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批判性思维是人的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的使用为语文学习引入批判性思维提供了新契机,本文以现行新教材为研究对象,以学习任务群为板块,对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学习新教材做了初步的思考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语文学习;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学习任务群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进而改善思维,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它有两个特征:一是善于对通常被接受的结论提出疑问和挑战,不是无条件地接受专家和权威的结论;二是用分析性和建设性的论理方式对疑问和挑战提出解释和判断,不是接受不同解释和判断。
为什么要把批判性思维引进语文学习?
以往的语文学习,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观念进行,主要落实了语文的工具性。当然,学习知识不是不对,但是不能止步于此,2020年4月,清华大学钱颖一教授刊发的《不让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他们何以创造》一文中就已经明确指出,教育的价值:从知识到思维。而且,批判性思维也被普遍确立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在现代社会,思维学习与训练越来越受到社会和教育领域的重视,在上文中,钱教授列举了2018年中国高考全国2卷中的作文题就是一个实证。——这个题目考察的就是一种批判性思维能力,超越了传统的知识范围。另外,自2019年9月部编版新教材投入使用,也让我们看到相较于以往教材,新教材更适合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学习,尤其是整本书阅读单元的引入。
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学习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下面就具体的学习任务群进行简单的分析:
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
以必修上第一单元为例加以说明,本单元任务群是以青春激扬为人文主题,围绕诗歌、小说的阅读鉴赏展开。我们在教学时如果只是让学生知道:“沁园春”体现了毛泽东的青春激情、雄视天下的凌云壮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体现了五四精神;只知道“红烛”的奉献精神;“峨日朵雪峰之侧”中卑微而强劲的生命力……我认为教学还只是停留在知识的表层,是一种低阶的学习。
当然,教学中除此以外,我们还会引导学习多种创作诗歌的艺术手法及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方法,但这还是停留在知识的讲授层面,从思维训练的角度来讲还是不够的。
我们还应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作经验,扣住“青春激扬”这个人文主题进行思考,谈谈自己对本单元学习知识层面之外的思考与质疑,并运用分析、推断、论证等方法来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样,势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会得到一定的训练。
写作任务群的相关分析在后文有详细讲解,这里暂不做论述。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
本任务群是以写实为主,作品反映的是革命传统、革命精神、革命榜样。在教学中,如果我们只是让学生了解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文中一届政协召开的背景、职能、工作任务、对新中国的意义,那这节课便成了政治课;如果《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两篇回忆录,只是让学生了解了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和八路军救助日本孤儿的意义……那这样的语文课堂就又陷入了低阶学习的漩涡;当然,本单元教学也可从文体出发,让学生掌握演讲稿、回忆录、新闻作品的各自特点,但这仍是知识层面的。
我们要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引导:本单元的这些文章离我们现实生活过于遥远,还有必要学习吗?以《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例,学生可能会联系现实生活,通过分析、推断、选择、论证,给我们以惊喜——文中写焦裕禄的斗争是与自然灾害的斗争,这样的斗争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特别是经历过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高中生,他们通过自己的分析也更能明确,无论哪个时代,我们都需要焦裕禄的这种奋斗、抗争的精神。
由此可见,批判性思维学习并不等同于否定,而是通过分析、推断、选择、论证,进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
本任务群所选的是先秦诸子的作品,目的是使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有一定的了解。在教学中,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们只看作文言文来学习,还要看到它们的哲学价值、史学价值。在学习时,我们让学生了解儒家的君子人格和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相关概念、孟子人之初性本善的思想、老庄的辩证思考、墨子兼爱思想。
但是,只了解这些是不够的,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批判性思维学习才更能彰显新教材的价值。如:可以把儒家所讲的“仁爱”与墨家所讲的“兼爱”进行比较,思考两者的出发点、落脚点。学生们通过寻找资料、分析、推断、选择、论证得出更深一层的理解:墨家主张爱无差别、无等级,人人平等的相爱,反对战争,代表的是社会中下层人民的政治诉求,而儒家的“仁爱”是有等级的爱,讲究尊卑秩序,讲究推己及人。当然,我们也可以结合现实,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先秦诸子的智慧光耀千年,在当下社会,哪一种观点学说更具有现实意义呢?学生们在分析、推断、选择、论证的过程中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得以实现。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
