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引入 实验 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B-0065-01
这是一节准备参加省里展示的优秀课,课题是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的《熔化和凝固》。我们与执教老师共同参与了备课和试教的过程,发现其中有些不足的地方。经过多次深入分析和论证,我就如何上好本节课提出了几点意见,希望能优化本课的教学。
一是“快引入”。本节课教学容量很大,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熔化和凝固,还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数据采集等来体验、分析不同固体的熔化规律是不一样的。所以,课堂导入必须干净利落,可以不用给每个学生发冰块来让学生体验熔化的过程,而直接提问:“同学们,请你们凭借生活经验想想,如果在你们手上放一小块冰,你会发现什么?” “会感到冷,而且有水流出来。”很多学生会这么回答。这时直接追问学生:“冰由原来的什么态变成了什么态?”随着学生的齐声回答导出“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称为熔化”。为了让学生能正确辨识熔化,再次提问:“固态物质出现什么时就说明已经开始熔化?物质的什么态全部消失时说明熔化已经完成?”学生分别回答出“液体”和“固体”。这样提问是为了让学生在后面的实验过程中能准确判断熔化的开始和终了时刻。然后给学生呈现一个小试管和一个小烧杯,试管中装有三分之一管的碎蜡,小烧杯里装有半杯从保温杯中取出的碎冰,提问:“同学们,要想让碎蜡和碎冰熔化,我们应采用什么办法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加热。”老师说:“这就说明固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随后把小烧杯放回保温杯中。
在上面的导入过程中,教师一并完成板书,如右图。板书时首先写标题和定义,接着在固态和液态下面划下划线,以表明熔化过程的开始和终了状态,最后在“熔化”后面用红笔写上“吸热”。整个导入过程只需要三分钟。由于初二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并进行了课前预习,导入会很顺利。
二是“真实验”。很多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为了体现实验的真实性,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把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的实验安排为学生分组实验,这样设计值得商榷,原因有三:1.苏科版的《物态变化》是在第二章,对于初二的学生而言,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都处在初步形成的阶段,而且他们对铁架台、酒精灯的使用和水浴法加热等基本实验操作还很不熟练,实验成功率很低;2.实验操作技能和设计能力的培养不是本课的教学目标,在这 方面没有必要花太多的时间;3.冰熔化这个实验很难做成功,要获取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的数据比较困难,而且如果让学生分组实验,碎冰的制取量很大,学校的硬件条件不一定能满足需要,在课堂上分发冰,也会耗费很多课堂时间。教学设计应该是做演示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获得更精确的实验数据和更清晰的实验现象。这个实验由教师来演示,加上用多媒体投影,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看到整个实验的过程及相关数据的变化。对于实验的操作细节,教师可以边演示边讲解,比如使用水浴法是为了受热均匀,在冰熔化时用玻璃棒搅拌也是为了受热均匀。在实验的全过程中让学生随时把实验对象相关的状态和温度都记录下来,尤其要让学生体会到有一个固液共存的过程,即要引导学生理解的熔化过程。
三是“重分析”。在本课中,获取冰和蜡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是教学的关键。学生获取实验数据以后,还要将数据信息转化为图像信息,并通过分析图像获取规律。学生根据实验中获取的数据描绘图像时,要能准确地对错误数据进行排除,这个过程要留给学生去完成。学生动手描绘图像才能有亲身体验,即使描绘中有错误,体验也是有价值的。学生描绘的图像通过投影进行展示交流时,要留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去独立思考,并引导他们分析出冰和蜡的熔化图像中的变化规律,知道什么是熔点,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明白晶体熔化图像中每条线段对应的状态。学生有了这种分析能力后,接下来要学习探究凝固的规律时,就能做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
能做到以上三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就能顺利突破,教学内容就会变得很充实,亮点就会突出而且真实。这正是我们的示范课要追求的效果。这样的示范课才能真正起到引领常态课的作用。
