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本文首先分析了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概念结构,然后分析了我国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和问题,继而提出了发生问题的原因,并给出了解决的途径,最后,总结出了我国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系统框架,相信我国的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一定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工程管理 信息化 系统框架
0 引言
十八大报告指出,“信息化要与工业化深度融合”。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及其在工程管理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对工程管理信息化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显得日益重要。工程管理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为了更好有效地实施工程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具有投資大、周期长、技术复杂、专业多、参与单位众多等特点,尤其是大型建设项目,投资动辄几个亿、甚至上百亿,涉及参建单位众多,且参建单位地域比较广泛。如何在有限的时间、资源、环境下实现项目的质量、进度、投资的最优化,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
面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优化问题,人们提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是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开发和应用,应包括在建筑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开发管理、实施阶段的项目管理和使用阶段的设施管理中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利用公共的信息管理平台,以信息网络作为项目信息交流的载体,可以加快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信息反馈速度,从而使参建各方在信息交流速度上可以加快,减轻项目参与方管理工作的负担,及时查询工程进展情况的信息,进而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并做出处理意见,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适应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对信息量急剧增长的需要,为了加强项目管理及其优化,需要及时对每天的各种项目管理活动信息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实施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对各管理环节进行及时便利的督促与检查,实行规范化管理,从而促进项目管理工作质量和速度的提高。
(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把建筑工程项目的全部信息以系统化、结构化的方式存储起来,从而可以为项目管理提供定量的分析数据,通过对大量积累信息的分析可以支持项目的科学决策,进而为后续项目以及其它项目的管理和进行提供指导方向。
(4)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大大提高项目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越来越大。风险管理需要大量的信息,而且要迅速获得这些信息,需要十分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而现代信息技术给风险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方法、手段和工具,因此,信息化建设可以使人们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迅速的预测、分析、防范和控制。
2、 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概念框架
信息化建设设计不同的组织,以及政府和社会公众的信息沟通问题。它是一个不断动态调整、不断完善的过程,是与信息相适应的组织框架与沟通机制、信息共享与知识创新的协调机制。关于工程管理信息的概念框架如下所述:
(1)运营管理。这是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包括运营系统和管理系统两部分。运营系统是为确保日常运行而设立的,包括计划调度、自动控制、远程监控、设备维护等。管理系统是用于对企业财务融资、人力资源等等管理活动。在大型企业的正常运行中,往往存在多个工程并行运营的状态。实现多个运营系统资源共享、相互集成,是提高运作效率的重要保证[1]。
(2)伙伴协作。一个工程的正常运营需要依赖于设计方、施工方、供应商、运营方等一系列组织之间的相关协作。为了提升工程的运作效率,就应该使各方实现伙伴协作,做到人力与资源共享,实现对工程的全方位管理。
(3)公众服务。工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公众服务的。由于公众的工程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因此。在工程实施的一系列环节都要重视与公众的沟通,使得公众能够及时获悉相关信息,首先是对工程的理解。然后是对工程进度的信息公开和透明机制,接受公众的监督与建议。
(4)集成创新。创新是进步源源不竭的动力。集成创新是指把已有的知识、技术以系统集成的方式,创造出新的产品、新的经营管理模式。进一步来说,建立一个国家层面的信息资源平台,通过一系列的知识库、案例、专家系统等,结合人工智能方法,完善相应的信息管理平台,是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内容[2]。
3、 工程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与问题