在统编教材高中语文国家级培训班讲话中,温儒敏教授指出,“整本书阅读”是统编新教材中的新课程,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读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教材编写者的设计初衷显然是非常合理的,这种改动相对于以往的教材只截取一个片段更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以华师大版本的教材为例,为了让学生接触名著《红楼梦》,编者节选了“香菱学诗”这一片段,在节选的片段中再现了香菱学诗、黛玉教诗的过程,塑造了一个苦志学诗的女子形象。很多学生通过对节选片段的学习就会出现“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样粗浅的认知,这对于《红楼梦》的整体作品思想内容的学习无疑是断章取义。上海特级教师余党绪老师也曾在《我们应该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学语文》一文中以《水浒传》为例,明确指出,在语文教材的名著节选中,很多同学的學习都如盲人摸象一般,无法理解和学精,更谈不上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学习了。 通过新旧教材的比较,我们发现本次教材的整改重编,加入的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更利于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和学习,在学习统编教材必修下第七单元《红楼梦》时,学生们可以整体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并以其为基础背景,从自己感触最深的地方入手分析、论证、思辨、评估、判断……
写作学习任务群
温儒敏教授在讲话中指出,现在高中语文提倡“学习任务群教学”教学,希望以“学习任务”来整合单元教学,这样,可以拓展阅读面,扩大阅读量,同时,这也有助于解决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的“读书少”的问题。
根据下面表格一的呈现,我们会发现,的确,新教材的编排能够实现编书者扩大学生阅读量、读与写相结合的编写意图,初看是合情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但是,仔细分析表格一,再立足于具体的学情,我们对现有教材的编排进行批判性的调整与重组也还是需要的。
表格一中,部编教材写作教学的安排内容丰富,涉及各种文体,仔细分析、整合,会发现要求写作学习的有三类文章:文学类、实用类、论述类,但分散在三本教材中交错进行,因为学习时间长且交错进行,很容易出现同类型文章写作学习断档的现象,学生对每一类型的写作都是浅尝辄止。为了将读与写结合的教材编写理念最优化,也更符合学生学习认知规律,下面将高一两册教材按文学类、实用类、论述类文章加以调整:
整合后文学类范畴的选文有诗歌、小说、散文,学生在学习后及时学习相应的诗歌創作、引人入胜的叙事、写散文时情景交融。这样的调整既不会打破原有的单元任务群的“人文主题”,又会强化文学类作品写作的学习,一举两得。实用类、论述类相关作品的写作学习亦然。
运用批判性思维学习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继续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和时代的需求,我们教师必须提高我们的专业和理论水平,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实实在在地将批判性思维学习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钱颖一.《不让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他们何以创造》.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0.(4)
[2]温儒敏.《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特色与使用建议》.课程·教材·教法.2019.(10)
[3]余党绪.聂建平.张震麒.《我们应该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学语文》.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2)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语文学习;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学习任务群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进而改善思维,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它有两个特征:一是善于对通常被接受的结论提出疑问和挑战,不是无条件地接受专家和权威的结论;二是用分析性和建设性的论理方式对疑问和挑战提出解释和判断,不是接受不同解释和判断。
为什么要把批判性思维引进语文学习?
以往的语文学习,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观念进行,主要落实了语文的工具性。当然,学习知识不是不对,但是不能止步于此,2020年4月,清华大学钱颖一教授刊发的《不让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他们何以创造》一文中就已经明确指出,教育的价值:从知识到思维。而且,批判性思维也被普遍确立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在现代社会,思维学习与训练越来越受到社会和教育领域的重视,在上文中,钱教授列举了2018年中国高考全国2卷中的作文题就是一个实证。——这个题目考察的就是一种批判性思维能力,超越了传统的知识范围。另外,自2019年9月部编版新教材投入使用,也让我们看到相较于以往教材,新教材更适合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学习,尤其是整本书阅读单元的引入。
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学习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下面就具体的学习任务群进行简单的分析:
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
以必修上第一单元为例加以说明,本单元任务群是以青春激扬为人文主题,围绕诗歌、小说的阅读鉴赏展开。我们在教学时如果只是让学生知道:“沁园春”体现了毛泽东的青春激情、雄视天下的凌云壮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体现了五四精神;只知道“红烛”的奉献精神;“峨日朵雪峰之侧”中卑微而强劲的生命力……我认为教学还只是停留在知识的表层,是一种低阶的学习。
当然,教学中除此以外,我们还会引导学习多种创作诗歌的艺术手法及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方法,但这还是停留在知识的讲授层面,从思维训练的角度来讲还是不够的。
我们还应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作经验,扣住“青春激扬”这个人文主题进行思考,谈谈自己对本单元学习知识层面之外的思考与质疑,并运用分析、推断、论证等方法来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样,势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会得到一定的训练。
写作任务群的相关分析在后文有详细讲解,这里暂不做论述。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
