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智者大师所提出的“法华三教相”思想,明确了《法华经》在众经中的核心地位,突显了天台宗的重要性。本文试对这三条标准逐一进行阐释分析,以期对智者大师的“法华三教相”思想内涵及其意义进行更为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智者大师;三教相;法华经
释智顗(公元538—598年①),因其高深的佛学造诣,被世人尊称为智者大师。智者大师是中国佛教第一个宗派——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在智者大师的天台三大部——《妙法莲华经文句》《法华玄义》《摩诃止观》之中,以《法华玄义》最能代表他对中国佛教的精深理解。此书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智者大师关于判教的理论,智者大师首先分析批判了在他之前的“南三北七”十家关于判教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关于教相判释的理论,即”五时八教“的判教思想。
智者大师讲到:“教者圣人被下之言也,相者分别同异也。”②由于佛陀所说的经是根据不同的因缘,对不同根基的众生所说的法,所以内容上会有所差异。判教就是对这些差异进行判别和解释,对经典进行整理和甄别,以便化解矛盾,使这些都是佛所说的教义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也可使尊不同经为宗经的各宗派之间相互融合互补,促进佛教僧团组的和谐。智者大师整理分析已有的佛教资料,并在《法华玄义》中提出了天台宗判教相的三条标准:“一根性融不融相,二化道始终不始终相,三师弟远近不远近相。”③论证了《法华经》在佛陀所说众经中的重要地位,这三条标准即是“法华三教相”。下文将主要分析智者大师的这三条标准。
一、根性融不融相
“根性融不融相”是根据佛法与听法者根性的关系而提出的一条判教标准,是指佛所说之教法是否适合所有人的根性,使三乘一切人都可以明白佛法之真谛,“这是评判佛说之教义是否能普被所有的根性,其所用的方法是否能使三乘人归向一佛乘” ④。智者大师将佛所说法的时间顺序划分为“五时”,并结合“日出五照”与“五味”的比喻,对此教相进行解释。
第一时为华严时,是佛悟道之初所讲的教法,就像太陽刚升起,首先照在高山上。此时佛陀所讲的法是为根性利的大根菩萨所讲的,由于大根菩萨根性纯熟,听闻教法可以即刻领悟佛慧,其他小根的人虽然在座,由于根性的原因并不能领悟佛陀的深意。智者认为《华严》就是在佛陀初讲法时所说,属于顿教相,为从牛出乳味。
第二时为阿含时,如太阳升起之后,阳光照入幽谷。由于华严时佛陀所讲法过难,大部分众生难以理解,所以阿含时所讲法是佛陀对根基浅劣的人所讲。此时佛陀为根性顿的人讲三藏教,讲授阿含类小乘经典,以便这些人根性慢慢纯熟可以领悟深层次的佛法,大根性的人就隐含在此时的小根性人中。阿含时佛所说法为渐教相,为从乳出酪味。
第三时为方等时,如太阳照在平地上。此时佛所说法为一般的大乘经典,如《净名》《方等》等经,目的破斥阿含时的钝根之人对已证果位的执著,使他们可以证得更高的果位。所以佛同根据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因缘,不同人的根性随机设教,示现不同的身,演说不同的教法。智者大师认为虽然佛陀随机设教,但是佛所说法是一,佛以“一音说法”,但是由于众生的根基不同,自己理解的佛法就有所不同,同样看到佛土,有人看到净,有人看到秽,同样看到佛身,有人看到巨,有人看到细。方等时佛所说法也为渐教相,为从酪出生酥味。
