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古近纪-新近纪地层分区与序列及其对隆升的响应

来源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61005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系统查阅1996~2008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在青藏高原完成的177幅1:25万地质填图和前人已发表的新生代地层资料的基础上,划分出青藏高原及邻区古近纪-新近纪残留盆地共98个,归属为南疆-西昆仑、柴达木-祁连-西秦岭、羌塘-川西、扬子西缘、冈底斯-喜马拉雅-恒河共5个地层区,进一步细分为13个地层分区.通过对各个地层分区的残留盆地类型、形成构造背景、各分区内的岩石地层序列及其沉积特征、地层接触关系、时代确定依据与沉积演化过程的描述,将青藏高原新生代的隆升及其沉积响应划分为3大阶段、8个亚阶段:一是俯冲碰撞隆升阶段(65~34Ma),含3个亚阶段:(1)65~56Ma:印度与欧亚板块初始碰撞,恒河前陆盆地和成都、塔里木压陷盆地形成.(2)56~45Ma: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高峰期,高原北部柴达木-可可西里-羌塘压陷盆地和东北缘的兰州-西宁压陷盆地形成.(3)45~34Ma:约40Ma左右藏南新特提斯残留海消亡,印度与欧亚板块全面完成碰撞;高原东缘走滑拉分盆地初始发育.约40Ma以来喜马拉雅沉积缺失,标志喜马拉雅初始隆升;约36Ma以来冈底斯带区域不整合面发育,标志冈底斯初始隆升.二是陆内汇聚挤压隆升阶段(34~13Ma),含3个亚阶段:(1)34~25Ma:沿冈底斯分布日贡拉砾岩,是冈底斯持续隆升的产物.高原东北缘出现临夏-循化新的压陷盆地.(2)25~20Ma:沿冈底斯带南缘广布大竹卡组砾岩.可可西里-沱沱河地区角度不整合面发育和盆地内的古近纪地层抬升变形,指示可可西里-沱沱河发生较大幅度隆升.约23Ma时塔里木海相沉积结束,高原及周边不整合面广布,标志高原整体隆升.(3)20~13Ma:高原内及周边大型盆地全面发展,盆内发育持续湖侵充填序列,高原及周边出现最大湖泊扩张期;高原东缘走滑拉分盆地发育进入鼎盛期.三是陆内均衡调整隆升阶段(13Ma以来),含2个亚阶段:(1)13~5Ma:喜马拉雅-冈底斯隆升到相当高度,使该带因东西向伸展而导致南-北向断陷盆地形成;约8Ma左右出现强的构造抬升剥露,8Ma之后高原及邻区大型湖泊进入湖退期.(2)5Ma以来:高原整体隆升;高原内和周缘盆地沉积萎缩.约3.5Ma高原周缘堆积巨砾岩.
其他文献
本文站在业主的角度,通过比较工程建设项目不同的招标方式及招投标程序的区别,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建立了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的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分析得出业主如果想使自己
综合运用语言学、古代文学、文艺美学的理论,结合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成果,探讨了人工智能写作反映出的语言表达(文字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对策。人工智能写稿依托的
本文介绍了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基于DEA模型的电子商务系统的效率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财务指标、经营指标、电子商务的特殊指标,并列出了各类指标的具体投
《黄水谣》是冼星海最重要、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英雄史诗,是近现代中国音乐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选自我国现代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的第
<正> 由于新技术革命的深入,当今世界正出现一种新趋势:知识体系不断膨胀,传统学科分支衍生,新兴学科灿若繁星,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合流的交叉学科不断产生,其中数学又一马当
<正> 一、导论清未学者叶德辉的《书林清话》是中国书史上的名著之一,全书内容,按年代先后的序列编为十卷。始刊于1920年春(湖南长沙观古堂刻本),1957年古籍出版社依据此本,
<正>2009年发布的《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简称《意见》),明确指出要在"2012年底前,力争全国除民族自治地区外全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这预示着,"省
青藏高原不同部位低温热年代学记录、沉积记录和构造变形记录揭示出存在60~35,25~17,12~8Ma(藏南17~12Ma)和大约5Ma以来4个主要强构造隆升剥露阶段.除了藏南地区在17~12Ma发
<正>留白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新课程的指引让语文课堂逐渐活跃丰富了起来,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学生,比如课前预习、课中自学、小组
期刊
通过对妇产科护理学课程中"分娩机制"的教学设计,阐述了说课教学研究形式在妇产科护理课程教学中的有效性。通过说"教学内容",说"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说"学习方法指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