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得出,实现农村及农业的现代化必然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而目前我国国情也需要大学生到农村就业,为农村及农业服务。可以在观念、技能、路径、政策等方面对农村大学生加以引导,使部分农村大学生不仅可以到农村找到适合岗位,而且能够成为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中坚力量。
关键词:大学生;农村建设者;良性互动
目前中国农村总体上处于人力资源众多而人才资源相对缺乏的尴尬境地,而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大家日益关注的公共问题。如何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以便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并为农村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现实问题。如何使农村大学生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和农村的新型建设者,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使农村发展成为可以与城市相媲美的生活场所,这些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农村发展呼唤高素质的建设者
1.农村青壮年人口的流出容易导致农业生产劳动力的不足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城市优于农村、工业优于农业的发展模式造成在城市和非农产业就业人员的收益高于在农村和农业产业人员的收益。受比较利益的驱动,农村青壮年人口向城市和非农产业的大规模社会流动出现了。这些农村社会流动者从城市中带回了大量新信息、新观念并获得了较高经济收入,这些都有利于农村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但这种流动也有代价。农村青壮年的大量流出,可能使农村极大地流失了社会底层的潜在领导力量和最富有生机的劳动者。城市相对优质的生活使大多数的农村青壮年人口不愿意再回农村从事农业生产,他们对目前农村的生存状态感到很不满意,由此进一步导致农业生产劳动力的供给不足。另外,农村缺乏充足的优质劳动力,会导致农村大量的宝贵自然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和深度开发。农村出现的空壳化、凋敝化现象实际上就是农村宝贵自然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和深度利用的一种反映。农村自然资源没有能够转化成真正有价值的社会资源,也是导致我国农村发展相对迟缓的重要原因。
2.农村留守人口难以担当起建设现代农村的使命
就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国家而言,农村良性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农村良性发展有利于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转化和农业技术升级,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改变目前我国存在的不合理城乡二元结构。要实现合理的阶层结构转换需要在农村培植大量的中产阶级,但目前农村留守人口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孩子等社会流动能力相对较弱的人群,这些留守人口往往年龄偏大、体力较弱、技术匮乏、缺乏科学文化知识并很少有与外界接触的实践经历,往往在观念上更趋于保守,农村中还缺少具有专业技能的带领人,使他们很难实现自身水平的提高。另外,目前农村的农业技术不符合现代化要求,加上对农业的资金支持不足,他们更难以担当起建设农村的使命,甚至可能由此进一步拉大城乡差距。如果不协调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而一味地让大量的农村精英流向工业和城市,忽视农业发展就有可能引发粮食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从而阻碍社会的良性发展。正如美国农民出身的总统杜鲁门所言:“有农民的富裕就有国家的富裕。农民处于困境中,国家必定在困境中。”
3.高素质人才的缺失不利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从发达国家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要实现农村及农业的现代转变,就需要有大量高素质人才来支撑。美国的现代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是与农民高素质化相结合的。美国高中以上(包括大学)文化程度的农民比例已达90%,50岁以下的农民中有50%具有大学或大专文化水平;而我国农业科技人员仅占农业人口的0.1%。从美国农业现代转变的经验可以得出,乡村社会要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关键是要实现农民从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让他们可以从不同渠道接受新思想、新技术,提高生活水平并接受现代生活方式。目前我国农村一方面缺乏一批拥有先进技术、推崇科学、视野开阔的带领人及可以促进农业产业化转变、发展现代化农业综合企业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在农村中已有的先进科技很难普及,加上其引进国际上高新科技的机制也不健全,更不用说要求农民实现自身的技术创新。事实上,传统农业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农村及农业的发展,而现代农业所要求的物质生产现代化和农民自身人格现代化进程又很难在传统的乡村社会中自动实现。除此之外,在现代化过程中,农村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变化和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还会减少进入农业职业的机会。城市人进入农业职业的机会非常少。因此,农村大学生成为农村的新型建设者,是满足农村发展人才需求的现实选择。