第四时为般若时,此时佛陀讲《大品般若经》等经典,“这一时期,佛以般若性空来破除大、小乘之间的区别,故其教法的特点是‘带小明大’‘顿渐相资’。” ⑤此时的教法虽然三乘之人都在学,但是只有大根菩萨得其真谛,“蒙其光用”。其他人虽然在座,但是由于执著与所得的果位,无法前进,就如同婴儿不能直视太阳的光芒一样,不能够领受此时佛法的妙用。般若时的教法仍为渐教相,为从生酥出熟酥味。
第五时为法华时,如阳光普照大地。佛在灭度前八年,讲授法华经典,在灭度前一昼夜讲授《涅槃经》。众生经历前四时的修习,根性逐渐纯熟,此时“佛为他们畅说本怀,开三乘之权教,显一乘之真实,告以诸法实相。” ⑥此时佛所说法针对所有根基的众生,就如同阳光遍洒世界,佛法度化所有众生。法华时的教法为渐圆教,为从熟酥出醍醐味。
通过对佛“五时”说法的教化对象之比较,智者大师认为,只有佛在法华时所讲的经典才是符合一切众生之根基,与众生根性相融的教法。另外,智者大师又从佛说法的方法角度分析,认为“今法华是显露非秘密,是渐顿非渐渐,是合非不合,是醍醐非四味,是定非不定。⑦智者大师认为与其他的经典相比,《法华经》是佛陀在世间说法的最后总结和定音之作,是圆教,是五味中的最高味,其中的教法是显露的,是顿渐相融的,是符合一切众生之根基的,明白的说明众生皆可成佛。通过这两方面的分析对比,智者大师认为只有《法华经》可以使所有根基的众生开悟。
二、化道始终不始终相
“化道始终不始终相”是根据是否“畅佛出世本怀”而提出的第二条标准。是指佛教化众生的过程中所讲的法是否是前后一致的,如果前后一致,则是“始终”,如果不一致则是“不始终”。智者大师认为其他余教是佛在讲法的过程中根据的方便说教,讲法前后会有所改变,虽然是对众生有益的,但并没有说明佛出世的本怀。《法华经》说明了佛陀教化的本来意思,是前后一致的。佛在其他诸经中都是就着众生的根基说法,是为了让众生的根基逐渐成熟,可以秉承佛法大义,不具有究竟的含义。但是在《法华经》中,佛“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 ⑧,舍弃方便说法,直接宣示佛的出世本怀——“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示众生佛之知见……令众生悟佛知见……令众生入佛知见道” ⑨。因此《法华经》具有“究竟诸法实相” ⑩的意义,也正因为这种究竟的含义,所以《法华经》也含摄了他经的义解,佛前后讲经教化众生的方法是一致的。智者大师认为《法华经》中,与出世本怀相应,佛对众生讲说可令众生皆成佛的教义,故《法华经》中佛之化道始终的。
三、师弟远近不远近相 “师弟远近不远近相”是根据佛与诸弟子之间的关系提出的判教标准。认为佛与弟子久远以前已是师徒,则称为“师弟远近相”,认为佛与弟子是当世师徒,则称为“师弟不远近相”。
众经认为佛在菩提树下悟道,此时佛才证悟圆满智慧,得无上道,获实智。佛在菩提树下悟道之后才开始教化众生。但是《法华经》中讲佛陀的妙法智慧,在菩提树下悟道之前就已经获得,且是圆满的。
众经认为二乘(声闻、圆觉)弟子,并没有获得实智,所以也不能使用权智来教化众生。《法华经》中讲,此二乘弟子在久远以前其实已经证得实智,也知道使用权智的方法,但是为帮助佛广敷法音,故现身为二乘弟子。
众经中都没有讲到佛在悟道之前与弟子的关系如何,也没有讲悟道前佛是否获得权实二智。《法华经》中明确讲佛在久远之前悟得权实二智,并以此教法度化了众菩萨。佛与诸弟子的关系并非只是在菩提树下悟道后才开始的,而是在久远之前就已经确立,只是在当世以最近成为师徒的方式显现,故智者大师认为唯有《法华经》中讲的师弟关系为远近相。
四、结语
