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代学徒制是中职院校实施产教融合机制的基本形式,产教融合机制能够促进中职院校人才培养能力的提高,还能使各个专业的学生不再将学习局限于理论知识以及课堂,而是可以通过具体的实践了解自己未来的就业情况,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对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职院校产教融合长效机制构建进行简要分析。
[关 键 词] 现代学徒制;中职;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7-0108-02
产教融合机制主要是指中职院校通过将专业产业的构建与专业知识教学相融合,提高学生的多方面专业技能,有助于丰富中职学生的学习内容,对中职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现代学徒制的应用符合中职教学的目标,也符合中职学生个人发展的基本需求,在学徒制模式下,学生可以跟随自己的专业老师,将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践,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能够有效促进中职院校产教融合,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把学生培养成为既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备较强专业实践能力的人才。
一、现代学徒制研究的综述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学徒制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校企合作职业教育体系”。国际劳工组织将其定义为一种培训系统,在该系统中,雇主根据雇佣合同雇用年轻人作为学徒,并雇用一名师傅对学徒进行系统的培训,在合同期内,学徒需要在培训企业、培训中心和其他培训场所接受实践操作技能培训,并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这种模式是职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现代学徒制的定义被我国的职业教育界普遍称为一种现代职业人才培训模式,它是学习与工作、校园和工厂、教室和车间、学生和学徒的结合。通过校企间的深度合作来培养学生的技能,即“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和企业为主导,以学生(学徒)为基础,以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基础,具有通才和转移技能的职业教育人才的现代培训模式,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主人共同培养,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现代学徒制具有五个特点:强调学校和企业的“双重主体”教育,强调学生(学徒)的“双重”身份,强调师生的“双重老师”教学,强调“双重场所”培训学校和企业,强调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培养。
二、现代学徒制的优势
现代学徒制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未来企业家的一种模式和平台,它不仅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的风貌,而且具有传统大师和学徒融合的影子。其核心是校企招生的融合,以及学校与企业教育的融合。其优点如下:(1)“散养”变为“圈养”,解决问题的效率更高,缩短了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时间和距离。(2)学习后应加以运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确保内容学习的有效性。(3)双重“导师”制,双重教师授课,学校教师和商务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使学生从多层次获得技能指导。(4)填补经验空白,企业经验提高了学生的适应能力,为避免许多学生在学校生活太过容易,直到进入社会后才发现没有技能,目标尚不明确。
三、传统产教结合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产教结合非常频繁,主要的培训模式有工厂制和学徒制。学生的技能和职业培训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学校热情企业冷漠,学校寻求教育,企业寻求利润,有些学生在自身成长中存在问题,有关部门没有系统有效的评估机制,激励措施也没有实施。以上问题的长期存在限制了企业与学校之间现代学徒制的有效实施,阻碍了校企双方责任与义务的践行。
(一)企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1.企业内部目标不统一。当学生被分配到各个部门时,有些部门不愿意接受学生,学生仅仅被允许参加见习。企业不仅要对学生的安全负责,还要对生产负责(放慢进度,影响质量与效益)。因此,各部门的主管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生身上。
2.公司主管與技术师傅不愿意让学生操作或给他们指导,只让他们看,因为学生是新手,行动迟缓,容易犯错误,他们害怕担责任。
3.企业对技术师傅和学生没有设置激励机制,主管的管理不是以引导与教育为主,而是以惩罚和教训为主,导致学生产生负面情绪。
4.企业在参与成本上明显高于学校,不但要负担提供生产资料的成本如:实训场地、宿舍安置、器械耗材、管理费用等,还要负担学徒工资。而学徒劳动生产价值的收益与企业投入成本上形成较大悬殊,逐渐成为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探索的瓶颈。
(二)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
1.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学校的专业人才培训计划没有为服装班的学生量身定制培训计划。它仍然是基于学校的统一部署,并不真正符合企业需求。
2.学校的教师安排有问题。由于教学任务紧张,学校无法派出全职专业教师跟随企业指导。在企业里,班主任是文化课的老师,他只能负责班级日常管理,但他不承担学生技能的指导,所以他不清楚学生掌握了多少技能。
3.学校教师的教授方法与企业师傅存在差异。校园氛围注重潜移默化的熏陶,对学生的犯错行为采取相对包容的态度规劝改正;企业由于完成生产任务的高标准压力,容错率极低,对生产中出现的错误绝不能容忍,对犯错学生通常采用较为严厉的处罚方式。育人方式的差异,导致进厂学生很难适应环境的转变。
4.学校对参与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学生缺乏评价标准,在制定标准时往往依附于企业绩效与量化分数。公正合理的评价标准长期缺失,是制约学校考评“人才”能力的一块短板。 (三)学生存在的问题
1.学生跟岗学习,自我空间很大,心态上自认为已经是企业及社会人员,而实际执行力还是学生水平、职业素养水平与岗位不符,是典型的社会从业心态滞后的表现。
