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3-6岁幼儿的绘画作品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听”的,更准確地说,幼儿的画是“听”了才能够明白的东西。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他们的画只有被“听”,他们的绘画行为才有意义,被“听”,被理解了,就有了表达的乐趣。因此,对于幼儿的画,成人最重要的态度就是去“听”,去了解,去激发幼儿想表达的内容。
关键词:听画;说画;赏画
绘画是幼儿的一种表达方式,幼儿的画和婴儿的哭是一样的,仅仅是表达心情的一种方式而已。对于这一种表达方式,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倾听”,倾听幼儿想表达的东西,理解他们所讲述的内容,鼓励他们表达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
一、重塑观念,学会“听画”
“听画”,就是成人先听幼儿对自己绘画作品的语言描述,成人再针对幼儿的描述给出积极的回应的一种评价行为。一幅看似简单的画,却隐含了幼儿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幼儿不是比成人小一号的人,而是一个拥有独立人格和性格的完全不同的生命个体,他们用独特的眼睛看着这个世界,也用他们特有的方式表达他们对这世界的认识。作为教师和家长,我们一定要转变陈旧的观念,学会用心“倾听”幼儿的绘画作品,让孩子在述说的过程中得到鼓励和肯定。
(一)尊重规律,提升素养
我们应该了解幼儿的画就像他们的年龄一样,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巨大的变化。美术教育应该顺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来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画出属于自己的作品。作为新时代的幼儿教师应该多方位地吸取新的、适合现代美术教学的理论知识,切实了解幼儿的需要。只有教师具备了较高的美术教学素养,才能顺利进行幼儿绘画作品的倾听和解读,从而实现让幼儿“睁大眼睛看世界,闭上眼睛想世界,拿起画笔画世界,用语言描述世界和表达情感”的目的,让幼儿“想自己的画,画自己的画,说自己的画”。
(二)听问结合,充分感受
幼儿在不同的年龄段创造的绘画作品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应该采用不同的的“听画”方式。小班:就用简单的“这是什么”,听听他给自己画的东西赋予的意义。中班:在“是什么”的基础上加上“他们在干什么”,听听幼儿画里故事的内容。大班:可以用“你画的是什么”“画面上的人在干什么”“为什么这么画”等问题,听听幼儿的内心感受。在绘画活动中,常看到一些孩子在画好的画面上添上些什么,甚至是乱涂几笔,把好好的一幅画给“毁”了。这个时候,我们要学会问问孩子:“你为什么要这样画?”明明刚开始画了草地上有很多蘑菇,过了一会儿,他在画面上用黑色涂了一层。问他:“你画了什么?”他说:“草地上有很多蘑菇,可是天快要下雨了,变得好黑好黑,什么也看不见了!”
(三)及时回应,拓宽思维
当幼儿在表述过程中产生难过、生气、高兴、有趣的情节时,成人都应表示感同身受,进入幼儿的故事世界,让幼儿在被听的过程中建立继续创作的自信。当幼儿说的不合理时,我们要给予正确引导。当幼儿出现负面情绪时,我们要用积极向上的态度指正。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我们的回应也因是不同的。小班:应多采用拟人化及情境化的语言给予回应。中班:“为什么要这样画?”引导幼儿边画边想,表达自己的构思,启发幼儿进一步创作。大班:“还可以怎么画?”拓宽幼儿的创作思维。
二、家园同步,学会“赏画”
家长作为幼儿的第一教育人,我们有责任带领家长转变传统的、错误的教育理念。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关于幼儿绘画作品最好的评价方式是“倾听”和“表达”。我们还可以把家长请进幼儿园,请进课堂,更直观地教会他们倾听的方式。
(一)专家讲座帮助家长转变理念
家长积极参加《如何“听”孩子的画》的讲座,在专业教师的讲解下,促使家长明确管住自己的嘴,“听”孩子述说自己的画的重要意义。
1.尊重创作,肯定孩子。“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趣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面对孩子绘画作品的不美观、残缺不全、与实物不符……,鼓励家长静下心来,不急躁、不比较,耐着性子听孩子述说自己的作品,会发现孩子还真能“自圆其说”。通过这样的尊重和肯定,孩子得到了认可,会激发孩子继续创作的积极性。
