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路隧道施工质量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h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公路条件的要求不断提高,公路建设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即而来的是公路隧道建设。公路隧道属于地下建设,具有隐蔽性强、施工难度大,技术水平高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存在施工管理及质量缺陷等问题。为了保证公路隧道施工的质量,有效解决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通过不断总结施工经验。该文分析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并浅谈公路隧道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公路隧道 质量问题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 U4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a)-0106-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隧道施工取得一定的成果,有利于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公路隧道施工建设的不断加快,其中的质量问题日益暴露出来,影响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因此,公路管理部门及施工过程中需要提出相关措施,保证公路隧道的施工质量。
  1 公路隧道施工的特点
  公路隧道属于结构模式工程,是对原始应力场的应用。由于公路隧道内外因素的影响,诸如:支护时间因素、支护措施因素和挖掘方法等因素,使得隧道结构受力不稳定。在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做好公路隧道施工的前期设计,保证公路隧道施工项目的正常运行。施工管理人员加强与工作人员的沟通,加强施工过程管理,确保隧道工程施工质量。
  2 公路隧道质量管理中的不足
  在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主要采取钻爆法施工模式。钻爆法施工模式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必须控制好光面爆破环节,否则不能有效实施施工爆破,经常出现围岩开挖的失控问题,岩面不平整性容易出现集中的应力区,出现一系列的坍塌、掉块问题,影响施工的安全和质量,这主要归咎于围岩情况及施工方法。
  2.1 注意初期支护作用的应用
  目前公路隧道施工主要采用新奥法原理施工,利用围岩自承能力,并及时施做锚网喷支护,使初期支护与围岩共同受力,稳定围岩变形,过程中加强监控量测,采取“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施工原则,故施工中必须特别注重初期支护施工的应用。
  施工过程中时常出现支护喷射混凝土滞后的现象,出现喷射混凝土的初喷工作延迟问题,影响公路隧道日常施工的安全。开挖经常出现开挖成型差的情况,导致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不密实、不饱满,不利于围岩与初期支护的有效结合,容易出现初支空洞隐患。这样既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又降低初期支护的承载能力。
  2.2 隧道二次衬砌质量问题及质量缺陷
  对初支面检查不严,出现衬砌厚度不足、渗漏水等;施工中出现二次衬砌钢筋露筋和出现空洞,将会严重影响混凝土受力;衬砌浇筑过程中,相应施工材料的不及时供应,相关机械设备未进行有效维护,各个施工环节的出现脱节现象,出现混凝土未能连续浇注,二衬混凝土施工出现冷缝;二衬混凝土施工还易出现混凝土灌注不饱满、不密实、混凝土表面有蜂窝麻面、表面出现翻砂和露骨,甚至二次衬砌出现环向裂缝和纵向裂缝等问题;工艺控制不到位,导致衬砌背后出现空洞等问题,可能降低二次衬砌的施工质量,并缩短二次衬砌工程的使用寿命。
  3 加强公路隧道施工的质量管理
  3.1 加强对公路隧道断面开挖质量控制
  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公路隧道的工程质量管理,保持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公路隧道建设部门应该采取扁平的断面型式控制方式,以实现对公路建设的规范。同时,扁平的断面型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拱顶围岩的承受能力,防出现局部围岩受力集中。
  施工中开挖严格按照“短进尺、弱爆破、勤量测、强支护、紧封闭”原则组织施工,加强过程控制和爆破参数不断修正,避免出现大超及欠挖现象。超欠挖现象的有效控制可以保证衬砌的厚度及围岩稳定性,提高公路隧道的挖掘质量及施工安全。