2.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离不开老师管理和企业人员督促;主观能动性不强,需要在企业下达生产指标的压力下才能完成生产任务。
3.目标不明确,每日得过且过,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没有明确的职业上升通道;缺乏时间管理能力,不守时,不能合理安排时间,不会优先处理重要和紧急事件。
4.具备岗位技术与能力,普遍缺乏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对企业生存的复杂程度认识不足,无法认同企业文化适应职场环境。
四、现代学徒制的中职院校产教融合长效机制构建策略
(一)完善组织架构
现代学徒制模式是有效培养中职专业人才的教学模式,由于这一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中只重视专业基础知识讲解的情况存在显著差异,与之相适应,组织架构的完善也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才能确保产教结合的有效实施,保证学生能够在教务处、专业课老师的指导下,借助产教结合机制的平台进行综合性学习与运用。组织架构是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前提,为了使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产教结合机制长效运行,为中职学生提供实践平台,组织架构的完善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不可缺少的一步。作为中职院校的管理者,应当认识到完善组织架构的重要性,根据本校原有的组织结构以及产教结合机制下的基本运作方式,对组织架构进行完善,确保学生能够在现代学徒制下进行有序、高效的学习。
具体来说,首先应体现出组织性特点,在开始实践操作之前,需由教师队伍引领,班长起到辅助教师的作用,企业也可派出师傅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其次应确保满足“五定”要求,即事先制订好学习计划,然后严格按照该学习计划实行,明确课题后按照学时要求进行,明确岗位后听从师傅的话,将职业道德教育、安全教育放在第一位;再次,跟踪学生的实際情况,多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其实际情况后,及时为其解决现实问题;最后,组织学生进行考核。
(二)制订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
中职院校教学的专业更加侧重实践,产教融合机制的运用符合中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也符合中职学生个人的发展需要,能够为其未来的职业规划提供一定的指导。但由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所学习的专业不同,适合他们的具体产业实践也有差异,并不是所有专业都适合现代学徒制模式的运行。中职院校应当对本校的所有专业进行分类,选择适合运用现代学徒制来实施教学,更加侧重实践类的专业,将之作为产教融合机制实施的重点,在此基础上,对适合这种教学模式的专业进行细致的分析,了解该专业学生应该具备哪些专业技能,制订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方案。虽然产教融合的模式可以有效提高中职院校教学质量,但对不同的专业来说,制订不同的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模式是非常关键的,只有使人才培养模式具备专业化的特点,符合该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确保产教融合机制实施能够从根本上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三)合作促进多方共赢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产教融合机制有助于中职院校和企业在合作中实现共赢,产教融合机制的长期实施既有助于中职院校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个人能力发展,也可以促进企业的效益提高。中职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可以巩固基础知识,还可以借助实践的方式提高自身的应用能力,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有非常大的帮助。对企业而言,中职学生的加入可以为其注入一股新鲜的力量,也可以促进产业发展,人才是现代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中职学生的加入可以从某种程度上为企业提供新鲜的血液,企业也可以发挥人才“引育用留”机制,将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中职学生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储备力量。关注中职院校、中职学生、企业各个方面的需要,促进产教融合机制的长效实施。
首先,中职院校要明确新时期的市场发展动向,正确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其次,中职院校要与当地相关企业展开合作,利用企业的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训机会,并且与企业签订顶岗实习等相关合同,保障校企和学生之间的利益,从而确保实习活动的顺利开展;再次,企业为中职生提供顶岗实习机会,学生能深入企业环境,全面了解企业内部业务环境和操作流程;最后,在顶岗实习中,企业可以派遣专业的师傅带领学生完成相关业务的实践操作,以便学生可以在师傅的带领下学习更多专业性的知识和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现代学徒制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目前部分中职院校教学重知识、轻实践的情况,中职学生是未来社会各个领域的基础专业人才,能否利用在校时间既掌握扎实的专业课知识,又具备较强的个人实践能力,是衡量中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标准。中职院校也要将其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产教融合机制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实践的平台,使学生可以将所学理论内容进行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阮传芳.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职院校产教融合长效机制构建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2):473.
[2]杨海峰,林倩.产教融合下的现代学徒制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大众汽车,2019(2):56-57.
[3]孙文亮.现代学徒制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中的研究[J].时代农机,2019,46(3):88-89.