2.学会欣赏,增强自信。在幼儿绘画活动中,家长的肯定对幼儿对绘画的自信心具有直接的影响。“多一分信心,多十分成功”,因此家长要重视面对幼儿绘画作品时不要以像不像、画得好不好来要求孩子。面对孩子的作品善于倾听,帮助找出作品中的优点对孩子进行肯定,给予孩子成功的喜悦。这样不仅鼓励了孩子的信心,同时激发了孩子下次的创作热情。我们要多倾听幼儿的“画”音,允许那些“涂鸦式”的作品存在,保护童心,保护童趣。
(二)实践观摩让家长学会欣赏
通过专家讲座,让家长对“听画”有了一些理论的了解,还需要实际操作才能进一步帮助家长掌握“听画”方式,从而从心理欣赏孩子的画。观摩学习:家长走进幼儿园,走进课堂,通过来园观摩学习积累“倾听”幼儿画的好方法,加快“听画”技能成长的脚步。实践操作:在观摩后,组织家长进行实践操作。家长和自己孩子是观察对象,邀请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一对一的观察和记录,记录家长在“听画”过程中的问题和回应方法。反馈指导:活动后,进行反馈,指出好的做法,纠正错误的方式,让家长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反复的实践操作,以达到较好的成效。
孩子不能用语言来充分表达,又不能靠书写文字来表达,他们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讲述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无论画的好坏,成人都应该首先倾听孩子在绘画中想要表达的东西,理解他们所要讲述的内容。我们不可能也不必要让孩子将来都成为画家,而是尽量让他们成为具有美的心灵、美的品德以及成为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人。让幼儿觉得画画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抒发感情的工具。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发展指南》教育部.
[2]《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漓江出版社.
[3]屠美如《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4]鲁斯.斯特劳斯.盖纳,《美术另一种学习语言》,湖南美术出版社.
[5]熊炜 曾冬梅.《儿童涂鸦期不同阶段的教育指导》.早期教育(美术版). 2008年6期.
关键词:听画;说画;赏画
绘画是幼儿的一种表达方式,幼儿的画和婴儿的哭是一样的,仅仅是表达心情的一种方式而已。对于这一种表达方式,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倾听”,倾听幼儿想表达的东西,理解他们所讲述的内容,鼓励他们表达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
一、重塑观念,学会“听画”
“听画”,就是成人先听幼儿对自己绘画作品的语言描述,成人再针对幼儿的描述给出积极的回应的一种评价行为。一幅看似简单的画,却隐含了幼儿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幼儿不是比成人小一号的人,而是一个拥有独立人格和性格的完全不同的生命个体,他们用独特的眼睛看着这个世界,也用他们特有的方式表达他们对这世界的认识。作为教师和家长,我们一定要转变陈旧的观念,学会用心“倾听”幼儿的绘画作品,让孩子在述说的过程中得到鼓励和肯定。
(一)尊重规律,提升素养
我们应该了解幼儿的画就像他们的年龄一样,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巨大的变化。美术教育应该顺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来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画出属于自己的作品。作为新时代的幼儿教师应该多方位地吸取新的、适合现代美术教学的理论知识,切实了解幼儿的需要。只有教师具备了较高的美术教学素养,才能顺利进行幼儿绘画作品的倾听和解读,从而实现让幼儿“睁大眼睛看世界,闭上眼睛想世界,拿起画笔画世界,用语言描述世界和表达情感”的目的,让幼儿“想自己的画,画自己的画,说自己的画”。
(二)听问结合,充分感受
幼儿在不同的年龄段创造的绘画作品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应该采用不同的的“听画”方式。小班:就用简单的“这是什么”,听听他给自己画的东西赋予的意义。中班:在“是什么”的基础上加上“他们在干什么”,听听幼儿画里故事的内容。大班:可以用“你画的是什么”“画面上的人在干什么”“为什么这么画”等问题,听听幼儿的内心感受。在绘画活动中,常看到一些孩子在画好的画面上添上些什么,甚至是乱涂几笔,把好好的一幅画给“毁”了。这个时候,我们要学会问问孩子:“你为什么要这样画?”明明刚开始画了草地上有很多蘑菇,过了一会儿,他在画面上用黑色涂了一层。问他:“你画了什么?”他说:“草地上有很多蘑菇,可是天快要下雨了,变得好黑好黑,什么也看不见了!”
