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是现在提倡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针对信息技术课实践性强、信息量大的特点,结合计算机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及实践,对一堂教学公开课进行剖析,从设计项目任务、创设教学情境、总结评价及反思等方面,透视“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教学的基本要点。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设计;反思及体会
引言
担任计算机教学已近十八个年了,经历了计算机的更新与变迁。计算机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在实施《上海市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标准》以来,以学生为主体、重实践创新的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并改变着我的教学理念。
本人翻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观摩了许多次教学展示。其中,看到教师们精彩地引导,巧妙地设置,我内心传统的教学理念开始动摇了,于是,也开始悄悄地尝试起来。起初只是在课堂上偶尔试着设置一两个小任务让学生去做,结果却发现课堂教学不仅没有松弛下来,反而令人惊奇的是,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需要教师花很长时间讲解、示范才能够解决的问题,通过学生自己对任务的完成,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而且还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加大了任务设置在教学中的比例,让我的计算机课堂生动而精彩。下面就谈一下自已应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职校计算机课堂中进行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关于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法
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教师以项目(实例)为引领,以任务为导向,以知识点为纽带,将教学内容设置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任务,学生紧密围绕任务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学生、合作探究,实现知识的内在建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
在今年开学初,我在学校进行了一堂公开展示课,进行了一次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深有感触。
教学课题:《幻灯片的超级链接》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超级链接的概念和作用,并能利用超级链接实现简单的交互。(2)过程和方法:掌握在幻灯片中运用超级链接进行交互的方法和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制作有关上海历史文化的幻灯片,进一步了解上海的人文风貌,激发学生的热爱家乡之情。
2.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课堂上播放自已剪辑的一段视频片断所制作的《今日上海新景象》课件,给学生展示国际大都市上海:“装点得靓丽动人、美轮美奂灯光的上海外滩夜景”、“雕廊水榭,亭阁楼台的上海著名景点豫圆”和“与浦西外滩隔岸相望的陆家嘴金融中心“等精美素材。
(2) 巧妙质疑,学生探索做答。
学生观看幻灯片后,鼓励学生针对国际大都市上海的人文风貌提出问题,经选择提出的问答题大致有:
教师问1:同学们,你们生在上海,长在上海,你对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有多少了解呢?
教师问2: 同学们,假设现在你是一名导游,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向外地游客介绍上海的特色?是景色,美食或者购物或者是其他?
学生答1:我要向他介绍上海的历史和文化。
学生答2:我要向他介绍上海的著名旅游景点,如:外滩,豫园等。
学生答3:我会把他们带到南京路步行街去购物。
……
第一先将上述问题一一输入到幻灯片中并将其作为索引页,然后根据师生的自身认识对上述问题进行回答,并将答案分别输入到新页中,之后上网,寻找没有回答出的问题的答案,并对相应网址进行收藏。
(3) 任务引领、自主学习。
把幻灯片中输入的上述问题分别与某些已知答案的幻灯片页、找到答案的网页、相应的影片及动画等素材进行超级链接设置,并在本文档内制作相应的“返回链接”。随后教师对方法进行讲解,提出任务,并鼓励学生动手制作完成任务,小组交流、互帮互助。
(4) 展示难题、提升教学。
首先肯定学生探索制作成果并予以小结,然后切换情境,让学生观察陆家嘴金融中心内的“璀璨,瑰丽夺目的东方明珠”、“高耸入云的金茂大厦”、 ”以天地、生命、智慧、创造、未来等五大展馆为基本内容的上海科技馆“。把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上海科技馆定义为一些不规则的图标,按动其图标就链接到下一页。
然后教师简单讲解对这一不规则图标进行超链接设置的过程,学生动手制作完成不规则图形超链接设置任务,小组交流、学生演示。
(5) 教师总结全课,学生自评互评。
3.课后建议
一堂公开课后参加听课的专家及老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①通过图、文、声、像等元素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怀。
②巧设质疑环境,注意选取多组学生感兴趣,贴近生活,富有教育意义的问题及相关素材,为任务引领作铺垫。
③通过创设情境,自然引出任务,鼓励学生完成“超链接”任务设置,高效自主完成多组学习任务。
④以“东方明珠”为切入口,讲解“不规则图形超链接”这一教学难点,再次创设情境,充分运用学生的讨论、辩论,引出“最合理的方法”。过程展开自然合理,提升了教学。
⑤注意归纳总结,鼓励学生自查自省。
⑥通过讨论学习,合作探究解决疑问,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维的好习惯。
老师们的宝贵建议,开阔了我的教学思路,使得自己更加有信心地深入研究职业教育课改的理念,而能更好地去理解和体会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三、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法实践后的具体体会 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法尤其适用于计算机等操作类学科, 这一教学方法是一个综合的实践体系,并不只是单纯地简单设计几个任务了事,需要教师对教材的知识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对任务活动进行认真分析设定,同时要正确引导学生对任务的实施并进行认真观察,最后总结任务是否有错、分析上机操作难易程度、记录上机时间、归纳总结、课后小结等来确定下次课的教学方案。切不可不顾教学内容生搬硬套,也不能只看知识点拘泥于教材。提倡精讲多练,突出基本知识,重视能力培养,强调使用意识,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
