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代表和引领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发展方向。然而,一些我们固有的优秀传统文化现象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甚至被遗失、丢失。因传统文化的“丢失”、“遗失”一定程度上使现代公民素质教育受到了影响,建设文化中国,培育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荣誉感,激发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这一载体,保护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就很有必要了。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保护;素质教育
一、传统文化的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丰富博大的有机整体,既包含汉民族的文化、远古文化,又包含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近代文化和现代文化,同时又是许许多多具有代表性的區域文化的总和。就河南而言,位于大概念上的中原核心区域,河南地域文化也可以说是中原文化,是河南先民依赖这一区域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以及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物质方面的和精神方面的,具有独特性和鲜明特征的一种文化形态。这种文化的形成是河南先民长期的社会实践的结果,是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
二、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一)加强现存历史文化、文物遗迹遗存的保护
中国大地上保存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物古迹,体现中华民族的创造优秀文化的热情、能力和成就,农耕文化的形成、文字的产生、天文学、医学的发展、四大发明等无不处于世界文化之巅。但不难发现,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很多人认识不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在思想意识上认为,文化不关乎国计民生,老的街区、老的建筑、占据大好土地的文化遗址是阻挡城镇规划、经济开发的绊脚石,当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摒弃前者,看重后者,殊不知文化的进步,体现了政治经济制度的文明,政治经济制度的文明又折射出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文明程度。好的文化需要从传统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而文物是历史文化、传统文化的见证和实物载体,是物化了的文化,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祖先留下的精神财富。
(二)用发展创新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我们几千年历史的缩影,每一个事物都有自己的两面性,传统文化也不外乎于此。传统文化必然要适应时代的变迁与发展,这就意味着必须要遗弃与补充,我们应该怎么取舍才能使得传统文化更加能为社会发展服务,从而繁衍出更优质的文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坚持创新与继承的统一,融合与发展的统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博采众长,只有坚守了这几点,理性的与传统文化进行进行对话,才能得到能够不断适应社会需要的积极思想,成为新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动力。
(三)发挥传统文化保护中政府的导向作用
政府在传统文化保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传统文化的守卫者,在传统文化的保护中起着风向标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建设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同时“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化建设的主旋律,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学术研讨会上讲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说明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如何发挥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中政府的导向引领作用,可以从三个方面做起:1、充分发挥政府的决策作用,建立相应的文化弘扬机制和扶持政策,制定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与复兴战略,扎实稳步推进战略决策的落实。2、政府要积极引导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加大财政投入,培养能够传承传统文化的人群和民间团体。3、引导全社会形成以传统文化为荣的观念,使传统文化学习成为一种常态,自觉抵制西方落后思想和意识的侵蚀,与时俱进,坚持发展创新。
三、传统文化保护对促进素质教育的作用
(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的思想道德素质
中国古代教育以道德教化为先,道德教化诉诸个人内心修养,并重在践行,中国传统文化是“德性”文化,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广博而深邃,富有很强的哲理性,其道德学说规范并制约着中国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所谓“仁者爱人”等是传统文化所期许的道德修养的最高精神境界。孔子要求“臣事君以忠”,“君使臣以礼”,要求为人者要尽“孝悌”之道,和“忠信”之礼,尽管有着特定的时代和阶级的内涵,但这种重视人伦关系,崇尚和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可借鉴。正确发扬这些优秀的道德传统会对人們思想、意识、行为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传统文化有助于形成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为了与天地斗争,中国人民从来就不肯轻易认输,总是不屈不饶地抗争。《易传》总结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激励着中华儿女在困境中崛起,在逆境中奋进,永不屈从于外来的压迫。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还体现为一种自立和自尊的人格特征,形成中国人讲名分、重气节的民族精神。正如孔子说:"三军只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孟子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三谓大丈夫"。这使得人们追求一种独立完善的人格,这种美德流传下来,成为人们为国家、为民族奋争的精神力量,并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三)传统文化有助于树立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
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岳飞的"笑谈渴饮匈奴血"到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激励着古代的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抗争,支配着人们去创造美好的未来。这种忧患意识实际上就是一种爱国精神,体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
四、结语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安定团结、和谐守信的社会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实现这一点,要不断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善待传统文化,很好地挖掘,加以保护,从中吸收积极向上、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忠贞爱国、仁爱守信、和谐共处的文化精髓,才能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及各项事业的健康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本章,孙广举.《中原文化大典》[J].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2]李先登.《关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若干问题》[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8(2):125.
