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hsk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与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好读书,会读书,读好书”。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内容,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方式,进而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策略;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与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好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从而为学生终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乘着新课改的春风,在一线教师的实践探索中,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精彩局面。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从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和探究:
  一、 在情感共鸣中加强阅读素养的培养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情感教育的过程,除了教给学生相应的有关阅读的基础知识、阅读技巧和理解文本的能力外,我们还应该关注当下学生的情感、情绪以及信念等,以此来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所以,在阅读中实现学生和文章作者情感的共鸣,使得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能够根据自己的体悟来表达作者对情感的体会,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做不仅关注了学生的情感发展,而且有利于学生利用自己对情感的体悟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也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例如《秋天的怀念》一文,记叙了重病缠身的母亲精心照顾下肢瘫痪的儿子,直至生命最后一息的事,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真挚无私的爱,也表达了子女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与愧疚。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我设计了一段充满激情的导语:“你喜欢自己的母亲吗?谁能列举一件小事谈一谈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深厚感情?”简短的一句话,开启了学生感情的闸门,学生纷纷发言。正如“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简单的交流中,学生对自己母亲的热爱如涓涓细流源源不断地流了出来。正是基于对自己母亲的热爱,学生才渐渐走进了作者的心灵,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对理解课文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 重视情境创设,促使小学生深入体会阅读的兴趣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以任务驱动学习,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指导学生体验和感悟学习内容。不到一年的语文教学,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体验。是的,语文教学离不开情境,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把学生带入一个有声、有色、有情、有形的情境世界呢?我觉得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 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课堂上,要大胆地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每学习一篇新课文,我都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上课时,大家都希望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极大地丰富了知识的储备量。
  (二) 引領孩子去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另外,我还结合教材所涉及的内容,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使学生尽量领悟不同类型的文章的写作技巧;同时,鼓励学生阅读中外儿童名著,领略书中的精妙所在。我们班还设立了图书角,更加丰富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总之,我愿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
  (三) 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回顾我听过的语文课堂教学以及自己短短的语文教学经历,特别是在整体批阅了学生的第一篇作文之后,我真正地意识到:小学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只有学生把在课本中学到的知识用到对周围生活的观察、品味、描写中,才能真正地学好语文、用好语文。因此,我不断鼓励我的学生坚持观察周围的一切,要养成从生活中汲取养分的好习惯。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我相信,久而久之,生活中的一切都会演变成学生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丰富资源。
  三、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古人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良好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尤为重要。
  (一) 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
  从表面上看,阅读就是眼睛看,实际上,阅读是一个处理信息的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有效的阅读要求小学生不仅用眼睛看,而且用心“看”、用嘴“看”、用手“看”。特别是对课文以及一些有启迪的好作品,不能走马观花,需用心体会,圈点批注,认真思索。
  (二) 培养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的习惯
  阅读方法一般包括初读、品读。初读时,只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理解生词、了解文章大意就可以了。品读就要求学生在读中思考、体味、理解、升华,即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在品读时,我们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朗读、默读、诵读等方式来深刻地理解课文;在略读时,根据阅读目标的不同,我们又可以采用游览式读书法和筛选式读书法。
  (三) 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阅读习惯
  “学贵有疑”,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个人思维活跃的表现,质疑蕴含着创新的因素。每教学一篇课文,我就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久而久之,学生学会了质疑,有了疑,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进入一种积极探索的状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也就逐步养成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了阅读能力。
  总之,对于小学生而言,小学语文教学的阅读练习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的教学指导中,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这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阶梯式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让学生们在不断的学习中充满自信,获得满足。最后,要强调学生们的主体地位,教师主要起到引导的作用。为学生们创设良好的阅读意境,使小学生们能将自身的感情投入到课文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于阅读文本的理解,实现完美的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
  刘树忠,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蛟潭庄镇蛟潭庄小学。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电厂在当地电网中所处的环境分析,并且结合了当地用电工厂的特征,对机组协调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并且为同类型的设备控制提供了方案。
摘要:应用意识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十大核心概念之一,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小学数学教学应将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放在重要的地位,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经验,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具有适应生活和社会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策略  数学应用意识是我们对于客
一玉秀在纺织厂里工作,脸圆圆的,人显得极为壮实。到二十六岁,谈了一个朋友,在折多河边逛过几次路。那个叫国平的男人非常腼腆,动不动就脸红,俩人一块逛路,玉秀走在前面,他隔
《文史我鉴》是"大江南文丛"推出的第一部大书。书中文章精选自《江南》品牌栏目"文史我鉴",展现的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化大家们的另一面,还原了他们作为普通人的七情六欲,
文章在对自动标引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划分、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和自动标引技术的优势简单介绍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文本自动标引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对文
有机蔬菜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添加剂和化学防腐剂,也不需要用任何基因工程生产及其产物,是真正纯天然、高营养、高品质的安全环保生态食品。本文是针对有机
教师之于学生的“善待”要从“善教”入手,精心搭建教学活动平台,充分展现学生的自主精神和自我价值,经由“乐学”与“善学”的循环发展,进而达到“不教”之最高境界。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人民对粮食等作物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为了进一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需求,农业生产方式不断发生变化,而能够影响农业发展水平的要素有很
一般论述类文章选择题以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形式出现,有些看似靠近文本原句的语言形式,却在表意上与原句大相径庭,稍不注意就会使自己与正确选项失之交臂。笔者归纳了筛选勾画
小学教学阶段数学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不仅表现在数学知识的运用上面,还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对待事物的思辨能力,是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创造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