二、农村大学生成为农村建设者的现实障碍
1.观念性障碍使农村大学生难以成为农村建设者
首先,生存伦理的影响使大学生很难回农村就业。将生存作为第一需要的生存伦理植根于农民社会的经济实践和社会交易之中。我国传统农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多为体力工作,农村生活缺乏有效保障,农村社会缺乏安全感,去农村就业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故农村大学生毕业后去农村就业除要解决安全生存的问题外,还要考虑去农村就业是否有个人的发展空间及机会。其次,读书为官的仕途观念的影响使大学生很难回农村就业。在我国古代读书、考试、做官三位一体的官本位社会文化心理影响下,教育被称为个人社会地位的“提升机”。农村人都希望通过接受高等教育作为跃出农门的有效途径。中国农村社会是一个注重“人情面子”的熟人社会,农村大学生同样会觉得回农村从事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工作很没面子。再次,读书致富的功利性价值观影响大学生回农村就业。对农村大学生而言,教育到底是“致贫”还是“致富”一直是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在社会现实中,一些农村大学生通过读书走出农村而脱贫了,但也有很多农村家庭因孩子读书而变得贫困甚至走向贫困。原本贫穷的家庭无法从教育中获得直接的好处,容易引发新的“读书无用论”。
2.技能性障碍使大学生难以成为农村建设者
首先,大学生培养的城市化倾向是阻碍大学生回农村的原因之一。目前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总体上是为城市和工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农村的基础教育实际上也主要着眼于培养离开农村、远离农民和农业的人才:我国现有的高等学校(包括农业类高等院校)都在培养城市需要的人才,很少考虑培养农村所需的人才。现有农村教育筛选了农村优秀的人才送往城市,农村人才的流失极为严重,这从根本上阻碍了广大农村的发展。其次,农业高等院校配套设置不够、涉农专业逐渐萎缩是大学生难以回农村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各高校在专业设置上的市场导向越来越明显。直接涉农的大学都难以培养农村发展所需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而普通高等院校一般没有涉农专业,即使有少数涉农专业,所学知识也不实用。因此,大学生学到的知识和农村实践严重脱节。与此同时,农业院校毕业大学生的择业意向大都是城市或东部发达地区,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回到 农村去,除所学专业知识在农村找不到服务对象外,他们也几乎没有接受过农村劳动训练。
3.路径性障碍使大学生难以成为农村建设者
首先,农村社会中的农业职业缺少白领性工作岗位,阻断了农村大学生回乡之路。虽然农村二、三产业、商业和乡镇企业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农村的经济、劳动力市场还处于粗放型阶段。农村大学生回乡面临着找不到适合白领性就业岗位的难题,即使有少量的大学生能够成为村官或政府公务员,但这些与他们所期待的理想职业又相差甚远,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阻碍了许多农村大学生的回乡之路。其次,身份尴尬阻碍了农村大学生成为农村新型建设者。在中国,社会成员的声誉、地位和权力基本上是通过单位来获取的。在我国乡村单位社会中,农村大学生所学的知识不能很好地与权力、财富、声望相结合,而他们占有的资源不具备带来权力的特性。故在乡村社会中他们和普通农民一样没有话语权。再次,农村人才真实需求的激发和满足缺位阻碍了大学生回乡之路。从理论上说,农业和农业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实际上,在对农村进行改造、对农村土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推行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过程中,大学生可以将知识和土地联系起来发挥其主导作用而为农村创造财富。
三、实现大学生回农村就业和农村发展良性互动的对策
1.实现社会阶层结构的转变,为大学生去农村就业提供理念支持
首先,在单位社会中,单位占据着社会上可供支配的资源、权力和机会,影响人们寻求向上发展的机会以及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利益。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许多大学生都寻求单位的庇护,因为单位地位对应着个人的社会地位,这更加剧了大学生择业的仕途观念,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也被赋予了致富的目的。在能力社会中,决定人们之间社会地位差异的是个人的能力和水平,这才能有效地改变目前社会上流行的官本位、人情关系、面子等因素的不良影响。其次,在公正合理的学历社会中,文凭成为人们获得经济上的回报及身份的手段,这是符合现代化工业生产不断提高对社会成员知识储备与技能水平要求的。在现行不公正的学历社会中,农村大学生手中的文凭不能带来任何价值和地位。只有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倡导学习社会,最终实现教育终身化,教育只是个人作为提升能力和水平的过程。大学生回农村就业要用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实现自身价值,达到富裕的目的,并可以带动周围的村民一起走上致富之路,进而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声望和权力。在这样一种社会现实风气的影响下,大学生也会摈弃原来的仕途观念,教育的单纯功利性追求也会有所减弱。
2.办好为农村服务的高校,为大学生去农村就业搭建桥梁
