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習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
当代中国,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点上,民族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可见文化的地位与作用之重要。“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5000多年绵延不绝、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不仅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精神滋养,也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而在近代西方进入“蒸汽机”时代时,曾经长期领先的中国悄然不觉落后于时代发展的大势。中华民族向何处去?中华文化向何处去?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华文化注入符合中国实际、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先进思想内涵,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迈开了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铿锵步伐。
今天,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都离不开文化所激发的精神力量。而要继承好、发展好自身文化,首先就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这就是习近平提出“文化自信”这一时代课题的深意所在。
那么,“文化自信”的底气何在?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近年来,我们总书记无论是在外交场合,还是出席国内活动,都大量引用古代的名言警句。比如“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匹夫之责,“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浩然之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报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献身精神等等。
历史中国空前强盛。利玛窦在《十六世纪的中国》中写道:在这个几乎有无数人员的无限幅员的国家,而各种物产又极为丰富,他们和欧洲人不同,欧洲人常常不满足于自己的政府,拼命贪求别人的东西。他们则不然!伏尔泰:我全神贯注地读孔子的这些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孔子的书中全部是最纯洁的道德,在这个地球上最幸福的、最值得尊敬的时代,就是人们尊从孔子法规的时代,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中国是全世界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
我们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它能“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诸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革故鼎新”的创新思想,“扶危济困”的公德意识,“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价值理念等,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此外,“天人合一”、“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以人为本”、“民惟邦本”的治国理念,“载舟覆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止戈为武”、“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儒法并用”、“德刑相辅”的治理思想,“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一直是中华民族治国理政的思想渊源。
这些千百年传承的理念,已浸润于每个国人心中,成为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构成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二、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
我们有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财富,脱胎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又在新形势下不断进行着再生再造、凝聚升华,从而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习近平对革命文化一直非常重视。无论在不对市场还是到地方调研,习近平一再讲要坚持用革命传统铸魂育人,大力弘扬革命精神。近年来,习近平曾到西柏坡、古田、延安、遵义、井冈山等革命圣地,缅怀革命烈士,反复强调革命精神。他们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独特标识,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
“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习近平大力提倡革命文化,就是要使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习近平总书记常说,要给大家好好讲,告诉大家我们党是怎么走过来的。
三、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
我们还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所进行的文化创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明显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短短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创造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这已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是一种体现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方向的文化。
在经济方面,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网购和共享单车。我们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在政治方面,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迄今走过了近30多年的海外维和历程。被国际社会誉为“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在文化方面,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是一个大国,“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大”就要对自己文化的高度自信,有了文化自信,我们就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们就是吃中国的饭、穿中国的衣,用中国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来跟世界打交道。我们不仅要自信,还要用中华文化的魅力去感染他人,让人喜爱和认同中华文化。
四、我们的文化自信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们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兴旺,文化必然兴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华文化正迎来一个繁荣发展的黄金期。
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就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参考书目:
《文化自信》:“四个自信”研究丛书 李程骅主编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8年
《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赵宇飞 2020年3月
《文化自信--中国自信的根本所在》 耿超 徐目坤著 2019年4月
作者简介:尚艳红 (1981年5月出生);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河南许昌;学历:大学本科 学士学位;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高级中学;职称:中教一级;学科:思想政治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高级中学 463000
当代中国,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点上,民族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可见文化的地位与作用之重要。“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5000多年绵延不绝、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不仅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精神滋养,也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而在近代西方进入“蒸汽机”时代时,曾经长期领先的中国悄然不觉落后于时代发展的大势。中华民族向何处去?中华文化向何处去?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华文化注入符合中国实际、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先进思想内涵,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迈开了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铿锵步伐。
今天,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都离不开文化所激发的精神力量。而要继承好、发展好自身文化,首先就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这就是习近平提出“文化自信”这一时代课题的深意所在。
那么,“文化自信”的底气何在?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近年来,我们总书记无论是在外交场合,还是出席国内活动,都大量引用古代的名言警句。比如“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匹夫之责,“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浩然之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报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献身精神等等。
历史中国空前强盛。利玛窦在《十六世纪的中国》中写道:在这个几乎有无数人员的无限幅员的国家,而各种物产又极为丰富,他们和欧洲人不同,欧洲人常常不满足于自己的政府,拼命贪求别人的东西。他们则不然!伏尔泰:我全神贯注地读孔子的这些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孔子的书中全部是最纯洁的道德,在这个地球上最幸福的、最值得尊敬的时代,就是人们尊从孔子法规的时代,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中国是全世界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
我们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它能“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诸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革故鼎新”的创新思想,“扶危济困”的公德意识,“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价值理念等,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此外,“天人合一”、“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以人为本”、“民惟邦本”的治国理念,“载舟覆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止戈为武”、“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儒法并用”、“德刑相辅”的治理思想,“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一直是中华民族治国理政的思想渊源。
这些千百年传承的理念,已浸润于每个国人心中,成为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构成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二、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
我们有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财富,脱胎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又在新形势下不断进行着再生再造、凝聚升华,从而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习近平对革命文化一直非常重视。无论在不对市场还是到地方调研,习近平一再讲要坚持用革命传统铸魂育人,大力弘扬革命精神。近年来,习近平曾到西柏坡、古田、延安、遵义、井冈山等革命圣地,缅怀革命烈士,反复强调革命精神。他们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独特标识,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
“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习近平大力提倡革命文化,就是要使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习近平总书记常说,要给大家好好讲,告诉大家我们党是怎么走过来的。
三、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
我们还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所进行的文化创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明显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短短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创造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这已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是一种体现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方向的文化。
在经济方面,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网购和共享单车。我们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在政治方面,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迄今走过了近30多年的海外维和历程。被国际社会誉为“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在文化方面,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是一个大国,“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大”就要对自己文化的高度自信,有了文化自信,我们就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们就是吃中国的饭、穿中国的衣,用中国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来跟世界打交道。我们不仅要自信,还要用中华文化的魅力去感染他人,让人喜爱和认同中华文化。
四、我们的文化自信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们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兴旺,文化必然兴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华文化正迎来一个繁荣发展的黄金期。
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就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参考书目:
《文化自信》:“四个自信”研究丛书 李程骅主编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8年
《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赵宇飞 2020年3月
《文化自信--中国自信的根本所在》 耿超 徐目坤著 2019年4月
作者简介:尚艳红 (1981年5月出生);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河南许昌;学历:大学本科 学士学位;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高级中学;职称:中教一级;学科:思想政治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高级中学 4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