本任务群是以写实为主,作品反映的是革命传统、革命精神、革命榜样。在教学中,如果我们只是让学生了解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文中一届政协召开的背景、职能、工作任务、对新中国的意义,那这节课便成了政治课;如果《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两篇回忆录,只是让学生了解了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和八路军救助日本孤儿的意义……那这样的语文课堂就又陷入了低阶学习的漩涡;当然,本单元教学也可从文体出发,让学生掌握演讲稿、回忆录、新闻作品的各自特点,但这仍是知识层面的。
我们要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引导:本单元的这些文章离我们现实生活过于遥远,还有必要学习吗?以《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例,学生可能会联系现实生活,通过分析、推断、选择、论证,给我们以惊喜——文中写焦裕禄的斗争是与自然灾害的斗争,这样的斗争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特别是经历过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高中生,他们通过自己的分析也更能明确,无论哪个时代,我们都需要焦裕禄的这种奋斗、抗争的精神。
由此可见,批判性思维学习并不等同于否定,而是通过分析、推断、选择、论证,进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
本任务群所选的是先秦诸子的作品,目的是使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有一定的了解。在教学中,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们只看作文言文来学习,还要看到它们的哲学价值、史学价值。在学习时,我们让学生了解儒家的君子人格和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相关概念、孟子人之初性本善的思想、老庄的辩证思考、墨子兼爱思想。
但是,只了解这些是不够的,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批判性思维学习才更能彰显新教材的价值。如:可以把儒家所讲的“仁爱”与墨家所讲的“兼爱”进行比较,思考两者的出发点、落脚点。学生们通过寻找资料、分析、推断、选择、论证得出更深一层的理解:墨家主张爱无差别、无等级,人人平等的相爱,反对战争,代表的是社会中下层人民的政治诉求,而儒家的“仁爱”是有等级的爱,讲究尊卑秩序,讲究推己及人。当然,我们也可以结合现实,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先秦诸子的智慧光耀千年,在当下社会,哪一种观点学说更具有现实意义呢?学生们在分析、推断、选择、论证的过程中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得以实现。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
在统编教材高中语文国家级培训班讲话中,温儒敏教授指出,“整本书阅读”是统编新教材中的新课程,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读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教材编写者的设计初衷显然是非常合理的,这种改动相对于以往的教材只截取一个片段更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以华师大版本的教材为例,为了让学生接触名著《红楼梦》,编者节选了“香菱学诗”这一片段,在节选的片段中再现了香菱学诗、黛玉教诗的过程,塑造了一个苦志学诗的女子形象。很多学生通过对节选片段的学习就会出现“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样粗浅的认知,这对于《红楼梦》的整体作品思想内容的学习无疑是断章取义。上海特级教师余党绪老师也曾在《我们应该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学语文》一文中以《水浒传》为例,明确指出,在语文教材的名著节选中,很多同学的學习都如盲人摸象一般,无法理解和学精,更谈不上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学习了。 通过新旧教材的比较,我们发现本次教材的整改重编,加入的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更利于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和学习,在学习统编教材必修下第七单元《红楼梦》时,学生们可以整体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并以其为基础背景,从自己感触最深的地方入手分析、论证、思辨、评估、判断……
写作学习任务群
温儒敏教授在讲话中指出,现在高中语文提倡“学习任务群教学”教学,希望以“学习任务”来整合单元教学,这样,可以拓展阅读面,扩大阅读量,同时,这也有助于解决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的“读书少”的问题。
根据下面表格一的呈现,我们会发现,的确,新教材的编排能够实现编书者扩大学生阅读量、读与写相结合的编写意图,初看是合情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但是,仔细分析表格一,再立足于具体的学情,我们对现有教材的编排进行批判性的调整与重组也还是需要的。
表格一中,部编教材写作教学的安排内容丰富,涉及各种文体,仔细分析、整合,会发现要求写作学习的有三类文章:文学类、实用类、论述类,但分散在三本教材中交错进行,因为学习时间长且交错进行,很容易出现同类型文章写作学习断档的现象,学生对每一类型的写作都是浅尝辄止。为了将读与写结合的教材编写理念最优化,也更符合学生学习认知规律,下面将高一两册教材按文学类、实用类、论述类文章加以调整:
整合后文学类范畴的选文有诗歌、小说、散文,学生在学习后及时学习相应的诗歌創作、引人入胜的叙事、写散文时情景交融。这样的调整既不会打破原有的单元任务群的“人文主题”,又会强化文学类作品写作的学习,一举两得。实用类、论述类相关作品的写作学习亦然。
运用批判性思维学习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继续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和时代的需求,我们教师必须提高我们的专业和理论水平,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实实在在地将批判性思维学习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钱颖一.《不让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他们何以创造》.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0.(4)
[2]温儒敏.《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特色与使用建议》.课程·教材·教法.2019.(10)
[3]余党绪.聂建平.张震麒.《我们应该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学语文》.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