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 401331)
摘 要:环境规制约束下,为促进企业的发展,除了法律法规、经济政策等因素,还应在技术支持、资金融通、市场拓展、人才开发和信息咨询等方面给企业以必要的社会服务支持。
关键词:环境规制;社会服务支持体系
环境规制约束下,企业要顺利实现发展,还需借助外部力量比如法律法规、经济政策、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支持。篇幅所限,本文仅就环境规制约束下促进企业发展的社会服务支持体系建设进行探讨。
一、社会服务支持体系:类型、原则与构成
通常,企业发展的社会服务支持体系包括三种类型,即政府主导型、社会自主型和业界组织型。而按照企业的自然特点组织的体系,则包括专业技术协会、行业协会、行业间联合会及企业联合会等。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建设企业的社会服务支持体系,实际上即为制度变迁过程。在构建这一服务体系时,如果采用诱致性制度变迁,则组建服务体系的时间较长,不适应目前企业生态管理的迫切要求。但如果采取强制性制度变迁,显得又不太适宜。现实的做法,就是将二者结合起来。
构建企业的社会服务支持体系,应当遵循统一性、自愿性、重点性、渐进性、公益性等原则。服务支持体系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创造条件逐步建立,不能盲目推行、一步到位、全面展开。
企业的社会服务支持体系应由指导机构和服务机构组成。其中,指导机构应为政府的企业管理部门,服务机构则为批准设立的企业服务中心和社会中介机构。
二、社会服务支持体系建设的措施
借鉴其他国家经验,环境规制约束下促进企业发展的社会服务支持体系建设,应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和措施:
第一,技术支持方面。成立绿色技术开发中心和示范工程中心。该中心可由国家环保部、国家计委牵头,由环保部门、工业界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主要进行环境中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系统集成和工程化研究;污染严重工艺的改造,国外先进绿色技术、适应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咨询服务,技术培训和再教育等。依靠中心城市科协、行业协(学)会组织科研单位和大型骨干企业及其专家,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攻关,解决技术开发、项目开发、工艺设计等方面的技术难题。依靠中心城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推广站、节能服务中心等相关机构,及时向企业提供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信息,并进行引进、推广、帮助消化和吸收。对中小企业亟待普及提高的共性技術、通用新技能等进行专项辅导。组建企业孵化器。孵化器应集中经营管理、信息廣告、专利、法律、会计事务等专业咨询中介机构等。
第二,资金融通方面。在这方面,社会服务支持体系中的企业服务中心或社会中介机构需要做的工作有:①提供信用担保服务。②提供招股引资服务。③提供资产变现服务。以中心城市产权交易中心及闲置设备调剂中心等单位为主,为企业的股权转让、土地出让以及厂房、设备、技术等有形和无形资产的交易、变现提供协助和中介服务。④提供融资协助服务。企业服务中心或社会中介机构要及时把企业对生产经营资金的需求,传递给相关银行及工业发展基金、科技开发基金等资金掌控部门,协助企业获取资金。帮助有条件进入国际或国内创业板市场、债券市场的企业做好咨询、论证等准备工作。
第三,市场拓展方面。建立市场拓展系统,帮助企业制订绿色营销战略、创新营销方式、扩大营销渠道。运用委托代理、加盟、联销、分销、代销等多种形式展开绿色营销。组织有关专家,帮助企业进行营销、广告公关策划。提供多种展销展示会、产品交易会、供货会和国内外市场考察的信息,为企业提供展览、展销的设计、制作、策划一体龙服务,帮助企业获得政府采购订单等。
第四,人才开发方面。建立环保生态型人才开发系统,为企业引进、培养相关人才创造条件。充分运用教育培训手段,在政府及有关部门、NGO及社会公众的配合下,开展面向企业家及其高级管理人员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培训,使其在战略上树立绿色经营理念,加强生态管理意识。由点及面,在企业中进行以生态伦理为核心的企业绿色文化建设,营造企业进行环境管理的良好氛围,最终引导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五,信息咨询与获得方面。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得信息服务网络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因此应改进我国的信息基础设施,完善信息传递机制,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将环境信息方便、快捷、多渠道地传达给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和企业决策者,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约束在生态与环境允许的范围之内,使企业在获得较为充分信息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决策。
参考文献:
[1]左玉辉.环境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32-345.
[2]丁卫国,谢珏敏.中小企业生态管理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20-126.
[3]姚树荣、赵玉民、张杰.通往绿色之路的企业战略选择[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6:161-162.