智者大师通过“法华三教相”的判释,认为《法华经》是佛针对一切众生的根基所说的法,是与众生根基相融合的,犹如阳光照耀萬物,万物都可以获得温暖。《法华经》是佛陀在入灭前最后的说法,是对“五时”说法的总结,具有终极的意义,在“五味”中是醍醐味,是最高的教法。“化道始终不始终”的判释,智者大师认为《法华经》中,佛陀宣说众生皆可成佛,而不是拘泥于小乘的声闻、圆觉的二乘果位,与佛的出世本怀是前后照应的。第三条标准“师弟远近不远近”的判释中,智者大师强调,佛陀与诸菩萨在久远以前已经证悟权实二智,并以此度化众生。通过这三条标准的考核,智者大师认定只有《法华经》才是佛所说众法中最圆融最究竟的,它融摄一切诸法实相,将三乘会归一佛乘,是众经开权之后的显实之法。由此智者大师确立的《法华经》在众经中的最重要地位,也凸显了天台宗的重要地位,为天台宗在后世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注释:
①传统说法认为智顗生卒年为538—597,杨曾文先生据《二十史朔闰表》推算智顗的卒年为开皇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即公元598年1月7日。转引自张风雷:《智顗佛教心性论述评》,载《中国哲学史》,1996年第3期。
②同上。
③《法华玄义》卷一上,《大正藏》卷33,第683页中。
④沈海燕:《法华玄义的哲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46页。
⑤沈海燕:《法华玄义的哲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48页。
⑥韩焕忠:《天台判教论》,巴蜀书社,2005年版,第30页。
⑦《法华玄义》卷一上,《大正藏》卷33,第684页上。
⑧《妙法莲华经》卷一,《大正藏》卷9,第10页上。
⑨《妙法莲华经》卷一,《大正藏》卷9,第7页下
⑩《妙法莲华经》卷一,《大正藏》卷9,第5页下。
参考文献:
[1]妙法莲华经[J].大正藏.卷9.
[2]韩焕忠.天台判教论[M].巴蜀书社,2005.
[3]沈海燕.《法华玄义》精读[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4]沈海燕.法华玄义的哲学[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5]智顗.法华玄义[J].大正藏,卷33.
[6]张风雷.智顗佛教心性论述评[J].中国哲学史,1996,03.
关键词:智者大师;三教相;法华经
释智顗(公元538—598年①),因其高深的佛学造诣,被世人尊称为智者大师。智者大师是中国佛教第一个宗派——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在智者大师的天台三大部——《妙法莲华经文句》《法华玄义》《摩诃止观》之中,以《法华玄义》最能代表他对中国佛教的精深理解。此书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智者大师关于判教的理论,智者大师首先分析批判了在他之前的“南三北七”十家关于判教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关于教相判释的理论,即”五时八教“的判教思想。
智者大师讲到:“教者圣人被下之言也,相者分别同异也。”②由于佛陀所说的经是根据不同的因缘,对不同根基的众生所说的法,所以内容上会有所差异。判教就是对这些差异进行判别和解释,对经典进行整理和甄别,以便化解矛盾,使这些都是佛所说的教义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也可使尊不同经为宗经的各宗派之间相互融合互补,促进佛教僧团组的和谐。智者大师整理分析已有的佛教资料,并在《法华玄义》中提出了天台宗判教相的三条标准:“一根性融不融相,二化道始终不始终相,三师弟远近不远近相。”③论证了《法华经》在佛陀所说众经中的重要地位,这三条标准即是“法华三教相”。下文将主要分析智者大师的这三条标准。
一、根性融不融相
“根性融不融相”是根据佛法与听法者根性的关系而提出的一条判教标准,是指佛所说之教法是否适合所有人的根性,使三乘一切人都可以明白佛法之真谛,“这是评判佛说之教义是否能普被所有的根性,其所用的方法是否能使三乘人归向一佛乘” ④。智者大师将佛所说法的时间顺序划分为“五时”,并结合“日出五照”与“五味”的比喻,对此教相进行解释。
