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感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手段。俗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下面从“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渴望、阅读方法的有效指导、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四个方面,浅谈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阅读氛围;阅读渴望;阅读方法;阅读习惯
小学阶段,正是人生吸取精神营养的最佳时机,这一时期读什么书、怎样读书、形成怎样的读书习惯,可以说影响人一生的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就要提倡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于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当务之急。下面就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来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在孩子们的阅读活动中至关重要,不仅能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还能让孩子们在丰富的阅读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语言知识,主动去探索、发现,以获得成功的喜悦。
1.创设阅读的空间。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幽雅的环境中舒舒服服地进行课外阅读。开发图书馆(室)、建立班级图书库、优化读书环境都是不错的方法。
2.创设阅读的时间。
(1)学校开设阅读课
在原有阅读课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定期开设阅读鉴赏课、读书交流课、自由阅读课等类型的阅读课,保证学生在校阅读的效果。
(2)家庭“亲子共读”
亲子共读,是指在家庭中大人与孩子一起阅读。有了家长的参与,孩子读书的“时”、“量”和“质”就有了保证,会使孩子从小体会到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从而培养其良好的阅读态度。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渴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的老师不但要“引”,而且要“激发”孩子阅读的渴望,让他们尝到阅读的快乐,我一般采取以下的方法:
1.故事引趣——感受书的神奇魅力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要培养他们从小就爱看书,讲故事活动是诱导学生读书的有效途径。我每两周安排一次“故事会”,每位学生准备1~2个故事,轮流讲,人人必讲。这样,学生在准备故事时,搜集素材,有的从别人那里“取经”,学生书包中常可见《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书籍。有时,教师向学生讲述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故意不把故事讲完,在学生急于想知道故事结局时,告诉学生这故事就在哪一本书中,鼓励学生自己去阅读。
2.设疑激趣——激发读书的欲望
老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疑问,这样,一方面吸引学生听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想读书的冲动。例如:我给学生讲《龟兔赛跑的故事》,最后我说:第一次烏龟输了,他心里很难过,他又约了小兔子进行第二次赛跑,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这时我说,想不想知道结果呢?学生纷纷要我讲,我却故作神秘地说,想要知道答案,《龟兔第二次赛跑故事》里有哦,这时老师可以发给他们拼音版的故事阅读,此时孩子们就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3.表演生趣——体会人物情感及品质
当学生阅读一些寓言或神话故事时,老师可以利用班队活动课的时间来进行表演训练,这样既培养了孩子们的表演能力,也促使孩子认真阅读书中人物的动作、表情、姿态。
三、阅读方法的有效指导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要我读变为我要读、我乐读。教师就要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主动去学,把学习看成是自己的一种寻求愉快的活动。
1.拼音与文字相结合。低段学生的读物大多是拼音读物,因为他们的识字量少,在读书时对拼音的依赖性很强,有的同学干脆只看拼音不看文字,这样不利于学生对汉字的掌握。因此,我们要特别强调目视双行,做到阅读时拼音与文字相结合。
2.文字与插图相结合。这是因为儿童读物大多有精美的插图,起着补充文字的作用,它既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事物、理解内容,丰富想象,增强语感,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要求学生阅读文字和观察插图相结合。
3.读书与思考相结合。边读边想是读书最基本的方法,但是低段的学生在读书时喜欢大声朗读,没有思考的习惯,也不知道思考什么,因此要根据读物内容提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样才能提高读的效果。
4.阅读与笔记相结合。读书笔记是阅读成果的文字记录,写读书笔记有很多好处,因此,要求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写一些简单的读书笔记,既有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又有利于他们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评价激励不断阅读。
激励评价是孩子爱读书、形成读书习惯的兴奋剂和助推器。我们多赏识激励学生,他们就会燃起自信的力量,心中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像是沐浴在春风之中,故而读书学习的欲望会更高,这样更加激起他们在某一方面向纵深发展,使其个性得以发展,潜力得到挖掘,读书习惯自然成之。
2.广泛阅读形成习惯。
要培养阅读兴趣,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许多是在教材没学过的词语,可见,学生是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因此,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途径。学生广泛阅读,必能丰富知识,开拓思路,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古人曾云:“开卷有益。”事实正是这样,读书愈多,愈富于睿智,愈具有眼光。所以,我们要采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把阅读变成真正的悦读!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
[2] 《大师谈儿童习惯培养》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
[3] 《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4
