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业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丰富学生课外学习实践的主要手段之一,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作业,不仅能够有效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同时也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故布置作业、批改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一、英语作业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根本出发点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学生时常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厌倦情绪,进而使得英语教学陷入耗时多、效率低的困境。为有效克服这些弊端,我们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有的放矢地设计形式新颖、内容多样的作业,如课前预习、随堂练习和课后复习等。但无论是哪种作业都要强调参与性、互动性、自主性、研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使学生对之喜闻乐见。实践证明,这种作业虽然比传统形式的作业量更大,覆盖面更宽,难度也有所增强,但多数学生不仅没有把这些作业看作是负担,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完成,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查找相关资料,独具匠心地完成作业,显示出了较高的语言能力。由此可见,英语作业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根本出发点,强调学习联系实际,强调快乐学习,如此不仅能够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可全面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英语作业要打破僵化统一的旧有模式,尊重学科规律和学生主体
打破僵化统一的旧有模式,尊重学科规律和学生主体,是英语教改的重点。体现在作业环节,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寻求突破:
1.应允许甚至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
笔者认为,“自主”“独立”“个性”是英语作业综合设计的重要原则,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接受能力合理设计不同的作业,为大家提供选择的空间。我们可以尝试着把作业设计为“自助餐”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能力自主选择“作业组合”。按照分层教学的现代教育理念以及班级学生构成状况,笔者认为英语作业至少要分为三种组合:第一种组合,总体原则是突出题目的灵活多样,强调理解、想象、运用等能力的训练,这套作业主要供英语学习较为优秀的学生使用;第二种组合在数量上和难度上比第一种组合稍低,主要供中等生使用;第三种组合以基础知识和基础题型训练为主,以供英语能力较差的同学提高、巩固基础知识所用。如此设计,不仅能够有的放矢地满足各类学生群体的需要,体现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的理念,使不同层次、不同能力的同学都能胜任学习,如期完成作业,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营造竞争氛围,激励上进心较强的学生“努力蹦一蹦,去摘到更大的桃子”。
2.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和完成方式
那些学生不愿意做或者不需要做但是又必须做的作业,最终都会成为学生的课业负担,也很难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尝试着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和完成方式呢?假如学生有了这方面的权利和自由,通常则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其行动的自觉性。
3.鼓励和崇尚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
传统理念总是一味强调“学生要独立完成作业”,这种理念如今多多少少已经落伍。我们应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环节多进行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可以是与同学的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与家长的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可以是部分内容的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也可以是全部内容的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
三、英语作业要突破课内、课外界限,通过阅读等活动全面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
青少年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英语课堂上教授的有限知识并不能满足他们的全面需要。为此,我们应在英语作业环节突破课内、课外界限,全面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增加阅读量,养成阅读的爱好与习惯。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时,教师要注意与课堂教学的衔接与融合,提前做好规划。
四、创新英语作业的内容与形式
在信息爆炸、观念嬗变的新形势下,英语作业也要形式多样、内容多元,总的原则是可借助互联网、手机、多媒体技术、旅游参观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形式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实践证明,形式多样、内容多元的英语作业总是更富有趣味性、吸引力,让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完成。在具体做法上,我们不妨尝试以下新的作业形式和作业内容:
1.实验。根据新课标要求,教师可依据教学需要设计一些动手、动脑的实验性题目让学生去完成,鼓励他们通过探索、观察、比较、研究等手段,理解英语言文学的真谛,化知识为能力。
2.绘画。中国文化始终强调诗情画意,认为文学与绘画在精神实质上有诸多互通之处,所以讲授完某篇文章之后,教师可要求学生用画笔将自己对此的理解和感受描绘出来。根据课文作画,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对课文的再理解和再阐释,也是一种寓教于乐,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3.表演。表演课本剧是学习英语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形式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锻炼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还能显著提高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协作精神,可谓一举多得。