引导高等教育面向农村。高等学校在进行培养设计时要有针对性,除设立专门的农业大学外,还可以在农村中发展面向现代化农业和农业综合企业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大量的创新型及创业型人才。农村高等教育的人才资源是农村建设的基础,是农村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核心,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只有发展“为了农村、在农村”的农村教育才能将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才资源。另外,还应借鉴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一些成功做法。例如美国农业的飞速发展是在《莫雷尔法案》及其随后相关法令的颁布实施后,促使美国赠地学院根据当地的需要广泛开展实用性科学研究,为美国农业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美国内战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为美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数量充足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赠地学院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主动地为所在州的农业发展提供灵活多样的社会服务。一般说来,如果学校、政府、社会能给大学生创造更多接触新农村的机会,让其了解新农村建设,让其体验当代农村的魅力,则大学生去农村就业的意愿会增强。
3.促进农业专业化、产业化是大学生去农村就业的实践保障
首先,农村发展采用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的形式,组织农民协会,维护农民利益,使农民有话语权。目前随着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政策的深入,农村土地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为实现农业机械现代化提供有利条件,也为许多想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了自主创业的可能性,他们可以依靠知识入股实现科技兴农。农业服务组织以及与农业相关的大众企业介入也为大学生创造了许多就业岗位。然后,利用专业合作社帮助农民推动农业产业化、专业化,开创自己的农业品牌。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向导,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施种养加、供产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深入,农业综合企业以及农业相关工业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些都有利于促进农业专业化程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M],程立显,刘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2]埃弗里特·M·罗吉斯,拉伯尔·J·伯德格,乡村社会变迁[M],王晓毅,王地宁,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223,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关键词:大学生;农村建设者;良性互动
目前中国农村总体上处于人力资源众多而人才资源相对缺乏的尴尬境地,而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大家日益关注的公共问题。如何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以便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并为农村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现实问题。如何使农村大学生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和农村的新型建设者,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使农村发展成为可以与城市相媲美的生活场所,这些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农村发展呼唤高素质的建设者
1.农村青壮年人口的流出容易导致农业生产劳动力的不足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城市优于农村、工业优于农业的发展模式造成在城市和非农产业就业人员的收益高于在农村和农业产业人员的收益。受比较利益的驱动,农村青壮年人口向城市和非农产业的大规模社会流动出现了。这些农村社会流动者从城市中带回了大量新信息、新观念并获得了较高经济收入,这些都有利于农村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但这种流动也有代价。农村青壮年的大量流出,可能使农村极大地流失了社会底层的潜在领导力量和最富有生机的劳动者。城市相对优质的生活使大多数的农村青壮年人口不愿意再回农村从事农业生产,他们对目前农村的生存状态感到很不满意,由此进一步导致农业生产劳动力的供给不足。另外,农村缺乏充足的优质劳动力,会导致农村大量的宝贵自然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和深度开发。农村出现的空壳化、凋敝化现象实际上就是农村宝贵自然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和深度利用的一种反映。农村自然资源没有能够转化成真正有价值的社会资源,也是导致我国农村发展相对迟缓的重要原因。
2.农村留守人口难以担当起建设现代农村的使命