1.精心设计情境,引人入胜教学
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和谐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深刻思维、不断创造。通过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不断强化主体感受,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有利于在全班实施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
2.制作多媒体课件,创设学习情境
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是最直观、最生动的教学方式。图、文、声、像等素材相互作用,眼、耳、手、心多种感官并用,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动手欲,从而形成学习动机。例如:我在上课之初创设“今日上海新景象“的教学情境,利用图、文、声、像等素材对学生感官进行刺激,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下面任务的引出做了铺垫。同时又在难点学习时变换情境“不规则图形超链接”使用,使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在情境的不断变化中得以强化,并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3.展示各种实物,创设认知情境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 因为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计算机相关知识理论性强,抽象难懂。如果通过实物的展示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介绍计算机硬件系统一节中,我准备了各类硬件实物,展示了主板、U盘、CPU、硬磁盘、内存条、软磁盘、光盘等等。创设了认知情境,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起来轻松,学起来容易,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导演优秀案例,创设生活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特定的或者是模拟的真实情境中理解知识,使自己的知识建构得以完善,并对所学知识进行很好的内化。例如:我在数据库结构教学当中,需要对记录进行插入或删除操作。为了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插入操作或删除操作会引起数据元素间的移动,上课时我请出五位学生站起来排队,先让四位学生以一拳空隙排队,然后请第五位学生插入到第一位学生的后面,这样必然引起第二位和第三位学生向后移动,给第五位学生让出位置,大家按照1、5、2、3、4的顺序排好队,这就是一个“插入”记录的过程。教师强调指出,插入一个人将引起后面的学生移动,其站位的序号也就变成了1号、2号、3号、4、5号。同理,在数据库中插入一条记录,也将引起后续记录的“后移”及序号的重排。接着我又用这种排队法让学生体会“删除”记录,请第五位学生退出队伍,在没有老师的提示下,后面的第2、3号学生就自动向前移动,完美形象地展示了数据库当中的记录“删除”操作。经过这样情景创设后,学生感性认识加强了,对知识的理性认识也就深刻了。
5.巧妙设计项目任务,正确运用多元教法。
“项目引领、任务驱动驱动教学法”与过去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其本质的区别就是把很多老师讲解示范的内容,设置成生动的任务情境,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并完成。看上去仅仅是一墙之隔,却有本质上的差别。
合理巧妙的设计任务是“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 是教学设计的关键。设计的任务要有明显层次, 既有总任务和分任务的层次, 也有难易程度的层次。每一章完成一个大任务,同一章内再将大任务分为若干子任务, 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 在Word软件学习过程当中,把“Word的基本操作” 、“ 文档的录入与编辑” 、“ 格式化文档” 、“ 使用表格”等各章内容组合起来,让学生为自己量体裁衣,制作设计一份个人求职信并附有个人简历。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兴致盎然,寓学于乐,将此任务中隐含的四章主要知识点轻松掌握。又如我在powerpoint软件教学中就以《校园风貌》和《上海发展》为主题,将编辑、版式、插入、设置等知识内容以任务的形式设计到每堂课中。这样不仅可以很好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而且能够更好地把握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连贯性,把新旧知识进行连接。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当中,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教师可以采用质疑探究、比较分析、综合练习、合作探究以及创设情景等多元教法激发学生的热情,高效高质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不断获得“成功感”。
6.及时评价效果, 注意归纳总结
项目任务完成后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检验学生是否理解、掌握了新知识, 是否能够熟练地应用新知识,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相互协作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等,并及时作出评价。同时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 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例如:根据教材要求和教学实际,师生共同完成本课的《项目总结评价表》,如下:
7.坚持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能力
