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是农业生产大国,果树生产一直是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水果产量一直保持增长趋势,但却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以病虫害最为严重,这就要求要不断引进防治技术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为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6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果业在很多地区已经成为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但是不同地区的病虫害也使不同区域遭受到很大的经济损失,问题根源在于不能有效的掌握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因此,以防止新技术预防果树的病虫害有着重大的意义。
1 果树病虫害防治中的问题与弊端
1.1 管理方法不当,果农综合能力不够
目前许多果园的管理与果农的技术水平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技术上,栽培知识的匮乏、基础设施的陈旧、管理方式的粗放、经营水平的低下导致了果业发展停滞不前。
1.2 农药使用与操作存在很多问题
很多果农对果园进行管理都存在这样一种现状,即没有病虫不用药,见到病虫乱用药。在错过最佳防治时期后,混用农药,未按规定进行配制,喷洒过程中以药性越强越有效的观点来考虑问题,既没有保证果品的品质,也没有起到应有的防治效果[1]。
1.3 忽视自然生态规律
果园实际上是一种生态系统,果农不懂得利用自然界规律去预防和控制病虫害,忽视果园的清洁工作,使有害生物不断滋生,有益生物数量不断减少,最终会导致生态平衡失调,无法有效的控制病虫害。
2 果树病虫害防治的技术研究
2.1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果树抗病能力
一般来看,果树树体的健壮是抗病能力的基础,许多病害的发生都与树势的强弱息息相关。保持树势健壮的最主要的途径是科学的管理肥水,保证树体的合理负载。通常采用疏花蔬果的手段来控制产量、保证合理负载并且保持树体的健壮。在果树生长阶段,果农要根据树种的不同特点,注意控制灌水,使果树发育得到充实的保障,要进行配方施肥,避免只施氮肥,注重施用微肥、磷肥、钾肥等。最终达到稳产、优质的效果[2]。
2.2保持树冠内部通风,合理修剪
树冠内部通风透光条件较差时,病害会以飞快的速度蔓延,造成树势衰弱的情况。反之,树体结果良好的条件下,病原微生物不能轻易的侵染和繁殖,在喷农药时也不会留下死角。也要做到果园及果树的清洁,及时清除枯枝、园内的落叶、雜草等。对被害的病枝进行剪除,定期的刮削老树皮都可以帮助达到防治的效果。因此科学地对树体进行整形修剪,做好园内的清洁工作,保证合理的树体结构,不仅能够帮助减少病虫危害,也是高产、稳产的必要保证[3]。
2.3农药使用的注意事项
使用农药必须做到减少果实上农药的残留,在选择时,以无公害的对症农药优先考虑,禁止使用国家禁用的农药。许多果农经常混用农药,将酸碱性的农药混用、微生物农药与杀菌剂混用,既降低药效、增加了成本,也对果品造成药害。一般建议多使用植物源、矿物源、动物源、微生物以及特异性农药。对于农药的浓度一定要严格配制,不能随意提高和缩小农药的密度,否则会发生药害,造成污染,达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要把握时机进行交替使用农药,果农在使用农药之前,必须掌握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找出病虫害的弱点,对药剂进行交替使用,也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绿色防治技术
传统的防治技术一般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础,根据病虫害发生的规律进行化学防治,而绿色防治技术一般是指在传统防治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生态控制与生物防治控制病虫害危害。其中生态控制又可称为生态调控,以生态学原理作指导,利用有害生物与有益生物相互依存、制约的关系,创造不利于害虫生存和有利于有益生物繁殖的环境条件,使有益微生物的自然控制作用增强,有害生物的危害水平降低,从而使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得到优化,最明显的实例就是在柑桔果园中种植百花草,可以有效的控制红蜘蛛数量,减少红蜘蛛的危害。此外生物防治对辅助生态调控方面也有很大的帮助,它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引进有益生物、有益基因的策略稳定生态系统的平衡,如控制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度、以有益生物对抗有害生物的侵染以及诱导树体本身的抗性进行自我保护等。发达地区通常会引进国外生产的有害生物的天敌,国内也有很多进行室内人工繁殖天敌来抑制病原菌的滋生。果园也是一种生态系统,只有果树的生长环境稳定,病虫害的威胁才会不断减少。所以绿色防治技术是预防和控制果树病虫害的有效方法。
2.5 提高果园管理水平与果农综合技术水平
无论引进哪种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对于操作人员都需要具备很高的技术水平。果园管理者要提高和改善管理水平,做到管理水平与新技术相接轨。果农必须经过正规的培训和学习,掌握新的防治技术,这样才能在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使防治工作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3 结论
果树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在不断地探索、改进和总结中进行,引进新的防治技术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以往的传统防治方式,只有做到传统方法与新技术相结合,才能使果品产业在现代社会中立足。
参考文献
[1] 贾中伏. 果树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14,6(15):12-15.
[2] 李金贵. 浅析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J].现代化农业,2012,3(15):
28.
[3] 兰庆国. 浅析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中的绿色技术与传统方法[J].吉林农业,2011,6(16):3-5.
