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一提到错误,很多人都会想到粗心,粗心当然是错误形成的原因,但是不粗心就一定能避免错误吗?把错误笼统地归结为粗心,不做具体分析,结果只会掩盖真正的原因,如果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用学生的思维方式认真倾听学生错误的思考过程,不但会找到错误的真正原因,还会发现错误想法中有很多精彩。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让错误闪亮数学课堂。
关键词: 错误 倾听 措施
一、引言
小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和成人不同,学习中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因此,我们要把握好学生的每一个错误信息,准确分析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努力挖掘错误的潜在资源,让错误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面对学生错误时的一些意外收获。
二、延缓评价,让“错误”不攻自破
每当一种意见提出时,教师都请学生给予评判,他们或分析或争论或同意,自己处理。在学生解答问题时,教师对学生解答的评价不是按标准答案,而是用语言提示诱发、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独创性;对学生理解不正确或不完善的地方,教师根据学生错误所在补充设问,点拨学生引发讨论,引起深入思考,让学生在不断的争辩中明确认识,经历自悟自得的创新过程,进而排除谬误,获取真知。
案例:在学习完“比”的知识后,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小圆的半径=1,大圆的半径=2,求出它们的半径比、周长比、面积比分别是多少?学生套用公式计算后回答:圆的半径比是1:2,周长比是1:2,面积比是1:4。我继续追问:你有什么发现?通过观察大部分学生认为面积比是半径和周长比的2倍。我顺势问:为什么是2倍?一个学生回答:r的平方就是r乘2,所以是2倍。此话一出,底下学生开始窃窃私语。一个学生举手说:好像应该是平方的关系。我没有做出任何评价,紧接着又出了一道题:小圆的半径=3,大圆的半径=4,求出它们的半径比、周长比、面积比分别是多少?很快大家的答案出来了:圆的半径比是3:4,周长比是3:4,面积比是9:16。由此,学生通过对比观察,验证面积比不是半径和周长比的2倍关系,而是平方的关系。
通过这一简单的讨论错误的过程,我们班学生在这类题上再没发生过错误。我认为无论在教学过程中还是练习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远比教师指出并纠正错误要好很多。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倾听学生的错误,并根据错误展开教学,让课堂因错而更精彩。
三、直面错误,让“错误”充分暴露
教学中,学生的错误作为一种非预设的教学资源,通过教师的合理利用,不仅可以避免学生出现类似的问题,而且可以培养教师和学生的纠错能力,以使知识掌握得更牢固。教师将学生的错误充分暴露,步步追问,使学生推翻原先的错误观点,进而更深刻地认识本质。
案例:学生学会了用直尺量一定长度的线段后,我出示了一长一短两条线段。
师:第一条线段有多长?(这条线段下面对应的尺子从刻度0到刻度9)
生:9厘米。师:第二条线段呢?(这条线段下面对应的尺子从刻度3到刻度9)。
生1:9厘米。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1:因为线段的末端对着刻度9。
师:这么说两条线段是同样长的吧?
生(齐回答):不是,第一条线段长?
师:可是这两条都是9厘米?为什么就不一样长了呢?
生1仔细观察后说:第二条应该是6厘米。
师:能说说原因吗?
生1:因为第二条线段的第一个端点对着的不是刻度0,而是刻度3,刻度3到刻度9是6厘米。
师:说得真好,你真是个善于思考、勇于发现并改正错误的好孩子!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1其实是懂测量方法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当做不知情,静观其变,给孩子提供观察发现的空间,从而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质疑,在辩论中明理,这样一些不明白测量方法的学生也能因此理解方法,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四、善待错误,让“错误”发挥价值
课堂中的“错误”其价值并不在于“错误”本身,而在于“错误”背后的创新过程。实现了“错误”背后的创新价值,才真正使课堂中的“错误”变成重要的课程资源,这原本就是新课程中的教育理念,也是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所在。
案例:一年级计算课中,一个学生把23-5算成了22。其他学生马上说:“不对!不对!”这时我没有简单地请答错的学生坐下,而是很亲切地对他说:“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这位学生不好意思地反应过来了:个位3-5不够减。我就直接反过来用5-3了。我马上说:“反过来算也有道理呀!”同学们都有些奇怪,我接着说:“瞧,5-3得2,说明3-5还欠2个,咱们从20里还上欠的这2个,得18就对了!”在我的解说下,学生听明白了,答错的学生不再那么不好意思,点点头坐下了。
教师巧妙地利用学生发言中的一个小错误,引出一种新算法,既保护答错学生的自尊心,又使其他学生了解一种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我想教师只有敏锐地发现这些精彩的错误,耐心扣问,静静倾听,深入挖掘,有效生成,才会走进学生心灵,走进教材,生成精彩生动的课堂。
在现实教学中面对学生的错误处理方法还有很多,当学生发生错误时,留给他一点思考的时间,让他自己想想问题出在哪儿,而不是用成人惯有的眼光衡量。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时刻关注学生的信息,倾听学生的想法,就一定能变废为宝,让“错误”演义精彩课堂。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黎美艳.关注学生错误的成因及分析对策.小学教学参考,2011(10).