就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国家而言,农村良性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农村良性发展有利于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转化和农业技术升级,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改变目前我国存在的不合理城乡二元结构。要实现合理的阶层结构转换需要在农村培植大量的中产阶级,但目前农村留守人口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孩子等社会流动能力相对较弱的人群,这些留守人口往往年龄偏大、体力较弱、技术匮乏、缺乏科学文化知识并很少有与外界接触的实践经历,往往在观念上更趋于保守,农村中还缺少具有专业技能的带领人,使他们很难实现自身水平的提高。另外,目前农村的农业技术不符合现代化要求,加上对农业的资金支持不足,他们更难以担当起建设农村的使命,甚至可能由此进一步拉大城乡差距。如果不协调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而一味地让大量的农村精英流向工业和城市,忽视农业发展就有可能引发粮食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从而阻碍社会的良性发展。正如美国农民出身的总统杜鲁门所言:“有农民的富裕就有国家的富裕。农民处于困境中,国家必定在困境中。”
3.高素质人才的缺失不利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从发达国家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要实现农村及农业的现代转变,就需要有大量高素质人才来支撑。美国的现代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是与农民高素质化相结合的。美国高中以上(包括大学)文化程度的农民比例已达90%,50岁以下的农民中有50%具有大学或大专文化水平;而我国农业科技人员仅占农业人口的0.1%。从美国农业现代转变的经验可以得出,乡村社会要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关键是要实现农民从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让他们可以从不同渠道接受新思想、新技术,提高生活水平并接受现代生活方式。目前我国农村一方面缺乏一批拥有先进技术、推崇科学、视野开阔的带领人及可以促进农业产业化转变、发展现代化农业综合企业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在农村中已有的先进科技很难普及,加上其引进国际上高新科技的机制也不健全,更不用说要求农民实现自身的技术创新。事实上,传统农业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农村及农业的发展,而现代农业所要求的物质生产现代化和农民自身人格现代化进程又很难在传统的乡村社会中自动实现。除此之外,在现代化过程中,农村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变化和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还会减少进入农业职业的机会。城市人进入农业职业的机会非常少。因此,农村大学生成为农村的新型建设者,是满足农村发展人才需求的现实选择。
二、农村大学生成为农村建设者的现实障碍
1.观念性障碍使农村大学生难以成为农村建设者
首先,生存伦理的影响使大学生很难回农村就业。将生存作为第一需要的生存伦理植根于农民社会的经济实践和社会交易之中。我国传统农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多为体力工作,农村生活缺乏有效保障,农村社会缺乏安全感,去农村就业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故农村大学生毕业后去农村就业除要解决安全生存的问题外,还要考虑去农村就业是否有个人的发展空间及机会。其次,读书为官的仕途观念的影响使大学生很难回农村就业。在我国古代读书、考试、做官三位一体的官本位社会文化心理影响下,教育被称为个人社会地位的“提升机”。农村人都希望通过接受高等教育作为跃出农门的有效途径。中国农村社会是一个注重“人情面子”的熟人社会,农村大学生同样会觉得回农村从事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工作很没面子。再次,读书致富的功利性价值观影响大学生回农村就业。对农村大学生而言,教育到底是“致贫”还是“致富”一直是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在社会现实中,一些农村大学生通过读书走出农村而脱贫了,但也有很多农村家庭因孩子读书而变得贫困甚至走向贫困。原本贫穷的家庭无法从教育中获得直接的好处,容易引发新的“读书无用论”。
2.技能性障碍使大学生难以成为农村建设者
首先,大学生培养的城市化倾向是阻碍大学生回农村的原因之一。目前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总体上是为城市和工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农村的基础教育实际上也主要着眼于培养离开农村、远离农民和农业的人才:我国现有的高等学校(包括农业类高等院校)都在培养城市需要的人才,很少考虑培养农村所需的人才。现有农村教育筛选了农村优秀的人才送往城市,农村人才的流失极为严重,这从根本上阻碍了广大农村的发展。其次,农业高等院校配套设置不够、涉农专业逐渐萎缩是大学生难以回农村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各高校在专业设置上的市场导向越来越明显。直接涉农的大学都难以培养农村发展所需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而普通高等院校一般没有涉农专业,即使有少数涉农专业,所学知识也不实用。因此,大学生学到的知识和农村实践严重脱节。与此同时,农业院校毕业大学生的择业意向大都是城市或东部发达地区,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回到 农村去,除所学专业知识在农村找不到服务对象外,他们也几乎没有接受过农村劳动训练。
3.路径性障碍使大学生难以成为农村建设者
