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寓素质教育于体育”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ibian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课一门必修课,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意志力的教育。人们进行社会活动和幸福的生活都需要强健的体力作为基础。所以,体育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生理基础。然而现在的很多中小学生体育课堂大多是老师教、学生练,仍然是一种传统的灌输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难以提高学习兴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学生为本,素质教育这样的新理念逐渐被我们接受,相应地课堂中也越来越多地关注学生以及学生的参与。本文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对“寓素质教育于体育”进行探讨。
  一、寓“知”于教
  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的过程并不是单纯的做游戏,而是要围绕教学目标开展相应的教学结构,从而保证教学流程和教学基础性内容都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了解儿童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实现体育教学的科学化。
  在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方面,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学生,教师要充分认知到学生思想不成熟,喜欢模仿的特质,利用相应的体育游戏集中训练学生的专注度,围绕教学目标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确保教学能满足学生需求。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有情节的体育游戏,保证教学框架和教学效果更加符合教学需求。而对于四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教师要更加倾向于竞技类的体育游戏,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和实践能力,并且利用场地、道具以及相关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客观因素的教学价值。
  在整个教学环节方面更应该重“知”,科学的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前,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导入机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后续课堂教学提供保障。教师在课前活动中常常会利用慢跑,为后续课程教学进行的热身运动。这是因为身为体育教师我们知道,例如在短跑运动中,人们会在短时间内,将自身的腿部肌肉调动至最紧张状态,这时需要运用到腿部的力量,以及身体协调性等多方面的能力。这种远高于日常活动的运动强度。也对身体造成多种损害。在运动前做好合理的热身,可以使得身体逐渐适应高强度的运动状态,更好的调动身体的运动机能,保护肌肉和骨骼,防止运动伤害。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要科学、合理的运用评价机制。不应只以学生的体育考试成绩来衡量学校和教师的教学质量、衡量学生体质水平。这是非常不公平、不科学,而且不符合素质教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用发展眼光看待学生,通过合理的教学评价,得到及时的反馈,使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到自身的学习成果,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寓“情”于教
  “师爱,能成就孩子未来;施爱,是教师迈向成功的阶梯”。首先,教师要关心理解学生,尊重信任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鼓励、赞扬为主,增强学生自信心,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积极参与学习,掌握动作要领。例如,教师要在游戏教学中设置无形的教学目标,提高學生的参与热情,组织相应的体育游戏主题活动,将学生分为小组完成集体目标,减少一些体能较差的学生的尴尬。其次,在教学课堂的基本流程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和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例如,对于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积极性有所降低,部分学生出现逃课等现象,教师应与学生积极沟通,“晓之以理,导之以情”,并从自身出发,积极反思,要根据所有学生本身的性格特点和偏好以及学习能力等特征,制定出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实施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对于体育教学乐趣的措施,加强对小学生心理需求的重视,使学生改变在体育课堂中的态度,并喜欢上体育课程。
  三、寓“意”于教
  “梅花香自古寒来”,困难从来都是与成功相伴。而对于如何克服困难,意志力是非常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教师在体育课中应注重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首先,教师自身应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风吹和日晒,不怕炎热和寒冷,吃苦耐劳,认真负责,用实际行动去带动和激励学生。其次,在进行比较枯燥的练习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例如,“田径运动”教学时,在学生体能接受范围内,针对某些学生意志力薄弱的现象,教师可以介绍一些我国体育健儿以坚韧的意志克服困难,为祖国争光的事迹。如我国田径运动员苏炳添,面对单调的田径训练和伤病的困扰,以顽强的意志战胜了各种训练的困难,于今年8月26日的雅加达亚运会田径男子100米的决赛上,打破亚运会纪录战胜亚洲各路好手夺冠。是继2010年的劳义之后,第二位获得亚运会男子100米金牌的中国男飞人。通过这些教学实例使学生受到启发的同时,也巧妙地使学生对意志品质的学习得到了有效渗透,效果良好。
  四、寓“行”于教
  俗话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以身示范,做好学生榜样。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形象,言行一致、谈吐文明、举止大方、态度严谨、示范规范,使学生能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
  乌申斯基曾经说过“空洞的,毫无根据的理论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理论不能脱离实际,事实不能离开思想”。这就是说,在实际教学中,如果不能把体育知识与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结合,学生在课堂所学的体育知识就会非常空洞。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实践活动着手,加强对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例如,在进行游戏时,学生可以自制体育教具,利用五颜六色的小碎布缝成小沙包学生对投掷技巧进行练习时,教师传授学生投掷的方法,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更多的放在投掷球中,让学生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搜集一些塑料瓶等生活中的物件,对其进行改造,学生在对体育器材进行研发时,不但能够激发其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还能达到生活化教学的最终目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等。首先,在自制体育教具的过程中,一个人往往是不容易完成的,需要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如果遇到问题,还需要教师的指导,这在无形中就加强了生生与师生的合作,培养了合作精神。其次,虽然现在教育投入不断增加,教学条件好了,但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不能丢,而自制教具一般都是就地取材,通过对废旧物品的二次加工制作的,既能补充现有教具的不足,满足教学的需要,又能变废为宝,有利于学生认识到废旧物品的利用价值,增强节约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但培养了学生“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热爱自然、关心社会的科学素养”而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做到不但从“知”上教授了学生,而且从“行”上锻炼了学生。
  作为一名从教30余年的小学体育老师来说,我深知小学阶段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在这一阶段,学生培养一些兴趣,接受一些理论的知识,可以为学生未来的成长打下一些思维上的基础。小学体育课对小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活动能力以及社会性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这种早期发展的影响对孩子的成长是很关键的。因此,把握好小学体育课堂是小学体育教师工作的着重点。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在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教学理论指导下,不断地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老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非常重要。本文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从三方面进行了论述,分别是:①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②利用信息技术引进多种课程资源;③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堂中设计教学游戏。并且针对每一方面举出了教学中的一些实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激发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改革后提出的要求将语文教学内容与国学教育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学习汉字的同时进行国学教育渗透,或者通过讲解故事渗透国学教育,以及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名著、古诗词,这些都能够进行国学教育,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接受国学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文化修养和道德素养。  ◆關键词:小学语文;渗透;国学教育  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进行国学教育时应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诵读
三十多年的初中地理教学及近几年的地理中考试题,不难发现“无图不成题”的命题风格,让我感到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运用多种地图、图表等直观形式,表达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量化结构及变化过程等。这为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像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普遍较差,尤其是在考试中,很多学生不能快速准确地从图中获取有
期刊
◆摘 要: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教育的改革,近些年来,国家高速发展,为了适应当前的社会,在中职教育的改革中提出了全面发展的要求。在中职教育中开展体育教学,不仅是为了能够让学生们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而且还要为了能够满足日后在社会上的职业需求。针对于目前中职体育教学的改革中,素质拓展训练的引入十分有效。本文通过对目前中职教育中体育教学的现状,探讨了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中
【案例】: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纪昌学射》于东老师片段  师:给你们点儿时间,请你们快速浏览这篇课文,看看哪些语言写得特别生动,特别形象,让你读起来都有些不可思议。拿起笔,把它们画下来。  学生顺着教师的提示相机学习了运用夸张手法表现学习效果的两个句子。  师:你看看,刚才我们发现了描写学习效果的句子。这篇文章表示学习效果的短语也有很多,你看,于老师就积累了两个,一起读。  生:(读)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期刊