[4]杨永和,熊方圆.现代学徒制在中职校数控技术专业中应用的基本策略与实践思考[J].江苏科技信息,2015(16):30-32.
◎编辑 冯永霞
[关 键 词] 现代学徒制;中职;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7-0108-02
产教融合机制主要是指中职院校通过将专业产业的构建与专业知识教学相融合,提高学生的多方面专业技能,有助于丰富中职学生的学习内容,对中职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现代学徒制的应用符合中职教学的目标,也符合中职学生个人发展的基本需求,在学徒制模式下,学生可以跟随自己的专业老师,将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践,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能够有效促进中职院校产教融合,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把学生培养成为既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备较强专业实践能力的人才。
一、现代学徒制研究的综述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学徒制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校企合作职业教育体系”。国际劳工组织将其定义为一种培训系统,在该系统中,雇主根据雇佣合同雇用年轻人作为学徒,并雇用一名师傅对学徒进行系统的培训,在合同期内,学徒需要在培训企业、培训中心和其他培训场所接受实践操作技能培训,并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这种模式是职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现代学徒制的定义被我国的职业教育界普遍称为一种现代职业人才培训模式,它是学习与工作、校园和工厂、教室和车间、学生和学徒的结合。通过校企间的深度合作来培养学生的技能,即“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和企业为主导,以学生(学徒)为基础,以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基础,具有通才和转移技能的职业教育人才的现代培训模式,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主人共同培养,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现代学徒制具有五个特点:强调学校和企业的“双重主体”教育,强调学生(学徒)的“双重”身份,强调师生的“双重老师”教学,强调“双重场所”培训学校和企业,强调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培养。
二、现代学徒制的优势
现代学徒制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未来企业家的一种模式和平台,它不仅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的风貌,而且具有传统大师和学徒融合的影子。其核心是校企招生的融合,以及学校与企业教育的融合。其优点如下:(1)“散养”变为“圈养”,解决问题的效率更高,缩短了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时间和距离。(2)学习后应加以运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确保内容学习的有效性。(3)双重“导师”制,双重教师授课,学校教师和商务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使学生从多层次获得技能指导。(4)填补经验空白,企业经验提高了学生的适应能力,为避免许多学生在学校生活太过容易,直到进入社会后才发现没有技能,目标尚不明确。
三、传统产教结合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产教结合非常频繁,主要的培训模式有工厂制和学徒制。学生的技能和职业培训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学校热情企业冷漠,学校寻求教育,企业寻求利润,有些学生在自身成长中存在问题,有关部门没有系统有效的评估机制,激励措施也没有实施。以上问题的长期存在限制了企业与学校之间现代学徒制的有效实施,阻碍了校企双方责任与义务的践行。
(一)企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1.企业内部目标不统一。当学生被分配到各个部门时,有些部门不愿意接受学生,学生仅仅被允许参加见习。企业不仅要对学生的安全负责,还要对生产负责(放慢进度,影响质量与效益)。因此,各部门的主管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生身上。
2.公司主管與技术师傅不愿意让学生操作或给他们指导,只让他们看,因为学生是新手,行动迟缓,容易犯错误,他们害怕担责任。
3.企业对技术师傅和学生没有设置激励机制,主管的管理不是以引导与教育为主,而是以惩罚和教训为主,导致学生产生负面情绪。
4.企业在参与成本上明显高于学校,不但要负担提供生产资料的成本如:实训场地、宿舍安置、器械耗材、管理费用等,还要负担学徒工资。而学徒劳动生产价值的收益与企业投入成本上形成较大悬殊,逐渐成为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探索的瓶颈。
(二)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
1.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学校的专业人才培训计划没有为服装班的学生量身定制培训计划。它仍然是基于学校的统一部署,并不真正符合企业需求。
2.学校的教师安排有问题。由于教学任务紧张,学校无法派出全职专业教师跟随企业指导。在企业里,班主任是文化课的老师,他只能负责班级日常管理,但他不承担学生技能的指导,所以他不清楚学生掌握了多少技能。
3.学校教师的教授方法与企业师傅存在差异。校园氛围注重潜移默化的熏陶,对学生的犯错行为采取相对包容的态度规劝改正;企业由于完成生产任务的高标准压力,容错率极低,对生产中出现的错误绝不能容忍,对犯错学生通常采用较为严厉的处罚方式。育人方式的差异,导致进厂学生很难适应环境的转变。
4.学校对参与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学生缺乏评价标准,在制定标准时往往依附于企业绩效与量化分数。公正合理的评价标准长期缺失,是制约学校考评“人才”能力的一块短板。 (三)学生存在的问题
1.学生跟岗学习,自我空间很大,心态上自认为已经是企业及社会人员,而实际执行力还是学生水平、职业素养水平与岗位不符,是典型的社会从业心态滞后的表现。
2.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离不开老师管理和企业人员督促;主观能动性不强,需要在企业下达生产指标的压力下才能完成生产任务。
3.目标不明确,每日得过且过,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没有明确的职业上升通道;缺乏时间管理能力,不守时,不能合理安排时间,不会优先处理重要和紧急事件。
