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院系“11511”立体就业工程

来源 :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cgdxx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就业工作事关学校发展和建设大局,是高等院校的重要工作之一。高等院校构建院系立体学生就业体系主要是以开展“11511就业工程”,即一个体系,一个特色,五个前移和十一项措施为基础。本文在研究高校院系学生就业体系框架的基础上,从立体就业工程的构成和保障立体就业工程有效运行的措施方面进行了研究,经过近年来的实践检验,立体就业工程是高等院校院系开展就业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具有较高的参照价值。
  关键词:高校;立体就业;体系;就业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4-011-3
  1立体就业的1个体系
  1.1 搭建点线面联动机制
  创建一点、两线、一面的“一二一”立体学生就业模式,一点就是以班级为基点,两线就是以教学系为纵线,以中队为横线,一面就是以二级学院为平面,形成了从班级、教学系和中队到学院的点、线、面结合的就业联动机制。二级学院以教学系为依托紧紧抓住同一专业,不同年级的纵向交流,形成立体就业模式的一条纵线。各个教学系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以系为单位开展就业工作,针对专业特点及研究方向,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不仅能为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工作,更能密切用人单位和系里的合作交流。特别是充分依托教学系开展的专业教育和未来职业发展方向,为毕业生的就业择业工作做出了很大地贡献。此外,依托各教学系的学生就业经验交流会、考研经验交流会以及学术交流会等从专业老师、研究生到本科生全员参与,形成了以系为单位有效的互动局面,增进了同专业的学生间的交流,通过系主任的积极参与对学生的团队意识、创新能力以及素质教育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从而促进学生就业工作的进展。
  1.2 搭建全员参与体系
  发挥二级学院领导、导师、专业教师的人脉资源,形成了全面动员、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格局,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有针对性的就业信息,推荐毕业生就业。并借助学院院由一把手领导牵头成立的就业工作小组,通过座谈会、动员会等,广泛动员学院领导、导师、专业教师,运用专业资源开拓就业市场、推荐毕业生就业,并实施见习计划,设立科研助理岗位,为暂未就业的毕业生提供短期过渡,最大程度地提高就业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1.3 搭建齐抓共管平台
  充分调动系主任,班导师和专业教师参与学生就业工作的积极性,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学生就业新局面,加大了学生就业的力度。在学生就业工作中,系主任、班导师、专业教师、指导员各司其职,工作有侧重、有交叉,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将学生就业工作做细、做实、做新,形成“一体两翼”的立体就业模式。在定期的指导员例会,班导师经验交流会,专业教师碰头会等会上交流学生就业情况,共享学生就业信息平台,形成立体学生就业网络,清除学生就业中的死角,指导员与系主任、班导师和专业教师相互协调,相互补充。有效的增强学生就业工作的深度和广度。
  2 立体就业的1个特色和5个前移
  2.1 一个特色专业依托
  为了探索高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加强工程实践教育,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工程人才,学院组织救助与打捞工程专业向教育部申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并获得批准。另外救助与打捞工程专业依托交通部烟台打捞局共建的救助与打捞工程烟台打捞局实践教育中心近日也被认定为国家级实践工程教育中心。组织救捞专业学生积极参加救捞系统活动,与行业保持密切联系,实现教育教学和动手实践密切联系。救助与打捞工程专业实习基地的建立是强化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手段,对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救捞实验实习基地,学生的专业认识会逐步加深,学生的就業方向会更加明确,未来的发展也会更加清晰。通过实习基地的密切联系,同样可以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
  2.2 五个前移的就业指导工作
  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就业、就业教育和就业管理的前移工作,是提高就业工作的重要方面。新生入学时,带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和期望,更多的是在适应大学生活上,如何在大一新生入学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宣传和设计工作,对提高就业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在新生入学教育期间,进行人生规划教育,确定人生目标,结合专业特点举办报告会等形式,引导新生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充分利用家长见面会、新生开学典礼和专业介绍会等平台,让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脱颖而出的高年级同学做职业生涯规划介绍,开展就业教育,提高就业意识。就业指导工作是就业工作的重要部分,只有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毕业生才能更好的把握好就业方向,清晰就业需求和就业目标。随着毕业生就业困难和就业服务工作的压力日益增加,学院有效的将就业指导窗口前移,进一步加强学院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就业形势,适应市场需要,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为做好新形势下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式。高校院系不定期的在大学二、三年级的学生组织开展毕业生就业政策宣传、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有效的将就业指导关口前移。