这次公开课得到老师和专家们的一致好评,也真诚地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如:1.个别地方讲解过细,减弱了学生探索难度和探索兴趣 ;2.对学生的能力了解不够,教师的期望与学生的实际操作存在差距;3.课堂是生成的,不要过分地依赖教学预设。本次公开课及研讨活动深化了我的反思能力,今后更要深入研究教育理念,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方法。如:课堂上学生进行演示时,在超链接对话框中找不到链接目标文件,(陆家嘴金融中心的影片文件),这时为了节省时间便直接提示学生注意“查找范围”和“文件类型”,错失了一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良机,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法国最著名牧师纳德·兰塞姆聆听过一万多人的临终忏悔,他说,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我们的教学中,多一份反思,多一份清醒,多一份自信,更多一份进步。雕塑大师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研讨之后,我深刻体会到教学反思能有效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每次课后多对自己提一些问题。比如:每一堂课的设计是否合理?每一个教学突发事件的处理是否得当?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状态为何不佳?老师的期望与学生的实际操作有什么样的差距?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合作能力培养之间为何存在矛盾等等。这些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动力,也是提高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源头活水。
四、总结
在深化职业教育课改中,教学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今天,只有不断转变和更新教学思想,不断研究、探索和总结,才能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适应时代和现代化教育的要求。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有利于学生创新学习和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当然,学习任务的设置需要教师课前精心准备,课上耐心引导,课后的认真反思。教师教的能力和学生学的能力都会不断提高,营造有序的教学环境。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课堂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汪燮华,张世玉. 信息技术基础(第四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詹慧静,王爱江. 多媒体基础与制作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
[3]李冬梅.信息技术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电化教育,2001,(3).
[4]王建民.信息技术教育新课题[J].湖北教育,2003,(4).
作者简介:
潘佩华,上海市南湖职业学校二分校计算机教师,从事计算机教学18年,1983年毕业于上海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兼职担任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计算机操作考评员。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设计;反思及体会
引言
担任计算机教学已近十八个年了,经历了计算机的更新与变迁。计算机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在实施《上海市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标准》以来,以学生为主体、重实践创新的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并改变着我的教学理念。
本人翻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观摩了许多次教学展示。其中,看到教师们精彩地引导,巧妙地设置,我内心传统的教学理念开始动摇了,于是,也开始悄悄地尝试起来。起初只是在课堂上偶尔试着设置一两个小任务让学生去做,结果却发现课堂教学不仅没有松弛下来,反而令人惊奇的是,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需要教师花很长时间讲解、示范才能够解决的问题,通过学生自己对任务的完成,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而且还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加大了任务设置在教学中的比例,让我的计算机课堂生动而精彩。下面就谈一下自已应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职校计算机课堂中进行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关于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法
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教师以项目(实例)为引领,以任务为导向,以知识点为纽带,将教学内容设置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任务,学生紧密围绕任务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学生、合作探究,实现知识的内在建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
在今年开学初,我在学校进行了一堂公开展示课,进行了一次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深有感触。
教学课题:《幻灯片的超级链接》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超级链接的概念和作用,并能利用超级链接实现简单的交互。(2)过程和方法:掌握在幻灯片中运用超级链接进行交互的方法和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制作有关上海历史文化的幻灯片,进一步了解上海的人文风貌,激发学生的热爱家乡之情。
2.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课堂上播放自已剪辑的一段视频片断所制作的《今日上海新景象》课件,给学生展示国际大都市上海:“装点得靓丽动人、美轮美奂灯光的上海外滩夜景”、“雕廊水榭,亭阁楼台的上海著名景点豫圆”和“与浦西外滩隔岸相望的陆家嘴金融中心“等精美素材。
(2) 巧妙质疑,学生探索做答。
学生观看幻灯片后,鼓励学生针对国际大都市上海的人文风貌提出问题,经选择提出的问答题大致有:
教师问1:同学们,你们生在上海,长在上海,你对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有多少了解呢?