4.具备岗位技术与能力,普遍缺乏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对企业生存的复杂程度认识不足,无法认同企业文化适应职场环境。
四、现代学徒制的中职院校产教融合长效机制构建策略
(一)完善组织架构
现代学徒制模式是有效培养中职专业人才的教学模式,由于这一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中只重视专业基础知识讲解的情况存在显著差异,与之相适应,组织架构的完善也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才能确保产教结合的有效实施,保证学生能够在教务处、专业课老师的指导下,借助产教结合机制的平台进行综合性学习与运用。组织架构是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前提,为了使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产教结合机制长效运行,为中职学生提供实践平台,组织架构的完善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不可缺少的一步。作为中职院校的管理者,应当认识到完善组织架构的重要性,根据本校原有的组织结构以及产教结合机制下的基本运作方式,对组织架构进行完善,确保学生能够在现代学徒制下进行有序、高效的学习。
具体来说,首先应体现出组织性特点,在开始实践操作之前,需由教师队伍引领,班长起到辅助教师的作用,企业也可派出师傅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其次应确保满足“五定”要求,即事先制订好学习计划,然后严格按照该学习计划实行,明确课题后按照学时要求进行,明确岗位后听从师傅的话,将职业道德教育、安全教育放在第一位;再次,跟踪学生的实際情况,多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其实际情况后,及时为其解决现实问题;最后,组织学生进行考核。
(二)制订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
中职院校教学的专业更加侧重实践,产教融合机制的运用符合中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也符合中职学生个人的发展需要,能够为其未来的职业规划提供一定的指导。但由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所学习的专业不同,适合他们的具体产业实践也有差异,并不是所有专业都适合现代学徒制模式的运行。中职院校应当对本校的所有专业进行分类,选择适合运用现代学徒制来实施教学,更加侧重实践类的专业,将之作为产教融合机制实施的重点,在此基础上,对适合这种教学模式的专业进行细致的分析,了解该专业学生应该具备哪些专业技能,制订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方案。虽然产教融合的模式可以有效提高中职院校教学质量,但对不同的专业来说,制订不同的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模式是非常关键的,只有使人才培养模式具备专业化的特点,符合该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确保产教融合机制实施能够从根本上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三)合作促进多方共赢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产教融合机制有助于中职院校和企业在合作中实现共赢,产教融合机制的长期实施既有助于中职院校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个人能力发展,也可以促进企业的效益提高。中职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可以巩固基础知识,还可以借助实践的方式提高自身的应用能力,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有非常大的帮助。对企业而言,中职学生的加入可以为其注入一股新鲜的力量,也可以促进产业发展,人才是现代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中职学生的加入可以从某种程度上为企业提供新鲜的血液,企业也可以发挥人才“引育用留”机制,将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中职学生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储备力量。关注中职院校、中职学生、企业各个方面的需要,促进产教融合机制的长效实施。
首先,中职院校要明确新时期的市场发展动向,正确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其次,中职院校要与当地相关企业展开合作,利用企业的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训机会,并且与企业签订顶岗实习等相关合同,保障校企和学生之间的利益,从而确保实习活动的顺利开展;再次,企业为中职生提供顶岗实习机会,学生能深入企业环境,全面了解企业内部业务环境和操作流程;最后,在顶岗实习中,企业可以派遣专业的师傅带领学生完成相关业务的实践操作,以便学生可以在师傅的带领下学习更多专业性的知识和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现代学徒制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目前部分中职院校教学重知识、轻实践的情况,中职学生是未来社会各个领域的基础专业人才,能否利用在校时间既掌握扎实的专业课知识,又具备较强的个人实践能力,是衡量中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标准。中职院校也要将其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产教融合机制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实践的平台,使学生可以将所学理论内容进行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阮传芳.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职院校产教融合长效机制构建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2):473.
[2]杨海峰,林倩.产教融合下的现代学徒制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大众汽车,2019(2):56-57.
[3]孙文亮.现代学徒制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中的研究[J].时代农机,2019,46(3):88-89.
[4]杨永和,熊方圆.现代学徒制在中职校数控技术专业中应用的基本策略与实践思考[J].江苏科技信息,2015(16):30-32.
◎编辑 冯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