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作文教学;道德智慧;德育
苏格拉底说:“美德即智慧。”一般认为,道德智慧能够使道德主体恰当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之间的关系。“言为心声”,作文最能反映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师通过学生的作文,往往能够了解或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充分发挥作文教学的育德功能,对开启学生的道德智慧之门有重要意义。
一、范例评析,在讨论与思辨中获得道德教养
在一次作文范例评析课上,教师给学生推荐了一篇作为校本教材的文章——《我很重要》(毕淑敏),旨在通过文本阅读,与学生探讨人生观、价值观,并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文本阅读与理解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找到自己正确的定位。阅读文本前,教师先请学生谈谈自己在群体中的重要性。学生发言很踊跃,从学校、家庭、社会各个角度列举了自己重要的理由,但基本上是在阐明“唯我独尊”。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发言作出评论,而是指导学生阅读文本,再谈谈自己的看法。接下来,学生根据文本中的一些语句表达了自己的理解。其中“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只要我们在时刻努力着,为光明在奋斗着,我们就是无比重要地生活着”这些语句引起了学生的更多关注。他们的发言中传达出一种信息:我重要,因此我要有责任感,一个人对家庭、社会、朋友和事业的责任感。文中的“允诺”“努力”“奋斗”等词语折射出责任的重大,让我们感悟到自己在实现个人目标时,不能无所顾忌,不能把自己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孤立出来,既不可过分强调个体的存在,又不能自卑而无视自己的价值。
课堂上的探讨是有意义的。现在的中学校园里,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长期独自占有长辈或亲友为他们提供的各种资源,很容易养成唯我独尊的习惯,在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中又缺乏自律。在评析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试着给自己定位。许多学生写出了一个人在家庭、社会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有的学生是这样写的:“父母都有他们的事业和追求,当我不合理的需求可能妨害他们的事业,我要学会避让;朋友们都有自己的个性与爱好,当我的倡议得不到他们的回应,我要学会理解;教师们都有自己课余的时间与空间,当我不合时宜的‘问候’可能影响他们休息,我要学会等待……”这以后,有些学生开始检视自己的行为。例如,以前午休的时候,有的学生拿着书本进办公室请教师辅导,不管教师在做什么,学生理所当然地直接把书本铺在教师的办公桌上请教师讲题。那次作文课后,有一次学生又到办公室向一位老教师请教数学问题,那位教师上午已经上了四节课,累了,正在闭目休息,那位学生看到这种情景就悄悄地退了出去。这种静悄悄的转变给了教师些许感动。
杜威指出:“建立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的教育也许意味着比在传统学校任何时候曾经存在的成人和儿童之间的更复杂和更亲密的接触,结果是更多而不更少地受别人的指导。”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有意识地把这些范文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讨论和思辨中获得教养比一般的灌输更有效果。
二、选材指导,在对比与扬弃中促进德性的生成
普通、平常、陈旧已经成为作文选材的习惯性病痛。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才新颖、有说服力,更能引起学生对德性的思考与理解?在选材上,学生需要与自己生活进行有效对话,在对材料充分理解与发掘的基础上进行取舍,才可能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有德可立。
在一次关于社会道德的话题作文中,笔者选了两个这样的例子。
例一:2009年10月24日14时许,长江大学十余名大学生在荆州宝塔河江段手拉手组成人梯救助不慎滑入江中的两名小男孩时,因大多数学生不会游泳,最终两名小男孩获救,而三名大学生不幸英勇献身……(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10月31日02版)
例二:当南京郑先生路遇素不相识、意外跌倒的孕妇,好心将她扶起时,他恐怕没想到两年前轰动一时的“南京彭宇案”,更没料到,这次施助却差点让自己成为彭宇第二——跌倒的孕妇咬定是被他撞倒的,一旁的“证人”和赶来的丈夫都认定是他的责任,并要求他赔偿2000元。所幸的是,现场的监控录像还给了郑先生清白(人民日报,2009年11月20日06版)。
两份材料所反映的事件相隔不到一个月,可是呈现给读者的却是完全不同的社会道德表现。学生从中读出了中华民族临危不惧、见义勇为的美好传统,读出了当代大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也读出了人性的卑劣与无耻。学生还表现出了痛惜、崇敬和愤怒、失望的情感。当我们面对类似需要帮助的情况时,我们会勇敢地伸出救援之手吗?我们在选择向善时会因为经济风险而对社会道德望而却步吗?学生在争论过程中认识到社会上确实有这样的两难道德选择。虽然学生最终还是选择在别人危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并规避风险,这让教师欣慰之余也存有一点担忧:当他们真正面临救与不救的现实选择的时候,他们会把这种观念化为行动吗?