(三)及时回应,拓宽思维
当幼儿在表述过程中产生难过、生气、高兴、有趣的情节时,成人都应表示感同身受,进入幼儿的故事世界,让幼儿在被听的过程中建立继续创作的自信。当幼儿说的不合理时,我们要给予正确引导。当幼儿出现负面情绪时,我们要用积极向上的态度指正。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我们的回应也因是不同的。小班:应多采用拟人化及情境化的语言给予回应。中班:“为什么要这样画?”引导幼儿边画边想,表达自己的构思,启发幼儿进一步创作。大班:“还可以怎么画?”拓宽幼儿的创作思维。
二、家园同步,学会“赏画”
家长作为幼儿的第一教育人,我们有责任带领家长转变传统的、错误的教育理念。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关于幼儿绘画作品最好的评价方式是“倾听”和“表达”。我们还可以把家长请进幼儿园,请进课堂,更直观地教会他们倾听的方式。
(一)专家讲座帮助家长转变理念
家长积极参加《如何“听”孩子的画》的讲座,在专业教师的讲解下,促使家长明确管住自己的嘴,“听”孩子述说自己的画的重要意义。
1.尊重创作,肯定孩子。“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趣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面对孩子绘画作品的不美观、残缺不全、与实物不符……,鼓励家长静下心来,不急躁、不比较,耐着性子听孩子述说自己的作品,会发现孩子还真能“自圆其说”。通过这样的尊重和肯定,孩子得到了认可,会激发孩子继续创作的积极性。
2.学会欣赏,增强自信。在幼儿绘画活动中,家长的肯定对幼儿对绘画的自信心具有直接的影响。“多一分信心,多十分成功”,因此家长要重视面对幼儿绘画作品时不要以像不像、画得好不好来要求孩子。面对孩子的作品善于倾听,帮助找出作品中的优点对孩子进行肯定,给予孩子成功的喜悦。这样不仅鼓励了孩子的信心,同时激发了孩子下次的创作热情。我们要多倾听幼儿的“画”音,允许那些“涂鸦式”的作品存在,保护童心,保护童趣。
(二)实践观摩让家长学会欣赏
通过专家讲座,让家长对“听画”有了一些理论的了解,还需要实际操作才能进一步帮助家长掌握“听画”方式,从而从心理欣赏孩子的画。观摩学习:家长走进幼儿园,走进课堂,通过来园观摩学习积累“倾听”幼儿画的好方法,加快“听画”技能成长的脚步。实践操作:在观摩后,组织家长进行实践操作。家长和自己孩子是观察对象,邀请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一对一的观察和记录,记录家长在“听画”过程中的问题和回应方法。反馈指导:活动后,进行反馈,指出好的做法,纠正错误的方式,让家长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反复的实践操作,以达到较好的成效。
孩子不能用语言来充分表达,又不能靠书写文字来表达,他们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讲述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无论画的好坏,成人都应该首先倾听孩子在绘画中想要表达的东西,理解他们所要讲述的内容。我们不可能也不必要让孩子将来都成为画家,而是尽量让他们成为具有美的心灵、美的品德以及成为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人。让幼儿觉得画画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抒发感情的工具。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发展指南》教育部.
[2]《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漓江出版社.
[3]屠美如《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4]鲁斯.斯特劳斯.盖纳,《美术另一种学习语言》,湖南美术出版社.
[5]熊炜 曾冬梅.《儿童涂鸦期不同阶段的教育指导》.早期教育(美术版). 2008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