第一时为华严时,是佛悟道之初所讲的教法,就像太陽刚升起,首先照在高山上。此时佛陀所讲的法是为根性利的大根菩萨所讲的,由于大根菩萨根性纯熟,听闻教法可以即刻领悟佛慧,其他小根的人虽然在座,由于根性的原因并不能领悟佛陀的深意。智者认为《华严》就是在佛陀初讲法时所说,属于顿教相,为从牛出乳味。
第二时为阿含时,如太阳升起之后,阳光照入幽谷。由于华严时佛陀所讲法过难,大部分众生难以理解,所以阿含时所讲法是佛陀对根基浅劣的人所讲。此时佛陀为根性顿的人讲三藏教,讲授阿含类小乘经典,以便这些人根性慢慢纯熟可以领悟深层次的佛法,大根性的人就隐含在此时的小根性人中。阿含时佛所说法为渐教相,为从乳出酪味。
第三时为方等时,如太阳照在平地上。此时佛所说法为一般的大乘经典,如《净名》《方等》等经,目的破斥阿含时的钝根之人对已证果位的执著,使他们可以证得更高的果位。所以佛同根据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因缘,不同人的根性随机设教,示现不同的身,演说不同的教法。智者大师认为虽然佛陀随机设教,但是佛所说法是一,佛以“一音说法”,但是由于众生的根基不同,自己理解的佛法就有所不同,同样看到佛土,有人看到净,有人看到秽,同样看到佛身,有人看到巨,有人看到细。方等时佛所说法也为渐教相,为从酪出生酥味。
第四时为般若时,此时佛陀讲《大品般若经》等经典,“这一时期,佛以般若性空来破除大、小乘之间的区别,故其教法的特点是‘带小明大’‘顿渐相资’。” ⑤此时的教法虽然三乘之人都在学,但是只有大根菩萨得其真谛,“蒙其光用”。其他人虽然在座,但是由于执著与所得的果位,无法前进,就如同婴儿不能直视太阳的光芒一样,不能够领受此时佛法的妙用。般若时的教法仍为渐教相,为从生酥出熟酥味。
第五时为法华时,如阳光普照大地。佛在灭度前八年,讲授法华经典,在灭度前一昼夜讲授《涅槃经》。众生经历前四时的修习,根性逐渐纯熟,此时“佛为他们畅说本怀,开三乘之权教,显一乘之真实,告以诸法实相。” ⑥此时佛所说法针对所有根基的众生,就如同阳光遍洒世界,佛法度化所有众生。法华时的教法为渐圆教,为从熟酥出醍醐味。
通过对佛“五时”说法的教化对象之比较,智者大师认为,只有佛在法华时所讲的经典才是符合一切众生之根基,与众生根性相融的教法。另外,智者大师又从佛说法的方法角度分析,认为“今法华是显露非秘密,是渐顿非渐渐,是合非不合,是醍醐非四味,是定非不定。⑦智者大师认为与其他的经典相比,《法华经》是佛陀在世间说法的最后总结和定音之作,是圆教,是五味中的最高味,其中的教法是显露的,是顿渐相融的,是符合一切众生之根基的,明白的说明众生皆可成佛。通过这两方面的分析对比,智者大师认为只有《法华经》可以使所有根基的众生开悟。
二、化道始终不始终相
“化道始终不始终相”是根据是否“畅佛出世本怀”而提出的第二条标准。是指佛教化众生的过程中所讲的法是否是前后一致的,如果前后一致,则是“始终”,如果不一致则是“不始终”。智者大师认为其他余教是佛在讲法的过程中根据的方便说教,讲法前后会有所改变,虽然是对众生有益的,但并没有说明佛出世的本怀。《法华经》说明了佛陀教化的本来意思,是前后一致的。佛在其他诸经中都是就着众生的根基说法,是为了让众生的根基逐渐成熟,可以秉承佛法大义,不具有究竟的含义。但是在《法华经》中,佛“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 ⑧,舍弃方便说法,直接宣示佛的出世本怀——“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示众生佛之知见……令众生悟佛知见……令众生入佛知见道” ⑨。因此《法华经》具有“究竟诸法实相” ⑩的意义,也正因为这种究竟的含义,所以《法华经》也含摄了他经的义解,佛前后讲经教化众生的方法是一致的。智者大师认为《法华经》中,与出世本怀相应,佛对众生讲说可令众生皆成佛的教义,故《法华经》中佛之化道始终的。