[3]张月芳.小学数学课堂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小学数学学科,2010.
[4]王霞.动态生成:无法预约的精彩.广西教育,2012(4).
关键词: 错误 倾听 措施
一、引言
小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和成人不同,学习中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因此,我们要把握好学生的每一个错误信息,准确分析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努力挖掘错误的潜在资源,让错误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面对学生错误时的一些意外收获。
二、延缓评价,让“错误”不攻自破
每当一种意见提出时,教师都请学生给予评判,他们或分析或争论或同意,自己处理。在学生解答问题时,教师对学生解答的评价不是按标准答案,而是用语言提示诱发、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独创性;对学生理解不正确或不完善的地方,教师根据学生错误所在补充设问,点拨学生引发讨论,引起深入思考,让学生在不断的争辩中明确认识,经历自悟自得的创新过程,进而排除谬误,获取真知。
案例:在学习完“比”的知识后,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小圆的半径=1,大圆的半径=2,求出它们的半径比、周长比、面积比分别是多少?学生套用公式计算后回答:圆的半径比是1:2,周长比是1:2,面积比是1:4。我继续追问:你有什么发现?通过观察大部分学生认为面积比是半径和周长比的2倍。我顺势问:为什么是2倍?一个学生回答:r的平方就是r乘2,所以是2倍。此话一出,底下学生开始窃窃私语。一个学生举手说:好像应该是平方的关系。我没有做出任何评价,紧接着又出了一道题:小圆的半径=3,大圆的半径=4,求出它们的半径比、周长比、面积比分别是多少?很快大家的答案出来了:圆的半径比是3:4,周长比是3:4,面积比是9:16。由此,学生通过对比观察,验证面积比不是半径和周长比的2倍关系,而是平方的关系。
通过这一简单的讨论错误的过程,我们班学生在这类题上再没发生过错误。我认为无论在教学过程中还是练习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远比教师指出并纠正错误要好很多。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倾听学生的错误,并根据错误展开教学,让课堂因错而更精彩。
三、直面错误,让“错误”充分暴露
教学中,学生的错误作为一种非预设的教学资源,通过教师的合理利用,不仅可以避免学生出现类似的问题,而且可以培养教师和学生的纠错能力,以使知识掌握得更牢固。教师将学生的错误充分暴露,步步追问,使学生推翻原先的错误观点,进而更深刻地认识本质。
案例:学生学会了用直尺量一定长度的线段后,我出示了一长一短两条线段。
师:第一条线段有多长?(这条线段下面对应的尺子从刻度0到刻度9)
生:9厘米。师:第二条线段呢?(这条线段下面对应的尺子从刻度3到刻度9)。
生1:9厘米。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1:因为线段的末端对着刻度9。
师:这么说两条线段是同样长的吧?
生(齐回答):不是,第一条线段长?
师:可是这两条都是9厘米?为什么就不一样长了呢?
生1仔细观察后说:第二条应该是6厘米。
师:能说说原因吗?
生1:因为第二条线段的第一个端点对着的不是刻度0,而是刻度3,刻度3到刻度9是6厘米。
师:说得真好,你真是个善于思考、勇于发现并改正错误的好孩子!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1其实是懂测量方法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当做不知情,静观其变,给孩子提供观察发现的空间,从而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质疑,在辩论中明理,这样一些不明白测量方法的学生也能因此理解方法,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四、善待错误,让“错误”发挥价值
课堂中的“错误”其价值并不在于“错误”本身,而在于“错误”背后的创新过程。实现了“错误”背后的创新价值,才真正使课堂中的“错误”变成重要的课程资源,这原本就是新课程中的教育理念,也是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所在。
案例:一年级计算课中,一个学生把23-5算成了22。其他学生马上说:“不对!不对!”这时我没有简单地请答错的学生坐下,而是很亲切地对他说:“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这位学生不好意思地反应过来了:个位3-5不够减。我就直接反过来用5-3了。我马上说:“反过来算也有道理呀!”同学们都有些奇怪,我接着说:“瞧,5-3得2,说明3-5还欠2个,咱们从20里还上欠的这2个,得18就对了!”在我的解说下,学生听明白了,答错的学生不再那么不好意思,点点头坐下了。
教师巧妙地利用学生发言中的一个小错误,引出一种新算法,既保护答错学生的自尊心,又使其他学生了解一种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我想教师只有敏锐地发现这些精彩的错误,耐心扣问,静静倾听,深入挖掘,有效生成,才会走进学生心灵,走进教材,生成精彩生动的课堂。
在现实教学中面对学生的错误处理方法还有很多,当学生发生错误时,留给他一点思考的时间,让他自己想想问题出在哪儿,而不是用成人惯有的眼光衡量。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时刻关注学生的信息,倾听学生的想法,就一定能变废为宝,让“错误”演义精彩课堂。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黎美艳.关注学生错误的成因及分析对策.小学教学参考,2011(10).
[3]张月芳.小学数学课堂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小学数学学科,2010.
[4]王霞.动态生成:无法预约的精彩.广西教育,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