教师问2: 同学们,假设现在你是一名导游,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向外地游客介绍上海的特色?是景色,美食或者购物或者是其他?
学生答1:我要向他介绍上海的历史和文化。
学生答2:我要向他介绍上海的著名旅游景点,如:外滩,豫园等。
学生答3:我会把他们带到南京路步行街去购物。
……
第一先将上述问题一一输入到幻灯片中并将其作为索引页,然后根据师生的自身认识对上述问题进行回答,并将答案分别输入到新页中,之后上网,寻找没有回答出的问题的答案,并对相应网址进行收藏。
(3) 任务引领、自主学习。
把幻灯片中输入的上述问题分别与某些已知答案的幻灯片页、找到答案的网页、相应的影片及动画等素材进行超级链接设置,并在本文档内制作相应的“返回链接”。随后教师对方法进行讲解,提出任务,并鼓励学生动手制作完成任务,小组交流、互帮互助。
(4) 展示难题、提升教学。
首先肯定学生探索制作成果并予以小结,然后切换情境,让学生观察陆家嘴金融中心内的“璀璨,瑰丽夺目的东方明珠”、“高耸入云的金茂大厦”、 ”以天地、生命、智慧、创造、未来等五大展馆为基本内容的上海科技馆“。把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上海科技馆定义为一些不规则的图标,按动其图标就链接到下一页。
然后教师简单讲解对这一不规则图标进行超链接设置的过程,学生动手制作完成不规则图形超链接设置任务,小组交流、学生演示。
(5) 教师总结全课,学生自评互评。
3.课后建议
一堂公开课后参加听课的专家及老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①通过图、文、声、像等元素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怀。
②巧设质疑环境,注意选取多组学生感兴趣,贴近生活,富有教育意义的问题及相关素材,为任务引领作铺垫。
③通过创设情境,自然引出任务,鼓励学生完成“超链接”任务设置,高效自主完成多组学习任务。
④以“东方明珠”为切入口,讲解“不规则图形超链接”这一教学难点,再次创设情境,充分运用学生的讨论、辩论,引出“最合理的方法”。过程展开自然合理,提升了教学。
⑤注意归纳总结,鼓励学生自查自省。
⑥通过讨论学习,合作探究解决疑问,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维的好习惯。
老师们的宝贵建议,开阔了我的教学思路,使得自己更加有信心地深入研究职业教育课改的理念,而能更好地去理解和体会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三、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法实践后的具体体会 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法尤其适用于计算机等操作类学科, 这一教学方法是一个综合的实践体系,并不只是单纯地简单设计几个任务了事,需要教师对教材的知识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对任务活动进行认真分析设定,同时要正确引导学生对任务的实施并进行认真观察,最后总结任务是否有错、分析上机操作难易程度、记录上机时间、归纳总结、课后小结等来确定下次课的教学方案。切不可不顾教学内容生搬硬套,也不能只看知识点拘泥于教材。提倡精讲多练,突出基本知识,重视能力培养,强调使用意识,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
1.精心设计情境,引人入胜教学
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和谐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深刻思维、不断创造。通过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不断强化主体感受,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有利于在全班实施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
2.制作多媒体课件,创设学习情境
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是最直观、最生动的教学方式。图、文、声、像等素材相互作用,眼、耳、手、心多种感官并用,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动手欲,从而形成学习动机。例如:我在上课之初创设“今日上海新景象“的教学情境,利用图、文、声、像等素材对学生感官进行刺激,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下面任务的引出做了铺垫。同时又在难点学习时变换情境“不规则图形超链接”使用,使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在情境的不断变化中得以强化,并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3.展示各种实物,创设认知情境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 因为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计算机相关知识理论性强,抽象难懂。如果通过实物的展示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介绍计算机硬件系统一节中,我准备了各类硬件实物,展示了主板、U盘、CPU、硬磁盘、内存条、软磁盘、光盘等等。创设了认知情境,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起来轻松,学起来容易,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导演优秀案例,创设生活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特定的或者是模拟的真实情境中理解知识,使自己的知识建构得以完善,并对所学知识进行很好的内化。例如:我在数据库结构教学当中,需要对记录进行插入或删除操作。为了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插入操作或删除操作会引起数据元素间的移动,上课时我请出五位学生站起来排队,先让四位学生以一拳空隙排队,然后请第五位学生插入到第一位学生的后面,这样必然引起第二位和第三位学生向后移动,给第五位学生让出位置,大家按照1、5、2、3、4的顺序排好队,这就是一个“插入”记录的过程。教师强调指出,插入一个人将引起后面的学生移动,其站位的序号也就变成了1号、2号、3号、4、5号。同理,在数据库中插入一条记录,也将引起后续记录的“后移”及序号的重排。接着我又用这种排队法让学生体会“删除”记录,请第五位学生退出队伍,在没有老师的提示下,后面的第2、3号学生就自动向前移动,完美形象地展示了数据库当中的记录“删除”操作。经过这样情景创设后,学生感性认识加强了,对知识的理性认识也就深刻了。
5.巧妙设计项目任务,正确运用多元教法。
