,可设计这样的学习情境:利用星期天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各自去市场调查某种商品的销售情况。提出两个要求:
  (1)了解一种商品的单价,并记下至少两组数据与金额;
  (2)分析在销售过程中单价、数量与金额之间有什么变化规律?
  然后在下一次数学课上将同学们的调查结果进行展示、分析,引导学生得到常量和变量的概念,进一步利用这种对应关系概括出函数的概念。
  这样,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函数概念并不抽象。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从生动有趣味的故事出发,创设问题情境
  爱听故事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有许许多多的趣味故事与数学知识相关,教师应在课堂上注重语言描绘,情节会更加感人。带有感情色彩的故事,能够打动人心,使学生精神更加兴奋、精力更加充沛,也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创造出适合学生思想实际,内容健康有益,紧紧围绕教学中心而有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处于问题情境之中,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其学得更多、更快、更好。
其他文献
摘要: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整合是未来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而学生阅读能力的强弱便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工作效率。我们可以通过在一些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提供更多的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增加课堂中的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提取信息、分析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育领域,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和组织等方面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革。于是“整合”一词多见于报刊杂志、各大网站,一场“课程整合”运动轰轰烈烈地到来了。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  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关于整合的理论很多,但就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实验而言,有一些学校更热衷于上几节课网络课或辅助教学课,便美
期刊
尝试与创新有着密切的联系,任何的创造与发明都要从尝试开始,没有尝试就没有创新,尝试是发展创造力的门户。因此,尝试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比较理想的方法。  一个人遇到问题,首先要有敢于试一试的精神,先看书或上网查资料,再向人请教,然后积极思考自己去解决。这就是学习的本质,也是一人终身学习的方法。所以,“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的尝试学习方法,就是还学习的本来面目,教人以终身学习的方法。因为
期刊
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而言,贯穿着减少束缚、放开手脚、自由倾吐、整体推进的思想。而学生的习作要表达自己的新发现、新感觉、新想法,必须在语言、内容、结构等方面有自己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想就自己领会课标精神、指导作文教学从以下三方面谈点体会。  一、让阅读为学生的想象插上翅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名句说明语言积累达到了一定的“质”和“量”,才有可
期刊
目前,中学生物学科的课程,内容涉及整个生命自然界,教学大纲只可能从宏观上指明思想教育的基本方向和范畴,为在教学中易于把握,谨提出生命的物质性、辩证的观点、进化的观点、生态学的观点、科学的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教育等六个方面作为思想教育内容的基本点,我先谈生命的物质性及辩证的观点。  一、关于生命的物质性  恩格斯曾经发表过如下的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除了物质的运动和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都没有。这是唯物
期刊
高中物理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延续,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等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想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必须要把物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尽可能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相关理论有心里体验。从而能够打造高效课堂,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物理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期刊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在各自基础上都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以形成丰富而又独特的综合素质。而这一综合素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精神。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新思维的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为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结合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期刊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2010-----2020)》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各地相继出台了教育改革措施,特别是对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提升到了一个新层次,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成为课堂的“主角”,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已经成为一线教师的主要任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用物理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一条事半功倍的好途径。  众所周知,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期刊
语文在学科教学中一直都处于尴尬的境地,学生没有阅读的兴趣,只能被动地接受标准答案。教师在教学过程忽略学生的主体认知感受,把文本解读的支离破碎,忽视对学生审美情操和健全人格的塑造。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  一、与文本对话,张开想象的翅膀,领悟文本内涵 
期刊
信息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一种凸现,特别是将其运用于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在将信息技术运用数学课堂教学弥补了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的不足,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媒体可以创没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它能变静为动,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