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越来越多,在课堂上积极开展小组合作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分享知识的精神,还能够提高思维的发散,从而达到头脑风暴,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同时新课程也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主动引导孩子自主沟通合作的能力。本文将从小学数学为出发点,浅谈一下小组合作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小组合作;小学数学;应用;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B0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3-0170-01
一、前言
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里斯和福茨指出:“如果让我们举出一项真正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美国教育学者沃迈特则认为,“合作学习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可见合作对学习的效果和收获是事半功倍的。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学习任务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学生的整体发展具有重大作用虽然在新课程的要求下,全国各学校都积极开展了小组合作的课堂策略,但发现大多只是停留在形式上,课堂效果较差,不仅浪费了时间,得到的结果往往也不如意。本文从小学数学为出发点,发现在现在的教学中小组合作明显存在不足,并对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提出相关策略进行探讨。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小组合作缺乏指导
由于教师平时都有教学任务,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授课前期如果安排规划不当不仅会浪费课堂时间,还影响教学效果和进程。有时候即使课堂交流完,也缺乏时间去检查合作学习的效果。大多数小组合作只是形式上的,并没有与课堂实质结合,而且在小组交流过程中,一般都是一个教师授课,教师不能指导帮助到每个小组,导致有些小组讨论效果不佳。
2.学生不能有效的融入小组合作中,课堂效果达不到预期
小组合作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一种新的教学策略,其效果在于它能改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各方面品质的发展。在美国孩子是真正的享受这个合作过程,他们的课堂现场一般 “自由散漫”,孩子们在教室里或坐或趴,随意自由,而老师并不要求“秩序井然”。但是长期以来中国的课堂大多给人以肃穆、严格的印象,中途突然改为小组合作,自由交流,学生往往会不适应,没有达到期望效果,反而影响了进程。
三、利用小组合作提高学习效果的方法
1.在新课程预习中引入小组合作
小学课程中往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如果新课全靠老师一个人讲往往学生吸收的知识点有限。如果教师在上节课结束时布置下节课要授课的章节,让学生课下自由分组进行预习,课上抽取很短的时间每组安排一个代表进行陈述预习重点,其他小组成员可随时进行补充。这样在课堂真正开始前,学生已经对这节课的内容有所了解,再配合老师讲授,课下作业,能起到很好的融会贯通,加深记忆的效果。
2.在探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
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数学思维的敏感性不同,对于一些规律性的数学问题,往往一个人难以全面的完成问题。往往通过这类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愿意主动去讨论,从而慢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改善小组合作的课堂氛围。
例如,给出题目:一个两位数,个位和十位的数字和是2,这个两位数可能是多少?先给学生一些自主思考的时间,然后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学生在小组中可以自由阐述自己的观点,小组成员之间也可以通过交流互相启发。因此,学生可以发现这个两位数可以是11,也可以是20。学生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学习当中,这样就可以得到不同的问题答案,即使可能有些答案并不完全正确,但是也会在小组讨论中得到纠正,同龄学生间指出错误更易于接受,并且最终也能达到思维的锻炼和知识的拓展。
3.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营造轻松氛围
學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组建学习小组,教师要对学生的分组进行认真研究设计,使各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以保证各小组开展公平竞争。小组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由4~6人组成;分组时不仅要求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而且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在性别、个性特征、才能倾向、学习水平、家庭背景、社会背景等方面存在合理差异,以便学习时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小组建成后,还必须要求每个小组中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见、民主平等,体现了小组的团体力量和精神。
4.课外加强学生间的协同合作
老师可以经常在课下布置一些关于小组合作的学习内容,甚至比如平时布置的家庭作业,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互相检查错误,达到加深印象,复习知识点的目的,而不是一味的老师检查指出错误,学生改正的过程。
四、总结
认知发展促进论的倡导者(如维果茨基、皮亚杰等)认为,儿童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是通过同伴相互作用得以促进的。但是这个过程还存在诸多问题待解决,这就需要广大奋斗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去慢慢摸索探究,不断完善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以达到更好的提高学生主动沟通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纪振辉.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9):224-225.
[2]ZhangH.TheStrategiesofImprovingtheKindergartenMaleTeacher-studentActivityDesignAbilityBasedonTeamCooperationTeaching[J].JiangsuEducationResearch,2016.
[3]章鹏远.美国小学合作学习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03(8):38-38.
[4]张亚楠.小学合作学习实施的问题与改进[J].教育观察旬刊,2013,2(2):32-34.
[5]HollowayJH.Studentteamwork[J].EducationalLeadership,2003,61(4):91-92.
[6]FreemanM,MckenzieJ.SPARK,aconfidentialweb–basedtemplateforselfandpeerassessmentofstudentteamwork:benefitsofevaluatingacrossdifferentsubjects[J].BritishJournalofEducationalTechnology,2002,33(5):551-569.
