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体育弱势学生是指那些在体育学习行为方面发生偏差、体育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把这个特殊群体的学生教好、教会是体育教师的责任,是当前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调查研究,进行合理有效的归类总结,分析这个特殊群体的存在原因,了解并掌握其特点,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体育教学实践,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使每个受教育者都受益,都有发展,使教育更好地接近教育方针所提出的目标,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 小学体育 弱势群体 成因 对策
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一个班级中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约占15%~20%,另60%~70%学生是属于可塑性较强的,而余下的15%~20%学生则是体育教学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们的个体因素与其他学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们的教育是使每个受教育者都受益,都有发展。因此,我们在具体的体育教学实践中要提高小学体育弱势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上好体育课的自信心,并能有的放矢地采取积极、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
一、体育弱势学生的心理情况
1.运动积极性不高,自暴自弃。由于家庭、观念等因素影响,认为只要文化知识好就行,不认真完成体育课上的任务,考核不达标也无所谓,久而久之,对体育运动失去了兴趣。
2.自尊心过强,意志力薄弱。一些学生由于自尊心过强,不愿在大庭广众下“出丑”,承受不了失败、挫折,不愿意参与运动,甘愿放弃体育学习。
3.自卑、害怕心理。一些学生因对自己没有充分的信心,总觉得自己不行,因此放不开手脚练习,从而限制了能力的发挥;或者觉得自己即使努力也技不如人,无法赶上其他学生,练习时放不开思想包袱,显得胆小、怯懦。还有的学生天生胆小,特别是面对某些器械练习和耐久跑时产生畏惧心理,再加上怕失败后遭同学的饥笑,课上不愿练习或消极练习,结果导致体育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二、关于体育弱势学生的教学对策
体育弱势学生群体的存在时常困扰着体育教师。我们进一步了解体育弱势学生的心理活动,他们普遍反映:在学习的过程中,心理负担较大、自卑心理严重、害怕教师的不耐烦和同学的嘲笑、不敢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自己失去信心,同时他们也流露出对其他同学的羡慕。我们针对体育弱势学生的心理活动以及主要表现特征,在体育实践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下手:
1.使体育弱势学生充分认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学校体育对于小学生来说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学校体育有其独特的功能,例如健身功能、健心功能、启智功能、娱乐功能等,这些功能也是当代小学生除了学业之外所需完善的方面。体育弱势学生只有了解了学生体育的功能、认识了锻炼身体的重要性,才能重视体育课、才能自觉地克服体育锻炼方面的种种困难,课外仍能坚持锻炼、增强体质。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厌其烦、耐心地把锻炼身体和体育课的重要性讲清楚、讲透彻,使体育弱势学生真正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接受体育课。
2.培养体育弱势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体育弱势学生从根本上说是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我们要帮他们分析弱势的方面和已有的优势,帮他们量身定做练习计划,并定期地给予指导和检查,使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进步。体育弱势学生常常是自尊心与自卑感交织在一起,使他们处于反复无常的心理动荡之中,从而常常游离于集体之外,对教师、同学自我封闭,不信任他人。体育教师可以分析学生各自的优势,利用集体项目,有效地调动他们的积极心理因素,消除孤独感、自卑感。
3.运用竞争项目,全面认识自我,增强上进心。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特点,把握他们的心理承受限度,开展各类竞赛活动,充分调动其潜能,发挥其优势,激发学生的活力,增强上进心,让他们全面了解自己,认清他人。我一直对学生说:你这一个项目不好,但在另一个项目上不一定不好,或许经过努力还可以拿第一!只有清楚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才能消除心理上存在的片面的、消极的评价效应,增强上进心,并将这种健康的心理迁移到学习中去,产生进步的动力。
4.切实贯彻“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多年来,我们对这一基本教学原则是挂在嘴上和写在纸上较多,而真正落在实处则不够。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必须改变那种在教学和考核评价中将“弱势群体”和一般学生不加区分的传统做法。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要对他们更为耐心细致的重点辅导;其次,要根据他们实际,降低教材难度和学习要求。在考核评价上,应以他们努力与进步的程度为主,不应照搬标准。
5.采取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我们可以采取班级里分组教学的形式,即在正常的全体教学之后,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把本班体育弱势学生组成一组,先把掌握技术技能的要求降低,针对每个人具体的问题具体加以指导,告诉他们不跟别人比而先跟自己比,打好基础迎头赶上。而且鼓励体育弱势组的学生尽快掌握技术要领,回到正常的队伍里。
6.体育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无疑,教师都喜欢教基础好、有一定水平的学生,基础差、水平低的学生极可能会影响教学质量的好坏和教学任务的完成。但把基础差、水平低的学生教好、教会是体育教师的责任,也是我们当前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教师不防把对体育弱势学生的教育过程当作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思想觉悟水平的实践经历。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给予学生更多的爱心,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尊重他们的意见、正面引导、善于启发。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细心地发现,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学生缺点也要及时发现,正确地加以引导、改进。教师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必定提升体育弱势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一旦他们接受了自己的体育教师,那么他们也会逐渐喜欢上体育课。
