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素质教育

来源 :文化产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aja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代表和引领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发展方向。然而,一些我们固有的优秀传统文化现象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甚至被遗失、丢失。因传统文化的“丢失”、“遗失”一定程度上使现代公民素质教育受到了影响,建设文化中国,培育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荣誉感,激发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这一载体,保护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就很有必要了。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保护;素质教育
  一、传统文化的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丰富博大的有机整体,既包含汉民族的文化、远古文化,又包含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近代文化和现代文化,同时又是许许多多具有代表性的區域文化的总和。就河南而言,位于大概念上的中原核心区域,河南地域文化也可以说是中原文化,是河南先民依赖这一区域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以及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物质方面的和精神方面的,具有独特性和鲜明特征的一种文化形态。这种文化的形成是河南先民长期的社会实践的结果,是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
  二、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一)加强现存历史文化、文物遗迹遗存的保护
  中国大地上保存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物古迹,体现中华民族的创造优秀文化的热情、能力和成就,农耕文化的形成、文字的产生、天文学、医学的发展、四大发明等无不处于世界文化之巅。但不难发现,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很多人认识不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在思想意识上认为,文化不关乎国计民生,老的街区、老的建筑、占据大好土地的文化遗址是阻挡城镇规划、经济开发的绊脚石,当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摒弃前者,看重后者,殊不知文化的进步,体现了政治经济制度的文明,政治经济制度的文明又折射出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文明程度。好的文化需要从传统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而文物是历史文化、传统文化的见证和实物载体,是物化了的文化,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祖先留下的精神财富。
  (二)用发展创新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我们几千年历史的缩影,每一个事物都有自己的两面性,传统文化也不外乎于此。传统文化必然要适应时代的变迁与发展,这就意味着必须要遗弃与补充,我们应该怎么取舍才能使得传统文化更加能为社会发展服务,从而繁衍出更优质的文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坚持创新与继承的统一,融合与发展的统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博采众长,只有坚守了这几点,理性的与传统文化进行进行对话,才能得到能够不断适应社会需要的积极思想,成为新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动力。
  (三)发挥传统文化保护中政府的导向作用
  政府在传统文化保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传统文化的守卫者,在传统文化的保护中起着风向标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建设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同时“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化建设的主旋律,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学术研讨会上讲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说明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如何发挥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中政府的导向引领作用,可以从三个方面做起:1、充分发挥政府的决策作用,建立相应的文化弘扬机制和扶持政策,制定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与复兴战略,扎实稳步推进战略决策的落实。2、政府要积极引导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加大财政投入,培养能够传承传统文化的人群和民间团体。3、引导全社会形成以传统文化为荣的观念,使传统文化学习成为一种常态,自觉抵制西方落后思想和意识的侵蚀,与时俱进,坚持发展创新。
  三、传统文化保护对促进素质教育的作用
  (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的思想道德素质
  中国古代教育以道德教化为先,道德教化诉诸个人内心修养,并重在践行,中国传统文化是“德性”文化,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广博而深邃,富有很强的哲理性,其道德学说规范并制约着中国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所谓“仁者爱人”等是传统文化所期许的道德修养的最高精神境界。孔子要求“臣事君以忠”,“君使臣以礼”,要求为人者要尽“孝悌”之道,和“忠信”之礼,尽管有着特定的时代和阶级的内涵,但这种重视人伦关系,崇尚和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可借鉴。正确发扬这些优秀的道德传统会对人們思想、意识、行为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传统文化有助于形成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为了与天地斗争,中国人民从来就不肯轻易认输,总是不屈不饶地抗争。《易传》总结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激励着中华儿女在困境中崛起,在逆境中奋进,永不屈从于外来的压迫。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还体现为一种自立和自尊的人格特征,形成中国人讲名分、重气节的民族精神。正如孔子说:"三军只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孟子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三谓大丈夫"。这使得人们追求一种独立完善的人格,这种美德流传下来,成为人们为国家、为民族奋争的精神力量,并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三)传统文化有助于树立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
  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岳飞的"笑谈渴饮匈奴血"到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激励着古代的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抗争,支配着人们去创造美好的未来。这种忧患意识实际上就是一种爱国精神,体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
  四、结语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安定团结、和谐守信的社会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实现这一点,要不断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善待传统文化,很好地挖掘,加以保护,从中吸收积极向上、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忠贞爱国、仁爱守信、和谐共处的文化精髓,才能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及各项事业的健康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本章,孙广举.《中原文化大典》[J].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2]李先登.《关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若干问题》[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8(2):125.