4.多学科融合。英语与历史、地理、政治、音乐、美术乃至自然科学等多学科关系密切,我们可以借助课外阅读等形式实现英语与多学科的有机融合,帮助学生打造复合型的知识结构。
一、英语作业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根本出发点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学生时常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厌倦情绪,进而使得英语教学陷入耗时多、效率低的困境。为有效克服这些弊端,我们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有的放矢地设计形式新颖、内容多样的作业,如课前预习、随堂练习和课后复习等。但无论是哪种作业都要强调参与性、互动性、自主性、研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使学生对之喜闻乐见。实践证明,这种作业虽然比传统形式的作业量更大,覆盖面更宽,难度也有所增强,但多数学生不仅没有把这些作业看作是负担,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完成,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查找相关资料,独具匠心地完成作业,显示出了较高的语言能力。由此可见,英语作业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根本出发点,强调学习联系实际,强调快乐学习,如此不仅能够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可全面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英语作业要打破僵化统一的旧有模式,尊重学科规律和学生主体
打破僵化统一的旧有模式,尊重学科规律和学生主体,是英语教改的重点。体现在作业环节,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寻求突破:
1.应允许甚至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
笔者认为,“自主”“独立”“个性”是英语作业综合设计的重要原则,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接受能力合理设计不同的作业,为大家提供选择的空间。我们可以尝试着把作业设计为“自助餐”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能力自主选择“作业组合”。按照分层教学的现代教育理念以及班级学生构成状况,笔者认为英语作业至少要分为三种组合:第一种组合,总体原则是突出题目的灵活多样,强调理解、想象、运用等能力的训练,这套作业主要供英语学习较为优秀的学生使用;第二种组合在数量上和难度上比第一种组合稍低,主要供中等生使用;第三种组合以基础知识和基础题型训练为主,以供英语能力较差的同学提高、巩固基础知识所用。如此设计,不仅能够有的放矢地满足各类学生群体的需要,体现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的理念,使不同层次、不同能力的同学都能胜任学习,如期完成作业,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营造竞争氛围,激励上进心较强的学生“努力蹦一蹦,去摘到更大的桃子”。
2.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和完成方式
那些学生不愿意做或者不需要做但是又必须做的作业,最终都会成为学生的课业负担,也很难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尝试着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和完成方式呢?假如学生有了这方面的权利和自由,通常则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其行动的自觉性。
3.鼓励和崇尚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
传统理念总是一味强调“学生要独立完成作业”,这种理念如今多多少少已经落伍。我们应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环节多进行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可以是与同学的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与家长的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可以是部分内容的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也可以是全部内容的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
三、英语作业要突破课内、课外界限,通过阅读等活动全面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
青少年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英语课堂上教授的有限知识并不能满足他们的全面需要。为此,我们应在英语作业环节突破课内、课外界限,全面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增加阅读量,养成阅读的爱好与习惯。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时,教师要注意与课堂教学的衔接与融合,提前做好规划。
四、创新英语作业的内容与形式
在信息爆炸、观念嬗变的新形势下,英语作业也要形式多样、内容多元,总的原则是可借助互联网、手机、多媒体技术、旅游参观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形式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实践证明,形式多样、内容多元的英语作业总是更富有趣味性、吸引力,让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完成。在具体做法上,我们不妨尝试以下新的作业形式和作业内容:
1.实验。根据新课标要求,教师可依据教学需要设计一些动手、动脑的实验性题目让学生去完成,鼓励他们通过探索、观察、比较、研究等手段,理解英语言文学的真谛,化知识为能力。
2.绘画。中国文化始终强调诗情画意,认为文学与绘画在精神实质上有诸多互通之处,所以讲授完某篇文章之后,教师可要求学生用画笔将自己对此的理解和感受描绘出来。根据课文作画,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对课文的再理解和再阐释,也是一种寓教于乐,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3.表演。表演课本剧是学习英语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形式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锻炼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还能显著提高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协作精神,可谓一举多得。
4.多学科融合。英语与历史、地理、政治、音乐、美术乃至自然科学等多学科关系密切,我们可以借助课外阅读等形式实现英语与多学科的有机融合,帮助学生打造复合型的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