[4]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年第2期
[5] 《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研究》陈洁知网
关键词:阅读氛围;阅读渴望;阅读方法;阅读习惯
小学阶段,正是人生吸取精神营养的最佳时机,这一时期读什么书、怎样读书、形成怎样的读书习惯,可以说影响人一生的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就要提倡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于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当务之急。下面就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来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在孩子们的阅读活动中至关重要,不仅能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还能让孩子们在丰富的阅读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语言知识,主动去探索、发现,以获得成功的喜悦。
1.创设阅读的空间。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幽雅的环境中舒舒服服地进行课外阅读。开发图书馆(室)、建立班级图书库、优化读书环境都是不错的方法。
2.创设阅读的时间。
(1)学校开设阅读课
在原有阅读课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定期开设阅读鉴赏课、读书交流课、自由阅读课等类型的阅读课,保证学生在校阅读的效果。
(2)家庭“亲子共读”
亲子共读,是指在家庭中大人与孩子一起阅读。有了家长的参与,孩子读书的“时”、“量”和“质”就有了保证,会使孩子从小体会到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从而培养其良好的阅读态度。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渴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的老师不但要“引”,而且要“激发”孩子阅读的渴望,让他们尝到阅读的快乐,我一般采取以下的方法:
1.故事引趣——感受书的神奇魅力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要培养他们从小就爱看书,讲故事活动是诱导学生读书的有效途径。我每两周安排一次“故事会”,每位学生准备1~2个故事,轮流讲,人人必讲。这样,学生在准备故事时,搜集素材,有的从别人那里“取经”,学生书包中常可见《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书籍。有时,教师向学生讲述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故意不把故事讲完,在学生急于想知道故事结局时,告诉学生这故事就在哪一本书中,鼓励学生自己去阅读。
2.设疑激趣——激发读书的欲望
老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疑问,这样,一方面吸引学生听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想读书的冲动。例如:我给学生讲《龟兔赛跑的故事》,最后我说:第一次烏龟输了,他心里很难过,他又约了小兔子进行第二次赛跑,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这时我说,想不想知道结果呢?学生纷纷要我讲,我却故作神秘地说,想要知道答案,《龟兔第二次赛跑故事》里有哦,这时老师可以发给他们拼音版的故事阅读,此时孩子们就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3.表演生趣——体会人物情感及品质
当学生阅读一些寓言或神话故事时,老师可以利用班队活动课的时间来进行表演训练,这样既培养了孩子们的表演能力,也促使孩子认真阅读书中人物的动作、表情、姿态。
三、阅读方法的有效指导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要我读变为我要读、我乐读。教师就要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主动去学,把学习看成是自己的一种寻求愉快的活动。
1.拼音与文字相结合。低段学生的读物大多是拼音读物,因为他们的识字量少,在读书时对拼音的依赖性很强,有的同学干脆只看拼音不看文字,这样不利于学生对汉字的掌握。因此,我们要特别强调目视双行,做到阅读时拼音与文字相结合。
2.文字与插图相结合。这是因为儿童读物大多有精美的插图,起着补充文字的作用,它既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事物、理解内容,丰富想象,增强语感,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要求学生阅读文字和观察插图相结合。
3.读书与思考相结合。边读边想是读书最基本的方法,但是低段的学生在读书时喜欢大声朗读,没有思考的习惯,也不知道思考什么,因此要根据读物内容提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样才能提高读的效果。
4.阅读与笔记相结合。读书笔记是阅读成果的文字记录,写读书笔记有很多好处,因此,要求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写一些简单的读书笔记,既有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又有利于他们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评价激励不断阅读。
激励评价是孩子爱读书、形成读书习惯的兴奋剂和助推器。我们多赏识激励学生,他们就会燃起自信的力量,心中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像是沐浴在春风之中,故而读书学习的欲望会更高,这样更加激起他们在某一方面向纵深发展,使其个性得以发展,潜力得到挖掘,读书习惯自然成之。
2.广泛阅读形成习惯。
要培养阅读兴趣,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许多是在教材没学过的词语,可见,学生是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因此,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途径。学生广泛阅读,必能丰富知识,开拓思路,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古人曾云:“开卷有益。”事实正是这样,读书愈多,愈富于睿智,愈具有眼光。所以,我们要采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把阅读变成真正的悦读!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
[2] 《大师谈儿童习惯培养》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
[3] 《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4
[4]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年第2期
[5] 《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研究》陈洁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