(责编 王学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B-0065-01
这是一节准备参加省里展示的优秀课,课题是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的《熔化和凝固》。我们与执教老师共同参与了备课和试教的过程,发现其中有些不足的地方。经过多次深入分析和论证,我就如何上好本节课提出了几点意见,希望能优化本课的教学。
一是“快引入”。本节课教学容量很大,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熔化和凝固,还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数据采集等来体验、分析不同固体的熔化规律是不一样的。所以,课堂导入必须干净利落,可以不用给每个学生发冰块来让学生体验熔化的过程,而直接提问:“同学们,请你们凭借生活经验想想,如果在你们手上放一小块冰,你会发现什么?” “会感到冷,而且有水流出来。”很多学生会这么回答。这时直接追问学生:“冰由原来的什么态变成了什么态?”随着学生的齐声回答导出“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称为熔化”。为了让学生能正确辨识熔化,再次提问:“固态物质出现什么时就说明已经开始熔化?物质的什么态全部消失时说明熔化已经完成?”学生分别回答出“液体”和“固体”。这样提问是为了让学生在后面的实验过程中能准确判断熔化的开始和终了时刻。然后给学生呈现一个小试管和一个小烧杯,试管中装有三分之一管的碎蜡,小烧杯里装有半杯从保温杯中取出的碎冰,提问:“同学们,要想让碎蜡和碎冰熔化,我们应采用什么办法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加热。”老师说:“这就说明固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随后把小烧杯放回保温杯中。
在上面的导入过程中,教师一并完成板书,如右图。板书时首先写标题和定义,接着在固态和液态下面划下划线,以表明熔化过程的开始和终了状态,最后在“熔化”后面用红笔写上“吸热”。整个导入过程只需要三分钟。由于初二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并进行了课前预习,导入会很顺利。
二是“真实验”。很多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为了体现实验的真实性,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把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的实验安排为学生分组实验,这样设计值得商榷,原因有三:1.苏科版的《物态变化》是在第二章,对于初二的学生而言,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都处在初步形成的阶段,而且他们对铁架台、酒精灯的使用和水浴法加热等基本实验操作还很不熟练,实验成功率很低;2.实验操作技能和设计能力的培养不是本课的教学目标,在这 方面没有必要花太多的时间;3.冰熔化这个实验很难做成功,要获取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的数据比较困难,而且如果让学生分组实验,碎冰的制取量很大,学校的硬件条件不一定能满足需要,在课堂上分发冰,也会耗费很多课堂时间。教学设计应该是做演示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获得更精确的实验数据和更清晰的实验现象。这个实验由教师来演示,加上用多媒体投影,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看到整个实验的过程及相关数据的变化。对于实验的操作细节,教师可以边演示边讲解,比如使用水浴法是为了受热均匀,在冰熔化时用玻璃棒搅拌也是为了受热均匀。在实验的全过程中让学生随时把实验对象相关的状态和温度都记录下来,尤其要让学生体会到有一个固液共存的过程,即要引导学生理解的熔化过程。
三是“重分析”。在本课中,获取冰和蜡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是教学的关键。学生获取实验数据以后,还要将数据信息转化为图像信息,并通过分析图像获取规律。学生根据实验中获取的数据描绘图像时,要能准确地对错误数据进行排除,这个过程要留给学生去完成。学生动手描绘图像才能有亲身体验,即使描绘中有错误,体验也是有价值的。学生描绘的图像通过投影进行展示交流时,要留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去独立思考,并引导他们分析出冰和蜡的熔化图像中的变化规律,知道什么是熔点,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明白晶体熔化图像中每条线段对应的状态。学生有了这种分析能力后,接下来要学习探究凝固的规律时,就能做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
能做到以上三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就能顺利突破,教学内容就会变得很充实,亮点就会突出而且真实。这正是我们的示范课要追求的效果。这样的示范课才能真正起到引领常态课的作用。
(责编 王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