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不少历史大片的影视剧,一经推出便风靡全国。有人点赞导演编剧的水平,有人倾慕演员阵容的强大,有人惊叹出神入化的演技……究其根源,是重大历史事件本身的魅力。因为,历史本身就是一部好书。
方志,是“一方之全史”。方志历史,是记述著史传世的历史,是展现历史得以传承的历史。这部历史无疑是一部好书,需要大书特书。然而,现实中涉足者寥寥,特别是以电视纪录片文本的著述方式。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巡视员、四川作家汪毅算是这寥寥中的一位。他近日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新作电视纪录片文本《方志四川》,便是对四川方志历史如数家珍的记录。
通读这部新作,便跟随作者进入了一个时空隧道,一路领略四川方志历史美不胜收的景色——强健的骨骼、丰满的血肉、美艳的容颜,一下子立体呈现在读者眼前。该书以四川方志发展的历史纵线为轴,以重要修志历史阶段为横切面,采取叙事与记人、图文并茂的方式,立体展现了四川方志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凸显了四川从清代、民国到新中国的修志史上所取得蝉联省级方志“三连冠”的成果。如誉该著搭建了四川“纸上的方志馆”,再恰当不过。
众所周知,优秀的历史著作,就应该像一部推理小说,从错综繁杂的史海资料中钩沉拾遗,条分缕析,依照一定的理论和逻辑关联诸多线索,层层推论,以求无限接近历史的本来面目。四川是修志大省,历史悠久,史(志)家辈出,成果累累。逐一述说,要么信息冗余,要么挂一漏万,其创作难度可想而知。然而,作者凭借扎实的文史功底和对方志四川的敬畏以及恰如其分的拿捏,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精挑细选,精耕细作,搜罗出四川方志历史的菁华,行云流水,落笔成章,让仅有150千字的“薄书”,容纳还原了四川两千多年的修志历史,且有“大江东去”的抒发,又有“小桥流水”的聚集,“让我看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
说起历史著作的文风,因其题材局限,的确难以“调料”,不少作品给人留下“刻板”的印象。条清目明,平铺直叙,史料详实,中规中矩,读来常常令人索然无味。然而,《方志四川》这部史书的作者汪毅可谓匠心独具,语言引经据典,简练婉约,颇显文采飞扬。信手翻书,例证随处可见:“当时光老人步履蹒跚,从西晋走到东晋,一部不以地名而以‘国’命名的志书诞生了,而且与巴蜀社会关系密切。它,就是常璩的《华阳国志》”;“这些志书虽然不少随风淡淡而去,但它依然不乏风雷过耳的回响轰鸣,让我们心灵一次又一次澎湃感动,让我们情感一次又一次掀动如潮,让我们感受其魅力和文明创造的不易”……其实,当你翻开书中目录,从集名“醇香世界”(上下)、“魅力天地”(上下)中,便可以领略到文字魅力四射的光芒。还有,“愤青”“航母”“明朝的那些事儿”……近年流行的热词,更是让这部史书性质的著作有些“潮”了。
“德国一姐”即德国总理默克尔学烹饪于成都,所做菜肴是宫保鸡丁,但你知道“宫保鸡丁”创始人丁宝桢总纂《四川盐法志》的贡献吗?还有,你知道历史上哪些皇帝诏令天下修志书吗?你知道日本编修《支那省别全志》的目的吗?你知道英国传教士汉明灯编纂四川的县志《广汉县志略》吗……捧读《四川方志》,书中穿插的无数个或短或长的故事,巧妙地与方志历史融为一体,诠释了编修志书的目的、意义、功用等,寓理于事,引人入胜。可以说该著再次印证了一个事实:精彩的史书,必然离不开精彩的故事。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优秀的作品是作者“苦”出来的。为了创新表现形式,作者突破传统史书写作手法,以电视纪录片文体的方式,用优美婉约的语言、鲜活的故事和精彩的图片,使文字和画面水乳交融,既解决了方志四川发展史上节点与其中故事的兼容关系,又凸显出地方志事业发展的时代特色,不仅具有视觉冲击力,而且形成了独特的审美判断和价值判断。其出版既是四川地方志宣传的一个突破,又是全国第一部以电视纪录片文体方式展现方志文化的著作。