从成就上来说,我国目前已经建立起一套与国家接轨的,同时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工程管理信息体系,但是从运行效率上来讲,虽然企业在信息化的运营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结果却是不让人满意。首先是应用信息化管理的主动性不够积极,再次系统运行的低效率不能保证项目的正常推进。总结归纳目前我国工程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如下。
从完整性上来说,我国的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也是按照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阶段进行开发的,但是大部分软件还是运用在施工阶段。这样,就使得我国的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停留在国外的八十年代的水平上。对于软件应用误区包含以下两点。一是对项目软件的需求描述不够细致。因此,在项目需求阶段,就应该尽可能地讨论功能要求、性能要求、操作界面等,在需求分析结束以后,双方还要继续进行沟通,以满足需求变化问题。二是针对项目需求的改变不够灵活。需求是持续不断改变的,但是软件的灵活性对此进行了制约,因此目前的软件不足以满足灵活多变的需求。
4 、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途径
综上分析,我国的工程管理信息化发展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信息技术环境落后,工程技术人员缺乏主动使用信息化系统的主观能动性,管理人员的观念落后等等,这一系列问题导致了工程管理的发展缓慢。原因主要集中在一下四个方面。
第一,缺乏先进的理念。思想总是第一位的,只有从思想上真正转变过来,才能从行动上真正的落到实处。目前我国的工程管理思想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没有结合中国国情,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思想。因此,一个适合国情的工程管理理论是首当其冲摆在第一位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相关软件开发不足。目前国内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模式主要有两种,自行开发和直接购买。国外多采用模式租用服务。模式租用服务的有点在于,开发成本小,大家可以共担成本,信息沟通顺畅,企业不会是孤立的个体。因此,我国可以设立专门的公司来开发工程管理的软件,然后对软件进行对外租赁业务。对租用软件的企业实施收费,收费标准可以依据租用时间、项目数、用户数等因素来考虑。
第三,软件开发缺乏足够的市场调研分析和全能型人才。开发软件的往往不具备管理学的知识,管理人才又不太会操作系统,这就造成了工程管理和信息系统的脱节。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培养管理和信息技术兼备的人才,从而提高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5、 结语
工程管理信息化是一个综合性的,集管理和工程为一体的计算机系统。要真正地把信息管理落实到工程的实处,还是要从思想上首先解放出来,采用科学的模式,抓住信息管理的命脉,这样才能加快企业工程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洪显明.中国投资项目管理信息化的背景、现状、问题与对策 [2010-10-10].
[2]朱高峰.对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几点认识[J].中国工程科学,2008,10(12):32-35.
关键词:工程管理 信息化 系统框架
0 引言
十八大报告指出,“信息化要与工业化深度融合”。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及其在工程管理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对工程管理信息化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显得日益重要。工程管理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为了更好有效地实施工程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具有投資大、周期长、技术复杂、专业多、参与单位众多等特点,尤其是大型建设项目,投资动辄几个亿、甚至上百亿,涉及参建单位众多,且参建单位地域比较广泛。如何在有限的时间、资源、环境下实现项目的质量、进度、投资的最优化,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
面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优化问题,人们提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是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开发和应用,应包括在建筑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开发管理、实施阶段的项目管理和使用阶段的设施管理中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利用公共的信息管理平台,以信息网络作为项目信息交流的载体,可以加快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信息反馈速度,从而使参建各方在信息交流速度上可以加快,减轻项目参与方管理工作的负担,及时查询工程进展情况的信息,进而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并做出处理意见,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适应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对信息量急剧增长的需要,为了加强项目管理及其优化,需要及时对每天的各种项目管理活动信息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实施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对各管理环节进行及时便利的督促与检查,实行规范化管理,从而促进项目管理工作质量和速度的提高。
(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把建筑工程项目的全部信息以系统化、结构化的方式存储起来,从而可以为项目管理提供定量的分析数据,通过对大量积累信息的分析可以支持项目的科学决策,进而为后续项目以及其它项目的管理和进行提供指导方向。