  3 立体就业的11项措施
  高校应强化就业信息化、就业数据化、就业基地化、就业资源化、就业层次化、就业质量化、就业制度化、就业社团化、就业市场化、就业规范化和就业服务化等11项措施以及5项就业工作前移,有效的促进了就业工作水平的提高。
  3.1 就业信息化和就业基地化
  高校应组织制定毕业生生源信息,让毕业生带到用人单位,为下一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做好宣传。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班级博客、飞信、QQ群以及学院网站等现代通讯媒介,及时有效的通知招聘会信息和学生签约信息的统计工作,做到信息通知得准确、迅捷和高效。同时,应有专门的就业工作人员搜集校内外用人需求信息和兄弟院校就业网的招聘信息,保证每天更新信息并及时发布。学院的就业信息化建设目标是“资源共享、信息发布、网上求职、远程面试和就业服务”五元一体的就业模式。   3.2 就业数据化和就业资源化
  高校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对毕业生就业信息变动及时调整,做到实时更新,以便有效的指导毕业生就业工作。通过已有就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便有针对性的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和低年级同学的就业指导工作。特别是针对每届毕业生的毕业去向,用人单位性质,企业地区分布,毕业生就业、考研和公务员等所占比例等数据进行及时有效的统计分析,从中找出学生的就业规律,更好的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依托和整合校友资源,充分挖掘潜力,统筹多方资源,全力保障毕业生充分就业。通过和校友会积极联系,通过email、邀请函和校友聚会等途径,邀请广大校友来学院招聘毕业生。
  3.3 就业层次化和就业制度化
  根据毕业生不同特点,对学生就业进行分层次指导和管理。特别是针对就业和考研深造的分流,做到细致入微,具体到“每生一策”。就业工作制度化,有利于就业工作的组织和开展,更有利与促进就业工作的水平提升。学院重视“一生一策”制度的建立,努力实现为毕业生找到满意工作。
  3.4 就业社团化和就业规范化
  适应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需要和大学生自身职业发展需求成立的就业工作小组隶属于学院学生会,秉承服务和帮助学生确立职业目标以及规划未来的宗旨,遵循勤奋、踏实、务实的信念。 就业管理规范,建立了用人单位资源库,协议书填写等有专人审核,就业信息简报,就业进展等数据报送及时,填写规范。通过开展简历辅导、实习推荐、职业咨询、设计和使用有自助功能的纪录成长历程的活动手册——“手牵手活动日志”等丰富多样的活动,促进学生能够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在与其他学生的互动交流中,提高自信、克服困难,认识自我、挖掘潜能,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成功把握开启职场之门的钥匙。
  3.5 就业服务化、质量化和就业市场化
  学院高度重视就业服务工作,切实把就业服务工作落到实处。通过举办旨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的“双困生”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手牵手”活动已进行到了第五期,通过学生本人与辅导老师的共同努力,前四期参加活動的200余位同学全部落实毕业去向。近年来,在学院就业率和签约率较高的情况下,学院一直注重学生的就业质量,争取让毕业生找到更满意的工作。目前,学院毕业生的签约单位基本集中在中交集团、航空航天集团、三一重工和华为等国内大型企业,就业质量显著提高。学院一直以来积极参与就业市场的开拓和维护工作,拓展就业渠道,确保每年都有新的用人单位进校招聘。
  4 立体就业工程的意义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主要任务,学生就业工作是高校诸多工作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大学生就业工作也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实现大学生顺利就业要提高自身能力与素质。实践证明,实行立体就业体系对做好学生就业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立体就业工程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的教育氛围,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择业能力,形成了全员就业和系统就业的良好局面,推动了高等院校学生就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通过立体就业工程充分调动了广大教职员工参与学生就业工作的积极性,学生就业工作不仅是辅导员的职责,各级组织和广大教师们也承担起了共同推荐学生的重任。发动广大教职员工全员参与学生就业工作,使学生受到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教育,同学们受益匪浅,同时也使学生就业工作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最后,通过立体就业工程的实施,能切实有效地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工作质量。通过大家齐抓共管,在年终就业率和签约率学院均位于学校第一名,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学生就业代表和学生就业工作者。
  总之,立体就业工程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之一,该体系不仅促进高等院校就业工作有效开展,而且在实践中也应逐步总结和完善,值得在高校就业工作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长缨.当代大学生就业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第1 版.