三、师弟远近不远近相 “师弟远近不远近相”是根据佛与诸弟子之间的关系提出的判教标准。认为佛与弟子久远以前已是师徒,则称为“师弟远近相”,认为佛与弟子是当世师徒,则称为“师弟不远近相”。
众经认为佛在菩提树下悟道,此时佛才证悟圆满智慧,得无上道,获实智。佛在菩提树下悟道之后才开始教化众生。但是《法华经》中讲佛陀的妙法智慧,在菩提树下悟道之前就已经获得,且是圆满的。
众经认为二乘(声闻、圆觉)弟子,并没有获得实智,所以也不能使用权智来教化众生。《法华经》中讲,此二乘弟子在久远以前其实已经证得实智,也知道使用权智的方法,但是为帮助佛广敷法音,故现身为二乘弟子。
众经中都没有讲到佛在悟道之前与弟子的关系如何,也没有讲悟道前佛是否获得权实二智。《法华经》中明确讲佛在久远之前悟得权实二智,并以此教法度化了众菩萨。佛与诸弟子的关系并非只是在菩提树下悟道后才开始的,而是在久远之前就已经确立,只是在当世以最近成为师徒的方式显现,故智者大师认为唯有《法华经》中讲的师弟关系为远近相。
四、结语
智者大师通过“法华三教相”的判释,认为《法华经》是佛针对一切众生的根基所说的法,是与众生根基相融合的,犹如阳光照耀萬物,万物都可以获得温暖。《法华经》是佛陀在入灭前最后的说法,是对“五时”说法的总结,具有终极的意义,在“五味”中是醍醐味,是最高的教法。“化道始终不始终”的判释,智者大师认为《法华经》中,佛陀宣说众生皆可成佛,而不是拘泥于小乘的声闻、圆觉的二乘果位,与佛的出世本怀是前后照应的。第三条标准“师弟远近不远近”的判释中,智者大师强调,佛陀与诸菩萨在久远以前已经证悟权实二智,并以此度化众生。通过这三条标准的考核,智者大师认定只有《法华经》才是佛所说众法中最圆融最究竟的,它融摄一切诸法实相,将三乘会归一佛乘,是众经开权之后的显实之法。由此智者大师确立的《法华经》在众经中的最重要地位,也凸显了天台宗的重要地位,为天台宗在后世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注释:
①传统说法认为智顗生卒年为538—597,杨曾文先生据《二十史朔闰表》推算智顗的卒年为开皇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即公元598年1月7日。转引自张风雷:《智顗佛教心性论述评》,载《中国哲学史》,1996年第3期。
②同上。
③《法华玄义》卷一上,《大正藏》卷33,第683页中。
④沈海燕:《法华玄义的哲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46页。
⑤沈海燕:《法华玄义的哲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48页。
⑥韩焕忠:《天台判教论》,巴蜀书社,2005年版,第30页。
⑦《法华玄义》卷一上,《大正藏》卷33,第684页上。
⑧《妙法莲华经》卷一,《大正藏》卷9,第10页上。
⑨《妙法莲华经》卷一,《大正藏》卷9,第7页下
⑩《妙法莲华经》卷一,《大正藏》卷9,第5页下。
参考文献:
[1]妙法莲华经[J].大正藏.卷9.
[2]韩焕忠.天台判教论[M].巴蜀书社,2005.
[3]沈海燕.《法华玄义》精读[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4]沈海燕.法华玄义的哲学[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5]智顗.法华玄义[J].大正藏,卷33.
[6]张风雷.智顗佛教心性论述评[J].中国哲学史,199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