(4)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大大提高项目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越来越大。风险管理需要大量的信息,而且要迅速获得这些信息,需要十分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而现代信息技术给风险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方法、手段和工具,因此,信息化建设可以使人们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迅速的预测、分析、防范和控制。
2、 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概念框架
信息化建设设计不同的组织,以及政府和社会公众的信息沟通问题。它是一个不断动态调整、不断完善的过程,是与信息相适应的组织框架与沟通机制、信息共享与知识创新的协调机制。关于工程管理信息的概念框架如下所述:
(1)运营管理。这是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包括运营系统和管理系统两部分。运营系统是为确保日常运行而设立的,包括计划调度、自动控制、远程监控、设备维护等。管理系统是用于对企业财务融资、人力资源等等管理活动。在大型企业的正常运行中,往往存在多个工程并行运营的状态。实现多个运营系统资源共享、相互集成,是提高运作效率的重要保证[1]。
(2)伙伴协作。一个工程的正常运营需要依赖于设计方、施工方、供应商、运营方等一系列组织之间的相关协作。为了提升工程的运作效率,就应该使各方实现伙伴协作,做到人力与资源共享,实现对工程的全方位管理。
(3)公众服务。工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公众服务的。由于公众的工程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因此。在工程实施的一系列环节都要重视与公众的沟通,使得公众能够及时获悉相关信息,首先是对工程的理解。然后是对工程进度的信息公开和透明机制,接受公众的监督与建议。
(4)集成创新。创新是进步源源不竭的动力。集成创新是指把已有的知识、技术以系统集成的方式,创造出新的产品、新的经营管理模式。进一步来说,建立一个国家层面的信息资源平台,通过一系列的知识库、案例、专家系统等,结合人工智能方法,完善相应的信息管理平台,是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内容[2]。
3、 工程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与问题
从成就上来说,我国目前已经建立起一套与国家接轨的,同时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工程管理信息体系,但是从运行效率上来讲,虽然企业在信息化的运营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结果却是不让人满意。首先是应用信息化管理的主动性不够积极,再次系统运行的低效率不能保证项目的正常推进。总结归纳目前我国工程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如下。
从完整性上来说,我国的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也是按照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阶段进行开发的,但是大部分软件还是运用在施工阶段。这样,就使得我国的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停留在国外的八十年代的水平上。对于软件应用误区包含以下两点。一是对项目软件的需求描述不够细致。因此,在项目需求阶段,就应该尽可能地讨论功能要求、性能要求、操作界面等,在需求分析结束以后,双方还要继续进行沟通,以满足需求变化问题。二是针对项目需求的改变不够灵活。需求是持续不断改变的,但是软件的灵活性对此进行了制约,因此目前的软件不足以满足灵活多变的需求。
4 、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途径
综上分析,我国的工程管理信息化发展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信息技术环境落后,工程技术人员缺乏主动使用信息化系统的主观能动性,管理人员的观念落后等等,这一系列问题导致了工程管理的发展缓慢。原因主要集中在一下四个方面。
第一,缺乏先进的理念。思想总是第一位的,只有从思想上真正转变过来,才能从行动上真正的落到实处。目前我国的工程管理思想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没有结合中国国情,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思想。因此,一个适合国情的工程管理理论是首当其冲摆在第一位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相关软件开发不足。目前国内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模式主要有两种,自行开发和直接购买。国外多采用模式租用服务。模式租用服务的有点在于,开发成本小,大家可以共担成本,信息沟通顺畅,企业不会是孤立的个体。因此,我国可以设立专门的公司来开发工程管理的软件,然后对软件进行对外租赁业务。对租用软件的企业实施收费,收费标准可以依据租用时间、项目数、用户数等因素来考虑。
第三,软件开发缺乏足够的市场调研分析和全能型人才。开发软件的往往不具备管理学的知识,管理人才又不太会操作系统,这就造成了工程管理和信息系统的脱节。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培养管理和信息技术兼备的人才,从而提高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5、 结语
工程管理信息化是一个综合性的,集管理和工程为一体的计算机系统。要真正地把信息管理落实到工程的实处,还是要从思想上首先解放出来,采用科学的模式,抓住信息管理的命脉,这样才能加快企业工程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洪显明.中国投资项目管理信息化的背景、现状、问题与对策 [2010-10-10].
[2]朱高峰.对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几点认识[J].中国工程科学,2008,10(12):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