作者简介:冀丹(1980-)女,汉族,河南省西平县,本科,中小学二级。
关键词 小组合作;小学数学;应用;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B0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3-0170-01
一、前言
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里斯和福茨指出:“如果让我们举出一项真正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美国教育学者沃迈特则认为,“合作学习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可见合作对学习的效果和收获是事半功倍的。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学习任务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学生的整体发展具有重大作用虽然在新课程的要求下,全国各学校都积极开展了小组合作的课堂策略,但发现大多只是停留在形式上,课堂效果较差,不仅浪费了时间,得到的结果往往也不如意。本文从小学数学为出发点,发现在现在的教学中小组合作明显存在不足,并对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提出相关策略进行探讨。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小组合作缺乏指导
由于教师平时都有教学任务,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授课前期如果安排规划不当不仅会浪费课堂时间,还影响教学效果和进程。有时候即使课堂交流完,也缺乏时间去检查合作学习的效果。大多数小组合作只是形式上的,并没有与课堂实质结合,而且在小组交流过程中,一般都是一个教师授课,教师不能指导帮助到每个小组,导致有些小组讨论效果不佳。
2.学生不能有效的融入小组合作中,课堂效果达不到预期
小组合作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一种新的教学策略,其效果在于它能改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各方面品质的发展。在美国孩子是真正的享受这个合作过程,他们的课堂现场一般 “自由散漫”,孩子们在教室里或坐或趴,随意自由,而老师并不要求“秩序井然”。但是长期以来中国的课堂大多给人以肃穆、严格的印象,中途突然改为小组合作,自由交流,学生往往会不适应,没有达到期望效果,反而影响了进程。
三、利用小组合作提高学习效果的方法
1.在新课程预习中引入小组合作
小学课程中往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如果新课全靠老师一个人讲往往学生吸收的知识点有限。如果教师在上节课结束时布置下节课要授课的章节,让学生课下自由分组进行预习,课上抽取很短的时间每组安排一个代表进行陈述预习重点,其他小组成员可随时进行补充。这样在课堂真正开始前,学生已经对这节课的内容有所了解,再配合老师讲授,课下作业,能起到很好的融会贯通,加深记忆的效果。
2.在探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
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数学思维的敏感性不同,对于一些规律性的数学问题,往往一个人难以全面的完成问题。往往通过这类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愿意主动去讨论,从而慢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改善小组合作的课堂氛围。
例如,给出题目:一个两位数,个位和十位的数字和是2,这个两位数可能是多少?先给学生一些自主思考的时间,然后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学生在小组中可以自由阐述自己的观点,小组成员之间也可以通过交流互相启发。因此,学生可以发现这个两位数可以是11,也可以是20。学生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学习当中,这样就可以得到不同的问题答案,即使可能有些答案并不完全正确,但是也会在小组讨论中得到纠正,同龄学生间指出错误更易于接受,并且最终也能达到思维的锻炼和知识的拓展。
3.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营造轻松氛围
學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组建学习小组,教师要对学生的分组进行认真研究设计,使各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以保证各小组开展公平竞争。小组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由4~6人组成;分组时不仅要求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而且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在性别、个性特征、才能倾向、学习水平、家庭背景、社会背景等方面存在合理差异,以便学习时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小组建成后,还必须要求每个小组中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见、民主平等,体现了小组的团体力量和精神。
4.课外加强学生间的协同合作
老师可以经常在课下布置一些关于小组合作的学习内容,甚至比如平时布置的家庭作业,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互相检查错误,达到加深印象,复习知识点的目的,而不是一味的老师检查指出错误,学生改正的过程。
四、总结
认知发展促进论的倡导者(如维果茨基、皮亚杰等)认为,儿童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是通过同伴相互作用得以促进的。但是这个过程还存在诸多问题待解决,这就需要广大奋斗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去慢慢摸索探究,不断完善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以达到更好的提高学生主动沟通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纪振辉.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9):224-225.
[2]ZhangH.TheStrategiesofImprovingtheKindergartenMaleTeacher-studentActivityDesignAbilityBasedonTeamCooperationTeaching[J].JiangsuEducationResearch,2016.
[3]章鹏远.美国小学合作学习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03(8):38-38.
[4]张亚楠.小学合作学习实施的问题与改进[J].教育观察旬刊,2013,2(2):32-34.
[5]HollowayJH.Studentteamwork[J].EducationalLeadership,2003,61(4):91-92.
[6]FreemanM,MckenzieJ.SPARK,aconfidentialweb–basedtemplateforselfandpeerassessmentofstudentteamwork:benefitsofevaluatingacrossdifferentsubjects[J].BritishJournalofEducationalTechnology,2002,33(5):551-569.
作者简介:冀丹(1980-)女,汉族,河南省西平县,本科,中小学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