  在公路隧道建设过程中,必须全过程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及物探工作,开挖支护后加强监控量测,施工人员需要对施工数据进行计算及做好信息化施工,并及时反馈信息以指导现场施工,处理好变形量与支撑沉落量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施工者根据围岩的类型选择施工挖掘方法,软岩施工宜采用双侧壁导洞法、CRD法、单侧壁导洞法等方法开挖,以确保施工安全。
  3.2 有效应用全站仪免棱镜设备
  施工中应采用全站仪免棱镜进行相关测量,提高测距的科学性,实现对隧道断面计算软件的控制,确保隧道超欠挖数据的获取及隧道施工的质量。及时对初期支护采用测量断面仪器对初期支护净空进行检测,对净空不符合要求的,及时处理,以确保二次衬砌厚度。全站仪免棱镜设备可以比较实际断面与设计断面之间的差距,进而得出超欠挖的详细数据,及时进行施工调整。
  3.3 实现对初期支护的有效控制
  施工要对初期支护进行有效控制,保证下一施工环节的正常进行。围岩爆破开挖后,及时进行初喷。管理人员严格监督钢拱架架设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架设,并确保纵向连接筋焊接牢固,拱架拱脚不出现悬空等现象。
  对锚杆加工、安装质量严格控制,诸如:锚杆长度和抗拉强度等,有效地控制加工环节和其他环节。同时,须控制水泥和砂、碎石等进场原材料,对喷射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控制,保证喷射混凝土施工环节的喷射密实,杜绝不出现空洞现象。有效检验喷射混凝土强度和厚度,确保喷射混凝土施工质量,在这一过程中,施工人员采用喷大板法,控制喷射混凝土强度环节。混凝土块试件为l0 cm3的立方体,并对其进行抗压检测。在进行厚度检查时,在围岩上随机位置进行开孔检查。如果凿孔后的混凝土与围岩区别不明显,可以用含1%酚酞的酒精进行染色,其中红色部分为混凝土。
  3.4 二次衬砌的施工质量有效控制
  对衬砌厚度及浇注混凝土质量控制,保证拱顶混凝土灌注的密实性,保证下面环节的顺利进行及运营安全。施工中出现二次衬砌钢筋露筋和出现空洞,将会严重影响混凝土受力。
  二次衬砌所需相应施工材料的必须及时供应,相关机械设备进行有效日常维护,避免各个施工环节的出现脱节现象,以保证混凝土连续浇注,杜绝出现施工冷缝。二次衬砌宜采用整体液压钢模板台车,边墙与拱墙一次性浇注方式,避免拱墙与边墙出现施工缝,有效避免隧道渗漏水及出现施工缝,确保了二次衬砌整体浇注和施工质量。针对二次混凝土浇注出现空洞问题,宜在从下坡端向上坡端分段压筑封顶混凝土,最后一段端头保持压筑一定时间,同时拱顶预埋Φ50注浆管,待混凝土浇注达到强度后,压力注入水泥浆封闭因混凝土收缩造成的空隙;加强防水板挂设质量控制,保持足够的松铺度,避免因防水板太紧出现二衬空洞。混凝土浇注前必须打磨干净,并涂脱模剂,施工中混凝土加强振捣,确保混凝土外观美观、密实。
  参考文献
  [1] 冉茂伦.双连拱隧道开挖支护的施工浅谈[J].科技致富向导,2010(17):148-149.
其他文献
基于图论的图像分割算法是近年来图像分割领域研究的的热点问题,该文就其Normalized Cut算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利用其对图像进行了仿真分割。
摘 要:随着煤矿矿井的深入开采,井下需要投入大量的机电设备,每台设备在井下的使用时间与设备现在的使用地点,井上不能很好的了解掌握,设备所在位置需要检查人员定期检查、统计,但井下设备存在更换、搬迁现象,这就造成检查人员不能及时正确得反应出来。此次设计是基于该单位已经形成的K1133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若能用于井下设备的定位,并与井上设备档案相关联,采用计算机将井下设备的下井时间、使用时间、使用地点及各
亚洲开发银行(亚行)将提供300万美元赠款扩大其清洁能源计划,以便使更多的发展中成员体参与到该计划中。
锂电池发展受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约,这是因为正极材料与负极材料相比,其功率密度及能量密度均低于负极材料,进而引发钽电池安全隐患。目前在商业锂离子电池中,LiC002正极材料应
摘 要:该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针对提高煤矿供电系统可靠性的经验和措施进行了梳理总结。  关键词:供电系统 可靠性 运行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a)-0051-02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供电系统担负着几乎所有动力设备能源的直接或者间接供给任务,是煤矿生产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一旦供电系统出现故障,将直接影响到煤矿的正常生产秩序,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