作者简介:窦晓青(1985-),女,汉族,山西平遥人,天津市农工商津港公司。研究方向:植物保护。
关键词: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6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果业在很多地区已经成为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但是不同地区的病虫害也使不同区域遭受到很大的经济损失,问题根源在于不能有效的掌握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因此,以防止新技术预防果树的病虫害有着重大的意义。
1 果树病虫害防治中的问题与弊端
1.1 管理方法不当,果农综合能力不够
目前许多果园的管理与果农的技术水平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技术上,栽培知识的匮乏、基础设施的陈旧、管理方式的粗放、经营水平的低下导致了果业发展停滞不前。
1.2 农药使用与操作存在很多问题
很多果农对果园进行管理都存在这样一种现状,即没有病虫不用药,见到病虫乱用药。在错过最佳防治时期后,混用农药,未按规定进行配制,喷洒过程中以药性越强越有效的观点来考虑问题,既没有保证果品的品质,也没有起到应有的防治效果[1]。
1.3 忽视自然生态规律
果园实际上是一种生态系统,果农不懂得利用自然界规律去预防和控制病虫害,忽视果园的清洁工作,使有害生物不断滋生,有益生物数量不断减少,最终会导致生态平衡失调,无法有效的控制病虫害。
2 果树病虫害防治的技术研究
2.1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果树抗病能力
一般来看,果树树体的健壮是抗病能力的基础,许多病害的发生都与树势的强弱息息相关。保持树势健壮的最主要的途径是科学的管理肥水,保证树体的合理负载。通常采用疏花蔬果的手段来控制产量、保证合理负载并且保持树体的健壮。在果树生长阶段,果农要根据树种的不同特点,注意控制灌水,使果树发育得到充实的保障,要进行配方施肥,避免只施氮肥,注重施用微肥、磷肥、钾肥等。最终达到稳产、优质的效果[2]。
2.2保持树冠内部通风,合理修剪
树冠内部通风透光条件较差时,病害会以飞快的速度蔓延,造成树势衰弱的情况。反之,树体结果良好的条件下,病原微生物不能轻易的侵染和繁殖,在喷农药时也不会留下死角。也要做到果园及果树的清洁,及时清除枯枝、园内的落叶、雜草等。对被害的病枝进行剪除,定期的刮削老树皮都可以帮助达到防治的效果。因此科学地对树体进行整形修剪,做好园内的清洁工作,保证合理的树体结构,不仅能够帮助减少病虫危害,也是高产、稳产的必要保证[3]。
2.3农药使用的注意事项
使用农药必须做到减少果实上农药的残留,在选择时,以无公害的对症农药优先考虑,禁止使用国家禁用的农药。许多果农经常混用农药,将酸碱性的农药混用、微生物农药与杀菌剂混用,既降低药效、增加了成本,也对果品造成药害。一般建议多使用植物源、矿物源、动物源、微生物以及特异性农药。对于农药的浓度一定要严格配制,不能随意提高和缩小农药的密度,否则会发生药害,造成污染,达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要把握时机进行交替使用农药,果农在使用农药之前,必须掌握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找出病虫害的弱点,对药剂进行交替使用,也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绿色防治技术
传统的防治技术一般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础,根据病虫害发生的规律进行化学防治,而绿色防治技术一般是指在传统防治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生态控制与生物防治控制病虫害危害。其中生态控制又可称为生态调控,以生态学原理作指导,利用有害生物与有益生物相互依存、制约的关系,创造不利于害虫生存和有利于有益生物繁殖的环境条件,使有益微生物的自然控制作用增强,有害生物的危害水平降低,从而使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得到优化,最明显的实例就是在柑桔果园中种植百花草,可以有效的控制红蜘蛛数量,减少红蜘蛛的危害。此外生物防治对辅助生态调控方面也有很大的帮助,它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引进有益生物、有益基因的策略稳定生态系统的平衡,如控制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度、以有益生物对抗有害生物的侵染以及诱导树体本身的抗性进行自我保护等。发达地区通常会引进国外生产的有害生物的天敌,国内也有很多进行室内人工繁殖天敌来抑制病原菌的滋生。果园也是一种生态系统,只有果树的生长环境稳定,病虫害的威胁才会不断减少。所以绿色防治技术是预防和控制果树病虫害的有效方法。
2.5 提高果园管理水平与果农综合技术水平
无论引进哪种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对于操作人员都需要具备很高的技术水平。果园管理者要提高和改善管理水平,做到管理水平与新技术相接轨。果农必须经过正规的培训和学习,掌握新的防治技术,这样才能在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使防治工作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3 结论
果树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在不断地探索、改进和总结中进行,引进新的防治技术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以往的传统防治方式,只有做到传统方法与新技术相结合,才能使果品产业在现代社会中立足。
参考文献
[1] 贾中伏. 果树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14,6(15):12-15.
[2] 李金贵. 浅析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J].现代化农业,2012,3(15):
28.
[3] 兰庆国. 浅析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中的绿色技术与传统方法[J].吉林农业,2011,6(16):3-5.
作者简介:窦晓青(1985-),女,汉族,山西平遥人,天津市农工商津港公司。研究方向:植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