“项目引领、任务驱动驱动教学法”与过去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其本质的区别就是把很多老师讲解示范的内容,设置成生动的任务情境,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并完成。看上去仅仅是一墙之隔,却有本质上的差别。
合理巧妙的设计任务是“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 是教学设计的关键。设计的任务要有明显层次, 既有总任务和分任务的层次, 也有难易程度的层次。每一章完成一个大任务,同一章内再将大任务分为若干子任务, 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 在Word软件学习过程当中,把“Word的基本操作” 、“ 文档的录入与编辑” 、“ 格式化文档” 、“ 使用表格”等各章内容组合起来,让学生为自己量体裁衣,制作设计一份个人求职信并附有个人简历。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兴致盎然,寓学于乐,将此任务中隐含的四章主要知识点轻松掌握。又如我在powerpoint软件教学中就以《校园风貌》和《上海发展》为主题,将编辑、版式、插入、设置等知识内容以任务的形式设计到每堂课中。这样不仅可以很好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而且能够更好地把握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连贯性,把新旧知识进行连接。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当中,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教师可以采用质疑探究、比较分析、综合练习、合作探究以及创设情景等多元教法激发学生的热情,高效高质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不断获得“成功感”。
6.及时评价效果, 注意归纳总结
项目任务完成后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检验学生是否理解、掌握了新知识, 是否能够熟练地应用新知识,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相互协作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等,并及时作出评价。同时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 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例如:根据教材要求和教学实际,师生共同完成本课的《项目总结评价表》,如下:
7.坚持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能力
这次公开课得到老师和专家们的一致好评,也真诚地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如:1.个别地方讲解过细,减弱了学生探索难度和探索兴趣 ;2.对学生的能力了解不够,教师的期望与学生的实际操作存在差距;3.课堂是生成的,不要过分地依赖教学预设。本次公开课及研讨活动深化了我的反思能力,今后更要深入研究教育理念,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方法。如:课堂上学生进行演示时,在超链接对话框中找不到链接目标文件,(陆家嘴金融中心的影片文件),这时为了节省时间便直接提示学生注意“查找范围”和“文件类型”,错失了一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良机,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法国最著名牧师纳德·兰塞姆聆听过一万多人的临终忏悔,他说,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我们的教学中,多一份反思,多一份清醒,多一份自信,更多一份进步。雕塑大师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研讨之后,我深刻体会到教学反思能有效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每次课后多对自己提一些问题。比如:每一堂课的设计是否合理?每一个教学突发事件的处理是否得当?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状态为何不佳?老师的期望与学生的实际操作有什么样的差距?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合作能力培养之间为何存在矛盾等等。这些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动力,也是提高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源头活水。
四、总结
在深化职业教育课改中,教学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今天,只有不断转变和更新教学思想,不断研究、探索和总结,才能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适应时代和现代化教育的要求。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有利于学生创新学习和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当然,学习任务的设置需要教师课前精心准备,课上耐心引导,课后的认真反思。教师教的能力和学生学的能力都会不断提高,营造有序的教学环境。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课堂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汪燮华,张世玉. 信息技术基础(第四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詹慧静,王爱江. 多媒体基础与制作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
[3]李冬梅.信息技术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电化教育,2001,(3).
[4]王建民.信息技术教育新课题[J].湖北教育,2003,(4).
作者简介:
潘佩华,上海市南湖职业学校二分校计算机教师,从事计算机教学18年,1983年毕业于上海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兼职担任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计算机操作考评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