关键词 小学体育 弱势群体 成因 对策
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一个班级中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约占15%~20%,另60%~70%学生是属于可塑性较强的,而余下的15%~20%学生则是体育教学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们的个体因素与其他学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们的教育是使每个受教育者都受益,都有发展。因此,我们在具体的体育教学实践中要提高小学体育弱势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上好体育课的自信心,并能有的放矢地采取积极、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
一、体育弱势学生的心理情况
1.运动积极性不高,自暴自弃。由于家庭、观念等因素影响,认为只要文化知识好就行,不认真完成体育课上的任务,考核不达标也无所谓,久而久之,对体育运动失去了兴趣。
2.自尊心过强,意志力薄弱。一些学生由于自尊心过强,不愿在大庭广众下“出丑”,承受不了失败、挫折,不愿意参与运动,甘愿放弃体育学习。
3.自卑、害怕心理。一些学生因对自己没有充分的信心,总觉得自己不行,因此放不开手脚练习,从而限制了能力的发挥;或者觉得自己即使努力也技不如人,无法赶上其他学生,练习时放不开思想包袱,显得胆小、怯懦。还有的学生天生胆小,特别是面对某些器械练习和耐久跑时产生畏惧心理,再加上怕失败后遭同学的饥笑,课上不愿练习或消极练习,结果导致体育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二、关于体育弱势学生的教学对策
体育弱势学生群体的存在时常困扰着体育教师。我们进一步了解体育弱势学生的心理活动,他们普遍反映:在学习的过程中,心理负担较大、自卑心理严重、害怕教师的不耐烦和同学的嘲笑、不敢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自己失去信心,同时他们也流露出对其他同学的羡慕。我们针对体育弱势学生的心理活动以及主要表现特征,在体育实践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下手:
1.使体育弱势学生充分认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学校体育对于小学生来说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学校体育有其独特的功能,例如健身功能、健心功能、启智功能、娱乐功能等,这些功能也是当代小学生除了学业之外所需完善的方面。体育弱势学生只有了解了学生体育的功能、认识了锻炼身体的重要性,才能重视体育课、才能自觉地克服体育锻炼方面的种种困难,课外仍能坚持锻炼、增强体质。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厌其烦、耐心地把锻炼身体和体育课的重要性讲清楚、讲透彻,使体育弱势学生真正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接受体育课。
2.培养体育弱势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体育弱势学生从根本上说是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我们要帮他们分析弱势的方面和已有的优势,帮他们量身定做练习计划,并定期地给予指导和检查,使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进步。体育弱势学生常常是自尊心与自卑感交织在一起,使他们处于反复无常的心理动荡之中,从而常常游离于集体之外,对教师、同学自我封闭,不信任他人。体育教师可以分析学生各自的优势,利用集体项目,有效地调动他们的积极心理因素,消除孤独感、自卑感。
3.运用竞争项目,全面认识自我,增强上进心。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特点,把握他们的心理承受限度,开展各类竞赛活动,充分调动其潜能,发挥其优势,激发学生的活力,增强上进心,让他们全面了解自己,认清他人。我一直对学生说:你这一个项目不好,但在另一个项目上不一定不好,或许经过努力还可以拿第一!只有清楚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才能消除心理上存在的片面的、消极的评价效应,增强上进心,并将这种健康的心理迁移到学习中去,产生进步的动力。
4.切实贯彻“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多年来,我们对这一基本教学原则是挂在嘴上和写在纸上较多,而真正落在实处则不够。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必须改变那种在教学和考核评价中将“弱势群体”和一般学生不加区分的传统做法。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要对他们更为耐心细致的重点辅导;其次,要根据他们实际,降低教材难度和学习要求。在考核评价上,应以他们努力与进步的程度为主,不应照搬标准。
5.采取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我们可以采取班级里分组教学的形式,即在正常的全体教学之后,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把本班体育弱势学生组成一组,先把掌握技术技能的要求降低,针对每个人具体的问题具体加以指导,告诉他们不跟别人比而先跟自己比,打好基础迎头赶上。而且鼓励体育弱势组的学生尽快掌握技术要领,回到正常的队伍里。
6.体育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无疑,教师都喜欢教基础好、有一定水平的学生,基础差、水平低的学生极可能会影响教学质量的好坏和教学任务的完成。但把基础差、水平低的学生教好、教会是体育教师的责任,也是我们当前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教师不防把对体育弱势学生的教育过程当作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思想觉悟水平的实践经历。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给予学生更多的爱心,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尊重他们的意见、正面引导、善于启发。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细心地发现,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学生缺点也要及时发现,正确地加以引导、改进。教师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必定提升体育弱势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一旦他们接受了自己的体育教师,那么他们也会逐渐喜欢上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