课后反思:让十几岁的孩子直面善与恶、美与丑、理智与情感、公理与正义、道德与法制、救赎与摒弃是不是有些残忍?但是没有这种撕裂的精神的疼痛,可能就无法实现德性的解构与生成。作为个体的人需要维护个体利益,而这种个体利益只能通过社会获取,个体和社会之间必然存在矛盾与冲突,或者说个体的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是客观存在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但求无过”已经成为当下父母传授给孩子的“劝世良言”。在社会竞争机制下,许多孩子的观念里已经添加了太多的家长意愿,更重视眼前利益、工具价值的追求。而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外,他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几乎不受控制,极易盲从。如果孩子在生活中已经把自私、利己当成了习惯,这些观念不但反映在作文里,而且反映在做人上。人为的象牙之塔装帧得再美,也只是用来培育温室的花朵。
三、修改提高,在思考与鉴别中规范道德行为
马克斯·范梅南说:“写作是自我生成的形式。写作就是去测量事物的深度,同样也意识到自我的深度……文本用展示我们如何存在于世界中的方式同我们说话。”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写作是他们在生活体验基础上,运用语言工具表达深层社会意义上的自己的活动。作文是思想的投射,可以说,作文是学生思想的产物,而学生的思想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如果我们对作文评价之后就“盖棺定论”,其实是客观上否定了学生思想变化和创造的可能性。
苏格拉底说:“美德即智慧。”一般认为,道德智慧能够使道德主体恰当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之间的关系。“言为心声”,作文最能反映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师通过学生的作文,往往能够了解或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充分发挥作文教学的育德功能,对开启学生的道德智慧之门有重要意义。
一、范例评析,在讨论与思辨中获得道德教养
在一次作文范例评析课上,教师给学生推荐了一篇作为校本教材的文章——《我很重要》(毕淑敏),旨在通过文本阅读,与学生探讨人生观、价值观,并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文本阅读与理解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找到自己正确的定位。阅读文本前,教师先请学生谈谈自己在群体中的重要性。学生发言很踊跃,从学校、家庭、社会各个角度列举了自己重要的理由,但基本上是在阐明“唯我独尊”。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发言作出评论,而是指导学生阅读文本,再谈谈自己的看法。接下来,学生根据文本中的一些语句表达了自己的理解。其中“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只要我们在时刻努力着,为光明在奋斗着,我们就是无比重要地生活着”这些语句引起了学生的更多关注。他们的发言中传达出一种信息:我重要,因此我要有责任感,一个人对家庭、社会、朋友和事业的责任感。文中的“允诺”“努力”“奋斗”等词语折射出责任的重大,让我们感悟到自己在实现个人目标时,不能无所顾忌,不能把自己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孤立出来,既不可过分强调个体的存在,又不能自卑而无视自己的价值。
课堂上的探讨是有意义的。现在的中学校园里,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长期独自占有长辈或亲友为他们提供的各种资源,很容易养成唯我独尊的习惯,在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中又缺乏自律。在评析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试着给自己定位。许多学生写出了一个人在家庭、社会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有的学生是这样写的:“父母都有他们的事业和追求,当我不合理的需求可能妨害他们的事业,我要学会避让;朋友们都有自己的个性与爱好,当我的倡议得不到他们的回应,我要学会理解;教师们都有自己课余的时间与空间,当我不合时宜的‘问候’可能影响他们休息,我要学会等待……”这以后,有些学生开始检视自己的行为。例如,以前午休的时候,有的学生拿着书本进办公室请教师辅导,不管教师在做什么,学生理所当然地直接把书本铺在教师的办公桌上请教师讲题。那次作文课后,有一次学生又到办公室向一位老教师请教数学问题,那位教师上午已经上了四节课,累了,正在闭目休息,那位学生看到这种情景就悄悄地退了出去。这种静悄悄的转变给了教师些许感动。