首先,农村社会中的农业职业缺少白领性工作岗位,阻断了农村大学生回乡之路。虽然农村二、三产业、商业和乡镇企业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农村的经济、劳动力市场还处于粗放型阶段。农村大学生回乡面临着找不到适合白领性就业岗位的难题,即使有少量的大学生能够成为村官或政府公务员,但这些与他们所期待的理想职业又相差甚远,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阻碍了许多农村大学生的回乡之路。其次,身份尴尬阻碍了农村大学生成为农村新型建设者。在中国,社会成员的声誉、地位和权力基本上是通过单位来获取的。在我国乡村单位社会中,农村大学生所学的知识不能很好地与权力、财富、声望相结合,而他们占有的资源不具备带来权力的特性。故在乡村社会中他们和普通农民一样没有话语权。再次,农村人才真实需求的激发和满足缺位阻碍了大学生回乡之路。从理论上说,农业和农业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实际上,在对农村进行改造、对农村土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推行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过程中,大学生可以将知识和土地联系起来发挥其主导作用而为农村创造财富。
三、实现大学生回农村就业和农村发展良性互动的对策
1.实现社会阶层结构的转变,为大学生去农村就业提供理念支持
首先,在单位社会中,单位占据着社会上可供支配的资源、权力和机会,影响人们寻求向上发展的机会以及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利益。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许多大学生都寻求单位的庇护,因为单位地位对应着个人的社会地位,这更加剧了大学生择业的仕途观念,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也被赋予了致富的目的。在能力社会中,决定人们之间社会地位差异的是个人的能力和水平,这才能有效地改变目前社会上流行的官本位、人情关系、面子等因素的不良影响。其次,在公正合理的学历社会中,文凭成为人们获得经济上的回报及身份的手段,这是符合现代化工业生产不断提高对社会成员知识储备与技能水平要求的。在现行不公正的学历社会中,农村大学生手中的文凭不能带来任何价值和地位。只有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倡导学习社会,最终实现教育终身化,教育只是个人作为提升能力和水平的过程。大学生回农村就业要用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实现自身价值,达到富裕的目的,并可以带动周围的村民一起走上致富之路,进而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声望和权力。在这样一种社会现实风气的影响下,大学生也会摈弃原来的仕途观念,教育的单纯功利性追求也会有所减弱。
2.办好为农村服务的高校,为大学生去农村就业搭建桥梁
引导高等教育面向农村。高等学校在进行培养设计时要有针对性,除设立专门的农业大学外,还可以在农村中发展面向现代化农业和农业综合企业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大量的创新型及创业型人才。农村高等教育的人才资源是农村建设的基础,是农村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核心,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只有发展“为了农村、在农村”的农村教育才能将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才资源。另外,还应借鉴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一些成功做法。例如美国农业的飞速发展是在《莫雷尔法案》及其随后相关法令的颁布实施后,促使美国赠地学院根据当地的需要广泛开展实用性科学研究,为美国农业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美国内战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为美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数量充足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赠地学院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主动地为所在州的农业发展提供灵活多样的社会服务。一般说来,如果学校、政府、社会能给大学生创造更多接触新农村的机会,让其了解新农村建设,让其体验当代农村的魅力,则大学生去农村就业的意愿会增强。
3.促进农业专业化、产业化是大学生去农村就业的实践保障
首先,农村发展采用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的形式,组织农民协会,维护农民利益,使农民有话语权。目前随着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政策的深入,农村土地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为实现农业机械现代化提供有利条件,也为许多想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了自主创业的可能性,他们可以依靠知识入股实现科技兴农。农业服务组织以及与农业相关的大众企业介入也为大学生创造了许多就业岗位。然后,利用专业合作社帮助农民推动农业产业化、专业化,开创自己的农业品牌。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向导,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施种养加、供产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深入,农业综合企业以及农业相关工业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些都有利于促进农业专业化程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M],程立显,刘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2]埃弗里特·M·罗吉斯,拉伯尔·J·伯德格,乡村社会变迁[M],王晓毅,王地宁,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223,
(责任编辑:王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