  [3]贾文丰.《中原文化概论》[J].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摘 要:阐述了农家书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发挥的作用,探讨了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管理体制  全国农村范围内的“农家书屋”数量多,规模大,这样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仅靠政府的资金支持是远远不够的,毕竟政府力量有限。从长远发展来看,“农家书屋”必须探索适合自身的经营发展机制。2007年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做客中国政府网,在谈“农家书屋”的建设问题时,就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工作之余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为了使人们的空闲时间生活能够更加的丰富多彩,我们文化馆应当义不容辞的去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群众的幸福感。为此,在群众文化建设方面我选择谈谈近些年备受关注的广场舞文化。  关键词:群众文化;广场舞;幸福感  群众文化是属于社会历史上的上层建筑范畴,群众文化的发展水平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应发展的。在如
期刊
摘 要: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计划生育以来我国进入改革开放阶段,社会,经济等全方位高速发展。随着政策的坚定实施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出现了生育水平偏低,人口老龄化,家庭规模缩小,老来失独的伤害加大以及整个社会男女比例失衡等问题。于此之际,党中央毅然决定实行单独二胎政策,而后政策范围扩大,演变成全面开放二胎政策。二胎政策的开放影响到社会各个方面,并且这种影响持久而深入。这篇论文
期刊
摘 要:网络时代的信息流动和舆论传播更为迅捷,多元化思潮的冲击和碰撞更加强烈,我国面临的舆论环境更为复杂,舆论引导的压力空前增大。在此背景下,研究网络时代条件下舆论引导的发展趋势和特征,进而分析我国舆论引导措施,对于增强我国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网络传播;舆论引导;机制  一、网络传播背景下舆论引导的发展趋势与特征  (一)舆论引导的主渠道正从传统媒体向网络新媒体转移,
期刊
摘 要:作风问题关系党的形象和人心向背。作风建设是党的生命线,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把加强作风建设与党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贯的政治自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下大决心推进作风建设,出台了八项规定,提出了反对“四风”、“三严三实”、“五个坚持”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开启了党的作风建设新征程,将党的作风建设推进到治国理政的新高度,坚持作风建设新常态,是当前一项重大政治
期刊
摘 要:根据上一期对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东校区选修课的问卷调查,发现我校选修在拓展学生视野提高综合素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选修课制度,本文我们将根据问卷调查对本校选修课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且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选修课;改进建议  一、我校选修课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分布有待调整  按照目前的选修课数量来看,一般一
期刊
摘 要:阅读推广是建设学习型社会、增进社会和谐、提高国民素质最有效的途径。公共图书馆是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被人们公认为阅读中心,开展全民阅读推广工作既是公共图书馆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公共图书馆需拓展的服务领域。  关键词:图书阅读;推广;优势;策略  公共图书馆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服务实践活动中,必须推动服务创新。公共图书馆应当发挥创新意识,因地制宜、锐意创新,将各种信息源整合到阅读推广计划中
期刊
摘 要: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是社会重点保护的对象。安全教学一直是学校最为关注与最为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一直以来困扰学校教学的一大难题,特别是体育教学意外安全事故的不断发生,不仅严重影响到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还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与心灵造成莫大的伤害,甚至给学生的整个人生留下阴影。如何有效提高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的安全性,保障中学生安全全面健康成长,成为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乃至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亟待解决
期刊
摘 要: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一篇新闻稿件能不能吸引编辑,发表后能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标题的制作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在最近几年,在这样一个全面、现代的全媒体传播时代,媒体怎样才能更广泛地吸引大众的眼球和注意力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标题;新闻的眼睛  眼下,新闻界流行一个新词:读题时代。其含义是,越来越多的读者阅读新闻报道时,不是耐着性子把稿子读完,而是只浏览一下标题,再根據自己的兴趣和需求
期刊
摘 要:舞蹈作为人类最早创造的艺术形式之一,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想通过身体的能动性以及美感展现内心的情感。舞蹈艺术在形成之初就与宗教巫术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也是舞蹈艺术与其他艺术的最大不同之处。而人的身体作为舞蹈艺术的载体,在舞蹈艺术中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基于此,本文针对舞蹈艺术与身体的审美关系进行研究,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入剖析。  关键词:舞蹈艺术;身体审美;关系  舞蹈作为一种特别的艺术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