  2 范亚菲,陈军.高校就业指导教育与人才培养问题的研究.现代教育科学,2006.
  3 吴祠珍.美国高校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
  4 胡先锋.高校立体化就业培训体系的构建.高教高职研究,2010.
  5 陈炳钦.构筑全方位立体式就业服务体系确保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6 陈永利.构建立体化平台加强就业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研究,2009.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解读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入手,简要的阐述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依据,最后对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与途径作了一个详细的介绍。希望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能够得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期望大学生们能敬畏生命、珍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活得精彩,活得有意义。  关键词:生命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
期刊
关键词:帮助;大学新生;新的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4-007-2  案例一:杨 XX 女 江西人 2009级学生 独生女  该生于2009年9月由父母陪同报到入学,因身体原因请假回家,一周后返校进入本班军训连队。由于晚到一周,很难融入到本寝室同学中去,该生性格内向,比较排外。在寝室慢慢形成三比一的趋势,导致与同学不和。对室友抵触情绪
期刊
摘 要:农村中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文化科目,思想品德教育明显处于被忽视状态。从当今中学生身上反映出的诸如早恋、冷漠、自私等一系列问题上看,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亟待加强。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现状成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05-049-03  1 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堪忧 
期刊
摘 要: 当今大学生,面临最大的一个问题不是学习和就业,而是人际交往。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常常因为一些客观的因素以及主观认知、情绪、人格等心理因素的偏差而走入了心理误区,以至出现像自卑、孤独、嫉妒和报复等交际心理障碍,怎么样才能消除这方面的障碍,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获得他人的认可,成为大学生们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公益性;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5-051-03  公共图书馆是文化窗口和精神文明前沿阵地,也是一种教育化的和报道信息的组织,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化机构,其社会功能在于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传递社会文化、培养社会角度等,图书馆的公益性以及它的社会性,决定了图书馆将在人的现代化过程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在知识的传播和运用中
期刊
摘 要:在高校大学生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能够大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意识有着深远的意义。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着实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新形势下,高校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面临着一些艰巨的挑战,我们要结合工作实际,发扬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精神,群力群策,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下,扎实有效的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激发大学生群体的热情,推动高校各项工作的,为培养德才
期刊
摘 要:在我国很多服务性行业使用的各种管理软件中,需要用户输入日期的现象是很常见的(如出生年月、工作时间等)。大部分的软件在输入日期的地方还是要操作员逐个地把日期输入,其中少不了“年月日”几个汉字。这显然给工作人员带来了诸多不便,特别是在一个工作流程上有多个地方需要输入日期,这种不便显得尤为突出。本文就是针对这样的问题,提出了在VB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教会学生思考、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案。  关键词:中英
期刊
摘 要:在传统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中,由于原有的课程体系不具有鲜明的高职教育特色,使得高职人才培养工作不可避免存在着诸多缺陷与不足。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高职新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和策略、方法和内涵,是一项长期任务。基于“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高职办学理念所构建的模块化新课程体系,能较好地弥补传统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些不足。  关键词:高职教育;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高职教育在我国越来越受重视,高职院校近些年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也开始给予正确的认识,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也开始向高职生靠近。所以,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使高职学生能够拥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高职教育获得发展,进一步为教育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职业素质;高职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认知偏差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学生认知偏差问卷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287 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一、大二与大三学生在“外在控制”、“信任缺乏”和量表总分上差异极其显著,在“消极自我”因素上也存在显著差异;男女生在外在控制和信任缺乏两个因素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而且平均得分女生均高于男生。父亲“情感温暖和理解”的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外在控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