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排水规划设计的探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g10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居住区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居者有其屋”的福利分房时代思想,而是更多的关注了公建配套、生态环境各方面。在此背景下,要求我们规划人员在城市规划中做好各项工程规划,尤其是排水工程规划。城市给排水工程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衡量城市建设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给排水设施的配置是否合理完善是关系到城市各项事业长远发展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城市排水;规划;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city, the city environment becoming more demanding, city living status area planning in city planning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In modern life, people are no longer satisfied with the "home ownership" the era of welfare housing distribution system, but pay more attention to public facilitie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is context, we planners do the project planning in city planning, especially the drainage project planning. City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is the important infrastructure in the city,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measuring the level of city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to whether the drainage facilities perfect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for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various undertakings related to the city.
  Key words: city drainage; planning; design
  
  中圖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一、从宏观层面分析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给排水规划设计宏观层面所面对的是大范围的思考,涉及到规划区范围以外甚至跨城市、跨地区的区域性问题,影响深远,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给水方面,主要体现在水源及其保护,区域水资源平衡及区域供水规划;在排水方面主要是防洪排涝规划设计以及河网区域污染控制,它要求我们必须有开阔的眼界与系统创新的思维。
  1.1 防洪排涝规划
  1.11 防洪排涝概念:防洪排涝是城市的生命线,防洪排涝规划主要针对对象是外洪和内洪,外洪以防为主,如防洪堤、水库等,而内洪则是排蓄为主。对城市而言,在规划重现期内,不应有"涝"的概念,只有雨水如何及时排除或滞蓄起来的问题。过去排涝标准三天暴雨三天排完或24小时暴雨24小时排完,针对的是郊区和农田,这种标准是无法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要求的。因此将"防洪排涝规划"称为"城市防洪规划"(防外洪)和"城市排洪规划"(排内洪)则更贴切。这有助于提高人们对防洪排涝重要性的认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排洪与排水标准衔接问题:城市排水是解决较小汇流面积上短历暴雨产生的排水问题,采用的是暴雨公式,暴雨时段控制在5~120min,选用暴雨样本是年超大值法;而排洪考虑汇水面积大,目前多采用水文公式(也是暴雨推理公式),使用某重现期(如10年~遇)24h暴雨量为基本数据,其选用暴雨样本是年最大值法。因此进行防洪排洪规划时,应充分考虑排洪与排水重现期标准衔接问题。排洪规划重现期应根据城市重要性以及排洪流域面积的大小因素综合考量后确定。排洪汇水面积越大,重现期标准越高,大中城市排洪标准不宜小于20年一遇(防洪标准GB5020194)。排洪措施:排洪措施主要有地面全抬高方案和雨水泵加滞洪区方案(地面不抬高或部分抬高)。对于山区,考虑到内洪来得快、退得快,设置雨水泵站效益不大,宜采用全抬高方案,但同时也要考虑现状村庄过渡,可设置局部的抽排设施。
  1.2 区域水资源平衡与区域供水
  水资源在时间与空间上存在着分布不均以及水质性缺水现象,认真进行水资源平衡,优化水资源配置,提倡区域供水就显得十分重要。特别在从事具体城镇给水规划设计时,一定要进行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否则它会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要做好水资源供需平衡首先要做好需水量预测工作。需水量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城市和村镇生活用水、市政(含消防)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灌溉用水、畜牧业用水、渔业用水,还要考虑流域江河本身生态流量需求。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工业用水量预测,目前设计时多用用地指标法和万元工业产值法,但由于近年来传统产业设备更新速度加快以及非传统产业,如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用上述两种方法来进行工业用水量预测会带来较大的偏差,应引起足够的注意。
  区域供水未来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善城乡供水水质,提高乡镇居民的生活质量;二是置换水源,有效控制地下水过量开发,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三是避免了重复建设,节约宝贵资源和有限资金;四是促进了供水行业集约化发展,增加了企业经营效益,提高管理水平。
  1.3 污水处理集中与分散的讨论
  一段时期以来,我国污水处理业界比较推崇污水集中处理,其理由是污水厂规模经营,效率高,污水厂运营成本低,处理出水水质有保证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缺点也逐步暴露出来,过度集中污水处理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巨额管网投资(越下游管径越大,投资巨增);二是运营的高能耗(中途提升泵站多,能耗大);三是无法进行中水就近利用。对此,很多污水采用BOT形式营建,为污水适度分散处理提供了方便。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地进行污水处理是区域污水处理发展的方向。
  二、我国城市排水管网存在的问题
  排水管网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城市水污染防治、排渍防涝和防洪的骨干工程,担负着收集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生产废水、及时排除城区雨水的任务,是保证城市正常运转的重要生命线。当前我国城市排水管网存在的问题有:
  (1)整体规划不科学。目前,我国城市发展思路有不小的偏差,各地都更看重地上建设,可以直接带来城市外表的提升,对地下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在城市规划上,多数地区地上建设与地下建设没有相互匹配,城市内部与外部不能协调发展。
  (2)排水设施落后老化。城市排水设施和排水能力决定了积水的程度。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排水设施落后于城市发展,很多地区的城市排水管网多是上世纪建设的,有的甚至更早,在国内,排水管沟直径超过3米的几乎没有。
  (3)维护管理经费不足。据国家住建部对全国351个城市进行的专项调查,此前三年时间里,有62%的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内涝,积水深度超过半米的占74.6%,积水时间超过半小时的占78.9%。造成内涝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城市地下排水管道淤积严重,而淤积严重是由于日常维护监管不到位、投入经费不足造成的。