作者单位:四川省地方志编委会
方志,是“一方之全史”。方志历史,是记述著史传世的历史,是展现历史得以传承的历史。这部历史无疑是一部好书,需要大书特书。然而,现实中涉足者寥寥,特别是以电视纪录片文本的著述方式。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巡视员、四川作家汪毅算是这寥寥中的一位。他近日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新作电视纪录片文本《方志四川》,便是对四川方志历史如数家珍的记录。
通读这部新作,便跟随作者进入了一个时空隧道,一路领略四川方志历史美不胜收的景色——强健的骨骼、丰满的血肉、美艳的容颜,一下子立体呈现在读者眼前。该书以四川方志发展的历史纵线为轴,以重要修志历史阶段为横切面,采取叙事与记人、图文并茂的方式,立体展现了四川方志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凸显了四川从清代、民国到新中国的修志史上所取得蝉联省级方志“三连冠”的成果。如誉该著搭建了四川“纸上的方志馆”,再恰当不过。
众所周知,优秀的历史著作,就应该像一部推理小说,从错综繁杂的史海资料中钩沉拾遗,条分缕析,依照一定的理论和逻辑关联诸多线索,层层推论,以求无限接近历史的本来面目。四川是修志大省,历史悠久,史(志)家辈出,成果累累。逐一述说,要么信息冗余,要么挂一漏万,其创作难度可想而知。然而,作者凭借扎实的文史功底和对方志四川的敬畏以及恰如其分的拿捏,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精挑细选,精耕细作,搜罗出四川方志历史的菁华,行云流水,落笔成章,让仅有150千字的“薄书”,容纳还原了四川两千多年的修志历史,且有“大江东去”的抒发,又有“小桥流水”的聚集,“让我看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
说起历史著作的文风,因其题材局限,的确难以“调料”,不少作品给人留下“刻板”的印象。条清目明,平铺直叙,史料详实,中规中矩,读来常常令人索然无味。然而,《方志四川》这部史书的作者汪毅可谓匠心独具,语言引经据典,简练婉约,颇显文采飞扬。信手翻书,例证随处可见:“当时光老人步履蹒跚,从西晋走到东晋,一部不以地名而以‘国’命名的志书诞生了,而且与巴蜀社会关系密切。它,就是常璩的《华阳国志》”;“这些志书虽然不少随风淡淡而去,但它依然不乏风雷过耳的回响轰鸣,让我们心灵一次又一次澎湃感动,让我们情感一次又一次掀动如潮,让我们感受其魅力和文明创造的不易”……其实,当你翻开书中目录,从集名“醇香世界”(上下)、“魅力天地”(上下)中,便可以领略到文字魅力四射的光芒。还有,“愤青”“航母”“明朝的那些事儿”……近年流行的热词,更是让这部史书性质的著作有些“潮”了。
“德国一姐”即德国总理默克尔学烹饪于成都,所做菜肴是宫保鸡丁,但你知道“宫保鸡丁”创始人丁宝桢总纂《四川盐法志》的贡献吗?还有,你知道历史上哪些皇帝诏令天下修志书吗?你知道日本编修《支那省别全志》的目的吗?你知道英国传教士汉明灯编纂四川的县志《广汉县志略》吗……捧读《四川方志》,书中穿插的无数个或短或长的故事,巧妙地与方志历史融为一体,诠释了编修志书的目的、意义、功用等,寓理于事,引人入胜。可以说该著再次印证了一个事实:精彩的史书,必然离不开精彩的故事。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优秀的作品是作者“苦”出来的。为了创新表现形式,作者突破传统史书写作手法,以电视纪录片文体的方式,用优美婉约的语言、鲜活的故事和精彩的图片,使文字和画面水乳交融,既解决了方志四川发展史上节点与其中故事的兼容关系,又凸显出地方志事业发展的时代特色,不仅具有视觉冲击力,而且形成了独特的审美判断和价值判断。其出版既是四川地方志宣传的一个突破,又是全国第一部以电视纪录片文体方式展现方志文化的著作。
作者单位:四川省地方志编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