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

来源 :中国高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rsyzj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博物馆的书法展览中,我被那些极具气韵的展品震住了,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突然间一幅作品映入眼帘,它单个字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却别有味道,形神俱佳。我有些看呆了。
  “那是郑燮的字。”一个沉沉的声音。我转过头去,是一个笑眯眯的老爷爷。
  我禁不住感叹道:“这字太美了,虽然不似柳体欧体的正统,但不妨碍它独特而一体的美,真不愧为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之作。”
  老人笑了起来:“这就是中国和而不同的大智慧啊。单是从一副小小的书法便可看出。每一个字歪歪斜斜,似乎并不美观,但将其融为一体,却具有极强的包涵一切,蕴藏万物的能量。”
  “这是一种具体意义上的大同,即容纳一切不相同的和吧,”我说道,“这种和不是强制所有事物的同一,反倒是各美其美,美人所美。”
  老人点点头,指着面前一幅幅作品:“你看,板桥的字,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中华智慧又何尝不是如此。它从没有具体的范式,没有统一的索求,古人将他们的智慧,放开于我们面前,任由我们一窥其所有,将各种文化,各种元素吸收并存于其中,最终臻于一种和的境界。看看你眼前每一幅传世佳作吧。每一幅都拥有其特殊的韵味,即使如板桥这般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也是脱胎于最本源的精神。”他突然停下笑笑,“大概从仓颉造字就赋予了这种能量吧。”
  我思索着,说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一个人应该也是如此吧。只有获得和的力量,才能如此地将个性极强的字,幻化为一体。和而不同,就意味着存在不同,必须是不同,只有如此,才能不刚愎自用,局限于自己狭小的空间内,看不到一切,也没有气度感受这一切。”
  “所以有人说郑燮的书法是不可无一,也不可有二的。”老人回答道,“他便是那个唯一,便是那个不同。你看看那些大家的字,金农、八大山人、张旭,狂放与收敛并存,刚健与阴柔并存,看似如此个性鲜明,但他们同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个脚印,一脉相承。中国文化以其独有的气度包容着这些匠心独具的存在。”
  “和而不同,我从没如此认真地思考过这样一幅字画所藏有的智慧。”我感慨道。
  老人拍拍我的肩:“中华智慧从来不是什么虚幻的东西,它早已渗入每一个具象之中了。你好好看看。”
  我沉浸于那黑与白的交替之中。当回过神时,转头再寻,老人已不见踪影。
  [简评]
  今年高考作文看似一篇传统的材料作文,但是在文体要求上只有四个字:“诗歌除外。”所以,也不排除议论文之外的其他文体,例如此文这样的想象作文,就是成功的一例。除此以外,本文优点相当明显。首先,题目不同凡响:“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其次,“我”与“老人”的对话形式很好地对应了当今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对话。再者,将郑板桥的书法艺术提升到“各种元素吸收并存于其中,最终臻于一种和的境界”的高度。读罢此文,不得不佩服作者在紧张的考试状态下,依然保有松弛的心态与驰骋的想像力。
  (谭荣生)
  (责任编辑:雷 艳)
其他文献
《中学教研》(数学)是浙江师范大学主办,创刊于1978年,由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先生题名。本刊以促进教育改革和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为出版宗旨,是面向全体中学数学教育工作者以及中学生的优秀刊物.突出“科学性、前沿性、指导性、实用性、服务性”.关注新课程改革进程,向读者提供最新的教研成果和教学经验,为广大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排难解疑.
期刊
  
期刊
2006年高考数学试题全国卷文科第22题是一道值得研究的好题,该题以三次函数为背景,借助导数,将函数、不等式、方程等知识有机地融为一体,它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综合考查了考生的各种数学能力,体现了以能力立意为主的命题原则.下面针对此题进行深刻剖析,旨在探索规律、揭示方法、提高效率.
期刊
  
期刊
曾经听过那首《隐形的翅膀》,动听的旋律,优美的歌词。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正是有了它,我们才能充满希望,飞向远方。而对于我,那双翅膀就是那看似厚重的书籍,正是有了它,我才能充满梦想,飞向远方。  清人涨潮在《幽梦影》中曾写道:“卷中有山水。”不错,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前人的话犹在耳畔。读书是一种感悟的过程。那一本本书就仿佛一双隐形的翅膀,带着我飞跃历史的长河,看云卷云舒,
期刊
近几年的高考中,与三角形四“心”——重心、垂心、内心、外心相关的问题频频出现,笔者主要通过几个典型的例题来阐述此类问题的解题策略.
期刊
高中《数学》(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二册(上)第11页习题6.2第1题是:
期刊
解析几何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轨迹问题是解析几何中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多动点的轨迹问题,它的踪影在历年的高考中经常出现,现分类探求多动点轨迹问题的求解策略.
期刊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它给我希望。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它带我飞向远方。隐形的翅膀,它给我力量,给我支持,它带我飞向那片属于我自己的广阔天空。  穿越时空,我看到一个挺拔的身影,吟唱着“众人皆醉唯我独醒”,徘徊在汨罗江畔。看透这世事的污浊,他毅然决然地投入了江中。在那一瞬间,我看到了他的那双翅膀,承载着他的满腔热血和爱国热情,飞了起来。肉体虽然毁灭了,但灵魂却因此得到永生。  我又来到了莲花池边,看到
期刊
“板桥体”看似单个字形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如果有人因此而羡慕郑板桥的成就,想借模仿他的风格来出名,那么他必定会走入一条死胡同。因为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说“不可无一”,是肯定了“板桥体”独特的艺术价值和不朽的艺术地位;说“不可有二”,则揭示了艺术创作中的真理。正如贾平凹在信中对小妹所说:“对于大师,你只能学习,不能效仿。”  “板桥体”与“扬州八怪”的其他艺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