[3]贾文丰.《中原文化概论》[J].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保护;素质教育
一、传统文化的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丰富博大的有机整体,既包含汉民族的文化、远古文化,又包含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近代文化和现代文化,同时又是许许多多具有代表性的區域文化的总和。就河南而言,位于大概念上的中原核心区域,河南地域文化也可以说是中原文化,是河南先民依赖这一区域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以及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物质方面的和精神方面的,具有独特性和鲜明特征的一种文化形态。这种文化的形成是河南先民长期的社会实践的结果,是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
二、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一)加强现存历史文化、文物遗迹遗存的保护
中国大地上保存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物古迹,体现中华民族的创造优秀文化的热情、能力和成就,农耕文化的形成、文字的产生、天文学、医学的发展、四大发明等无不处于世界文化之巅。但不难发现,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很多人认识不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在思想意识上认为,文化不关乎国计民生,老的街区、老的建筑、占据大好土地的文化遗址是阻挡城镇规划、经济开发的绊脚石,当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摒弃前者,看重后者,殊不知文化的进步,体现了政治经济制度的文明,政治经济制度的文明又折射出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文明程度。好的文化需要从传统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而文物是历史文化、传统文化的见证和实物载体,是物化了的文化,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祖先留下的精神财富。
(二)用发展创新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我们几千年历史的缩影,每一个事物都有自己的两面性,传统文化也不外乎于此。传统文化必然要适应时代的变迁与发展,这就意味着必须要遗弃与补充,我们应该怎么取舍才能使得传统文化更加能为社会发展服务,从而繁衍出更优质的文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坚持创新与继承的统一,融合与发展的统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博采众长,只有坚守了这几点,理性的与传统文化进行进行对话,才能得到能够不断适应社会需要的积极思想,成为新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动力。
(三)发挥传统文化保护中政府的导向作用
政府在传统文化保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传统文化的守卫者,在传统文化的保护中起着风向标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建设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同时“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化建设的主旋律,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学术研讨会上讲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说明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如何发挥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中政府的导向引领作用,可以从三个方面做起:1、充分发挥政府的决策作用,建立相应的文化弘扬机制和扶持政策,制定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与复兴战略,扎实稳步推进战略决策的落实。2、政府要积极引导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加大财政投入,培养能够传承传统文化的人群和民间团体。3、引导全社会形成以传统文化为荣的观念,使传统文化学习成为一种常态,自觉抵制西方落后思想和意识的侵蚀,与时俱进,坚持发展创新。
三、传统文化保护对促进素质教育的作用
(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的思想道德素质
中国古代教育以道德教化为先,道德教化诉诸个人内心修养,并重在践行,中国传统文化是“德性”文化,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广博而深邃,富有很强的哲理性,其道德学说规范并制约着中国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所谓“仁者爱人”等是传统文化所期许的道德修养的最高精神境界。孔子要求“臣事君以忠”,“君使臣以礼”,要求为人者要尽“孝悌”之道,和“忠信”之礼,尽管有着特定的时代和阶级的内涵,但这种重视人伦关系,崇尚和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可借鉴。正确发扬这些优秀的道德传统会对人們思想、意识、行为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传统文化有助于形成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为了与天地斗争,中国人民从来就不肯轻易认输,总是不屈不饶地抗争。《易传》总结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激励着中华儿女在困境中崛起,在逆境中奋进,永不屈从于外来的压迫。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还体现为一种自立和自尊的人格特征,形成中国人讲名分、重气节的民族精神。正如孔子说:"三军只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孟子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三谓大丈夫"。这使得人们追求一种独立完善的人格,这种美德流传下来,成为人们为国家、为民族奋争的精神力量,并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三)传统文化有助于树立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
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岳飞的"笑谈渴饮匈奴血"到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激励着古代的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抗争,支配着人们去创造美好的未来。这种忧患意识实际上就是一种爱国精神,体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
四、结语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安定团结、和谐守信的社会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实现这一点,要不断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善待传统文化,很好地挖掘,加以保护,从中吸收积极向上、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忠贞爱国、仁爱守信、和谐共处的文化精髓,才能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及各项事业的健康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本章,孙广举.《中原文化大典》[J].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2]李先登.《关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若干问题》[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8(2):125.
[3]贾文丰.《中原文化概论》[J].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