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老师是一位已有三十年教龄的老教师,一天,他回到办公室,气呼呼地说:“现在的学生上课坐姿不端正,发言不举手,想到哪说到哪。一提问就聚在一块,还说是什么小组讨论。课余时间也不说多看看书,今天什么研究性学习,明天参加什么实践活动。一点学生样都没有,这样下去可怎么行啊!”
刚刚参加工作的小高老师马上说:“王老师,现在不是全国都在实行课改吗?学生又不是犯人,上课时一动不动是不行的。小组讨论是我们学校正在尝试的学习方式,不试怎么知道是不是可行啊?再说参加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方式。不这样,只会死板地学习,以后到了社会上只能被淘汰。所以我认为学生做得没错啊!”
听完他们两个人的话,三十多岁的刘老师笑了。他说:“我认为对学生应该宽严结合,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做到严肃认真又不失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学习对学生的成长是有利的,但应该在我们的指导与监督下进行。课外活动应该寻求社会和家长的帮助,在一定的条件与范围下进行,这样才会发挥这些学习方式的作用。”
听了刘老师的话,年长的王老师和年轻的高老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以下观点:
一部分教育工作者认为教育具有无上的权威。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占绝对的主导地位,不但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具有管理权的管理者。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无论从知识上还是行为上都要无条件的服从。这是一种完全传统意义上的教育观念。
一些年轻教师在年龄上和观念上都与学生接近,他们把自己摆在了学生朋友的位置上。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也就把学生过分的活跃看成了理所当然的。这种观点没有重视师者的尊严,也没有充分客观的评价学生的举动,所以有失偏颇。
这个案例中的刘老师,他充分认识到了事情的两面性,既维护的教师的尊严,又充分发挥了学生作为教育活动主动者的积极性。既能充分利用有利的教育资源与教育方式,又能在此基础上对活动作出有效的调控。这是一种符合教育规律的观点。
由此我认为,这一切都是由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所决定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的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而内在专业结构则在指导着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伦理、自我专业意识等。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明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原则。优化整合,机制保障。确立教师专业化发展“大培训”思路,从体制机制上加以改革,优化整合优质资源,构建一支多元化的优质培训师资队伍,使培训工作充满生命力。
校本培训,课程保障。校本培训是一种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教育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进行全员性、经常性、灵活性、实效性的培训好形式。开发多元化的校本课程,已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力保障。
模式创新,质量保障。探索多种培训模式是提高培训效益,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明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容。教研组活动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最经常、最有效的培训形式。课题研究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重要载体。校本培训成为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明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学校应该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从“发展性教师观”出发,为满足教师整体发展的需要,把“立足校本。充分发挥校本培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渠道作用”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学校还应制定“校本培训三年规划”和分学期的学校、部门、个人详细培训计划,尤其注重新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要求全体教师认识什么是校本,什么是校本培训,在达成“校本培训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学习型团体的基础环节”共识的基础上增强角色、职责意识,积极投入校本培训。学校以全员性、层次性、发展性、主体性、实践性、研究性原则为校本培训的基本原则,并建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以调动教师的内在动力。
刚刚参加工作的小高老师马上说:“王老师,现在不是全国都在实行课改吗?学生又不是犯人,上课时一动不动是不行的。小组讨论是我们学校正在尝试的学习方式,不试怎么知道是不是可行啊?再说参加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方式。不这样,只会死板地学习,以后到了社会上只能被淘汰。所以我认为学生做得没错啊!”
听完他们两个人的话,三十多岁的刘老师笑了。他说:“我认为对学生应该宽严结合,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做到严肃认真又不失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学习对学生的成长是有利的,但应该在我们的指导与监督下进行。课外活动应该寻求社会和家长的帮助,在一定的条件与范围下进行,这样才会发挥这些学习方式的作用。”
听了刘老师的话,年长的王老师和年轻的高老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以下观点:
一部分教育工作者认为教育具有无上的权威。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占绝对的主导地位,不但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具有管理权的管理者。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无论从知识上还是行为上都要无条件的服从。这是一种完全传统意义上的教育观念。
一些年轻教师在年龄上和观念上都与学生接近,他们把自己摆在了学生朋友的位置上。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也就把学生过分的活跃看成了理所当然的。这种观点没有重视师者的尊严,也没有充分客观的评价学生的举动,所以有失偏颇。
这个案例中的刘老师,他充分认识到了事情的两面性,既维护的教师的尊严,又充分发挥了学生作为教育活动主动者的积极性。既能充分利用有利的教育资源与教育方式,又能在此基础上对活动作出有效的调控。这是一种符合教育规律的观点。
由此我认为,这一切都是由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所决定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的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而内在专业结构则在指导着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伦理、自我专业意识等。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明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原则。优化整合,机制保障。确立教师专业化发展“大培训”思路,从体制机制上加以改革,优化整合优质资源,构建一支多元化的优质培训师资队伍,使培训工作充满生命力。
校本培训,课程保障。校本培训是一种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教育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进行全员性、经常性、灵活性、实效性的培训好形式。开发多元化的校本课程,已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力保障。
模式创新,质量保障。探索多种培训模式是提高培训效益,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明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容。教研组活动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最经常、最有效的培训形式。课题研究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重要载体。校本培训成为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明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学校应该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从“发展性教师观”出发,为满足教师整体发展的需要,把“立足校本。充分发挥校本培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渠道作用”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学校还应制定“校本培训三年规划”和分学期的学校、部门、个人详细培训计划,尤其注重新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要求全体教师认识什么是校本,什么是校本培训,在达成“校本培训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学习型团体的基础环节”共识的基础上增强角色、职责意识,积极投入校本培训。学校以全员性、层次性、发展性、主体性、实践性、研究性原则为校本培训的基本原则,并建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以调动教师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