作者简介:
赵玉民,男(1973.12——),汉族,河北涉县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经济学等
本文得到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企业的环境责任及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3PYGL26)、重庆师范大学校级基金项目“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企业的环境责任及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4XYY045)的资助。
摘 要:环境规制约束下,为促进企业的发展,除了法律法规、经济政策等因素,还应在技术支持、资金融通、市场拓展、人才开发和信息咨询等方面给企业以必要的社会服务支持。
关键词:环境规制;社会服务支持体系
环境规制约束下,企业要顺利实现发展,还需借助外部力量比如法律法规、经济政策、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支持。篇幅所限,本文仅就环境规制约束下促进企业发展的社会服务支持体系建设进行探讨。
一、社会服务支持体系:类型、原则与构成
通常,企业发展的社会服务支持体系包括三种类型,即政府主导型、社会自主型和业界组织型。而按照企业的自然特点组织的体系,则包括专业技术协会、行业协会、行业间联合会及企业联合会等。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建设企业的社会服务支持体系,实际上即为制度变迁过程。在构建这一服务体系时,如果采用诱致性制度变迁,则组建服务体系的时间较长,不适应目前企业生态管理的迫切要求。但如果采取强制性制度变迁,显得又不太适宜。现实的做法,就是将二者结合起来。
构建企业的社会服务支持体系,应当遵循统一性、自愿性、重点性、渐进性、公益性等原则。服务支持体系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创造条件逐步建立,不能盲目推行、一步到位、全面展开。
企业的社会服务支持体系应由指导机构和服务机构组成。其中,指导机构应为政府的企业管理部门,服务机构则为批准设立的企业服务中心和社会中介机构。
二、社会服务支持体系建设的措施
借鉴其他国家经验,环境规制约束下促进企业发展的社会服务支持体系建设,应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和措施:
第一,技术支持方面。成立绿色技术开发中心和示范工程中心。该中心可由国家环保部、国家计委牵头,由环保部门、工业界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主要进行环境中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系统集成和工程化研究;污染严重工艺的改造,国外先进绿色技术、适应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咨询服务,技术培训和再教育等。依靠中心城市科协、行业协(学)会组织科研单位和大型骨干企业及其专家,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攻关,解决技术开发、项目开发、工艺设计等方面的技术难题。依靠中心城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推广站、节能服务中心等相关机构,及时向企业提供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信息,并进行引进、推广、帮助消化和吸收。对中小企业亟待普及提高的共性技術、通用新技能等进行专项辅导。组建企业孵化器。孵化器应集中经营管理、信息廣告、专利、法律、会计事务等专业咨询中介机构等。
第二,资金融通方面。在这方面,社会服务支持体系中的企业服务中心或社会中介机构需要做的工作有:①提供信用担保服务。②提供招股引资服务。③提供资产变现服务。以中心城市产权交易中心及闲置设备调剂中心等单位为主,为企业的股权转让、土地出让以及厂房、设备、技术等有形和无形资产的交易、变现提供协助和中介服务。④提供融资协助服务。企业服务中心或社会中介机构要及时把企业对生产经营资金的需求,传递给相关银行及工业发展基金、科技开发基金等资金掌控部门,协助企业获取资金。帮助有条件进入国际或国内创业板市场、债券市场的企业做好咨询、论证等准备工作。
第三,市场拓展方面。建立市场拓展系统,帮助企业制订绿色营销战略、创新营销方式、扩大营销渠道。运用委托代理、加盟、联销、分销、代销等多种形式展开绿色营销。组织有关专家,帮助企业进行营销、广告公关策划。提供多种展销展示会、产品交易会、供货会和国内外市场考察的信息,为企业提供展览、展销的设计、制作、策划一体龙服务,帮助企业获得政府采购订单等。
第四,人才开发方面。建立环保生态型人才开发系统,为企业引进、培养相关人才创造条件。充分运用教育培训手段,在政府及有关部门、NGO及社会公众的配合下,开展面向企业家及其高级管理人员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培训,使其在战略上树立绿色经营理念,加强生态管理意识。由点及面,在企业中进行以生态伦理为核心的企业绿色文化建设,营造企业进行环境管理的良好氛围,最终引导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五,信息咨询与获得方面。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得信息服务网络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因此应改进我国的信息基础设施,完善信息传递机制,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将环境信息方便、快捷、多渠道地传达给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和企业决策者,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约束在生态与环境允许的范围之内,使企业在获得较为充分信息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决策。
参考文献:
[1]左玉辉.环境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32-345.
[2]丁卫国,谢珏敏.中小企业生态管理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20-126.
[3]姚树荣、赵玉民、张杰.通往绿色之路的企业战略选择[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6:161-162.
作者简介:
赵玉民,男(1973.12——),汉族,河北涉县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经济学等
本文得到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企业的环境责任及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3PYGL26)、重庆师范大学校级基金项目“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企业的环境责任及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4XYY045)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