杜威指出:“建立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的教育也许意味着比在传统学校任何时候曾经存在的成人和儿童之间的更复杂和更亲密的接触,结果是更多而不更少地受别人的指导。”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有意识地把这些范文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讨论和思辨中获得教养比一般的灌输更有效果。
二、选材指导,在对比与扬弃中促进德性的生成
普通、平常、陈旧已经成为作文选材的习惯性病痛。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才新颖、有说服力,更能引起学生对德性的思考与理解?在选材上,学生需要与自己生活进行有效对话,在对材料充分理解与发掘的基础上进行取舍,才可能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有德可立。
在一次关于社会道德的话题作文中,笔者选了两个这样的例子。
例一:2009年10月24日14时许,长江大学十余名大学生在荆州宝塔河江段手拉手组成人梯救助不慎滑入江中的两名小男孩时,因大多数学生不会游泳,最终两名小男孩获救,而三名大学生不幸英勇献身……(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10月31日02版)
例二:当南京郑先生路遇素不相识、意外跌倒的孕妇,好心将她扶起时,他恐怕没想到两年前轰动一时的“南京彭宇案”,更没料到,这次施助却差点让自己成为彭宇第二——跌倒的孕妇咬定是被他撞倒的,一旁的“证人”和赶来的丈夫都认定是他的责任,并要求他赔偿2000元。所幸的是,现场的监控录像还给了郑先生清白(人民日报,2009年11月20日06版)。
两份材料所反映的事件相隔不到一个月,可是呈现给读者的却是完全不同的社会道德表现。学生从中读出了中华民族临危不惧、见义勇为的美好传统,读出了当代大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也读出了人性的卑劣与无耻。学生还表现出了痛惜、崇敬和愤怒、失望的情感。当我们面对类似需要帮助的情况时,我们会勇敢地伸出救援之手吗?我们在选择向善时会因为经济风险而对社会道德望而却步吗?学生在争论过程中认识到社会上确实有这样的两难道德选择。虽然学生最终还是选择在别人危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并规避风险,这让教师欣慰之余也存有一点担忧:当他们真正面临救与不救的现实选择的时候,他们会把这种观念化为行动吗?
课后反思:让十几岁的孩子直面善与恶、美与丑、理智与情感、公理与正义、道德与法制、救赎与摒弃是不是有些残忍?但是没有这种撕裂的精神的疼痛,可能就无法实现德性的解构与生成。作为个体的人需要维护个体利益,而这种个体利益只能通过社会获取,个体和社会之间必然存在矛盾与冲突,或者说个体的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是客观存在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但求无过”已经成为当下父母传授给孩子的“劝世良言”。在社会竞争机制下,许多孩子的观念里已经添加了太多的家长意愿,更重视眼前利益、工具价值的追求。而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外,他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几乎不受控制,极易盲从。如果孩子在生活中已经把自私、利己当成了习惯,这些观念不但反映在作文里,而且反映在做人上。人为的象牙之塔装帧得再美,也只是用来培育温室的花朵。
三、修改提高,在思考与鉴别中规范道德行为
马克斯·范梅南说:“写作是自我生成的形式。写作就是去测量事物的深度,同样也意识到自我的深度……文本用展示我们如何存在于世界中的方式同我们说话。”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写作是他们在生活体验基础上,运用语言工具表达深层社会意义上的自己的活动。作文是思想的投射,可以说,作文是学生思想的产物,而学生的思想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如果我们对作文评价之后就“盖棺定论”,其实是客观上否定了学生思想变化和创造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