  (4)技术支持不到位。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排水管网运行管理水平较低,很多城市仍然沿用传统的、依靠纸图甚至老工人记忆和经验的管理模式。尽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不少城市对排水管网数据进行了信息化处理,但通常其信息化和专业化程度都比较低,不能为排水管网安全运行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三、城市规划中如何做好排水工程规划
  3.1做好城市雨污水处理方案
  3.1.1计算城市雨污水量
  根据城市排水规划的资料,参照城市人口和经济发展趋势,计算城市污水排水量,并根据多年气象资料计算地区雨水量,推测城市排水管网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
  3.1.2 提出排水体制
  根据城市雨污水量,结合城市实际情况,提出采取的排水体制,解决好雨污水的排除方案,是采取合流制还是采取分流制。采取雨水、污水分别排除的同时考虑一下雨水、污水以及污水处理厂的位置。
  3.2排水同时节约水资源
  有资料显示,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2400 多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属于缺水国家。特别是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水污染日益加剧,水资源问题更加突出,节约用水成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城市排水规划中节约用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中水技术
  “中水”一词是相对于上水、下水而言的。中水回用技术系指将小区居民生活废水集中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标准回用于小区的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家庭坐便器冲洗等,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大规模地进行再生污水回用的研究与应用,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主要集中于水资源短缺、地下水开采严重过量的西南部和中南部的加利福尼亚州、亚利桑那州、得克萨斯州和佛罗里达州等[2]。进入90年代以后中水技术在我国一些地区也开始使用,尤其是在北方缺水城市排水工程中。城市可以结合地形特点,在一定面积内将城市污水中的无毒无害部分经过简单处理以后,再次进入城市家庭、公共建筑用于冲洗马桶、市政、园林用水等。对于排水设施完善地区的单位建筑中水回用系统,其处理设施根据条件可设于本建筑内部或临近外部,如有些公共建筑的中水处理设备可以设于地下室中。该排水处理后供建筑内冲洗便器、清洗车、绿化等。
  中水是城市的第二水源。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是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减轻水体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再生水合理回用既能减少水环境污染,又可以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是贯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解决水问题的必选。
  四、结语
   城市排水工程規划应符合国家基本建设的法律法规,符合城市总体发展的要求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要求,因地制宜的解决好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的排水问题,排水的同时要解决好水资源的利用问题,既要排,也要用,和其他工程规划的单项工程规划联系起来,为社会提供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其他文献
摘要:电力大客户电压等级高,设备容量大,接线复杂,与系统直接连接,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不仅给客户造成巨大损失,而且给电网安全运行带来严重后果,进而造成大范围断电的社会影响,所以探讨供电企业大客户营销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电力企业;营销管理;问题解决  Abstract:Large power customerhigh voltage grade, equipmentcapacity
摘要:博物馆照明设计对博物馆文物展示和保护起着关键作用。博物馆展品照明应根据光源特性,结合展品特点,按照特定原则与要求进行专业设计。博物馆展示空间照明设计是博物馆照明设计的核心环节,在保证整体照明的条件下,重点突出局部照明有利于产生较佳的观赏效果。照明光源应具有较好的显色性,同时避免眩光对观者视线的干扰。光束尺寸与紫外线值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包括大型三维展品和垂直面上的平面展品在内的特殊展品需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观念的转变,传统生物医学模式指导下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受到挑战.高等医学教育应当与时俱进地树立"大医"教育观,即人才培养要求上体现德馨、知广、技强、心高。
目的 探讨利用关节镜及经皮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技术微创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0年6月~2004年6月采用闭合复位、关节镜监视下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47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在关节镜监视下置入逆行交锁髓内钉,术后不辅以其它外固定,第2天起即开始不负重关节功能锻炼.6~8周后,根据骨痂生长情况考虑逐渐负重直至弃拐.结果所有患者获7~21个月(平均9个月)随访.所有伤口均甲级愈合,无关节感
摘要:路灯作为城市基础设施重要的组成部分,路灯设施的管理也显得尤为的重要。本文从城市路灯管理现状出发,分析当前城市路灯照明存在的问题及其管理对策,并对城市路灯照明管理的作用和意义做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 路灯设施 管理 维护  Abstract: the stree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ity infrastructure, street lamp facilit
摘要:我国泵站多、分布广,几乎每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都有泵站,主要用于防洪、灌溉、排涝、供水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泵站都是用常规保护和控制,到90年代中后期开始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设备,相对欧美发达国家的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来说还存在不少差距。随着近年来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城市饮水及城市排涝的自动化控制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求有一套完备的综合自动化系统来协调这些组件的合理运行,并完成对这些组件的保护
摘 要:混凝土浇筑是建筑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浇筑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工程整体质量。本文就当前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控制进行分析,从施工材料及其施工工序的控制进行分析,探讨其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Abstract: Concret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link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uil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