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RoHS和WEEE两项绿色指令之后,中国企业正面临欧盟的第三波“绿色壁垒”的考验,8月11日起,欧盟EuP指令正式转化为欧盟成员国的法规。专家认为,EuP指令的应对难度远远高于前两项指令,涵盖范围之广,要求之高,可谓史无前例,将严重影响中国相关产业发展和产品出口。]
绿色壁垒升级
EuP指令的全称为“欧洲议会理事会关于建立制定耗能产品环境化设计要求及修改欧洲理事会第92/42/EEC号指令的框架性指令的提案”(简称EuP指令)。EuP指令是2005年7月6日经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通过,旨在从源头着手,在产品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回收、后期处理等一整条产业链,对用能产品提出环保要求。按欧盟EuP指令条文内容所示,原则上包括所有投放市场的用能产品,生成、转换及计量这些能源的产品(不包括运输工具)以及用于装入用能产品中并在市场上独立直接销售给最终用户的部件。
从EuP指令的全名就可看出这道“绿色壁垒”的分量,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工程师蒋建平介绍说,除了载客载货的运输车辆外,所有用能产品都是它涵盖的产品。
EuP指令的核心是生态设计理念,这使它成为环保要求最全面的指令。蒋建平说,EuP指令要求产品在设计之初,就要一揽子解决从设计、原料选用、制造、运输、安装维护直至废弃这“一生”中的环保问题。
EuP指令也有设置贸易壁垒的嫌疑,而且这一壁垒更为隐蔽。蒋建平说,技术相对落后、资金相对短缺的发展中国家很难达到其标准要求。EuP指令是一个确定总体原则的框架指令,而具体的实施细则要分门别类,根据不同产品量身定造。因此,欧盟完全可以先对竞争力较强、对本土产业影响较大的进口产品制定实施措施,提高技术标准。而且,为已有的指令制定实施细则,比重新指定新指令容易快捷得多。
从定义上说,只要是耗能产品及运输能源的产品都包含在EuP指令范围内,而且包括零部件。这里的能源几乎囊括了生活中的各类能源,包括电、水、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但需要注意的是,EuP指令只是一个框架性的指令,目前并没有产品清单。某种具体的产品是否在EuP指令范围内依赖于豁免清单和逐步推出的具体产品的实施措施。这些实施措施将以欧盟指令的形式发布。
家电业恐损失500亿美元
那么,即将实施的EuP指令将对哪些产业、哪些产品影响更大呢?来自海关统计部门的数据显示,较之“饱经欧盟环保指令考验”的家电类产品,包括零部件、电子类产品、灯具机电产品将成为受影响最大的行业。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姚文萍用“一次严酷的大考”来形容即将实施的欧盟EuP指令。她表示,欧盟EuP指令生效后,对我国相关产业未来产生的冲击将比WEEE和RoHS更为严重。原因就是相比WEEE和RoHS指令,EuP指令涵盖了所有用电的产品,且涉及到从设计、制造到使用、维护、回收和后期处理一整条产业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市场咨询中心副主任陸刃波指出,现在能源节约问题是全球性话题,我国家电企业在这方面的表现是不错的。但是,按照EuP指令的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新产品时就要考虑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对能源、环境、自然资源的影响程度。这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确实是个新的挑战。“中国企业通常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产品的节能上,但是却忽视了生产过程中的能耗问题。”
专家预测,这是一个更为隐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有可能给中国家电业带来500亿美元的损失。据商务部调查显示,2006年中国有51.22%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不同程度的影响,而机电高新领域成为受伤最严重的行业,直接损失462亿美元,占当年全部直接损失的60.95%。
据南京海关调查,目前国内大部分机电生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EuP指令的态度仍很消极,这些企业多为外资品牌企业的配件供货商,且多数停留在国际产业链条末端。
尽管目前外商投资企业是机电产品出口的主力,但早已将压力转嫁给上游供货商,而这些承担零组件配套的大多是国内中小企业,间接造成上游供应链的成本压力。专家认为,如果国内企业不对EuP指令加以重视,企业将被迫退出巩固已久的欧盟市场,作为外资品牌上游供货商的生产企业也将面临被排挤的危机。
EuP指令实施将大幅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EuP指令是针对产品从设计到报废的整个周期,企业在产品生产的整个过程中,要全程监测该指令的实施效果,这不仅会增加原材料成本和供应链管理成本,如对上游原材料的控制成本,还将提高设计和制造成本,如在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细节,企业在节能、环保指标等方面进行相应的管理和测试带来的成本。
欧盟市场目前是中国电子信息产品的主要出口地之一。仅就家电产品而言,出口欧盟市场的产品就占我国家电产品出口的1/4。另据统计显示,去年1~11月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累计出口额为3285亿美元。如果EuP指令形成进口技术壁垒,我国电信产品损失肯定将以百亿美元计算。
电信产品节能标准待更新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秘书长高承志指出,在电子信息产品节能方面,我国并非没有标准,然而,最近的一份标准已经是12年前的版本,早已过了有效期。由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非常迅速,大量新产品以及新技术不断涌现,在这样的前提下,国家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到标准滞后的状况,并提出在电子信息产品节能方面需尽快更新标准内容。
高承志表示,目前该协会已经承担了信息产业部委托的相关课题,电子产品节能标准制订的前期调研已经展开。
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黄建忠说,中国要研究提出应对措施及电子信息产品标准的生态化要求,制订节能降耗的行业标准,将节能环保的管理措施贯穿于电子信息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高承志指出,我国制订的电信产品标准与EuP指令相比可能略有不同,但最终我国的节能标准会参照EuP指令有关内容进行制订,进而帮助相关企业解决产品出口壁垒问题。
但是,对多数国内本土电子企业来说,并未体会到污染控制的迫切,有的企业甚至把环保攻坚当作政府的“紧箍咒”。在“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标准工作组”,本土企业仅有13家参与。而外资企业却表现了极大的参与热情,英特尔、惠普、索尼、诺基亚、西门子等74家外资企业参与其中。
爱普生公司有关人士说,“关注电子产品环保方面的规定,在标准制订阶段贯穿我们的建议和主张,并及时按照标准规定调整产品,是我们长期以来的原则。目前,我们已在采购、生产、技术、销售等各环节贯穿环保理念,以求未来取得竞争优势。”
据了解,仅仅制造一台电脑就需要700多种化学原料,其中对人类有害的化学物质达到上百种。中国是电子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庞大的产业规模不仅消耗着大量资源,而且废弃电子信息产品携带的铅、汞、六价铬等有毒有害金属,正在带来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
黄建忠认为,电子信息产业污染控制是推动结构升级的重要契机。对污染严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施强制性淘汰制度,是一种全球趋势。同时,发达国家在继反倾销、技术壁垒、收取高额专利费之后,又采取环保壁垒限制中国电子产品出口,而中国的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额在总出口额中常常要占到1/3以上。对此,中国应有积极的应对措施。
据介绍,已经出台3项行业标准对电子产品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检测方法、污染控制标志都有了明确规定。8月出台的“环保使用期限通则”,规定如果电子产品中含有污染物,企业必须确保其在使用期限内不发生外泄和突变。另有5项标准涉及无铅焊接等内容。
专家指出,三波“绿色指令”既凸显了欧盟针对进口产品设立贸易壁垒的意图,也暴露出我国企业环保意识不强、核心技术缺乏的重大缺陷。欧盟指令的实施在客观上将促进我国电子信息行业的技术改进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时,迫使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加快环保型产品的研制,以更高的水平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